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血色南朝
21808200000078

第78章 梁王变国更徘徊(11)

“既然有了侯景之事,而且梁军又能所向无敌,朕当然要先下手,趁机讨伐东魏,并任鄱阳王萧范为元帅,择日起兵北伐?”梁主对众臣说道。

“鄱阳王英武盖世,可镇东魏,但他凶残暴虐,不能抚慰百姓!”朱异忌惮萧范,急忙向梁主进言劝阻。

“那么,就让萧会理为帅如何?”梁主踌躇了一会说道。

“陛下真是知人善任啊!”朱异赶紧奉承道,“萧会理堪为大帅!”“我也要上前线为国出力——”此时,贞阳侯萧渊明也上来奏请。

“好吧,就让萧渊明、萧会理同督大军北讨!”梁主下旨道。

萧渊明是梁主兄长萧懿之子、萧会理是梁主之孙,二人同是不学无能之辈,而且常会互相争吵。见萧会理就要与自己共事,萧渊明急忙致信朱异,请他奉劝梁主调走萧会理,朱异立即照办。

于是,萧渊明独率大军北去。不过,当时天热病多,军士只好沿途慢行。

五十八、高侯争,东魏战南梁

此时,东魏主元善见与大丞相高澄的矛盾已经十分突出。高澄竟派黄门侍郎崔季舒伺察深宫,监督东魏主。东魏主生气,高澄竟然闻而大怒,直入邺城,上朝责备东魏主。东魏主受到威胁,只得以好言相待,赐酒宴请高澄。高澄遂以满杯劝慰魏主。

“请陛下满饮此杯!”高澄厉声地强逼东魏主。

“朕……不胜酒力……”东魏主推辞道。

“岂有此理,臣让陛下喝酒,陛下怎能拒绝?”高澄向魏主怒道。

“自古以来没有不亡的国家。朕连饮酒都不能自己做主,哪还有求生的本领?”东魏主元善见见了,忍无可忍,也立刻大怒,并拂袖起座。

“什么朕?崔季舒,你来给他三拳,看他能怎么样——”高澄拍案喝道。

此时,崔季舒竟然真的走上前来,连打了魏主三拳。高澄这才悻然离开。

之后,东魏主回到深宫中,悲从心来,遂痛吟谢灵运的诗句:

韩亡子房奋,秦帝鲁连耻,本自江海人,忠义动君子!

侍讲荀济当即领会了魏主希望除掉高澄的心思,忙与祠部郎中元瑾等人密谋暗杀高澄。他们诈称在宫中建造土山,偷挖地道,穿过千秋门,直人高澄府所,然后派勇士从地道进入高澄的王府,以便刺杀高澄。不料此事暴露,竟然引起高澄更大的不满。于是,东魏的帝与相双方的争夺,日益激烈。高澄竟敢率兵入宫,大骂魏主。

“陛下,你派人挖地道是何意,是想造反吗?”高澄责问东魏主元善见。

“自古以来,只有臣子造反,哪有君主造反之理?”魏主也怒目相对。

“微臣两代为社稷尽心,未能辜负陛下,陛下听信了亲信和妃嫫的谗言,竟敢要这样谋害于我?”高澄又叫道。

“朕性命尚且不保,哪有工夫去听谗言?”魏主答。

“请陛下下旨斩杀叛臣荀济等人!”高澄又叫道。

结果,高澄杀掉了开挖地道的荀济等有关朝臣和他们的家属,这事才算暂时罢休。

此时,东魏彭城的军情急报纷至沓来:说梁军北侵,请东魏朝廷快发救兵。高澄遂派大都督高岳去救彭城,并以金门郡公潘乐为副将。

“陈老先生,你是先王的老将,先王临终时再三嘱咐我,要我多听你的劝告。今日,我们用兵力堵住了侯景西叛之路,想不到他又逃到南梁去了,引得萧衍老儿的兵马北来,我只好派潘乐等人前往抵御,将军意下如何?”高澄对陈元康说。

“高岳的才能不及慕容绍宗,王爷过世时也要你重用慕容绍宗,所以,末将以为,应派慕容绍宗去救。”行台丞陈元康建议道,“另外,我还以为,侯景乃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叛臣,得之非福,失之非祸。只要大丞相能够运筹帷幄,策略得当,此人就不能危害东魏了!”

“你说得对,我应当随时倾听你的妙计!”高澄说道。

陈元康点头同意。于是,高澄任命慕容绍宗为东南行台,让他与潘乐一起出发。侯景在悬瓠正准备攻打谯城,听说慕容绍宗到来,顿时惊慌失措。

“是谁有此绝妙的心计,竟然派鲜卑儿慕容绍宗前来杀我?莫非高欢王爷尚未去世?因为,除了高欢王爷,再没有人了解慕容绍宗的能耐了!”侯景惊恐地向梁将说道,“请告诫南朝的萧渊明将军,千万不要轻视了慕容绍宗,他可是一名战将!如果萧将军打了胜仗,打算乘胜追击,那么他也不能追过两里!否则,他就会有危险了!”

几个月后,萧渊明才到彭城,恰巧羊侃也持诏赶到。羊侃深知:萧渊明是皇帝的亲侄,他是只懂吃喝玩乐的公子,少有打仗的本领。作为主帅,他与当年的六叔萧宏几乎一样的无能,他对这场战争更是毫无准备。这让羊侃十分着急。

“陛下让我们在水边筑堰,截流灌城,拿下彭城后再去接应侯景!”羊侃对萧渊明说。

“那么就请你监工,在距离彭城十八里的山谷处建筑堰塘!”萧渊明令道,“我军一定要在彭城寒山堰一带大败东魏兵马——”

“唉,好吧!”羊侃慢慢地答道。

于是,羊侃率领兵民大干了二十天,遂将堰塘建成,并开始截流蓄水。“现在堰塘已经修好,趁东魏援助大军尚未到达,将军应当立即进攻彭城!”羊侃此时急切地向萧渊明进言道。

“这……是否太急,应当再观察……”萧渊明犹豫道,“从侯景的信中已经看到,魏兵声势不小,东魏慕容绍宗能力超常呀!”

正当萧渊明狐疑之际,忽然探马回来报告:“东魏慕容绍宗率领十万大军,已经赶来救援彭城,现在已到橐驼岘!”

“哦,大敌已来,虽然我们出击有些迟了,但敌军远道而来,立脚未稳,我们还是可以立即出击的,以便击败疲劳之师。请元帅切勿再犹豫了!”羊侃又赶紧地对萧渊明说道。

“等……明日再说……”萧渊明还在犹豫。

次日,羊侃又来奉劝萧渊明出战,萧渊明仍旧不听。羊侃无奈,知道萧渊明必然失败,只得率领本部人马屯驻堰塘上游,以求自保。

接着,慕容绍宗率众逼近,并亲率一万人攻击梁军左营。梁将潼州刺史郭凤急忙抵御,箭如雨下,郭凤一时难以招架。

而在这时,萧渊明却酒醉如泥,酣睡在帐中,听不见帐外震天的杀声。被部众努力地拉起来之后,他才勉强地发令救援郭凤。但此时敌军士气高涨,梁军各将不敢前行,只有北兖州刺史胡贵孙勇敢地出营奋勇出战,猛扑魏兵,并立斩了东魏二百多颗首级。

慕容绍宗见梁军来势十分凶猛、剽悍,当即麾众撤退。萧渊明得知胡贵孙得胜,立即上马赶赴沙场。见魏兵弃甲丢戈,望风披靡,萧渊明邀功心急,竟把侯景“不宜远追”的嘱咐忘在了脑后,遂全力追去,直达五里。

不料此时,梁军后面突然杀出一支敌军,将他的阵脚冲散,而前面的慕容绍宗此时也回头杀来,首尾夹击,梁军慌忙四处逃窜,抱头狂奔。此时,慕容绍宗的十万大军猛烈冲来,南军一夜三万兵马立即溃不成军。

萧渊明叫苦不迭,策马乱撞,被东魏人马围在核心。魏军你牵我扯,竟然将萧渊明拖下马来活捉了。其他被擒将士不可胜数。梁军损失惨重,唯独羊侃军驻堰塘之上,未失一兵一卒。

东魏慕容绍宗初次接战,就捕获了梁主的亲侄萧渊明,兴奋不已。接着,慕容绍宗率军直扑涡阳,侯景在涡阳城楼上慌忙张望,见魏军已经漫山遍野,将城池围得水泄不通。

“侯景,你还是投降吧,否则你留在邺城的母亲妻子都要死于非命了!”慕容绍宗向城内的侯景大叫。

“我决不投降!”侯景也叫道,“至于……我留在东魏的亲人,你们要如何处置,我也顾不了了。不过,你们也该记得:当年项王囚禁刘邦的老父并要烹煮其父的故事吧?项王原是要以此威胁刘邦,而刘邦并不为其所动,他只是说,‘我们本是兄弟,倘若你今日煮了老父,就请分给我一碗汤喝吧。’今日你们就是将要失败的项王,我就是当年的刘邦,倘若你们要烹煮我母,我也请你们分给我一碗汤,我决不因此投降你们!”

慕容绍宗知道侯景不为所动,遂挥军冲进涡阳,斩杀了无数侯军。只此一战,侯军死伤殆尽。接着,慕容绍宗率军长驱直入,又打败了前来为侯景援送粮草的梁司州刺史羊雅仁,并截获了他所带来的五十五万担粮草。次日,梁主萧衍正在宫中小憩,突然宦官张僧胤慌张地跑进宫来。

“启奏陛下,不好了!”宦官张僧胤大声叫道,“朱异有急事要奏!”梁主听罢,惊慌失措地跑出内宫,迎面碰撞到朱异。

“寒山失利,萧渊明被捕!”朱异刚说出前四个字,梁主就吓得魂飞魄散,几乎摔倒在地。张僧胤急忙从旁边扶住梁主。

“啊……莫非晋朝的悲剧就要在朕的身上重演吗?”梁主萧衍惊叫了一声说道。

朱异无言地默默退出。接下来,潼州失陷,郭凤逃归……

梁主吓得魂不附体,已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地步。接着,东魏檄文到达梁庭,要求梁主诛杀侯景,俯首称臣。

梁主不能接受,并且因为萧渊明被捕,反而不得不更加倚重侯景,他指望侯景能够救回萧渊明。

“东魏君主已被相国高澄幽禁,元氏子弟四处避难,多在南朝,陛下可择其中之一,立为魏主,以镇河北!”侯景送表向梁主奏道。

“今封太子舍人元贞为咸阳王,送他北去,暂称魏主。”梁主说道。

然而此时,慕容绍宗已经乘胜进攻侯景,侯景退居涡阳。慕容大军长驱直入,也抵涡阳,侯景令军士披上短甲,手持短刀,杀人慕容军阵,只准砍斩人足马脚,不准仰视。侯景这一着,竟然立刻使慕容军马慌乱一团,连慕容绍宗本人也被战马掀倒在地,他只得跳了起来,另换一匹快马逃走了。

在这一场战争中,侯景生擒了东魏显州刺史张遵业。主帅慕容绍宗、仪同三司刘丰生负伤在逃,败军奔回谯城。

“大帅军纪严明,今日竟也会兵败如此!”副将斛律光、张恃显向刚刚逃回的慕容绍宗嘲笑道。

“我作战多年,从未能遇到像侯景这种狡诈凶悍之徒。如若不信,就请你们前去试试,看你们有多大能耐!”慕容绍宗愤愤地向斛律光、张恃显说道。

于是,斛律光、张恃显立即应声率军出战,然而兵达涡水时,他们就被侯景一阵乱射乱砍,部众纷纷死于马下。结果,张恃显落马被擒,斛律光狼狈逃回。

“怎么样,你也会失败?”慕容绍宗见了,忙微笑地对斛律光说,“张恃显呢?哦,他被擒了?”

“请大帅恕罪,末将不知天高地厚,罪该万死!”斛律光惶恐地向慕容求恕。

次日,张恃显被放回来,侯景相约与慕容决战。慕容绍宗命令各军不得妄动,只是挖掘沟壑,修固壁垒,准备久战。侯景此时,求战不能,攻城不克,数月之后,弹竭粮尽,于是十分忧愁。

“慕容绍宗率五千铁骑前来攻营——”突然部将来向侯景报告。

“立即上马出战!”侯景听后大叫,随即率众出寨。

然而,当侯景走出营寨,举目前望,见敌骑踊跃,勇气百倍,不禁面露畏忌之色。他再回顾本阵时,却见人人惊惧,多有退却之态。

“可恨的高澄,他已经杀害了你们的家属,现在是你们报仇雪恨的时候了!”侯景想了一下,立刻回头向部众们鼓动起来。

侯军将士们听了此话,个个怒发冲冠,咬牙切齿,急忙猛烈地向慕容军马冲杀过去,并且大叫道:“可恨的高澄,杀我全家,我与你拼了——”

“什么?”慕容绍宗在马背上正要率众前冲,突然听到侯军的叫喊,忙问部属。

“他们都说王爷高澄已经杀了他们的家属!”部属们回答慕容绍宗。

“啊,侯景这个狡猾的跛子!”慕容听后,立即下令,“停止进军!”

“侯景的部属们,你们上了侯景这个跛子的当了!你们的家属在魏国安然无恙,而且只要你们回头,本帅也一定会保证你们官复原位!”慕容绍宗止住兵马,赶紧向侯军大声喊话。

“慕容大帅之言果真是实?”这边侯军将士仍然将信将疑地问道。

“本帅可以对天发誓——”慕容听了,忙将冠帽摘了下来,并大叫道,“本帅倘若有半句谎话,身败名裂——”

“哦,果然如此,我们何必为侯景这个反复无常的跛子卖命呢?我们家人都在东魏,我们投降慕容将军去——”侯景的部将暴显听了慕容的话后,马上大叫着,率军投降慕容绍宗去了。

此时,侯景的其他军马也不战自乱。侯景见了,急招部众撤军,无奈人心已散,纷纷北去。而此时慕容绍宗又麾军杀来,侯景只好掉头南逃,渡涡水,进硖口,越淮河,昼夜兼程,仓皇而逃,只恨爹妈让他少生了两条腿。

看看慕容绍宗又要追到面前,侯景逃无可逃,竟然干脆立马站定,静等慕容。

“叛贼侯景,你已走投无路,还不下马就缚?”慕容绍宗赶上来向侯景叫道。

“哈哈!我侯景今日就将打算束手就擒,大帅何必再追?”侯景奸诈地向慕容笑道,“然而……一旦你抓获了我侯景之后,大帅你对东魏还有何用处呢?过河拆桥,这乃是高氏父子惯用的伎俩,莫非你还不知?当年你也是高氏所疑忌之人呀!请将军想一下吧!”

“这、这……”慕容一听大惊,立刻恍然大悟道,“哦……哦……”慕容绍宗犹豫了一会后,觉得侯景之言有理,自忖如果杀了侯景,高澄就会“兔死狗烹,卸磨杀驴”,自己的前途也的确不妙。于是,他放了侯景,收军回营去了。

五十九、侯景叛,萧梁遭大乱

侯景逃到寿春,上表向梁主告败,自请惩处。

其实,当时梁主已经得知侯景失败,只不过不知详情而已。当时,有人说侯景已与将士们一同战死,也有人说侯景逃脱。于是梁廷上下,人人都为此忧惧,议论纷纷。

“侯景如今生死未卜,近来人们传说,似乎侯景尚未战死?”太子萧纲忧心如焚地对太子詹事何敬容说。

“哦,倘若侯景已死,这倒可能还是朝廷的幸事呢!”太子詹事何敬容慢慢地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