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两个版本的保定军校将领录,一个是陈予欢版,一个是任方明版。感觉能有如此宏著是可喜的。但陈版任版都有一些自壁微瑕,特别是陈版中有些传主的早期经历,很令人疑惑。最明显之处,是关于保定第八期传主,两版多说是经过某某陆军预校后升入保定军校的,这种低级的错误,出在陈、任二位民国史大家的著作中,实在是一件十分遗憾的事。史学研究贵在严谨,史学工具书尤其更妥严谨。为不至于以说传说,特对保定军校前后九期生源情况做一梳理。不对之处,还望有识者进一步订正。
保定军校创建于清末,而开办子民初。最先所拟名曰兵官学堂,是陆军军官教育四级阶梯中的第三级。这四级教育阶梯是为2第一级,陆军小学,每省一所(实际各地驻防旗兵营中也有开办),招收年满15岁以上具备高小毕业文凭者,在校学习三年后毕业。第二级,陆军中学,全国开办四所,第一中学设北京清洞,第二中学设陕西西安,第三中学设湖北武昌,第四中学设江苏南京。陆军中学招收陆军小学毕业者,在校学习二年后毕业。陆军中学毕业后,并不马上深造,而需进入部队当兵半年,体验大兵生活,名目入伍生。第三级,即陆军兵官学堂,招收当兵半年后的入伍生。兵官学堂两年后毕业,成为军官四级教育体制中的最高一级,是为陆军大学堂,是进修教育,招收在部队服务若干年后的军官。
这是最初拟定的陆军军官教育体制,但实际执行中则有变化,虽然以袁世凯为首的新军首创者一直强力推进,但一直到清亡,陆军兵官学堂却仍然没能筹建完成,到辛亥革命后进入民国时期,才建成开学,但这时的学校名称已经不再是原拟的陆军兵官学堂,而改称陆军军官学校。因该校校址设在保定,故而俗称保定军校。
自1912年建成到1923年停办,保定军校一共开办九期。由于政局的影响,也由于建军思想的转变,保定军校这九期生源呈现出各不相同的资历,先说第一期。保定军校开办时,陆军第一、第三、第四中学之第一期学生已经毕业并进入部队当兵,成为入伍生。这批入伍生本早该升入兵官学堂的,但因该学堂迟迟没有开办,又因为辛亥革命爆发,因而延误。于是许多入伍生流落民间或参加革命,有的甚至已经在民军中担任连长排长等职。陆军第二中学因开办较晚,故到军官学校开学时,才刚刚毕业第一期。而此时,陆军第一、第三、第四中学第二期学生又己毕、军校开学时,便将流入社会和军队的入伍生和四所陆军中学已经毕业但未及入伍的学生大部吸收,成为军官学生回于是,保定军校第一期的生源,便含有原米的兵官学堂入伍生、陆军第一、第三、第四中学第二期毕业生、陆军第二中学第一期毕业生。
这第一期保定生,全是经过陆军小学、陆军中学的,但毕业有早有晚,前后拉的时间较长,有的己经在军队多年,也有的刚刚从陆军中学毕业,因这个情况,其年龄便也有大有小,相差较大。
第卢期的生源,绝太多数是陆军第一预备学校第一期毕业的学生,极少部分则是由于种种原因没能进入军官学校第一期的入伍生。进入民国后,中国军事教育思想发生改变,原来的四所陆军中学改建成两所陆军预备学校。第一预校设在北京,招收北方各省的陆小学生,第二预校设在武昌,招收南方各省的陆小学生。第一陆军预校成立时,第二陆军预校还没建成,故第一预校第一期便打破南北方招生界限,而将四所陆军中学在校生及全国各陆军小学毕业生不分南北全部招收入学。这批学生毕业经入伍后,再加上原来第一期招收时剩余的入伍生,便成为保定军宵学校的第二期学生。
以上第一、第二两期的学生,囊括了囚所陆军中学和由陆军中学改建的陆军第一预备学校的学生,因而学生的籍贯便是五湖四海,哪的都有。
第三期的情况与前两期不同。辛亥革命时,南方各省许多青年学生从军参加革命,名曰学生军,这之中便有许多陆军小学的学生,也有许多文学堂的学生。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原准备于南京开办军官学校,并开始紧张筹建,招生的对象就在这批学生军中选拔,进行了严格的考试盟选,组建了南京临时政府入伍生团但不久南京临时政府取消,筹建中的南京陆军军官学校也流产了,这批入伍生也就没了去处,不过此时保定军校已经开办,于是南京政府极力主张将此入伍生团并入保定军校就读,但北京政府因教育体制的关系,不同意,而是要求其必须经过陆军预备学校,于是这批入伍生使全部进入刚刚建成的位于武昌的陆军第二预备学校,成为该预备学校的第一期学生。该期预校生毕业后,升入军官学校,成为保定第兰期。
保定三期中,还有一小部分是由陆军预备学校第一期中的附课班入学的。这附课班,其生源是原贵胃学堂的毕业生,既不是陆军小学毕业,也没有参加南方的革命,这批学生人数不多,仅124人,刘和鼎、韩世儒等即是。
保定三期即由此两部分组成。因为这样的组成,该期学生便有两个特点。第-个特点,是与前两期生源来自五湖四海的情况相比,其绝太多数是南方人,那极少一部分北方人,即全部都是原贵胃学堂的学生。第二个特点,自他们中,有的是读过陆军小学的,比如黄绍靠在、刘建绪等也有的是没读过的,比如何健、张治中等,而没读过的反而占多数。
第四期更特别。该期学生是陆军第二预备学校第3期的附课生升入的。这批附课生,则是湖北陆军中学的学生并入第二预备学校的。这是一批十分特殊的学生,特别容易混淆所以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这个湖北陆军中学,黑然校址也在武昌,但它并非原来设于武昌的第三陆军中学,第三陆军中学系清末全国四所陆军中学中的一所,所收学生有湖南、湖北、广西、云南、贵州等数省,是国家级陆军中学,该中学已于民国建立后停办,在此基础上改建为陆军第二预备学校。而这个湖北陆军中学,只是湖北省的陆军中学,是独立后的湖北省私自开办的,与第三陆军中学没有任何沿革关系,招生亦仅限于湖北一省,全是由湖北参加过武昌起义的学生军中招收的。
省办陆军中学,只有湖北一例。为什么呢?这有主客观几方面的原因。主观原因,即当时湖北是首义省份,难免不元老大思想,而日湖北军政府是独立的政权,它也有理由建立独立的军事教育体系。实际上,除湖北陆军中学外,它也还建有湖北陆军小学和湖北陆军军官学校,并筹备了湖北陆军大学,只是没能建成。
客观上的原因,系因为起义后湖北是革命军与清军的主战场,大量学生军参加作战和执勤,没能赶往南京参加南京陆军军官学校的招考(不是全部没能参加,只是大部没能参加),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湖北也曾与南京临时政府陆军部往来函商,提出了这批参战的湖北学生军战后教育问题,但南京方面回复说陆军军官学校已经招生完毕,无法再补录,妥湖北自行安置,湖北当局考虑这批学生军都对革命有功,又是青年英俊,人才浪费可惜,于是才自行开办各级军校以为容纳。
重新筹办军事学校,毕竟需要时间,到学校建成开学时,已经是1912年的夏天了。此时,南北合议已经成功,南京临时政府已经取消,取而代之的已经是袁世凯的北京政府了。所谓是一个皇帝一个法,原来南京临时政府陆军部对湖北独立开办军校的默许并不为北京政府承认,因为北京政府有全国性军事教育计划,已经不允许各省再办军校了。所以说,这个湖北陆军中学从开办之日起就属于非法,因而没过多久便被勒令停办了。只是考虑该陆中的学生全都是对革命做出过贡献的,所以经湖北在京人士的多方活动步学校虽然解散,四百多名学生还是在经过严格的考试筛选后,淘汰一半,剩余二百多人并入第二陆军预备学校。可又由于该预备学校的第一期已经开学几个月,不能插班,便作为该校第一期附课生学习。因为这批学生全是参加起义造反的学生军,北京政府对之有歧视,所以当正规班升入保定军校第三期就读后,一方面是这批附课班尚未毕业,一方面也可能是北京政府故意刁难,因而并未随规班同·入保定军校。后又经争取,才于第三期入学半年后,方又入学,成为军校第四期。因为这个特殊的历史,故该期学生的特点一是与第三期入学时间相差甚短,只有半年3二是人数很少,仅200余人;三是学生的籍贯单一,几乎是清一色的湖北佬。
这批学生,和第三期的经历样,有的是陆军小学毕业的,也有的是普通文学堂的学生。
第五期学生的米源由两部分组成。其中的绝大多数,是陆军第一预备学校第二期毕业生经入伍后入学的。和军官学校第二期的生源一样,是经过陆军小学、陆军预备学校、入伍生然后升入军官学校的。与官校第二期所不同的,是陆军第一预备学校第二期招生时,负责招收南方各省学生的陆军第二预各学校己经开办,故陆军第一预备学校这一期只限在北方各省招生,因为这个原因,保定五期极少南方人。
该期另有一小部分,是原来陆军军士学校毕业生,共53人,也进入陆军第一预备学校第二期,然后又一同进入军官学校的,所以说,保定五期中,也有极小一部分并未读过陆军小学,即这53名军士学校出身者。
第六期的主要来源也由两部分组成。其中的绝大多数,是陆军第一预备学校第三期毕业生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第二期毕业生。因此,这部分学生也是南北各省都有。除此之外,另有一小部分则是袁世凯模范团第二期学兵,人数不多,也并入该期就读,如茂恩、赵博生等即是和前一部分不同的是,这批学兵,是既没读过陆军小学,也没进过陆军预备学校的。就是由于这个原因,这批学兵出身的六期生毕业时有的年龄很小,许多人还不到二十岁。
第七期学生系由前边各期中因各种原因休学,因故应该入学而没能入学和留级的学生所组成,因而前边各期所具有的情况在第七期中都可能出现。值得注意的是这期学生中,有一批原米的福建省北伐学生军,本米应该进入第三期就读的,但因为什么原因(有原因,忘记了)而没能入学,于是补录入第七期就读,所以该期中福建籍学生比较集中,陈长捷、陈齐渲即其著名者。除此之外,从第七期学生籍贯肴,1可商籍学生亦较为集中,这其中必有原因,会不会和袁世凯的模范团有关系呢?会不会是模范团仍有未能进入军官学校第六期的进入了第七期呢?当然这只是猜测,一直求不到答案,还望有识者指教。
第八、九两期学生来源与前七期又有不同。因为两期特殊的招收与入学经历,这里要先说第九期进入民国后,北京政府欲效德国陆军教育体制,取消陆军小学,改为陆军养成教育和陆军进修教育这两级。陆小毕业生很多,便设立陆军预备学校接纳陆小学生。到1917年,散布于全国各地的陆小学生多数己升学,从这年开始,保定军校开始在普通中学毕业生中招生,经过陆军预备学校并入伍后,进入军官学校,是为陆军三级教育体制。此时,设在武昌的陆军第二预备学校已经停办,故招收的学生全部进入北京清坷的陆军第一预备学校,因第二预校已经不存在,故消闲预校的第一冠名也取消,就称陆军预各学校。名字虽改,但该批预校学生,仍沿袭第一预校的期别,为第四期。
这批预校四期的学生,按身学历,又分成三种情况其品,也是占多数者,是从普通中学招收的文学生;其二,是第一预校第三期和第二预校第二期学生中少数困参加讨袁战争而辍学者,经争取,复学进入该校第四期就读:其三,是冯国璋在南京所办的学兵营的学兵,因学兵营解散,并入该预校第四期就读。而值得注意的,是这第一部分学生,也就是从各省的文学生中招收的不要求具备陆小或陆中学历的学生中,实际上又有极少数是原各省陆军小学的学生,因种种原因未能升学,此时便以文学生的身份再次通过考试进入该校学习。河南陆小毕业的秦鼎新等,即是以文学生的身份参加考试后被录取的。
因直皖内证混战,这批学生在入伍期满后该升学而未能升学,直至到了1921年9月才得升入军官学校。而比他们晚一年招收的青年学生,因学和上取消了预备学校教育,却早于他们两年便进入官校,捷足先登,成了第八期,他们这批先招收者,反倒成了第九期。
第八期的来源十分单纯。为了尽快向陆军军官教育的二级体制过度,在1918年,北京当局取消了陆军预备学校这一级教育阶梯,直接从普通四年制中学毕业生或具备相当学历的青年中招收军官学生,从而彻底完成了军官教育体制的变革。这批经考试录取后的学生,在部队入伍九个月后,进入军官学校就读,而早于他们一年招收的学生,还仍在预备学校学习,后来者居先,反倒比先来者更早进入官校成为第八期。
第八、第九两期的这一特点,导致了第八期学生的平均年龄反而略低于第九期。
陆军小学的,第三、四、七期有的读过,有的没读过前七期中,除第一期外,多数是读过第一或第二陆军预校的;第九期也全部是读过预校的:第八期则绝无预校经历,陈、任著作中,多说八期生经过某某陆军预备学校,这显然是个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