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超级CEO成功哲学课:宗庆后
21789400000014

第14章 挺住,什么事情都是开头最困难(3)

外资企业不断地对国内众多中小企业进行兼并、强购,垄断势头逐渐增强。对此,2007年宗庆后进行了尖锐的抨击,还约见了《经济参考报》的记者,将达能与娃哈哈的恩怨纠葛详细说明。宗庆后清楚,要想在娃哈哈和达能的斗争中占得先机,在经济、技术上是无法取得突破的,只有依靠本土优势,这是外企所不具备的。得民心者得天下,要抓住广大消费者的心,媒体宣传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先发者制人,后发者制于人。”不久一篇名为“宗庆后后悔了”的报道就刊登在了《经济参考报》上。文章掷地有声,有理有据,控诉了达能集团对娃哈哈低价并购的情况。这次,宗庆后是不留余地的,他发动国内媒体、咨询机构、品牌企业等多股力量对达能发起了全面的攻势。达能看到娃哈哈这次来势汹汹,自知调解无望,只得仓皇应战。他们指责娃哈哈在报道上有不实之处,对自己的切身利益有所损害。宗庆后联合健力宝董事长叶红汉和营销专家李光斗对达能的垄断行为进行了联合抨击。双方针锋相对,达能也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认为达能的股东利益受到了很大侵害,同样有理有据、条理清晰,真可谓是棋逢对手。娃哈哈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向新浪财经发去“娃哈哈员工声明”,声明称达能混淆视听,而且尽是歪理,不是一家国际大企业应有的风范。

在矛盾胶着的时候,外力无疑是打破僵局的关键点。就在双方互相攻击之时,舆论力量却是一边倒的形势。接下来的数天内,先后有几个政府机构向娃哈哈发出支援信,对娃哈哈的决策十分支持,娃哈哈似乎胜券在握。可达能也不甘罢休,他们预料到会出现媒体对自己不利的局面,专门聘请了负责形象策划的奥美公司作为顾问,应对各路媒体的围追堵截。4月中旬,双方在上海波特曼大酒店展开圆桌会议,达能的重要人物范易谋专程由法赴沪,接受各路媒体的采访。范易谋可是个厉害的角色,他在温文尔雅的言谈之间一一回应了各种不利的观点,还反戈一击指责宗庆后违反合同。不止于此,第二天,一份《21世纪经济报道》呈现在从人面前,报上披露了对娃哈哈在集团改制、非公有制合资等方面的调查,大有达能翻案之势。宗庆后看到范易谋的得意姿态,并没有退缩,而是表现出比前者更强硬的态度。最后双方谁也没有稳操胜券的把握,只好都暂罢口舌,进入了一个相对平静的阶段。

短暂的平静意味着更为激烈的爆发。达能又打响了舆论之争,旧话重提,宗庆后交出非合资公司的控股权。形势越来越严峻,只能走上司法程序。宗庆后反而沉静下来,他积极部署,研究对策,迎接这场必然的官司。

发动群众的力量,给予无穷的回报

娃哈哈员工义愤填膺,“我们要宗总,坚决不要达能”、“汉奸走狗没有好下场”等口号不绝于耳。尽管没有持续多久,可是却让达能看到了宗庆后在员工中的威望。

宗庆后是大器晚成企业家的典型代表,他的为人处世和对企业的管理也表现出一种更为通达的方式。在处理娃哈哈与达能这场“剪不断,理还乱”的争夺战上,宗庆后尽管有时显得有些激怒,但他的大局观使他牢牢掌控大局,在“达娃之争”中占据上风。然而,这场激战的高潮却是以宗庆后高调辞职的形式上演。在饱含深情地念完那洋洋洒洒的五千字公开信后,宗庆后辞去职务。但这样的以退为进正是宗庆后的聪明之举。

在辞去娃哈哈合资公司董事长职位后,宗庆后并没有停止活动,6月8日,娃哈哈通过新浪网连发五份声明,全部直指达能。首先是娃哈哈经销商的一份叫作“达能,你都做了些什么”的报告,其中“从收到你们寄给我们的所谓‘告经销商书’,我们就觉得你们不地道,你们这种恶意的做法分明是在离间我们与娃哈哈公司以及宗总的关系,你们最好别痴心妄想”,“请你们滚出娃哈哈”,“宗总是我们的引路人,我们只信任由他管理的娃哈哈,我们坚决不同意达能染指娃哈哈”等话语,表明了经销商的坚决态度。

接着是娃哈哈市场部与供应部的员工代表发布的声明《宗总我们要跟你走》,声称“宗总辞掉了合资公司董事长的职位,广大员工十分不愿意看到的事发生了。这个倾注了他全部智慧甚至生命的事业竟然被逼放下了,达能不该被原谅”,诸如此类话语。“宗总我们永远跟你走”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显示出了宗庆后实为民心之所向的领袖人物。

各种声援宗庆后的事情层出不穷,达能坐不住了,又在上海波特曼大酒店召开新闻媒体会,指出宗庆后公开信中所列举的多为断章取义、违背事实,随后发表具体的声明称宗庆后的辞职完全是自愿行为,是为合资公司的长远发展做出的举动,能够使公司的经营更加顺畅。双方的观点形成了鲜明对比,并且引发了一系列的员工抗议行为,把事情引向了新的高潮。娃哈哈员工义愤填膺,“我们要宗总,坚决不要达能”、“汉奸走狗没有好下场”等口号不绝于耳。尽管没有持续多久,可是却让达能看到了宗庆后在员工中的威望。

达能在上海举办新闻媒体会的第二天,娃哈哈马上在杭州基地的会议室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宗庆后和娃哈哈团队一同亮相,向记者通报了事情的最新进展,并取得了不错的反响。“坚决抵制达能的恶意并购,最后的胜利必将属于娃哈哈”的标语分外醒目,显示出了娃哈哈对抗达能的坚定决心。有记者问到宗庆后,如果达能想要继续合作他是否会同意,宗庆后的回答是那么的干脆——要继续合作必须要同意两个条件:一是取消不平等条约;二是要公开向他本人道歉。从这两个条件可以看出宗庆后对达能的坚决不退让的态度。

随着双方争斗愈演愈烈,终于惊动了商务部。6月份商务部发言人表示,仲裁阶段希望娃哈哈和达能能够协商解决办法以化解双方的矛盾。而此时的地方政府也表示虽然不会干涉企业的日常发展,但是承认娃哈哈的稳步发展和宗庆后的领导决策是分不开的,间接地起到了支持宗庆后的作用。后来,娃哈哈联合其他几家企业,索性把达能晾在一旁了。这时候的范易谋处在了两难的境地,范易谋在宗庆后辞职后成为名义上的一把手,是合资企业的副董事长,但是这个副董事长却发挥不了该发挥的作用,只是一个不服众的“挂衔”董事长。董事会上的决议是在娃哈哈一方中选择担任董事长这一职务的人选,可是除了宗庆后谁还能坐这把交椅呢?但宗庆后依然没有表现出这一意向,让局面越发地朦胧不清了。

把“红色斗争”的声势搞得更大

宗庆后在创业的过程中总会有意无意地以毛泽东思想中的理论来管理企业,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避实就虚”、“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等思想对于宗庆后的思维模式都有很大的影响。可以说,宗庆后是受红色革命思想影响成长起来的,他的思想充满了红色思想的底色。

宗庆后最崇拜的伟人就是毛泽东,《毛泽东选集》是他离不开的枕边书,他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也获得很多力量。宗庆后在创业的过程中总会有意无意地以毛泽东思想中的理论来管理企业,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避实就虚”、“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等思想对于宗庆后的思维模式都有很大的影响。可以说,宗庆后是受红色革命思想影响成长起来的,他的思想充满了红色思想的底色。

娃哈哈的形势依旧不那么明朗。宗庆后是一个遇强则强的人,没有什么对手会令他真正畏惧。“跟苦难作斗争,其乐无穷”,宗庆后总是以他革命的浪漫情怀来化解现实中的一切困难。丰富的经历使他在处理问题上有更为广阔的视野,他对待事物是那么的富有激情,他的生命色是红色的,那是革命前进的红色,也是老一辈人精神的底色,宗庆后继承了这样的红色精神。

到了2007年的夏天,一场声势浩大的“娃哈哈集团中外媒体见面会”在杭州休博园内隆重举行。众多国内外媒体齐聚于此,这是娃哈哈向外界展现自己的最佳机会。在见面会之前,娃哈哈先组织记者到开发区的乐维食品公司与百力食品公司的基地采访参观,这两家公司是娃哈哈合资集团下效益最好的公司,也是证明娃哈哈自身实力的绝好场所。在去娃哈哈基地的路上,不少员工表达对达能的抱怨,而对宗庆后在任时的娃哈哈无比怀念;一些员工说,达能的人基本不来工厂视察,对具体情况完全不了解,这样下去娃哈哈将毫无发展可言。

走进见面会会场,一幅幅标语映入记者眼帘;“抗议达能野心”、“坚决支持宗总”、“娃哈哈要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等都在显眼的位置。见面会开始,宗庆后步入会场,掌声如雷鸣般响起。宗庆后不是自己来的,而是有他的支持者陪同,不是别人,正是曾经公开支持过他的健力宝老总叶红汉与原乐百氏的高管王磊,此外还有两名律师。这样的阵容,无形中给了在场者足够的信服感:我们是有正义感的民族企业,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我们会是胜利的一方。随后宗庆后做了长达六页纸的声明性发言,话题围绕“同业竞争”与“娃哈哈商标”为主题展开,将矛头直指达能,号召娃哈哈用法律武装自己,维护自己的利益。“既然你和我结婚了,就得跟我好好过日子,别去找第三者”是他在这次见面会上的经典言论,是对达能公司所作所为的贴切比喻,并且要求达能撤出与娃哈哈有竞争的上海正广、光明乳业等公司的投资,撤职有兼职行为的董事。宗庆后发言结束后,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广大员工像盼救星似的注视着宗庆后,希望这位老领导能够重新领导娃哈哈。

见面会会后的酒会相对轻松,宗庆后也舒展开了严肃的眉头,笑容挂在嘴角,和往来的客人觥筹交错,好不热闹。娃哈哈员工也是情绪高涨,不少人唱起欢快的歌曲来。他们的歌声响彻会场,是那样的质朴与高亢。《保卫黄河》《娃哈哈工人有力量》等曲目都唤醒了人们内心的力量。在歌声中,娃哈哈人的团结友爱、奋发进取,这样的精气神怎能不把一个企业搞好呢?答谢晚会在嘹亮的《团结就是力量》的歌声中达到了高潮,那样的场面没有人不激动:宗庆后用矫健的步伐跳上舞台,换上工人的工装,亲自担任指挥,全场跟唱起来:“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每一句歌词都激荡着在场人的心,让娃哈哈人的心凝聚在了一起,这样的力量能够战胜任何的艰难险阻。宗庆后就是这股力量产生的根源。的确,对于企业来说,领导人的气质禀性会融进团队之中长期影响,宗庆后和娃哈哈就是这样的关系。

宗庆后企业管理很有传统革命家的风范,如同“红色革命”般振奋人心。当然,只是这样还不能完全管理好现代意义上的公司,还要与时俱进。这点宗庆后是完全明白的,就是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因此他也攻坚“法律战”,一扫过去的“法盲形象”,在与外界交谈的时候不时蹦出一些法律名词,令人刮目相看。在“达娃之争”中他既表现得非常强硬,同时也显得彬彬有礼,正是他的人格魅力随着岁月的沉淀越发彰显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