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血色南朝
21808200000076

第76章 梁王变国更徘徊(9)

当时,有个宫监叫鲍邈之,本是太子的亲信,后来与太子不和,遂向梁主告密,说太子秘藏蜡鹅害主。梁主查得蜡鹅后,惊疑交集,想深究此事,幸而右光禄大夫徐勉劝谏,杀了道士,才算罢休。

有了这件事后,梁主对太子产生了成见,接着,梁主将其三子晋安王萧纲召回建康,封为扬州刺史,都督徐、扬二州军事,明显地梁主就要将只有太子才能得到的重地——扬州封给萧纲了。因此,朝廷内外都对此产生了疑虑。

昭明太子因此,经常闷闷不乐,于是忧郁成疾,遂在中大通三年,病情加重,酿成绝症。然而,为了不使梁主操心,所以每次梁主圣旨慰问时,他都要亲笔回复。在他病情危急时,侍从想去向梁主奏报,他也不许。

“殿下病情加重,我们可否奏报陛下?”侍者们焦急地问。

“人生自有天定,不要因为我的病而让陛下操心啊!”太子在榻上,无力地挥手说道。

不久,太子逝世,年仅三十一岁。梁主得知后,亲临东宫哭灵,并且悲痛地赐太子谥号为昭明。

昭明太子的死讯传出,满朝文武惋惜哀叹,叹声惊天动地。京师士女,奔走宫门,号哭一遍。四方百姓,无不哀叹沉痛。据说在太子奉安时,京城东边的湖上竟有万燕飞舞,燕雀也要前来为之送葬。于是,梁主感动地将此湖更名为燕雀湖。

太子生平著作有:《文集》二十卷,《正序》十卷,五言诗《英华》二十卷,编选历代诗文的总集《文选》三十卷等。

太子有三个儿子,按照法统,梁主正式册立萧统的长子萧欢为皇太孙,但过了不久,在南郊祭祀时,梁主却突然宣布封萧欢为豫章王,不再让他做皇储了。这一决定引得萧欢府上一片惊慌,万分失落。

对此,正直的谏官袁昂无比愤怒,并写信给梁主,指出梁主不立嫡系之错。让梁主不快!然而此时,反应灵敏的朱异却迎合皇帝的口味,说梁主的决策是英明果断的。于是,不久梁主终于将第三子萧纲立为太子。

因为立储的次序有变,自然就让梁主的许多子孙们开始感到,自己都会有了荣登大宝的机会了,所以,他们间的明争暗斗开始加剧。

首先,在萧纲继任太子之位的当夜,府中就跳进了一批蒙面刺客,后来被萧纲家埋伏的卫士们捕获了。经审查得知,刺客原来是其兄弟萧纶所主使的。于是,萧纲、萧纶二人吵闹起来。

接着,朝中重臣何智通因揭露了萧纶的恶习,萧纶被梁主惩治了一回,结果,萧纶震怒,竟派出刺客谋杀了重臣何智通。后来梁主要严惩萧纶,萧纶竟又派出刺客夜人同泰寺,向正在做佛事功课的梁主一刀刺去,幸好梁主武艺高强,伸手抓住了刀尖,鲜血淋漓,最终捕获了刺客。

萧纲、萧纶二人的这一争斗,又让湘东王萧绎自以为有了可乘之机,于是萧绎不远千里,从湖南回京,拉拢萧续,想让萧续做自己的同盟军,并答应倘若自己登基,就会让萧续做大司马。本来也是一心要当皇帝的萧续发现:原来萧绎也是他自己谋取皇位的对手!于是,萧续将萧绎私带歌女回府的事告到大理寺,使得萧绎也被梁主狠狠地责骂了一顿。事后萧绎得知,这原是萧续暗中告状的,萧续、萧绎二人也因此结下了怨仇。

梁主侄儿萧正德虽然因为投魏,被梁主责罚,并削去了爵位,而在此时,在梁主直系子孙为储君之位大打争夺战时,萧正德凭借着其父和梁主的关系,竟然误以为自己也有做储君的资格,所以他也不甘寂寞,跃跃欲试。于是,他连夜去了乌衣巷,去找当时能说会道的佞臣朱异帮忙,并给朱异送上了厚礼。结果,朱异为他从梁主那儿争回了一个临贺王的封号。

五十七、信佛道,侯景投南国

后来,北魏纷争不断,随即分成了东西二部。东魏和西魏屡有争战,无暇南侵,而且东魏与萧梁暂时修好,少有争斗。此时,虽然南朝与北方偶有战争,但总算江南安定,可以坐享太平,梁主萧衍遂将大通七年改元大同元年。

边境安宁,梁主更加倾心于佛祖,他先在京城建筑一座宏伟的同泰寺,然后去该寺出家为僧,还自号三宝奴。众臣如果要他归俗问政,则必须捐赠钱款替梁主赎身还宫。

一天,南印度僧人菩提达摩在天竺国的寺中坐禅,并与众僧议论中国萧梁重佛的情形。

“……据说,萧梁皇帝十分重佛,不久前,他又再次去京都同泰寺,披起袈裟,坐上法坛?”菩提达摩向众僧问道。

“是的,梁主这次再一次亲为部众讲解捏槃经,说完还要居住在同泰寺中,群臣必须再次出钱为他赎身,他才能回宫理政。”一僧告诉菩提达摩。

“哦,既然如此,我当起航,亲往萧梁,以探其究竟。”菩提达摩说道。

于是,菩提达摩得知南梁重佛后,便航海到了广州。

梁主听得高僧前来,非常高兴,遂急忙下旨。

“听说菩提达摩已到广东,爱卿请从速让地方官员护之到京!”梁主兴奋地向吏部官员们说道。

“菩提达摩……他今日已经到达建康了!”吏部侍郎奏道。

“很好,请吩咐下去,朕要立即乘车出城亲迎菩提达摩大师!”梁主贿地说道。

“立马在内殿召见大师菩提达摩?”众臣问。

“正是!”梁主令道,“朕要立即聆听大师的讲解!”

接下来,梁主和大臣们出宫南往,并且,很快地引菩提达摩进入太极殿。菩提达摩人殿后,立即坐禅讲经,梁主萧衍如饥似渴,坐在他身边听讲。

“……朕将多造佛寺,写经度僧,这是否能多积功德?”听了一会后,梁主轻声地问菩提达摩。

“这谈不上功德!”菩提达摩直截了当地回答说,“参禅不在于形迹寺院,不在于多造殿宇,必须由静生智,由智生明,从空寂中体会出来,方有功德可言!”

“朕在华林园中,汇集经典,让高僧前来,能否为朕指点迷津?”梁主又问。

“佛学在心不在口,一旦落在口头上就不是上乘了!”达摩笑道,“因此,明心见性,自能成佛,陛下的这些做法,均不在那小小的经论之上,这……也不能为陛下指点迷津!”

梁主两番均被驳斥,哑口无言,全场静然。见梁主不能悟出佛理真诗,达摩遂起身告退,梁主也未能挽留。于是,达摩渡江北去魏国,后来在嵩山面壁十年,成为中国禅宗第一祖师。

接着,梁主萧衍尊俗僧慧约为师,亲身受戒,并令太子、王公都拜慧约为师。一时间,南国受戒者达五万人之多。

梁主等人虽不知佛学宏旨,却仍旧坐禅讲经,于事无补,反而贻误了国家大事。此时,朝中小人开始乘机当道。加上贤相周舍、徐勉等人又相继去世,于是,国事渐乱。侍中朱异广纳贿赂,蒙混宫廷,梁主却对他言听计从。梁主只是空谈佛经,士大夫也在谈经说道,所以,武备松弛,朝乱遂起。

丹阳隐士陶弘景少年好学,有志养生。齐高祖萧道成曾征召他为侍读,他不参国事,终于归隐于京郊茅山。梁主求他出山,也被谢绝,太子萧纲在被立储之前,曾与他在后堂谈论多日,才允他离去。陶弘景八十五岁谢世时,曾说:

“萧衍任散诞,何晏善论空,

岂悟昭阳殿,遂作单于宫。”

可惜,梁主始终未能领悟陶弘景的这一预言。

梁武帝萧衍早年与陶弘景交往甚密。梁主率军进入建康时,陶弘景就曾派人迎接;在梁主即位之初、国号未定时,弘景引诸谶记,皆成“梁”字,上书武帝,因此他向梁主说“梁”是国运符号。于是,武帝遂立国号为梁。但是,后来武帝登基后,多次亲手写诏,想聘弘景人朝为官,并赐以鹿皮巾,屡加礼聘,弘景却始终没有应聘。梁主屡次欲诏,最后,陶弘景无奈,只好给梁主画了一幅双牛图,图上有一条牛散放在水草之间,另一条牛身着金络头,却有人执绳以杖驱赶它。

“此人无所求,欲效曳尾龟,岂有可致之理耶!”武帝见图后,会意地笑道。

于是,此后,梁武帝再也不向陶弘景提出聘官之事了。但是,凡是国家遇有大事,武帝还是要前往陶弘景处,向他咨询。武帝与弘景之间,书信不绝,所以当时的人们都将陶弘景称为“山中宰相”。

大同八年,安城郡的叛民刘敬躬妖言惑众,赶走了郡吏萧说,聚众谋反。梁主下旨,命令他的第七子——江州刺史湘东王萧绎率兵讨贼。

“唉,如今陛下年事已高,专心佛教,不幸引起天下不靖,安城反贼的党徒现在已经大增到了数万人,尤其……他那位名叫刘欣的副将,文武双全,更难对付。将军有何法来对付他们?”湘东王萧绎忧心如焚地问江州司马王僧辩。

“刘敬躬之流乃是乌合之众,殿下不必多虑。”司马王僧辩思索道,“至于刘欣……殿下采用‘利诱’、‘离间’之计,即可破之!”

于是,萧绎按约,在安城山中设下万余伏兵,并立即派出张平、李产两名密使。

首先,张平带着浑身血污,狼狈地直入刘敬躬大营。

“求大王救命!我父原是湘东王府的小吏,却被新来的安城郡吏萧说欺压,最后竟被刺史萧绎斩杀了!”张平伏在地上向刘敬躬哭泣道,“他们……还要追杀我,如今……王府的家人业已追来了!”

“哦,萧说……他不就是萧绎的侄儿吗,他从我这里跑走,果真进了湘东王府!他还在欺诈百姓?是可忍,孰不可忍?”刘敬躬听罢大叫道。

“是的,小人要投奔大王,将永远跟随大王,以报江州刺史萧绎的杀父之仇!”张平激动地说。

“既然如此,你就做我的贴身护卫吧!”刘敬躬欣然地说,“明天……你随左将军刘欣前去湘东王府报仇!”

“……不仅如此,他们还在暗中收买了大王的左将军刘欣!”张平停了一会后,又慌忙说道,“我岂能到刘欣帐下,这不是自投罗网吗?”

“啊,竟有此事?我当立即前往左营查办!”刘敬躬暴跳如雷地叫道。

说罢,刘敬躬、张平一干人趁夜走进了左营。而在此时,萧绎的另一个密使李产,也星夜进入叛军左营,并且正在暗中给刘敬躬的副将刘欣送上财宝和书信。

“刘欣贼子,你竟敢暗中勾结官府?”刘敬躬当即发现了此情,勃然大怒,“将刘欣推出斩了——”

于是,未能等得刘欣申诉,刘敬躬就下令当场杀死了刘欣。并且,就在此时,萧绎、王僧辩的伏兵又突然袭击,千军万马冲出,拿下了安城郡。

就这样,在江州司马王僧辩的谋划下,梁主第七子江州刺史湘东王萧绎一举荡平了安城郡的叛匪。湘东王萧绎也因此声名鹊起。

接着,交州刺史武林侯萧谘因苛政暴虐也丧失了民心,逼得郡民李贲纠众造反。萧谘招架不住,也向朝廷求援。

收到萧谘的求救书后,梁主在台城太极殿中,召集众臣商议。

“安城叛匪刚灭,交州叛党又起。如今,武林侯又来书求救,众卿以为应当如何处理?”梁主问众臣。

“微臣以为,可派高州刺史孙内、新州刺史卢子雄前去营救萧洛!”众臣齐声奏道。

“众位爱卿所奏有理,现令孙、卢即日发兵前往!”梁主令道。

随即,孙、卢应命率军向交州李贲叛军杀去。然而,此处山高林密,酷热无比,不适北军行进,正当官兵长途劳累、饥病交迫之际,群峦之中又瘴气四起,于是,迎面碰上李贲叛军冲击后,官军立即溃散,大败而逃。

梁主得知败讯,立马集众商议对策。

“陛下容禀,我军此次之所以失败,都是因为孙、卢通匪的原因啊!”萧谘派员冲进大殿,张口诬陷孙、卢道。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孙、卢通匪,应当处死!”梁主听罢大怒道。

于是,孙、卢无以辩解,遂被朝廷赐死。卢子雄的弟弟——卢子略得知此讯后,大怒不已,他为了替长兄报仇,遂起兵打败了萧谘,萧谘只好逃到广州。

接着,萧谘再次派员进京,向梁主哭诉,尽述卢家兄弟通匪的罪行。

“众卿有何高见,立破叛匪卢子略?”梁主问众臣。

“……欲破卢匪,如今只有一人可用!”此时,学士吴孜慢慢地说道。

“何人可用?请先生说明!”梁主急问。

“此人就是高要的陈霸先!”吴孜答道。

“高要的陈霸先?朕对他不甚知晓,多少官军都未能胜贼,这陈霸先,他能够……”梁主茫然不解地问。

“这陈霸先就是高要太守啊!他乃是非常之人!”吴孜轻声说道,“陈霸先是吴兴人,字兴国,自称汉太邱长陈实的后代。他从小志大,稍微长大了一些后,就能涉猎史籍,研读兵书。他身长七尺,手臂垂下可以过膝,有帝王之相。当初,萧映任广州刺史时,就对陈霸先很是器重,并授之为中直兵参军,使他能够屡立战功。后来广州兵乱,萧映被围,陈霸先率三千精兵,一战解围,因此,他声名鹊起!”

“哦,他就是前次……朕想为他画像的那个人啊?”梁主忽然恍然大悟道,“朕曾听说过他的奇迹!”

“是的,前次陛下听说他形象奇异,还特令人为他画像呢!”吴孜接着说。

“好好,朕要不拘一格用人才!现在就以陈霸先为帅,令他率兵进剿叛臣卢子略!”梁主说道。

于是,高要太守陈霸先得令,并召集三千兵马与卢子略斗智斗勇,最后一举击毙了卢子略,因此在京城建康陈霸先也突然声名鹊起,并被梁廷封为直阁将军、属府司马。梁主还令陈霸先去讨伐李贲,陈霸先又旗开得胜,因此他的名声震撼全国。

接着,陈霸先因功被梁主晋封为西江都督,还让他兼任高要太守、都督七郡军事。

然而,此时南梁国中,皇帝信佛,太子信道。太子萧纲还曾在玄圃讲论老庄,学士吴孜等人也曾在那儿专心致志地听讲。但是后来,渐渐地,他们自己也深感这样于国家不妥,于是开始议论起来。

“从前西晋之所以丧乱,就是因为国君崇拜玄虚,如今东宫竟又要重蹈其覆辙,这恐怕要让国家遭到祸乱!”尚书令何敬容不安地对吴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