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秀梅当然不知道徐福是何许人也,老爷子也见怪不怪地含笑点点头:“孙女儿有出息了,将来,一定会有更大的出息。师高弟子强嘛,这人不得了,说起来,我们还是同行。”
小丫头这才想起来,是啊,怎么从来没想到呢?自己是跟他学法的,根本没想到跟他学医术。管他呢,不管怎么说,只要对人有好处的,学什么都行。
问父亲记不记得?当年在运城要逃难的时候,有个长黑胡子的人,拿着一把黑拂尘,送给他们一本无字天书的。
桑大夫说记得,那人是东山观的道士,前几年还来过的,没人的时候切磋医术。自己说要把那本书还给他,他还不要,说只要这边收藏好了,不要被外人所见,就权当帮他保管,还要谢谢呢。就问孙女儿,保存好了没有?
桑葚儿取出来给爷爷看,说跟更新的一样,而且还用这本书找到了主人。爷爷问她是不是花木。她说花木哪里是主人?他跟我们一样,也是保管人,真正的主人是做这本书的,就问大家知道不知道,这本书用什么做的?
袁秀梅接过来摸了一下,就说是绸缎做的,就是一层层钉起来的片片,里面一个字都没有,算什么书呢?
小子就说,这书可奇怪了,说起来是无字天书,其实字多得很,有多少呢?想都想不出来,算都算不出来……
姐姐就笑弟弟打诳语,自己都说不出来有多少字,问别人有什么用?桑葚儿说,其实可以这样说,当初秦始皇焚书坑儒,烧了多少种书?每一种书上面有多少字?累计起来一共多少字?这本无字天书上面就有多少字。
因为,焚书的时候,徐福就在东山观,他是博览群书的人,可惜那么多书毁于烈火,做了一本帛书,对书做法,把每一种书的书魂都收到帛书当中。所以,那个时候天下有多少种书,只要说得出来名字,想得起来大致内容,这本书就能显示想要的那本书的内容。总而言之,秦始皇当政的时候,天下有多少种书,这本书就能变成多少种书。
四个人当中,只有袁秀梅不懂这个,但好歹也数得清个数,也认识几个字,就说不可能。就是把那些丝绸展开来,铺得像四方镇那么大,铺起来像环形山盆底那么大,最多就装几种书的字。
小子惭愧得很,觉得姐姐应该比弟弟认字多,可这么长时间不跟她在一起,自己认许多字了,姐姐还停留在给自己启蒙的阶段,都是弟弟无能啊。
正要给姐姐细细解说,桑大夫让孙女儿说说看,她从这本书上学到些什么?
桑葚儿吐了一下舌头,知道这是爷爷考自己,可在半年多的时间内,经历了太多太多的事情,很多地方都要靠这本书帮忙。
一向聪明伶俐的丫头,现在也要扳着手指头算了:第一次很小的时候看到这书,上面有《黄帝外经》,学到了很多治疗外伤的本事。比如说,小子切菜切破了手指头,她用浸泡了药物的树叶往他的手指上贴过去,转眼工夫就好了。后来生瓜蛋被打伤,也用枇杷叶贴好了。
在桑树坡的山洞密室中,徐福怀疑他们的身世,不相信袁小子是厨师。她将这无字天书变成了菜谱,让小子照着书念出来八大菜系,取得了他的信任。
为了炼功,她又让这本书变成了《坐忘功》,利用空闲时间修炼,结果身轻如燕,能够骑着拂尘飞翔。
想了解环形山,复制出了《水经注》,知道这里所处的环境,了解了附近的山川地貌。
想要治疗徐福的眼睛,不知道从哪里下手?也只有让生瓜蛋在道观里查找书目,变出一本《治盲》,找到了治疗的办法和药物,
到运城去寻根问底,路上被奸商所骗,为了弥补自己的珠宝常识,变成了《玛瑙》,衣服纽扣也卖了个好价钱,储备了路费,
想明白徐福的身世,又变出了《史记》,为后来破解阿房宫、秦始皇、秦二世、项羽、虞姬,了解了他们的前因后果,这才能取得虞姬的帮助。
为了报答送她无字天书的人,为了争取更多的支持者,要救出花媚媚的母亲,尽快炼成火龙丹,让无字天书变成《火龙丹》,使顶替花夫人的生瓜蛋也能够从火龙洞里脱身。
为了深入地坑,见到亲人,与高功决战,根据这本书,又修炼了遁地法,这才能深入到地坑里来……
哎呀,这本书的好处真多啊,她一口气说完,老爷子颔首笑道:“好好好,这书对你有用,就留给你用吧。”
“爷爷真好!”桑葚儿从他手里抢过书,往袖口里一塞,就不见了,然后就说要干活去了。小子要跟着她去,姑娘摇摇头,让他就在家歇着陪姐姐说话。
袁秀梅说,该说的话说得差不多了,干活总需要帮手啊。
桑葚儿做了个鬼脸,说小子这模样,也不能变成太上老君,自己装的是仙女,不能让凡人跟着呀,分粮食分蔬菜有多大的事儿,镇长滚蛋了,她自然有办法对付镇长家的人。
老大夫相信孙女的能力,就说让她去吧。孙女儿说爷爷累了,扶他进屋里去睡觉。
袁秀梅看弟弟穿着一双破鞋子,很是心疼,说不知道弟弟会来,否则就做几双鞋子放在这里了。
姐姐的话提醒了小子,说当时姐姐给他带来的新鞋新衣服还没来得及穿,趁这个时间去拿过来。袁秀梅担心出去惹是生非,这么长时间不在小镇,怎么给大家说得清楚?
桑葚儿刚好走出来,让袁秀梅放心,说小子现在本事也大了,完全可以让别人看不见,正好,他也应该去给师傅上坟。可怜见,没地方埋葬,就埋在厨房后院的大榆树下面,连个墓碑都没有……
见小丫头说着走了,小子心里还一抽一抽地疼。自己走出后门,就是高耸入云的石壁,他掏出锅铲,挖了墓碑那么大一块石板,用自己的巴掌抹得平平整整的。本来想回到屋里,请桑大夫在上面写字,担心老先生睡了。再说了,这也只是草草埋葬,以后要把他兄弟俩埋在一起才行。干脆自己刻字:伸出指头,在石板当中写下了“先师鲁有之墓——徒儿袁小子”,也不知道对不对,先凑合着吧。
他就像读书人夹着一本书一样,将墓碑夹在腋下,用锅盖隐身,轻轻地进了四季春饭店。曾经,这饭店在这个小镇上最大,打杂的,跑堂的,烧菜的,做饭的,算账的,迎客的有二十多人。地陷之后,人心慌慌,谁也没心思来饮酒作乐。镇上招聘来的人,都让他们各自回家了吧?现在只剩下寥寥几个人。幸亏囤积得有一些干货,院子里又养有鸡鸭鹅猪,担心没有粮食吃,都杀了腌制起来,所以进饭店的人还有咸肉吃。
两三个月之后,人们上不去也没人下得来,恐慌也过去了,镇长和镇上几个特别有钱的财主到这里来借酒浇愁,所以每天开着门。每天也就一两个人来吃饭,后来要修路了,连续多日没有开张,因为镇长要换口味,饭店的人才不用去干活。
好不容易今天来三个人吃饭,吃到一半,吃饭的人也被逼着去修路了,连银子都没有付。老板只好带店里的人自己吃,一边桌子坐一个人,将客人的残汤剩水当中饭。
老板也瘦了一圈,声音没有以前那么响亮了,以前的帮厨大概现在当了大厨,手艺也不怎么样,老板正在训斥他,说他的咸排骨炖黄豆味道太咸,应该先泡一下,去除多余的盐。最后还说了一句:“小子在,烧菜都比你烧得好吃。”
正好袁小子走进去,还以为被他发觉了呢,见所有人都不望他一眼,才想起还是隐身的。这个老板对自己不多好,但是也没有多坏的,看在鲁大厨的份上,也没有虐待过他。小子慢慢溜进去,到后门口还听见老板在碎碎念:“实在话,我们饭店只是镇长的小厨房,能让我们开着,是他自己想换口味。现在好了,他到上面去了,吃香的喝辣的了,有的是大饭店,有的是好吃的,也不会再到这里来了。”
新大厨就说,他来吃饭有什么好处?又不给钱,还说这不好吃,那不好吃。
老板就说他们不懂,送给他吃也图个人气,他要不来,更没人来吃了。
袁小子也不管他们说什么了,径直走到了后院,又看到熟悉的老榆树。夏天在树下摘菜洗菜,冬天在树下杀鸡宰羊,因为有血水滋润,枝叶长得格外茂密,就像鲁大厨的胡子一样。可是现在枝叶都稀稀拉拉的,树叶都快掉光了,可能就像师父,只剩下骨头架子了吧。
可怜师傅,经常讲起他弟弟,不知道就在东山头上。他弟弟找了他十年,也不知道到镇上来看一看。弟兄两个至死都没有相见,死得好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