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血色南朝
21808200000036

第36章 宋室六旬亦悲哀(18)

“如若不能,可否请江夏王刘义恭致信刘义宣,历陈其起兵之祸福,以便劝降?”宋主接着说道。

众人称善,于是诏书送向江陵。

次日,宋主刘骏得到了叛军驗的消息,再召众臣到太极宫殿前脱“刘义宣不肯受降,朕将如何是好?”宋主刘骏向众臣问道。

“陛下应当立即发兵征讨他!”众臣齐声说道。

“众卿之言有理!”宋主刘骏思考了一会后,斩钉截铁地说,“今封领军将军柳元景为抚军将军,兼雍州刺史;左卫将军王玄谟为豫州刺史;安北司马夏侯祖欢为兖州刺史;安北将军萧思话为江州刺史。四将齐集,以柳元景为统帅,讨伐刘义宣、臧质、鲁爽等叛乱之军!”

“喏——”众将应声去了。

“雍州刺史朱修之的使者到——”此时,阶下有人喊道。

随即一人上殿,向宋主送上文书。刘骏看罢大喜。

“原来雍州刺史朱修之仍然没有二心!他收到刘义宣的檄文后,只是佯装愿意与他联络反叛,但是实际上,他却仍是朝廷的忠臣。朕既让柳爱卿兼任雍州刺史了,现在既然原雍州刺史朱修之并未从叛,所以,朕当改封朱修之为荆州刺史!”宋主刘骏兴奋地说道。

“修之治身清廉简约,离开镇守之地时,其军纪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他甚至连在雍州点灯的油钱和牛马所吃的谷物草料钱,也要用自己的十六万钱,给予偿还。”刘诞正色说,“像这样清廉忠正之士,岂会从叛?”

“启奏陛下,前方探马得悉:刘义宣派使者与益州刺史刘秀之联络反叛,刘秀之却斩杀了他的使者,并且引兵进攻江陵去了。”刘义恭向刘骏奏道。

“那刘义宣的反应如何?”宋主问。

“然而,刘义宣至今还仍然不知呢!”刘义恭答道。

“啊,这很好!很好!”宋主拍手叫道,接着问,“如今刘义宣在江陵做什么?”

“刘义宣封其子刘滔为辅国将军,让他与司马竺超民留守江陵;令臧质、鲁爽为先锋,自己亲督大军十余万从江津出发了,企图东下,犯我京都!”竟陵王刘诞报道。

“哦,如此说来,我们前方会有一场大战——”宋主说道,“众卿且各自努力协助前方将士,叛军不日就将灭亡——”

王玄谟来到梁山,忽然看见探马前来报告。

“启禀将军,叛匪兖州刺史徐遗宝,劝说他姐夫冀州刺史垣护之一同谋反,桓护之不愿,而且与夏侯祖欢一同攻打徐遗宝,结果,兖州叛军已被打垮,徐遗宝逃奔鲁爽军营躲藏去了!”探马向王玄谟报道,接着拍手称快道,“如此说来,叛军不足虑了!”

“不,叛将臧质凶猛,这次徐遗宝虽败,然而……鲁秀不日就要南来,这梁山仍然是个危险之地阿!”王玄谟忧虑地说。

“并非如此,根据前方军报:鲁秀将不能南来了!因为,如今刘义宣已知雍州刺史朱修之要攻打他的江陵了,并且已经命令鲁秀率万名大军北往,攻打朱修之去了!”探马说道。

“哦,这就好了!鲁秀不来,这里只有一个臧质,本将军就毫无畏惧了。我们可以高枕无忧!”王玄谟听后立刻高兴起来,“我们深挖沟壑,扼守梁山,将全力击败臧质——”

部将们分头准备去了。此时,鲁爽率兵直趋历阳,与臧质水陆并进,共击宋军。

宋殿中将军沈灵赐,奉柳元景的将令,带着百舸,游弋在南陵,他见臧质的前锋徐庆安率舰东来,随即率军掩杀了过去,趁着东风,顺势逆击,把徐庆安的船舰掀翻在水中,并且让水兵下水征战,生擒了徐庆安。

臧质闻得徐庆安被擒,没想到他们的大军突然在南陵受阻了,他怒发冲冠,立即驱舰急进,径抵梁山。臧质逆流直上,一鼓作气,占领了西垒。守将胡子友迎战失利,只得弃垒逃到王玄谟的营前,玄谟慌忙向柳元景告急。

“前锋精兵从速援助王玄谟!”柳元景屯兵湖熟,得信后急忙向前军首领下令道,“并让王玄谟在梁山上遍插旗帜,以作疑兵——”

前军首领引兵去了。

“偏将郑琨出兵南浦,以为后屏!”柳元景又接着令道。

于是,郑琨向南浦山前挺进,臧质派庞法起率众偷袭了山后,与郑琨一场厮杀,惊天动地。结果,庞法起兵败,庞法起自己也倒毙在水中。臧质因为本人在梁山受挫,并且失去了得意的部将庞法起,所以暴跳如雷,立即拼命抵抗,并且勉强占领了梁山半侧。他誓与王玄谟夹岸立营对抗。

叛军勇将鲁爽、鲁瑜兄弟见状,也大发雷霆,于是率军拼命杀出。薛安都、宗越截击了鲁爽,并且斩杀了鲁爽的先锋将领杨胡兴。接着,二鲁重整旗鼓,让鲁爽留驻大岘,鲁瑜屯守小岘,互为犄角,致使百战的老将沈庆之也因粮尽而退走了。

鲁爽、鲁瑜兄弟得胜回营,相聚畅饮,以为官军不会再来了。然而,正当二鲁酒至半酣时,鲁爽却突然发现薛安都的轻骑已经到达小岘营前,他骨软筋酥,不能征战,只得在醉梦中勉强迎敌,不幸被薛安都挑落于马下。徐遗宝见鲁爽已败,随后慌忙逃向东海,途中却被土人杀死于礁石之下。

“禀沈大将军,薛安都将军奉命前往讨伐叛军,途中和鲁爽的兵马相遇。鲁爽世称万人敌,英勇非凡,一般将领闻之丧胆,然而,薛安都将军见了,却立即跃马大呼,闯人他的军中,持矛猛刺,鲁爽未及防备,措手不及,中矛后翻身落马,薛安都下马将其头斩下,又上马朝这边来了。其动作之之速,吓得在场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突然,一将飞奔前来向沈庆之报告。

接着,薛安都飞奔前来,并向沈庆之递上鲁爽首级。

于是,沈庆之派人将鲁爽的首级和一封私函送到刘义宣的营中,以便蛊惑叛军的军心,瓦解叛军意志,消灭豫州的叛军。

沈庆之的信中说道:

当年殷仲堪将兵权交给了桓玄,结果桓玄杀了他全家;王恭对刘牢之推心置腹,结果刘牢之背叛了他;何况臧质这个小人呢?你如果再相信他,就将死无葬身之地了!

刘义宣接到败讯,又收到沈庆之送来鲁爽的首级和沈庆之给他的离间藏质的书信,看后,刘义宣十分惊慌,遂浑浑然,奔到梁山,与臧质会合,同时也开始对臧质怀有了戒心。

“啊,鲁爽生于将才之家,骁勇善战,今日也落得身首两地!令人心酸……”刘义宣痛哭道,“我们现在将如之奈何?”

“为今之计,我们应当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率军直抵京城!”臧质向刘义宣建议道,“殿下你仍然攻打梁山,我率兵一万,直趋石头城,捣乱他们的老巢,这样方可一举得胜啊——”

“此乃冒险之计,我不敢从命”刘义宣犹豫不决。

“臧质自告奋勇,引军杀敌,王爷为何还要犹豫?”见刘义宣未同意臧质的请求,刘湛之轻声地问他。

“我我……怕臧质计中有计,另有企图啊!我怕他自己欲独占警头……”刘义宣对刘湛之说,“你没见沈公的信吗?”

“唉,是的,臧质竟然自请做行军前驱,看来其城府颇深,殿下不可不防!”见刘义宣犹豫,刘湛之忙上来轻声地对义宣说,“殿下不如让他与我们一同攻打梁山,等到攻克后,再一同东下,免得臧质节外生枝。此乃万无一失之策!”

刘义宣点点头,并且回头对臧质说:“为保万全,将军还是与我们一同合力攻打梁山吧!请你独攻东城,而后,我们再一同东进建康!”

臧质无奈,只得听令,遂整兵前往东城。

此时,薛安都、宗越、垣护之都已来到梁山,几次进攻,都未能攻克叛军,王玄谟气急败坏,立马慷慨誓师,督众大战,决心拿下梁山。眼看臧质军登江岸,王玄谟立即挥军冲杀,弄得臧军惊惶失措。于是,薛安都攻击臧质东南,并且一枪刺死了刘湛之;宗越攻击西北,立斩臧军数百人。臧军见此,只好退缩,纷纷登舟向西岸逃奔,却没想到垣护之又从中流杀来,因风纵火,烟焰蔽江。臧军遭焚,死伤无数,于是军阵立刻大乱。

“对岸火光冲天,鬼哭狼嚎。莫非臧军已被王玄谟打得大败?”刘义宣在西岸遥望,慌忙问左右,“我欲前往施救……如何?”

“垣护之、薛安都、宗越三军业已乘胜杀奔到这里来了,王爷还有何作为?王爷只有逃走,哪能去救他人——”左右见了,吓得惊慌失措地乱叫起来。

“哦,朝廷兵马何其凶恶!”刘义宣见了也大叫道,“我们驶船西去吧!”

于是,叛众随着刘义宣的哭喊,四散而逃。

接着,臧质大败,单舸逃到浔阳,想与刘义宣商议后事,无奈义宣已走,于是臧质自思浔阳已不能独守,遂携妻眷等人奔往西阳。

西阳太守鲁方平,见臧质狼狈逃来,遂闭门不纳。臧质只好再转奔武昌,结果武昌也不能进。臧质日暮途穷,无处藏身,只得潜入南湖躲藏,以莲藕为食。

接着,垣护之派出郑俱儿率兵追击臧质。臧质见追兵又来,忙自匿于水中,用荷叶遮头躲藏,只露出鼻子在外呼吸。这时,郑俱儿来到岸边,四处张望,不见人影,随即观察荷莲。忽然,他定眼望去,见荷叶下有人,看得真切,忙射了一箭,直透臧质胸怀,接着乱刀杀去,于是臧质死于非命,遂被斩首于水中。

刘义宣逃到江夏,想转身投往巴陵,但是探马报说,巴陵已有益州军卒把守,所以,刘义宣只得又回头向江陵进发。然而,此时刘义宣已经人困马乏,众人散尽,左右不过十多人,沿途乞食,伤残不堪。他们好不容易来到江陵廓外,刘义宣忙派人通报城内的竺超民,超民见了来人,只得率众出迎。

见了竺超民,刘义宣又哭又说,无比狼狈。超民害怕刘义宣的惨相会影响到士气,慌忙劝阻。见鲁秀也在场,义宣又忙问鲁秀的详情,才知鲁秀被朱修之杀败,已经退兵回到江陵。刘义宣垂头丧气,和竺超民等人一起入城。

“殿下不可如此灰心!”亲吏翟灵宝见过刘义宣之后说道,“现在荆州兵马还不下万人,尚可一战!”

“我将如何处之?”刘义宣惶恐地问。

“请殿下抚慰将佐,只说一切失败皆因臧质违令所致,现在要整治军威,再做大战的准备……”竺超民走上来,轻声地向刘义宣建议说。

“哦……”刘义宣仍在惊慌中,并问:“我军尚有几成胜算?”

“当然,事在必胜!”翟灵宝激昂地说,“当年汉高祖经过了百次之败,最后终成大业,如今怎知殿下他日不能转败为胜、化家为国呢?”

“将军……军所言有理!”刘义宣说道。

于是,刘义宣接受了众人的意见,依议召慰将士,晓谕全军。只是刘义宣本来就口吃舌短,加上惊惶失措,所以在誓师的大会上,说话时漏洞百出,多次将高祖说成是项羽,引得众人忍不住大笑,弄得他也面红耳赤,只得返入房中不出。

鲁秀、竺超民等人本想再次决战,无奈见刘义宣已无斗志,城中心腹将弁,多已悄悄离去。鲁秀已知前途无望,遂独自北去。刘义宣闻得鲁秀北去,也想随往。

义宣急令爱妾五人女扮男装,他和儿子刘滔带着佩刀、干粮,跨马出城,又见城中混乱,竟慌忙地跌下马来。竺超民扶起刘义宣,护他出城,并以马相送。最后,竺超民揖别还城,闭门自守江陵。

刘义宣出城数里,已不见鲁秀,随众渐散,遂决定再回江陵,然而此时天色已晚,叩门不应,只得在野外露宿一夜。次日早晨,遣黄门向竺超民通报,但超民已经变心,不再接纳义宣,只给了他小车一乘,将他送人狱中,而且不准他与妻妾同住。

“苍天呀!臧质老贼误我——”刘义宣在狱中坐地,无可奈何地长叹。“殿下已经知道痛苦了?”狱吏听罢,好奇地前来问刘义宣。

“唔,平时说苦,其实都非真苦!今日才算真苦啊!”刘义宣向狱吏哭泣道。

鲁秀本打算北投魏国,无奈随从尽去,看看北魏也不会器重他了,只好重回江陵。然而,他到了城下,城上守兵竟以箭矢来迎接他,鲁秀躲避不及,身中一箭。鲁秀自觉逃生无望,遂投濠溺死。城内兵士出来取了他的首级,送往京都报功去了。

宋主刘骏令左仆射刘延孙前往荆、江二州处理叛军投降的事宜。刘义宣和儿子刘滔被赐自尽,竺超民全家被杀,刘义宣的十六个儿子、臧质的子孙也全部被斩于市。

宋主杀尽叛党之后,加封沈庆之为镇北大将军,柳元景为骠骑将军。王玄谟等人也各有封赏。

平定了刘义宣等人的叛乱,宋主刘骏为保皇位,再次绞尽脑汁,他要设法限制臣藩的权力。宋朝曾沿用前晋故例,以扬州为屏蔽,荆、江二州为外藩,二州利于练兵,由诸位大将镇守,因而使藩王有了叛乱之机,给朝廷留下了隐患。

“为何荆、扬藩臣反叛如此之多,爱卿将有何法以制之?”刘骏困惑地问太傅刘义恭,“朕欲以集权之策处理此事,如何?”

“陛下想集权这不难,想减少叛乱也不难!”太傅刘义恭说,“荆州、扬州将帅所以常易叛乱,乃是因为这里的州郡地大兵多。陛下只要能重新划分州郡,就可以消除此种顽疾!”

“如何重分州郡?”宋主问。

“臣以为可将扬州东五郡划为东扬州,总府设在会稽;从荆、江、湘、豫四州中划出八郡为郢州,总府设在江夏;再撤去南峦校尉,将守兵移到建康,以削弱荆、扬藩王的势力。”刘义恭又说。

“此言有理,朕将令人照此去办!”宋主道。

接着,太傅刘义恭见宋主力图集权,也心有余悸,遂恳请撤销自己的录尚书事职衔,并裁减王侯车服器用等等,宋主全部照准。

七十高龄的沈庆之,害怕自己功高望重,遭到君臣猜忌,遂上奏皇帝请求告老还乡。

“沈爱卿功高盖世,应当尽享荣华富贵,留在京中,朕可随时听你赐教,爱卿岂能告老还乡远去?”宋主刘骏对沈庆之说。

“像汉朝张良那样的贤能,汉高祖犹能让他恬然退隐,更何况像愚臣这样的庸碌之辈呢!”沈庆之再三请求道,“望陛下允臣离职还乡,臣将感激涕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