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时期的军制,是每个前接清朝旧官制,后启民国西洋军制的个过渡时期。像历史上任何一个王朝的过渡一样,这又是战争最频繁的时期。期间,北军与南军之间打,北洋军阀内部打,西南军阀之间打,少有消停的时候。因为战争与政争频繁,因而又是军队数量最多,系统最庞杂,制度最多变,将帅名号最烂的一个时期,在这一动乱时期,各派系望在头此起彼落,走马灯一般,于是就出现了数不清的“将”、“帅”,不仅数量之多,兴亡之速,令人叹为观止,而且名目繁多,性质各异,更让人眼花缭乱。这其中,有的是军衔,而有的并非军衔。哪些是哪些又不是呢?现就根据个人阅读所知,试将这一时期的“将”、“帅”之不同情况,做一简单梳理。
一、哪些是军衔
1905年12月,诞生了中国军事史上的新军衔。这一军衔制度的使用,打破了沿袭儿千年的旧的军队宫制,是一次军制史上的革命。一直到今天,我们执行的仍然是以1905年军衔制为蓝本的军衔,并没有太人良的突破。
新的军衔在清末,其称呼与今天有所不同,但实质则没两样。那时,军官的军衔分作三等九级,其称谓上等军官第级称正都统,第二级称副部统,第三级称协都统:中等军官第一级称正参领,第二级称副参领,第三级称协参领:初等军官第一级称正军校,第二级称副军校,第三级称协军校。
这其中的上等宫,相当于日后的将级官,不论正都统、副部统、协都统,也可统称作将军这些就是军衔,到了民国时期的1912年9月,军制改名,即将上等的都统、中等的参领、初等的军校改为沿用至今的将、校、尉,各等的第一、二、三级则改为今天的上、中、少三级。上等官即将级军官,也就是可称作将军的上将、中将、少将。
这一时期,除了北洋政权的军衔,曾经短暂存在的南京临时政府中,也有不同于北洋的军衔短暂地存在过,其建军之初的军衔(军官军衔)是为上等军官:第一级为大将校,第二级为中将校,第三级为少将校:中等军官2第一级为大领,第二级为中领,第二级为少领:初等军官第一级为太尉,第二级为中尉,第三级为少尉但这一军衔制执行的时间极短暂,陆军部于1912年1月16日颁布《陆军军官佐土兵阶级表》中,就对其重新做了修改,但改动不太,军官军衔仍是三等九级,所不同者,主要是称谓。其等级及称谓上等军官2第一级为大将军,第二级为左将军,第三级为右将军:中等军官第一级为大都尉,第二级为左都尉,第三级为右都尉:初等军官第一级为大军校,第二级为左军校,第二级为右军校:这短暂实行的两种军衔制中,上等军官中的大将校、中将校、少将校和太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就完全等同于后来的上将、中将、少将,也都统称作将军。这些也全都是军衔。
二十年代北拌军阀的两大怪物冯玉祥国民联军和张宗昌直鲁联军中,还执行了像是军衔又不叫军衔或者说是军衔其实又是职务的不伦不类的官制。冯军中,旅长以上的军官左胸部佩黄色标志符号,其中一颗星者为旅长,二颗星者为师长,三颗星者为军长,总司令以上佩四颗星:团营长佩蓝色,连排长佩红色,也按阶级分成一至四颗星。张宗昌军中,出现过几种特别名称的支队,辖两至三个团者为少将支队,辖两至三个少将支队者为中将支队,迄今尚未发现有上将支队,不知有没有,实际上,像这种国民联军中佩戴黄色标志者,直鲁联军中的支队长等,也就相当于军衔制中的将级军官,都样可以统称作将军。这些也可以勉强看作是军衔。在民国时期的军衔哥哥中,没有帅的设置。
二、大元帅、元帅、副元帅不是军衔
大元帅在这一时期,曾以两种形式存在。第一种是以其明确的职务而存在着的。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共有三次。第一次是孙中山于1917年领导护法运动,在广州成立军政府,孙任军政府大元帅。第二次也是孙中山于1923年滨桂联军驱逐陈炯明叛军后重回广州|组织大元帅府,孙再任大元帅第三次是1927年张作霖在北京组织安国军政府,张任军政府大元帅。按《中华民国军政府组织大纲》和《中华民国军政府组织令》的规定,这时的大元帅,不仅统率陆海军,又具有国家元首的身份,对外代表国家,同时也是行政首长,行使行政权。
在1917年孙中山组织的护法军政府中,除大元帅外,还有元帅的职务,作为大元帅的副手而存在,陆荣廷、唐继尧便是护法军政府中的元帅.1925年孙中山去世后,胡汉民和唐继尧还曾短时期地担任大元帅府的部务大元帅和副元帅。这其中的大元帅、元帅、副元帅,都是明确的官职,而不是军衔。第二种不是明确的职务,而只是一种当然的职掌北洋时期《临时约法》中规定,大总统为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这里所说的大元帅,即不是军衔,也不是职务,而是就像任何名称的国家领导人都可以用“元首”作为代称一样,大元帅在这里是作为全国军队的最高统帅而存在的,北洋政府的历局首脑,袁世凯、黎元洪、徐世昌、冯国璋、段祺瑞等,都曾以大元帅的名义发号施令,而且政权中还编制有“大元帅统率办事处”的部门。
这第二种大元帅,也不是军衔。
三、大帅、少帅不是军衔
北洋军阀诞生于清末,故前清的一些称呼习惯也沿袭下来。在当时,除对高级军官称将军外,还有称“帅”的习惯。
那什么人可以称帅,什么人不可以称帅呢?这是极有讲究的。在那个刚刚从封建社会过来的人群中,受传统的伦理观念的制约,在这一点上是丝毫也含糊不得的。一般说来,任到督军以上职务的高级军官,便可以称帅了,任师长而称帅的似乎还没见到过。这“帅”的称法又有不同,一般同僚中称呼,是将某人的“别字”11挑出一个字来,再加上“帅”字来称呼,如张作霖字雨亭,则称作“雨帅”,吴佩孚字子玉,便称作“玉帅’门冯玉祥字焕章,则称“焕帅”,张宗昌字效昆,则称“效帅”。
要是称某人为“大帅”,就要有个条件了。如果他本人不是独立军系的首领,那么他要当到巡阅使以上后才能被这样称呼,各省的督军,一般情况下是不能称“大帅”的而如果他是独领军者,就不受这个限制,即使他只是个执掌省的督军,也可以称“大帅”。当然这又是相对的,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赵俩,他虽然只是督军,但他是独领一军(宏威军)的首领,他就可以被称作大帅而萧耀南、王承斌等,因他上面还有曹大帅、吴大帅,所以他就是当了巡阅使,也不好称太帅。但这“大帅”之称也有特殊情况,一种是府内下人们,不管他当没当到巡阅使,哪怕只当到护军使甚至镇守使,也可以“大帅”、“大帅”地叫:另一种是社交场合中一些奉承说词,有些人为了赢得某人的好感,对一些仅仅当到师长或镇守使一级的军官,也经常使用“大帅”这样的称呼的。所以说,称“帅”还是称“大帅’,也是相对的,是要根据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心理而定的。
称呼“大帅”时,和称“帅”时不一样,一般不是冠被称者的字,而是冠姓来称,比如张大帅、吴大帅等。至于手下人或帅府中人称呼时,则连姓也省去,就直接以太帅相称。
除了称帅时要在前边加字或加姓氏以外,也有根据某人的官职取一字加帅一起称的,如称曾任联军统帅的唐继尧、孙传芳为“联帅”、称曾任巡阅使的曹镜、陆荣廷等人为“巡帅”等。
以仨都是种习惯性的尊称,在社交中可以公开使用。要是敌对方面的人员或老百姓们私下垦称之,则往往戏谑地将某人的特点(往往是不好的特点)加上帅联称,如“辫帅”、“胡帅”等。因为一般将独领一军的军阀称为“大帅”,故而相应的对于这些“大帅”的子侄们,就往往戏称作“少帅”。奉系军阀张作霖之子张学良、西北军阀马贼之子马步芳、皖系军阀卢永祥之子卢小嘉,旧桂系军阀陆荣廷之子陆裕光等,就都被世人称作“少帅”.同时与“少帅”并称的,还有“姑帅”指军阀的姑爷(即女婿)、“舅帅”指军阀的小舅子和“三帅”、“四帅”——指军阀的弟弟等。需要说明的是,困为这些称睬多含贬义,故一般只能适用于背后称。当然,称一些幼年的孩童作“少帅”,作为父执,也是可以当面或者平时闲谈时笑称的,而一且这“少帅”长大成人了,就不能这么称了。至于现在一些影视作品中连卫兵下人们都可以对着已经执掌了东北军政大权的张学良当面喊“少帅”的情节,那纯粹就是胡说八道。
以上种种,不论什么“帅”,都是社交中的习惯称谓,纯粹的俗称,而不是军衔。
四、将军、上将军不是军衔
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有每个非驴非马的东西,即将军府的将军、将军。
1914年6月30日,袁世凯下令裁撤各省都督,而于中央设将军府,并于7月18日颁布了《将军府编制令》,规定:“将军府直隶于大总统,为军事上最高顾问机关。”“将军府置将军,由大总统于陆海军仨将或中将中特任之。将军之名号,由大总统特定之。”“将军承大总统之命,会议军政,校阅陆海军。”这之后,各省的都督一律改称将军,按当时的同武将军督理山西军务的阎锡山的分析,“名义上各省将军之本职皆在将军府,督理某省军务只是一种兼职,袁氏于民国三年(1914)六月三十日的命令中即有谓‘出则膺|词寄,入则总师屯’的话。其所以改行这一制度,就是要逐渐地将军权完全收归中央。阁的分析,可谓一针见血。
这里所谓的将军,是广义的称呼,实际上也包括上将军在内。将军的名号是有讲究的,一般来说,实任各省军政长宫的,授予冠有“武”字的将军,署理某省军政的、服务于中央的,均授予冠有“威”字的将军,以民政兼领军政的文宫,则只能被授予加将军衔。就在6月30日这一天,10个省的军政民官被授予带有“武”字头的将军,即任命靳云鹏为泰武将军,督理山东军务;阎锡山为同武将军,督理山西军务;朱瑞为兴武将军,督理浙江军务:李纯为昌武将军,督理江西军务倪嗣111为安武将军,督理安徽军务汤萝铭为靖武将军,督理湖南军务:陆建章为威武将军,督理陕西军务:胡景伊为成武将军,督理四川军务:唐继尧为开武将军,督理云南军务;陆荣廷为宁武将军,督理广西军务;4个由民政兼领军政的文官被授予加将军衔,直隶巡按使朱家宝加将军衔,督理直隶军务:河南巡按使田文烈加将军衔,督理河南军务;甘肃巡按使张广建加将军衔,督理甘肃军务:新疆巡按使杨增新加将军衔,督理新疆军务;
3个服务于京师的高级军官被授予带有“威”字头的将军,即任命蔡铐为昭威将军,蒋尊草草为宜威将军,张凤翔为扬威将军;7个资深将级军官被授予上将军,任命段祺瑞为建威上将军,管理将军府事务;张勋为定武上将军,兼长江巡阅使;张锡盔为镇安上将军,督理奉天军务,兼节制吉林、黑龙江两省军务;冯国璋为宣武上将军,督理江苏军务;段芝贵为彰武上将军,督理湖北军务;龙济光为振武上将军,督理广东军务;姜桂题为昭武上将军,督理热扣军务。东兰省的情况与众不同,不知为什么,其将军名号既不冠“武”也不冠“威”,除奉天的张锡釜被命名为镇安上将军外,吉林的孟恩远被命名为镇安左将军,黑龙江的朱庆澜被命名为镇安右将军。在这之后,又不断有新的“武”字头和“威”字头的将军被任命。
“武”字将军的“武”字之前、“威”字将军的“威”字之前,还要冠一字,才组成这冠字将军的完整名号仍然借阎锡山的话,“地方将领武字之上,亦并分别冠以各该省军事要地之地名中的一个字,如我当时的官职即改为‘同武将军督理山西军务’。山东部督则改为泰武将军督理山东军务’,其他各省亦然。我的同武将军的同字,是取了山西重镇大同的一个同字,山东泰武将军的泰字,是取了山东重镇泰安的一个泰字”。
阁的话是对的,但不尽然。冠名中的某个字,除了选与将军本人所在地的某个地名有关的某个字,也往往取本人名字以及与名字相关联的某个字,或取能说明本人特点的一个字,或随便取一个字,冠在“威”或“武”之前。如马联甲名字中有个联字便为联威将军,玉廷栋名字中有个棋字便为祯威将军,柏文蔚字烈武便为烈威将军,王普因“普通”成词而为通威将军,常德盛因“盛典”成词而为典威将军,石绍明国“明显”成词而为显威将军,靳云鸦因作战骏勇而得骏威将军,孙武因以重义气出名便是义威将军,等等,多数冠字将军中的字能与本人找出关系,当然也有找不出的,这就像取名字一样。
大概是北洋政府的首脑走马灯一样的轮换,或是由于将军们实在太多的缘故,许多将军被不止一次地重复命名,也有的名号被重复地命名给不同的人,如王都庆便有植威将军、亮威将军两个名号,而得封植威将军的除了王都庆外,还有寇英杰、潘文华等。到了后来,因为命名的将军太多,那时又不像今天这样有电脑协助可以防止重名,于是干脆命名了许多不冠字的将军本来身为将级军官就已经是将军了,再命名其为将军,又不冠名,真是多此一举。
将军的命名中,一个比较容易说淆的是其中的上将军。古往今来,人们都习惯称呼某上将为上将军,即使到了今天也有这样的习惯。在别的时期这样称不会有误,但在北洋军阀时期,就极容易将上将与上将军混为谈。实际,这时的上将军同样是一种职务名称或荣誉名号,不是军衔,并不等同于军衔中的陆军上将或海军上将。不过能获得上将军名号者,一般都是先授为陆军上将或海军上将,然后再从中选出威名权势更大者给予任命,故而比一将军衔更显赫。这时的将军全部冠名,没有不冠名的,比如建威上将军段祺瑞、虎威上将军曹银、镇威上将军张作霖、肃威上将军萨镇冰等。北洋政府命名的上将军,除去重复与死后追赠的不算,只有29人(一说30人,分歧是有无杨增新的问题),不足全部上将的半数,从中亦能体现其尊贵这很像日军中元帅的情况.因为日军的元帅,便是在陆海军大将中择其功高者而命名,是荣誉名号而非军衔的。
设立将军府,将各省的军权收归中央,以防止尾大不掉,只不过是袁世凯的一个美好愿望罢了,实际上一直到他称帝失败后一命归天,是丝毫的作用也没起到到了1916年7月6日,派驻各省的将军又改称督军,这一美好的想法也就完全破灭了。
在1916年7月6日之前,将军,既是一种职务,也是一个名号,而在这以后,各省军政长官改称督军,将军行署不存在了,按理说这将军的任命也就该结束了,至少是除了京师将军府以外的将军的任命应该停止了,但奇怪的是,或许这类似于封建时代皇帝封号的冠字将军,对于安抚那些失意的将领比较适合,或许又能够很好地满足人们光宗耀祖的虚荣心的缘故,所以尽管外放的将军行署已不复存在,这将军的命名却仍在继续,以前所命名的也一直沿用,从此一直到北洋政府灭亡,将军的命名一直是断断续续地进行着,而且是越来授予的职级越低,越来越烂,到了最后,差不多所有的混成旅长、镇守使等,都获授予,如第十二混成旅旅长、佑威将军李炳之,冀南镇守使、端威将军孙岳等必须强调的一个问题是,以1916年7月6日为分水岭,在这之前命名的将军、上将军,既是官职,也是荣誉名号,在这之后命名的将军,已经不再是官职,而纯粹成为一个名号了。但无论之前还是之后,将军、上将军都始终不是军衔。
附:北洋时代的上将军名单
段祺瑞建成上将军(1914年6月30日授);
张勋定武上将军(1914年6月30日授)、定安上将军(1916年4月10日授);
张锡盔镇安土将军(1914年6月30日授)、振威上将军(1915年12月22日授)、新武上将军(1925年8月22日授冯国璋宣武将军0914年6月30日授);
段芝贵彰武上将军(1914年6月30日授〕、辅威上将军(1917年8月11日授)、镇安上将军(1925年8月22日授);
龙济光振武上将军(1914年6月30日授)、隆威上将军(1921年1月1日授);
日授姜桂题昭武上将军(1914年6月30日授);
陆荣廷耀武上将军(1915年3月23日授)、宁威上将军(1917年11月8日授曹馄2虎威上将军(1920年1月1日授):
张作霖镇威上将军(1920年10月10日授);
李纯英威上将军(1920年10月10日授);
王占元壮威上将军(1921年1月16日授);
王士珍德威上将军(1922年1月20日授);
萨镇冰肃威上将军(1922年5月25日授);
吴佩孚2孚威上将军(1922年12月31日授);
荫昌庄威上将军(1923年10月14日授);
张怀芝丰威上将军(1923年10月14日授),刘冠雄熙威上将军(1923年10月14日授);
田中玉益威上将军(1923年10月15日授);
王怀庆靖武上将军(1923年11月14日授);
冯玉祥扬武上将军(1923年11月14日授);
玉承斌匡武将军0923年11月14日授);
齐壁元宁武上将军(1923年11月14日授〕;
萧耀南炳武上将军(1923年11月14日授);
阎锡山同武上将军0923年11月14日授〕;
杨增新阔武上将军(1923年11月14日授)(有争议);
张绍曾树威上将军(1924年1月12日授);
李鼎新耀威上将军(1926年6月22日授):
张宗昌义威上将军(1926年8月19日授);
孙传芳恪威上将军(1926年10月9日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