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北宋江湖
21817500000050

第50章 长剑如虹

莫七星身高臂长,出手却奇快无伦,背上长剑应声出鞘,擎在掌中仿佛移花接木,竟快到让人看不清他的出剑手法。

青衣师太的拂尘功亦是出招如电,数尺长的拂尘眨眼间推到莫七星头顶两尺之内,风声凝聚,铮然作响,正是一招“华盖乾坤”,白色的拂尘尾一根根笔直如针,雪霰般洒落下来,竟将莫七星偌大的身躯笼罩在内,看似无处遁形。

她这手拂尘功正是源自青城剑法,青城山清幽古境,山峰险峻,四节长春,自古以来隐逸山中的名士众多,加之又是道家福地洞天之一,武学高手也是不计其数。汉末时,张陵张天师曾在山中创建“五斗米教”,世人盖以此为道教宗源,而这些流传至今的青城派剑法也多是传承于张天师,吉光片羽虽不可说震烁古今,如今来看却也称得上武林上乘。

青衣师太以剑法融入拂尘之中,绝非特立独行,而是自古有之,乃是道家武学中独到精深之处。拂尘虽是软兵器,但习练者若是内息精纯,练至收放自如、拿捏有度,拂尘千丝万缕,可软可硬,能屈能伸,比之刀剑更为灵巧多变,正适合出家女子运用。

而“张天师剑”招法精妙,与拂尘功两厢融会,更让人难以揣度。

青衣师太先发制人,仗着邪不压正,及锋而试,本以为势在必得,怎料眼前寒光一闪,朔风倒卷回来,凛冽刺骨,便知莫七星长剑出鞘,破空一击,竟已后发先至。

她久闻剑爷山四大弟子的名声,暗想盛名之下无虚士,绝不敢怠慢,急忙收招撤步,正要重整旗鼓,再行见招拆招,与这恶徒决一胜负。可抬眼看时,莫七星却并未乘势追击,依旧仗剑而立,面沉如水,一双冷冰冰的眸子被长发遮掩,神情呆滞冷漠,犹如带了一张黄皮面具,看不出丝毫变化,但目光所及,更是摄人心魄。

青衣师太多年间行侠仗义,除暴安良,自然与许多亡命之徒打过交道,但这般冷峻的神情她却前所未见。仅凭方才这一剑而论,莫七星的剑法又在她之上,这一点她心知肚明,暗想此刻若再输了气场,岂有不落下风的道理。想到此处不禁柳眉倒竖,怒道:“恶徒受死!”真气灌足掌心,麝尾拂尘乍如乱麻,铮然有琴瑟之声,一招玄宗剑法“碧游上清”使出,平地飞沙如雨,举步绝尘,向着莫七星卷击而去,但顾念前车之鉴,她这回绝不敢冒然进招,收发之间自留了分寸。

莫七星与骆停自幼在剑爷山中习武,故老相传,剑爷山乃是周朝末年墨家弟子为躲避暴秦祸乱,在海外寻觅的一处隐居之所,之后又有欧冶子所创铸剑派入主山中,终究同归于墨家。

铸剑派以铸造和收藏宝剑而立派,因而在剑爷山中建有一处剑冢,冢中藏剑极多,盖因荆轲刺秦时所用匕首也埋藏其中,故而得名“刺秦剑冢”。后世之人为效法先贤,百年入土之后也将随身宝剑葬在剑冢内,这些人多是历朝历代叱咤风云的人物,所佩宝剑自然多是上品宝器,诸如龙渊巨阙、湛卢鱼肠,不胜枚举。

自古以来剑不离术,刺秦剑冢中既然藏有宝剑,这剑道剑术便不可或缺,不然岂非南箕北斗,徒有虚名。铸剑派弟子在剑爷山北麓还开凿一处剑壁,高数十丈,长足百丈,壁上林林总总、密密麻麻皆是剑痕,尽是自古以来剑术名家所刻,名曰“刺秦剑壁”。这块剑壁历经风雨沧桑,千余年来亘古不磨,剑痕反而历久弥新,剑气则越聚越重,常年以来剑风吹袭,使得周遭寸草不生,万物枯槁,足见气势之强盛。

莫、骆二人的剑法便是源于“刺秦剑壁”之上,虽然一鳞半爪不得精髓,但剑壁上汇集千百年来先贤剑法的精要,可谓集大成之所在,纵使二人只得微末道行,却也堪称非同凡响,出师之后纵横江湖十余年,诚然罕逢敌手。

莫七星手中长剑是效仿春秋时铸剑大师欧冶子的“七星龙渊”而铸造,虽是件仿品,但铸剑者造诣精深,又以欧冶子传世的铸剑法为根基,无论取材打磨,还是淬火锻炼,皆是循序渐进,不敢稍有差池,因而成剑品色极高,比之传闻中的“七星龙渊剑”,也应相差无几。

这口铁剑锋寒刃利,出鞘时杀气百步,加之莫七星的剑法戾气极重,运使出来直如朔风吹雪,让人不寒而栗。他见青衣师太拂尘功纵横捭阖,识得是天师道一脉,便用出先秦墨家剑法中“矩子出城”一招,七星剑寒锋一闪,宛若苍龙出海,点破拂尘铁幕,顷刻由守转攻,蛇腰扭转,长臂如椽,不等第一招用老,宝剑顺势一拨,直奔青衣师太咽喉扫去,这一招正是“周郎剑”中的“辕门斩将”,剑挂长风,去势如虹。

莫七星的手臂与剑身相加长近一丈,此刻旋腰探手,剑锋所及竟达两寻之外。青衣师太从未与这等异人交过手,自以为退足已深,相去甚远,正可重起炉灶再做周旋,怎料那黝黑色的剑锋说到便到,一时间猝不及防,险些中招。

骆停见师兄的剑法更胜一筹,心中大喜,即刻叫嚣道:“我师兄七星剑出鞘,绝不会空身而返!师太可要留神了!”他居心险恶,只为扰乱青衣师太阵脚,然而话音未落,却听耳旁疾风涌动,一道剑光霍然扫向肩胛,闻声便知出招之人手法犀利,绝非等闲。

可他自恃剑爷山武学博大精深,绝不将这些中土武夫放在眼中,并未闪避,反而出手如电,抽出背上宝剑,手腕翻转灵动之极,一招“举火烧天”使出来,臂长虽短,可力道却沉稳厚重,出手势若奔雷,转瞬便将来剑搪开数尺。余光一扫,见偷袭之人正是谭连化,不禁杀念陡生,身起手落,飙发电举,顿时还了三剑,只因他身材矮小,这三剑尽朝下盘而去。

谭连化见奇袭不成,正自琢磨对策,却见对方转守为攻,出手快速之极,三招剑法梅花箭竹一般齐发而至,端的叹为观止。他虽是俗家气宗弟子,但深居青城山这等道家圣地,自然对玄宗武学耳濡目染,颇有见识,眼见对方发招奇快,仿佛是三只手同时运使三柄剑,顿时想起道家“广成玄牝剑法”中有一门绝学,叫做“老君一炁化三清”,出招之人倘若功夫到家,足可以假乱真,达到三剑齐发齐至的境界,想不到这等江湖传闻中神乎其技的招数,今日竟能有幸得见。

但性命攸关之际,谭连化绝不敢稍作迟滞,急忙跨步向左闪出丈许,与此同时手腕猛转,回身便用出一招平生绝学——“五岳归来不看山”,正与枪法中的回马枪如出一辙,剑势一出有如群山倾倒,将来剑一一封挡出去,可手臂竟已被震得微微发麻,虎口也跟着一阵灼热。暗忖这矮个子的剑法非但奇快,而又不失古朴厚重,想必那远古流传下来的剑招意韵如此,当真是“刻古终胜雕今”,径已甘拜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