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血色南朝
21808200000060

第60章 萧齐代宋刘家灭(9)

萧谌是萧鸾篡位过程中的第一大功臣,萧鸾曾经许诺事成后让他担任扬州刺史,然而萧鸾却自食其言,因为他深知扬州地位的重要,所以,萧鸾将扬州刺史给了自己的长子萧宝义。这让萧谌怏怏失望和愤慨,渐渐生出反叛的情绪。

有一天,萧谌与朋友们聚会谈论。

“唉,我将自己做好的饭菜,轻易地给了别人,多么可惜啊!”萧谌感慨地对朋友们说道,“诸位有何高见,可以让我挽回这一损失?”

“嘿,你想怎么样?”尚书令王晏听罢暗笑道,“如今大位已定,难道说还有人愿意冒险配合你,起来为你舍身发难?唉,我们都只能得过且过而已!”

“唉,我萧谌也算是个皇室宗亲,此番立下了如此功勋,却未得厚赏,莫非我就这样罢休了不成?”萧谌愤恨地问。

众人听了,默然无语,但是此话不久就被齐主萧鸾听到了。因为齐主萧鸾本来就喜欢猜忌,即位后,他更是疑神疑鬼,见朝中反叛的暗流涌动,他终日惶恐,所以,齐主在朝廷内外布置亲信耳目,四处监视众臣的言行这或许就是中国最早的特务组织吧!有了这样的组织,萧谌的此类反对萧鸾的言行自然会不断地传到萧鸾的耳中,从而引起了齐主对萧谌更大的疑忌。

接着,萧鸾立即将王晏召到宫中问话。

“爱卿你与萧湛相交甚密,应当知道萧谌近来的行为如何?”齐主萧鸾问王晏。

“没有什么大事,萧谌对朝廷仍旧忠心耿耿,只是他有时会发点牢骚而已!”尚书王晏轻声地说。

“萧谌自恃拥戴朕躬有功,怨恨功高赏薄,时常露出不满的情绪。朕岂能饶恕他?”萧鸾又说,“其实……若论功勋,王爱卿你远大于萧谌,他萧谌为何竟敢如此不知满足,不可一世?”

“莫非……陛下……还要对萧谌动手?”王晏惊恐地问,“况且目下,萧谌兄弟们正在与北魏作战啊,陛下岂能动他……”

“当然,现今正遇北魏南侵,萧谌的兄弟萧诞、萧诔战胜了魏军,立下了大功,朕只得暂时隐忍不发……”齐主萧鸾咬牙切齿地说,“倘若萧谌还是不知天高地厚,干涉朝政,那就不要怪朕心狠手辣、翻脸不认人了!”“萧谌虽然有不是之处,然而,陛下看在他往日的情分上,还是应当对他网开一面。况且……如今外敌还在虎视我国,倘若我国内有变,只怕北魏会趁机而人!”王晏忧郁地说。

“爱卿所言有理,但是,身有肿疖,朕迟早总要将它割除的!”齐主说道,并且两眼露出了忌恨的凶光。

不久,魏兵北退,齐主萧鸾召集萧谌等群臣在华林园欢宴,商讨南郊祭天大事。宴会充满了欢乐气氛,众人畅饮,日暮方归。萧鸾还不顾至尊的身份,亲送萧谌走出了华林阁,并且与之一揖相别。然而,萧鸾一转身回阁之后,就立即令人取来毒酒交给了御前亲吏莫智明,让他前去赐死萧谌。于是,当萧谌回到尚书省时,就见御前亲吏莫智明突然持御酒来到。“天色已晚,亲吏为何来此?”见莫智明来到,萧谌惊问道。

“奉陛下之命前来宣谕!”莫智明答道。

“何谕?”萧谌更加惊慌失措地问道。

“万岁说:‘虽说没有你萧谌,朕也许得不到大位,然而,你们兄弟三人今日已经得到了厚报,可是你们却仍不能心满意足。你们还要说,将自己做好的饭菜送给了别人。你们居心叵测,朕今日只有赐你自己了断了!,”莫智明慢慢地对萧谌宣谕道。

听罢圣谕所言,萧谌大惊,他没想到自己当初紧随萧鸾,会有今日这般结果。但是,事已至此,他也不必沉默了,于是,他便大步地走到莫智明面前。

“莫大人明鉴:我为陛下杀高帝、武帝儿子时,都是由你们从中传递消息的,我对陛下的忠心赤胆,你们了如指掌。今日我们又刚刚为大齐战胜了魏国,胜利归来,陛下就要让我去死。对陛下的这种无理的行径,你们为何不出言相救?”萧谌愤恨地向莫智明叫道。

“君命难违,大将军不必怪我!”莫智明无奈地辩解道。

“你们如此无情,我死后成鬼,也不能放过你们——”萧谌又厉声叫道。

萧谌说罢,无奈地服毒自尽了。

萧鸾得到萧谌已死的消息后,立即任命萧衍为司州别驾,让他引五千兵马,前往司州去控制萧诞。

萧衍深知,自己这次前往司州与几年前去寿阳控制崔慧景不同,这次齐主萧鸾是一定要自己设法杀死萧诞的。而且萧衍还知道,这次对他自己来说,也是一个机会,因为一旦他萧衍此次成功,他将来就有希望得到雍州刺史的官职,因此他将来的发展就有了基地了!

“萧诞对魏作战不利,已经有投敌的举动,爱卿可以设法拿到他投敌的把柄,将他斩杀!”临行时,萧鸾向萧衍说道。

“臣明白!我可迫使他就范北投,并设下陷阱而后捕之!”萧衍满怀信心地说。

萧鸾默默地点点头。结果,萧衍设计斩杀了萧诞。萧鸾得知后,又派人杀了萧诔,并将西阳王萧子明、南海王萧子罕也一起杀死。

王晏两次参与废帝,他的表弟御史中丞王思远对此十分反感,忙来到王晏府第,找到王晏,此时王晏正在喝粥吃饭,王思远立即向他劝告。

“世祖有恩于你,你却叛德助逆,将来你还有何脸面活在世上?你不如现在就自尽,也许……这样还能保住全门的名声,否则将来可能会遭不测!”王思远向表兄王晏说道。

“我正要喝粥,没工夫想这些事。”王晏不以为然地吟吟笑道。

“像你这样向东家摇尾,向西家乞求,不顾廉耻,卖身求荣,迟早会引来灭族之祸。你不如尽早自杀!”王思远又说。

王晏充耳不闻。接着,王晏被晋封为骠骑将军,御赐金榜被敲锣打鼓地送达府第,王晏高兴异常。

“啊,想不到我家竟有今日的风光!当年,思远还劝我自尽呢,我幸亏没有听从思远你的话啊,否则……”王晏激动地对王思远以及儿子、弟弟们说道。

“……为弟今日仍要说当初那样的话:兄长,倘若你现在自尽,则为时还不太晚!”王思远赶紧打断了王晏的得意洋洋的话,厉声说道,“难道说,你至今还不知道皇上的险恶和朝中的变故?”

“够了,够了,贤弟何必还要危言耸听?”王晏不耐烦地说。

“局势越来越紧迫。唉,真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啊!我还是请你早作了断吧——”王思远说,“你的功劳比萧谌如何?萧谌还是宗亲呢,如今他不是也被赐死了?”

“你……你……你快点走吧!”王晏默然语哽,并气愤地静等王思远离去。

“也好……我暂时离去,不过,我希望长兄能够思考一下,尽早自尽啊!”王思远临走时,还说了一句。

说罢,王思远走出了府门。

“哈哈,莫明其妙,天下竟有这种人,专劝别人自尽!”王思远去后,王晏指着他的背影,笑嘻嘻地向厅内的家人们说着,并且面露得意忘形之色。

“啊,天下竟有死到临头还不知晓的人!”王思远突然返回来向王晏叫了一声,才又回头气愤地走了。

然而,萧谌等人既死,致使尚书令王晏手中的权力日重,因此,他又引起了齐主萧鸾的忌惮,萧鸾遂与侄儿萧遥光等人商议处理王晏的对策。

“王晏依仗着自己两次变国之功,如今权倾朝野,已对陛下构成了威胁,陛下不如早日除了他!”萧遥光对萧鸾说。

“王晏对朕有功,而且毫无过错,岂能轻言杀他?”萧鸾犹豫不决地说,“你要找出杀他的理由来!”

“王晏也曾受到过武帝的宠爱,但他还是背叛了武帝,陛下能保他一直能为陛下尽忠吗?”萧遥光又进言道。

“哦,如此说来……”萧鸾听罢,立刻全脸变色,慌忙问道,“如此说来,朕真的也要提防王晏了?”

“此外,王晏还利用尚书令的职权,送故迎新,安插私党,收取钱财!”萧遥光叫着,接下来又迫不及待地拿出一份齐武帝时的折子,向萧鸾喊道,“陛下,请看!这是王晏当年向萧赜奏请,阻止陛下你人居尚书省的折子。””嗯,王晏早就如此,的确可恨!“萧鸾听了,想起当年的旧账,遂骂道,”王晏这个混蛋,他的确当死!”

“据臣所知,王晏曾经与亲将商议秘事,他很是可疑!听说,王晏将在陛下南郊祭天时,埋伏重兵,刺杀陛下!”此时,亲吏陈世范也帮腔说道,“微臣以为他已在图谋不轨了!”

“爱卿言之有理,陈爱卿对王晏要多加防范,注意观其动向!”萧鸾惊恐地命令道。

“这个自然,为陛下效力,微臣万死不辞!”陈世范拍胸发誓道。

陈世范说罢退出,不久就神秘地向齐主报告:“王晏已与其同党及亲信定下毒计,决定将在陛下南郊游猎之际,纠集世祖的宗亲旧臣,向陛下发难!”

“哦,王晏如此嚣张!”齐主萧鸾听罢惊恐不已,遂大叫起来,接着,他对陈世范说,“现在令爱卿在殿内屏后埋藏壮士,朕立即宣召王晏入宫,等到他人殿时,你们立即率伏兵起而杀之——”

陈世范等人依计而行。很快地,王晏奉旨进宫,但是,当他的前脚方才迈进门槛时,就被两边的伏兵冲上捕获,并剁成肉泥了。接着,他的弟弟和儿子们也一并被杀死。

这时候,北魏拓跋氏已经改姓为元氏。魏主元宏见南齐国内残杀不断,以为有了可乘之机,随即发兵二十万南侵萧齐。齐主任命萧坦之为领军将军,徐孝嗣为尚书令,宣抚中外,以定人心。魏主出发前令吏部尚书任城王元澄留守洛阳,令中尉李虎、仆射李冲二人辅政;命彭城王元勰为中军将军,负责行军事宜。

“陛下不宜全用皇室中人,陛下应当亲疏并用。臣是皇亲,不应常受重赏,也不应屡派重用!”元勰劝魏主元宏道。

“爱卿不必过谦,朕将率军向南阳进发,请调军随朕而来!”魏主元宏说,“前次,朕未能听从镇南将军薛曾度先取樊城的劝谏,结果被南阳齐太守房伯玉打败。这一次,朕要引军前去,严惩这个房伯玉,希望诸位努力——”

魏军到达南阳城下,一鼓作气,拿下了外廓,房伯玉只好退守内城,誓死抵抗。魏主派中书舍人孙延景出阵喊话。

“房伯玉听着:朕今引军前来,不像上次那样冬来春去,这次是要荡平六合,如不胜利,就不北还!南阳首当其冲,朕不能不取。你是愿意投降封侯,还是愿意顽抗求死,在这几日之内,就要抉择!”孙延景向城上传达魏主的喊话,“况且……”

“况且什么?”房伯玉向城下问道。

“况且,你有三罪:一、你先事武帝,不能效忠,反而助逆;二、你伤朕偏师,杀戮朕的薛真度将士;三、今朕御驾亲临,你尚未前来请降。你有此三罪,若再怙恶不悛,恐怕死就在眼前了。朕虽有好生之德,也决不能轻恕!”魏主元宏亲自答道。

“我知道,你大驾南侵,誓在必克。然而,外臣我虽然职位卑微,但也要抵抗你这横蛮的君威,我誓与城池共存亡,死而无憾!”齐太守房伯玉向魏主说道,“从前,我承蒙武帝见爱,理当尽忠,无奈嗣主失德,国将不国,蒙今上扶救社稷,武帝也因此欣慰。如今我自当竭力尽节,对今上不敢怀有二心。前次,你们北师深入,寇扰我的边民,我奋勇抗击,正是尽忠,难道北朝反而以为我这是反叛?”

魏主听了,哑口无言,不禁大怒,遂扬鞭率军冲向吊桥,不料,桥下突然杀出一批壮士,头戴虎帽,身着斑衣,夹击魏主,魏主人马皆惊,几乎摔死,幸有魏将原灵度赶来,拈弓搭箭,连毙南阳壮士数人,方才救出魏主。

“我军又在南阳失利,不如转头趋向新野,压向南齐!”元勰说道。

“……也罢,令咸阳王元禧继续攻打南阳,朕率大军围攻新野!”魏主说道。

接着,魏军兵临新野城下,齐国新野太守刘思忌凭城抵御,魏主屡攻不克,遂予四周围困。

“南阳房伯玉已经投降,你还在坚守何用?”魏主令人向城上的刘思忌喊道,“你要自取灭亡吗?”

“城中兵饷尚多,未暇听你们北虏的命令!”刘思忌向城下叫道,“有本事你们就努力攻城吧,废话少说!”

魏主无法,只好停止喊叫,继续围攻。

齐主萧鸾闻知魏兵压境,急忙命令直阁将军胡松协助北襄城太守成公期驻守赭阳,义阳太守黄瑶起防守舞阴。

“雍州地位重要,命令豫州刺史裴叔业率兵支援雍州!”齐主说道。

“北虏惯于抢夺,陛下不如让臣率军深入魏境,攻打魏国的虹城,迫使魏主回头自顾,这样一来,我司、雍二州都可确保无误了!”裴叔业向齐主奏道。

“此计非常妙,请爱卿依计而行!”齐主萧鸾高兴地对裴叔业说,“你攻虹城,朕随即就要派部将鲁康柞、赵公政率一万人马去攻打太仓口。”裴叔业遵旨去了。魏豫州刺史王肃闻得太仓兵危,慌忙令长史傅永率三千勇士堵塞太仓,与齐军夹淮水列阵。

“南齐将士喜欢劫营,今晚正是下弦月,夜色苍茫,他们可能会越淮前来,我们不如将计就计,四面埋伏,以便到时对他们来一个突然袭击?”傅永对部将们说。

“悉听将令!”部将们齐声答道。

“后营兵分两路,埋藏在营外!”傅永令道,“前锋派出百人,立即去南岸水深处遍地置火,待夜间敌人到来,就悉数燃着火炬,以疑敌兵!”于是,日暮时分,魏军在营中虚设灯火,全部撤离,只留下一座空营。一切布置停当后,傅永厉兵以待。结果,到了更深夜半,鲁康祚、赵公政真的率引齐兵偷偷摸来劫营。然而,当他们刚刚并马人营时,却扑了一座空寨,他们料知中计,急忙下令退兵。可是,此时两边北魏的伏兵突然拥出,夹击齐军,使齐军阵脚大乱。鲁康祚、赵公政拼命冲突,人马已经七零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