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血色南朝
21808200000064

第64章 萧齐代宋刘家灭(13)

“‘遇事一定要走在别人的前面!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啊。莫非陛下忘了先帝临终时的遗言了?”茹法珍赶紧进言道。

“哦,先帝确有此言!那么,你们就将刘暄也拿下来,杀了吧!”萧宝卷听后说道。

“还有,曹虎家产过多,也应给予处置!”茹法珍又说。

“好吧,就依你们的意见,朕下一道密旨,将曹虎也一并处死,家产抄没,收归国库!”接着,齐主萧宝卷又随意说道。

于是,刘暄、曹虎也都相继死于非命了。

徐孝嗣是个文人,素来虚怀若谷,与世无争,所以齐主一直未能对他下手。

“相爷大人,虽然……至今您安然无恙,然而,危险迟早终会到来。我们劝大人不如同我们一起,伺机废黜嗣主!”中郎将许准、沈昭略再三劝告徐孝嗣。

“以乱治乱,并非上策。在万不得已时,我们也只能是等嗣主出城游玩,再与群臣商议,我们现在不宜轻举妄动啊!”徐孝嗣仍旧不动声色地说道,“前朝轻兴废立之事时的血案,历历在目,我们应当十分慎重!”

“唉,然而……萧遥光东府之乱刚刚平息,而甚至刚刚为平叛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尚书右仆射萧坦之、国舅领军将军刘暄、散骑常侍右卫将军曹虎等人,都在朝中群小的挑拨下,一个个地死于非命了,难道说您将来还能幸免于难?”仆射沈文季也叹息道。

“……人各有志,望诸位勿再多言!”徐孝嗣固执地说,“人生百年,总有一死,死即死也,我何必躲避……”

见徐丞相如此软弱,众人只好摇头作罢。后来,沈昭略等人还曾经多次前来,向徐孝嗣劝告,但是,徐孝嗣仍旧固执己见,不愿参与废黜的事情。

沈文季年届六旬,见朝政日下,忙与他的侄儿沈昭略再次商议自己的退路问题。

“为叔将以年老为由,不干预朝政,辞官归退!”沈文季对其侄沈昭略说,“为叔业已功高压主,倘若不能尽早归隐,恐不能善终啊!”

“叔父所言有理,不过,您虽然已老,但官居仆射,陛下是不会轻易放你走的!”其侄沈昭略忧虑地说,“伴君如伴虎,叔父应当设出非常之计,方可脱离皇家,否则将不能离朝!”

“……也未必吧?”沈文季惊慌问道,“诶莫非我只有听天由命了……”于是,二沈不安地又度过了一个春季。接着,齐主萧宝卷忽然下诏,召请沈文季叔侄二人去华林园议事和赴宴。

“陛下好久未能宴请老臣,我这次去了,恐怕凶多吉少,不能再活着回家了!”出门登车时,沈文季看了看自家高耸的门楼,略有预感地回头对家人说道。

“老爷请勿说这些不吉利的话啊,但愿上苍保佑”老夫人满含热泪地安慰道。

“愿上苍保佑……”沈文季也老泪纵横。

接下来,二沈来到宫城。进了华林园后,二沈看到徐孝嗣也被召来了,于是,三个人更觉得事情不妙,更加不安和惊慌起来。果然,不一会儿,茹法珍拿着毒酒笑逐颜开地走了进来。

“哈,各位有幸,嗣主要赐你们御酒了!”茹法珍狡诈地向大家笑道。“哦,皇帝要赐我们自尽?”沈文季悚然仰头,轻声地问茹法珍。

“是的,莫非诸位,你们还要推辞?”茹法珍厉声地反问道。

“……徐孝嗣呀,徐孝嗣!废昏立明,自古同理,你为何却迟迟不办?拜了你这个无能的宰相,我们才有了今日的不幸啊!”沈昭略一见毒酒,顿时怒发冲冠地向徐孝嗣叫起来。

“这……事已至此……沈长史何必急躁……”徐孝嗣木然地瞪着双眼,结结巴巴地对沈昭略说道。

“我不急躁?我不急躁!我让你做个无脸的鬼魂——”沈昭略瞪眼向徐孝嗣叫道。

说毕,他从茹法珍手中抓过酒来,一饮而尽,并且将酒壶砸向徐孝嗣的脸上,使徐孝嗣的老脸,顿时血流如注。

说罢,沈昭略气绝身亡了。

接着,沈文季也饮酒身亡,倒在榻上。

徐孝嗣喜欢喝酒,他喝了数杯之后才慢慢地死去。

后来,徐孝嗣的两个儿子,虽然贵为驸马,也都全被杀死。

沈昭略的弟弟沈昭光本想逃走,但因为不忍丢下母亲,所以只好回府,最后也被捕杀。

沈昭光的侄子沈亮本已逃走,但是,得到沈昭光的死讯后,他不忍离去,遂自尽于叔父沈昭光的尸前。

此时,同朝的六贵只剩下太尉陈显达一人了,他是高、武时期的旧将。

陈显达本是想虚怀若谷,做个谨小慎微的人。明帝萧鸾在位时,他生怕得罪皇上,常常自贬,出门乘破车,少带侍从。

一次,明帝赐宴,陈显达已有醉意。

“老臣如今老了,不能为国效力了,陛下给臣所赐,臣深感知足。”陈显达向萧鸾说,“只是臣还缺少一个枕头,请陛下赐给微臣,以便臣能够安枕而死啊!”

“爱卿喝醉了?怎能说出这样的话呢?”明帝正色道。

“臣想告老还乡,还请陛下恩准啊!”陈显达又说。

“爱卿是朝中重臣,朕正希望爱卿为朕分比,爱卿岂能离朕而去呢?”萧鸾和颜悦色地对陈显达说道。

于是,陈显达只得继续任职。后来,他奉萧鸾遗命伐魏,结果失败,于是,遭到御史中丞范岫的弹劾,范岫请嗣主萧宝卷将他罢免,陈显达也自请降罪,但是,萧宝卷还是安慰他,不肯罢免他,并任他为江州刺史、督管江州军事。

陈显达得到这份诏书后,十分欣慰,因为,他能够离京出任为江州刺史、督管江州军事,这如同跳出了是非的火坑,所以陈显达心中长长地出了一口气。然而,不久,朝中就开始诛杀权贵,并传言萧宝卷就要派兵来袭击他们的江州。

陈显达听罢十分惊慌。急忙与长史庾弘远、司马徐虎龙商议起事。

“诸位已知,局势危险了!朝廷诛杀权贵,萧宝卷就要派兵袭击江州。”陈显达惊慌说,“我们不如立即起事,废了萧宝卷,迎立建安王萧宝夤为帝?”

“末将听命——”众人答道。

“不过,我们还需要先礼后兵,首先派你们给齐主送去檄文,列数其罪,然后发兵!”陈显达激动地叫道。

庾弘远和徐虎龙都一致同意。

萧宝卷见到陈显达的檄文后十分恼怒。他立即调兵遣将,令护军将军崔慧景、后军将军胡松、左卫率左兴盛等沙场老将全力以赴,征讨陈显达。

陈显达已经七十高龄,精力不济,虽然在采石战场上大破了胡松,但是,最后在进攻建康时,恰逢天寒地冻,士兵冻死了很多,所以,在京都守军和左兴盛二军前后夹击下,陈显达还是全军覆没,彻底失败了。他和儿子以及全体将士全都被诛杀,最后,齐主将陈显达干枯的头颅,高挂在城楼大墙之上,供人赏玩。

豫州刺史裴叔业见朝廷屡杀功臣,也很惶恐,遂赶紧躲藏在府中。见裴叔业神态有异,萧宝卷很是怀疑,因此,为防裴叔业谋变,萧宝卷的朝廷决定调任裴叔业为南兖州刺史。收到诏书后,裴叔业更加不安。

“朝廷近来情形更加险恶,又要调我去南兖州,我为免遭不测,不想起程。诸位以为如何?”裴叔业向部众们问道。

“目下,京城形势紧张,人人自危,叔叔也应当早日为自己打算!”裴叔业的在京任殿中直阁的侄儿裴植,偷偷地跑回寿阳,对裴叔业说,“老叔呀,你不要存在任何侥幸的心理了,朝廷下一个要杀的人就是你了!叔叔要立即行动起来,奋勇一击!”

“我将秘密派遣马文范去襄阳与萧衍联系!”裴叔业告诉部将们说。

“萧衍乃是英雄大才,倘若叔父能够与他相互提携,也是幸事啊,但愿叔父尽快行动!”裴植急切地说。

于是,马文范日夜兼程,来到襄阳,要求立刻面见萧衍。而此时,萧衍正在堂中与爱妾丁令光下棋。二人对弈正欢,萧衍见裴使马文范匆匆来到,遂示意让他在旁边坐下歇息。

“如今京城发生的事情,大人想必已经清楚,陛下随时都会对我们下手——”马文范急切地向萧衍说,“萧大将军您好有兴致,还在下棋!”

“啊,裴公之意如何?”萧衍慢慢扭过头来问马文范。

“我主裴公希望和萧大将军您一起发兵,打到建康去!”马文范大声地说道。

萧衍听了大吃一惊,赶紧放下手中的棋子,回过头来看着马文范。此时,萧衍正欲发言,但见张弘策走进来向丁令光摇了一下头。

“现在正是非常之际,心怀大志的人更要沉得住气,切不可锋芒毕露!”丁氏和萧衍对视了一眼,轻声嘀咕了一句。

“哦……”萧衍低下头来,叫了一声。

“萧大将军之意?”马文范又问道。

“唉,国家多难,我也不想逆水行舟。我只有在此静观其变而已!”萧衍忧郁地说,接着又问,“你家裴叔业还有什么想法?”

“裴公说,倘若萧公您不愿联合发兵,他只好投奔北魏去了,以便能够得封河南公之类的官职,保得余生。”马文范对萧衍说,“大将军以为如何?”

“……此未必……”萧衍听罢犹豫道。

“大人以为?”马文范又说,“不过……我们以为,即使不得封赏也比坐以待毙为好呀!”

“我以为这不是上策!”萧衍说道,并与马文范详尽地分析了情况,马听后十分信服。

“大人所言有理,烦请大人以书函告诉裴公!”马文范请求道。

“好的,我即刻写信告诉裴叔业将军!”萧衍说,并立即写信:

裴公亲启……陛下身边的人都无非是酒囊饭袋,他们有何远见卓识?倘若他们对你有所怀疑,你就将家人送往京都做人质,让他们相信你确无异心!

……倘若他们一再相逼,你可以立即率兵直出横江,切断其后路,天下之事便可一举而定!但是,倘若你投靠北魏,北魏他们就会另择其他将领来取代你,而将你放在河北他处安置。历史上的故事都是如此。若果如此,裴公岂不得不偿失?

裴叔业看了萧衍的信后,犹豫不决,于是,他立即将儿子裴芬之送往建康做人质。但是,儿子去了建康后,裴叔业仍旧不放心,他仍然打算投靠北魏,并且特意多次写信,与北魏豫州刺史薛真度联系。

薛真度劝告裴叔业早日投降,裴又多疑不决,但与北魏的书信来往却仍旧不绝。于是,京都的朝臣们对此,渐渐有所耳闻,认为裴叔业投降了北魏。裴芬之怕受到牵连,急忙溜回寿阳。见儿子已回,裴叔业遂立即率兵向北魏投降去了。

魏主元宏令彭城王元勰镇守寿阳,封裴叔业为兰陵郡公、豫州刺史。

齐主萧宝卷闻知裴叔业投奔北魏,十分恼怒,遂令平西将军崔慧景率水军讨伐裴叔业,又令萧懿为豫州刺史,与崔共讨寿阳。

崔慧景早有篡位的图谋,出征前,他密令儿子直阁将军崔觉赶紧出京,以便来军中听用。次日,崔觉单骑来到广陵,与父亲会合。于是,崔慧景的大军慢慢前行,但是,离开广陵十余里后,崔慧景突然命令队伍停步,并召集亲将部属们聚集商议起兵反叛朝廷之事。

“我深受三代皇帝的恩遇,无以为报,如今幼主昏昧,朝廷浊乱,报恩就在今日!”崔慧景突然向众将说道,“我愿与诸位共立大功,匡扶社稷。诸位以为如何?”

“我们愿随大将军建立大业——”众将齐声答道。

于是,崔慧景率军重返广陵,司马崔恭祖立即开门迎接崔慧景大军。

两日后,崔慧景决定率军过江,先派使者过去,面见江夏王萧宝玄。

崔使来到京口,向江夏王萧宝玄递上崔慧景的密信。

“启禀殿下,崔将军表示愿意拥立殿下为帝,借道前来反攻建康!”崔使向萧宝玄说道。

此时,现场人员繁杂,一向亲近朝廷的司马孔今和典签吕承绪等人也都在场,萧宝玄不知所措,遂走人屏后,与长史沈佚之等人商议应对之策。

“现今崔慧景的使者已到,约我起事,诸位以为我们应当怎样给他们回话?”萧宝玄急切地问部属。

“昏君无道,萧宝卷他竟因徐孝嗣而逼迫殿下与徐妃分离,实在令人愤恨,殿下正好趁机起兵取而代之!”长史沈佚之向萧宝玄说道。

“那么,我就答应和崔慧景一同发兵?”萧宝玄高兴地说。

“不然!这里离京城太近,朝廷的耳目众多。王爷不如一面借机杀了崔使以向朝廷示忠,以便得到朝廷信任,趁机收回台城的将士,增加兵力;另一面再私下派人与崔慧景接触,约定起事,共破台城。”沈佚之进言道。

萧宝玄听罢点头称妙,于是率众转身走出内厅。

“胆大的崔使,你竟敢约我反叛!”突然,萧宝玄走出内厅后,就向崔使大怒,“本王乃是皇帝的至亲,岂能对陛下不忠?”

“这……”崔使闻罢大吃一惊,不知所措。

“来人呀,且将崔使立即斩首——”萧宝玄叫着,并且令人斩杀了崔使。司马孔今和典签吕承绪等人见了,立刻目瞪口呆,他们因此深知萧宝玄对朝廷的忠诚,忙将这里的信息密报给了京都。接着,萧宝玄一边加紧守城,一边假意向京都报信。

四十七、激众怒,崔氏终谋变

齐主萧宝卷听说崔慧景起兵,大惊失色,但是,他在收到孔今和吕承绪的信后,又心中大喜!

“嗬,萧宝玄果然仍是朕可靠的知己!有萧宝玄辅助,朕无大忧了,崔慧景必败——”齐主萧宝卷得意地叫道,“请马军将领戚平、外监黄林夫,立即率兵前去协助萧宝玄镇守京口——”

然而其实,萧宝玄表面上拒绝崔慧景,暗中却正与崔勾结。戚平、黄林夫到京口以后,萧宝玄即与他们密商,试图说降他们,与之共谋京城。后来,萧宝玄发现戚、黄二人不肯合作,遂下令斩杀了他们,并将他们的部属全部收降归了自己,于是,其军威为之大振。

司马孔今和典签吕承绪见萧宝玄变了脸,大吃一惊,他们急忙大呼:“我们上当了,原来五爷造反了——”

“孔今、吕承绪,你们乱叫什么?”咨议柳澄听了,急忙向孔、吕喝道。

而孔、吕正欲上前辩解时,不料,柳澄冲了上来,向左右各砍一刀,杀死了司马孔今和典签吕承绪。此时,萧宝玄已经收编好了台城部众,人多势众,都聚集在京口。于是,萧宝玄拥有十多万兵马,其人喊马嘶,正整军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