书城管理用沃伦·巴菲特的脑子赚钱
2184700000011

第11章 沃伦·巴菲特投资智慧五 (2)

伯克希尔公司从1989年开始入股吉列,巴菲特当时拿出6亿美元买下近9900万股吉列股票,并且协助吉列成功地抵挡了投机者的恶意收购攻势。在随后的16年中,巴菲特抱牢吉列股票,即使20世纪90年代末期吉列股价大跌引发其他大股东抛售股票时也不为所动。巴菲特对吉列品牌深信不疑。巴菲特长期持有吉列股票最终得到了报偿:吉列股份因被宝洁购并,于2005年1月28日每股从5.75美元猛涨至51.60美元,这使得伯克希尔公司的吉列持股总市值冲破了51亿美元。以1989年伯克希尔公司最初在吉列投资的6亿美元计算,这笔投资在16年中已增值45亿美元,年均投资收益率高达14%。因此,坚持长期持股是非常重要的。巴菲特认为,投资的秘诀之一就是长期持有好股票,不受股价波动影响。

独特的地方在于巴菲特不会出售可交易的普通股,即使其市价高得离谱。实际上,他认为这些股票投资就像成功控制的企业一样是伯克希尔公司永远的一部分,而不是一旦市场开了一个足够高的价格就会被卖掉的商品。对此,要加上一个条件:这些股票由保险公司持有,在绝对必要的情况下,会卖出部分股票,支付异常的保险损失。但他会尽力避免卖出这些企业的股票。当然,在最近几年过度注重交易的华尔街上,他的立场肯定非常古怪,对于华尔街的许多人来说,公司和股票不过是用来交易的原材料而已。但是他的态度适合他的个性以及他想要的生活方式。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知道我们愿意被塑造而成的样子。由于这个原因,我们宁愿与我们非常喜欢和敬重的人合作获得一定的回报,也不愿意与那些令人乏味或讨厌的人进行交易而得到再增长10%的回报。

很多人做短线,短期内频繁买进卖出,低买高卖。这些人觉得这个股票涨得不错,又比较热门,马上就买一点,等到又涨了赶紧抛出去,频繁买进卖出。不可否认,有的人做短线也可以赚钱,但是多数人是赔钱的。

仅仅因为一只股票股价上涨,就追涨买入,是最傻的行为。这种短线做差价的行为根本称不上投资,而是投机,长期而言根本不可能发财致富。对于那些投机做短线的人,巴菲特很不认可这种做法。巴菲特说:“我从未期望通过股市赚钱。我们买入股票时会假设股市第二天会关闭,甚至在5年内股市不会重新开盘。”

巴菲特做长期投资,到2006年,他持有可口可乐的股票17年,赚了7倍以上,他持有《华盛顿邮报》的股票33年,赚了128倍。他的大部分股票,都是买入之后就长期持有,他从来不做差价。因此,他的观点就是进行长期投资。

不看股价,不想股价,不做差价,这就是巴菲特的“三不”原则。因为巴菲特能够坚持这个“三不”原则,所以他可以做到长期持有。人家都说,“武功的最高境界是手中无剑、心中无剑”。所以有人说:“巴菲特的投资最高境界就是,不看股价,眼中无股。不想股价,心中无股。不做差价,手中捂股。”

“你所找寻的出路就是,想出一个好方法,然后持之以恒,尽最大可能,直到把梦想变成现实。但是,在华尔街,每五分钟就互相叫价一次,人们在你的鼻子底下买进卖出,想做到不为所动是很难的。”因此,坚持长期持有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必须克服各种诱惑,能够冷静处理。

这是冲动和疯狂的时代,很多投资者往往是失去理智,总是想着快点赚钱。因此,他们都是拼命做短线,想赚快钱。有人说:“99%的人买股票的原因是因为不买它就涨,人家都买,不买就吃亏。99%的人卖股票的原因是因为不卖它就跌,别人都卖,不卖就吃亏。”对此有关评论认为,这是典型的追涨杀跌与羊群效应心理,99%的投资者不以价值为核心进行投资,结果经常是追涨的过程中,成为最后的接力选手;在杀跌的过程中,成为亏损大户。短期内可能侥幸获胜,长期内必然亏损。

“进入市场,开始输钱是福,开始赢钱是祸。只有1%坚持长期价值投资的人,才会在股票投资中长期获利!”在此,巴菲特说:“投资不能急躁。只要不是过于急于求成,合理投资能使你非常富有”。但巴菲特又说:“人们宁愿得到一张下周可能会赢得大奖的抽奖券,也不愿抓住一个可以慢慢致富的机会。”

“1942年4月,11岁的巴菲特开始小规模地购买股票。他以每股38美元的价格,购买了3股当时备受欢迎的城市设施股票。当时,他用尽了自己所有的积蓄。与此同时,巴菲特让姐姐多丽丝也买了3股。巴菲特表现出来的自信,让姐姐相信自己的弟弟一定可以给自己带来利润。但是巴菲特的第一次投资在他自己看来并不是非常成功。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设施股的股价跌到了27美元。虽然后来股价又回升到了40美元。但是此时的小巴菲特却有些沉不住气了,他决定立刻抛出手中的股票,结果他的股票刚出手不久,股价就升到了190美元。这件事也成了巴菲特耐心不够而受到的第一个教训。”

因此,巴菲特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任何投资都要沉得住气,并且要对手中的股票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巴菲特说:“人们根据第二天股票价格的涨跌,判断他们的投资是否正确,这简直是胡扯。你买的不是股票,而是一部分企业生意。企业好,你的投资就好,只要你的买入价不是太离谱。”

1919年,可口可乐公司上市,价格40美元左右。一年后,股价降了50%,只有19美元。然后遇到了瓶装、糖料涨价等问题。一些年后,又发生了大萧条、第二次世界大战、核武器竞赛等这样或那样不利的事件。但是,如果在一开始用40美元买了一股,然后把派发的红利继续投资于它,那么现在,当初40美元可口可乐公司的股票,已经变成了500万美元。这个事实压倒了一切。如果看对了生意模式,就会赚很多钱。

有人做过统计,“假设有10万美元,分别在10年、20年和30年期间,以5%、10%、15%及20%的比率,在不考虑税负循环复利累进的情况下进行累计,其最终的累进价值会有惊人的差距。仅仅是5%和10%的差异,对投资的整体获益会有惊人的影响。10万美元以每年10%的获利率经由免税的复利累进计算,10年后将会价值259374美元;若将获利率提高到20%,那么10万美元在10年后将增加到总值为619173美元,20年后则变成3833759美元,持续30年,其价值会增加到23737631美元,这是一个相当可观的获利”。

因此,我们就明白长期持有的好处,并且是一种大智慧。对于任何投资者来说,要做到长期持有的投资思维,“死了都不卖”原则等。当然,这个前提就是持有好的股票。

巴菲特的遗憾

【标签】 巴菲特 纺织厂 收购错误 区别 “烟屁股”概念

大家一般认为,巴菲特的超级成功起源于他1964年收购一家纺织厂,并用它作为平台不断投资和增值。

可是近来,巴菲特对一家全球性的财经有线电视台的记者说,他1964年收购那个纺织厂是个巨大的错误,它使他46年来起码少赚了2000亿美元。显然,这是个天文数字。他是在瞎吹,或者讲俏皮话吗?巴菲特解释说,在收购那家纺织厂之后,他花了很多钱和很多年的时间做善后工作。如果当时他收购的就是一家好的保险公司的话,他的资产净值的增长就会快很多,收拾乱摊子所费的时间和努力就可以省下来投入到资产增值的工作中。

我们无法核实或者验证巴菲特的计算,但他讲的道理是很清楚的:从短期来看,投资高增长的公司不见得比投资低增长的公司有明显的优越性,但从长期来看,区别太大了。复合增长率是一个十分可怕的东西。20年或者30年下来,即使复合增长率的小小差距都可以导致财富的巨大差异。这也就要求投资者尽量看得远一些,不取巧,多关注可持续增长。巴菲特的遗憾也说明,投资不能贪便宜而牺牲了行业的选择和可持续增长的前景。一个低增长或者不增长的项目即使很便宜,最终都可能害你不浅,因为它会阻碍你发达。

反思过去16年研究和投资内地和香港股票的经历,然后把大师们长期投资的成功归纳为两个要素:所投资的企业必须是一盘好生意(在行业的选择上要注意,世界从来就是不公平的,你的护城河有多宽、多深),管理层渴求利润增长并有能力实现利润增长(勤快并且聪明)。

巴菲特与众多基金经理的区别表现在几个方面。比如,他的公司实际上相当于一个永续的封闭式基金,在投资方面,他可以(和敢于)看得更远,而这对于长期来看的投资回报率很有好处。熊市时,普通基金的赎回压力很大,会被迫斩仓。但巴菲特的公司可以不斩仓,而且可以加仓。在投资标的的选择上,他的眼光可以更长远,因此他成功的概率比较大一些。

另外,巴菲特的投资不是在大量的公司中占小股份,炒炒股票,而是把绝大多数资金投资在几家百分之百控股的企业上,而股票资产组合只是他整个公司的小部分。换言之,与其说巴菲特是一名基金经理,不如说他是一位企业家。当他发现一个好生意和一家好公司时,其出发点是把整个企业用合适的价钱买下来,长期持有和增值,而不是炒炒公司的股票而已。

与多数企业家不同的是,巴菲特本人不去创办保险公司、家具连锁店或者航空公司等,而是在无数已经上市的和未上市的公司中挑选有发展前景的公司,然后用合适的价格买入。他所投资的企业是否已经上市,或者最终是否上市,对他来说都不重要。

巴菲特与其他企业家的另一个区别是,他不介入企业管理,包括对他全资拥有的企业。在这方面,他更像普通的基金经理。他与私募股权基金的区别在于他所投资的企业从不分拆上市,也不需要通过上市来实现价值。

请不要小看这个区别。私募股权基金在所投资的企业中一般来讲只占小股,目的是几年以后出售,或者等上市后退出。巴菲特在股票以外的公司均为控股性质。这种做法对于投资目标的选择很重要。

严格地讲,一家企业或者一门生意究竟是挂牌上市还是不上市并不影响公司的内涵价值。国人把上市看得很重只是因为挂牌上市提供了套现和“逃脱”的机会,以及公司可以用高价(高于基本面所决定的内涵价值)来圈钱的机会。这种行为会鼓励私募基金在投资时抱有机会主义和侥幸心理。同样的道理,股民在买了股票之后,也因为随时可以撒腿就跑,所以在选股时就没有长远打算,轻视了可持续的复合增长率。

另一位股神林奇(Lynch)在20年前提出了“烟屁股”的概念,指的是前景一般甚至暗淡的公司,临时出现了“价值洼地”,就像别人丢掉的烟屁股一样,你可以捡起来抽它最后两口。有人听了林奇的话,试过几次烟屁股,结果把手指头和嘴唇都烫着了。后来发现这个概念不适合他,还是巴菲特的方法比较适合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