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华女杰(古代卷)
21762600000009

第9章 蔡文姬 历尽艰辛,“文姬归汉”

一 名门才女,离乱人生

蔡文姬(约公元174-约公元239年),东汉末年陈留圉(今河南开封杞县)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名琰,原字昭姬,晋时避司马昭讳,改字文姬。东汉末年,社会剧烈动荡,蔡文姬被掳到南匈奴,被迫嫁给匈奴左贤王,并生儿育女,饱尝异族异乡异俗生活的痛苦。曹操统一北方后,重金赎回蔡文姬。文姬归汉后,嫁给了董祀,并留下了动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和《悲愤诗》。

蔡文姬的父亲是当时的名人蔡邕。蔡邕,字伯喈,生平喜好藏书,据载藏书多至万余卷,晚年因喜欢王粲的才学,遂将所藏之书装载数车悉数赠给王粲,家里所存藏书还有4000卷。蔡邕博学多才,举凡文学、数理、音律、天文、历算、谶纬、三坟、五典,无所不精,在洛阳俨然是文坛的领袖。汉灵帝熹平四年(公元175年),在太学门口,立了一通石碑,内容是官方钦定的《六经》,作为天下读书人校订文字的范本,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熹平石经》。一时之间,太学热闹非凡,每天来此观览摩写的人很多,车有上千辆,道路为之阻塞。石经的书写者,即是东汉大文学家、大史学家、大音乐家、大画家、大书法家蔡邕。

蔡邕创造了“飞白书”。这种书体,笔画中丝丝露白,似用枯笔写成,为一种独特的书体。梁武帝称赞蔡邕的飞白书“骨气洞达,爽爽如有神力”。唐张怀瓘《书断》评论蔡邕飞白书时说“飞白妙有绝伦,动合神功”。当代史学家范文澜讲:“两汉写字艺术,到蔡邕写石经达到最高境界。”

生在这样的家庭,蔡文姬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她6岁能分辨出弹琴中的断弦,12岁时书法得到父亲的真传,14岁便诗书礼乐无不通晓。她从小以班昭为偶像,留心典籍,博览经史,并有志与父亲一起续修汉书,青史留名。父亲蔡邕精通音律,尤善制琴和抚琴。蔡文姬继承了父亲的音乐天赋。传说她6岁时听父亲在大厅中弹琴,隔着墙壁就听出了父亲把第一根弦弹断的声音。其父惊讶之余,又故意将第四根弦弄断,居然又被她指出。《三字经》中“蔡文姬,能辨琴”,即指此事。

可惜,蔡文姬美好的童年并不长久。

公元189年,汉灵帝死,汉少帝刘辩继位。董卓督军进入洛阳,废黜少帝,立陈留王刘协为汉献帝,独揽军政大权。是为历史上的“董卓之乱”。

董卓专权,强令蔡邕出仕,最初蔡邕不肯,董卓威胁说不出仕,即满门抄斩。蔡邕赶忙坐上牛车,前往洛阳报到。董卓将他三日连升三级,先拜中郎将,后封高阳侯。每次饮宴,都令蔡邕“鼓琴赞事”。

大约就在蔡邕出仕董卓之时,16岁的蔡文姬下嫁世家子河东卫仲道,夫妻感情很好,但一年以后丈夫因病咳血去世。因为蔡文姬没有生下一儿半女,遭到卫家嫌弃,认为她“克死丈夫”。蔡文姬一怒之下,不顾父亲的反对,回到娘家。

公元190年,关东十三诸侯共讨董卓。董卓挟持汉献帝迁都长安,临行前把洛阳的金珠宝器、文物图书强行劫走,并焚烧宫庙、官府和居家,胁迫洛阳几百万居民一起西行,致使洛阳周围“二百里内无复孑遗”。公元192年,董卓被司徒王允与董卓部将吕布合谋所杀。消息传开后,百姓歌舞于道,“市酒肉相庆”。董卓被陈尸街衢,其家族被夷灭。

董卓被杀,蔡邕伤感其遇,被司徒王允下狱。公卿们惋惜蔡邕的才学,劝王允赦免蔡邕。太尉马日磾建议留下蔡邕,让他续写汉史。蔡邕也请求黥首刖足,以完成《续汉书》的编撰。但是,王允曰:“昔武帝不杀司马迁,使作谤书流于后世。方今国祚中衰,戎马在郊,不可令佞臣执笔在幼主左右。”不久,蔡邕冤死狱中,时年61岁。蔡邕死后,“搢绅诸儒莫不流涕”,蔡邕家乡“皆画像而颂焉”。

父亲被杀,蔡文姬顿时失去依靠。那是一个军阀混战的时代,普通百姓流离失所,遍尝战乱之苦。蔡文姬作为罪臣之女,孤苦伶仃地生活在长安,日夜提心吊胆。

公元195年,为给董卓报仇,董卓部将攻陷长安,屠杀王允全家,大肆劫掠而去,蔡文姬也被董卓部将掳走。不久,匈奴大军乘中原战乱南下,大肆劫掠。史载“文姬为胡骑所获,没于南匈奴左贤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从历史记载看,蔡文姬在战乱中被匈奴兵所掳,匈奴兵见她年轻美貌,就把她献给了南匈奴的左贤王。蔡文姬在匈奴的身份,并不是南匈奴左贤王的阏氏(王后),而是众多姬妾之一。因为蔡文姬既有美貌,又有才学,因而被匈奴左贤王看中,十二年中,育有一子一女。

那是一个“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时代,军阀乱兵和匈奴胡骑经常劫掠,随意屠杀。“马前悬男头,马后载妇女”,就是生动的写照。博学多才的蔡文姬在被掳掠的过程中,同样遭到了毒打、谩骂和凌辱。在南匈奴十二年的生活,也充满了悲伤和辛酸。在这离乱人生里,在痛苦和绝望中,她哭过,怨过:

为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漂流?

为神有灵兮,何事处我天南海北头?

我不负天兮,天何配我殊匹?

我不负神兮,神何殛我越荒州……”

跟随着蔡文姬的琴声、歌声,我们看见她行走在一条由屈辱与痛苦铺成的长路上……

二 金璧赎女,文姬归汉

就在蔡文姬生活在南匈奴的12年中,父亲昔日的好友曹操基本扫清了北方群雄,把汉献帝从长安接到许昌,后又迁都洛阳。曹操也当上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东汉的实际统治者。

曹操比蔡邕小22岁。据曹操的长子曹丕讲,曹操在洛阳为官时与蔡邕“有管鲍之好”。可见蔡、曹二人感情深厚,非一般泛泛之交可比。

曹操统一北方后,想起忘年之交的蔡邕已经逝去,“痛其无嗣”,又了解到蔡邕唯一的女儿蔡文姬被掳到了南匈奴,不忍一代才女就此流落异域,遂于建安元年,即208年,派使者周进携带黄金千两、白璧一双,前往南匈奴,赎回蔡文姬。

南匈奴的左贤王当然舍不得把蔡文姬放走,但又不敢违抗曹操的意志,只好让蔡文姬回去。蔡文姬能回到日夜想念的故国,当然十分愿意;但是要她离开在匈奴生下的子女,又觉得悲伤。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蔡文姬忍受着别夫离子的巨大悲痛,毅然返回汉室。这一年,蔡文姬大约35岁。

蔡文姬回到洛阳后,曹操看她孤苦伶仃,就亲自做媒把她嫁给屯田都尉(官名)董祀。但是,蔡文姬和董祀结婚不久,董祀就犯了法,被曹操的手下人抓了去,判了死罪。眼看死刑快要执行了,蔡文姬来不及梳洗,蓬头垢面地到曹操那儿为丈夫求情。

当时,公卿、名士以及远方的使者、宾客坐满了一屋子,曹操对宾客们说:“蔡伯喈的女儿在外头,今天让各位见见她。”蔡文姬进门后,先叩头请罪,后请求赦免董祀,声音清亮,言辞辛酸悲哀。众人见蔡文姬虽然蓬头垢面,但气质非凡,说话哀婉动人,无不大惊失色。曹操说:“我确实同情你(和董祀)的境遇,但是判决的文书已经送出去了,怎么办?”蔡文姬说:“您马厩里有上万匹骏马,还有数不清的猛士,为什么舍不得让人骑一匹快马,追回文书,救助一个将死之人呢?”曹操被她的话感动了,念及昔日与蔡邕的交情,又想到蔡文姬悲惨的身世,倘若处死董祀,蔡文姬势难自存,于是立即派人快马加鞭,追回判决的文书,免了董祀的死罪。

当时天气非常寒冷,曹操又赐给蔡文姬头巾和鞋袜。曹操又问道:“听说夫人家里原来有很多书籍,还能记得起来吗?”蔡文姬说:“父亲留下的书籍有四千余卷,因为我远离家乡,处境艰难,没有能够保存下来,现在我能记得,并能够背诵出来的,只有四百多篇了。”此后,蔡文姬凭记忆默写了家中藏书400篇,送给曹操。每篇文章都没有遗漏和错误,曹操看了,十分满意。

曹操花重金把蔡文姬接回来,为保存华夏古代文化做了一件大好事。正因为如此,历史上一直把“文姬归汉”传为美谈。

后来,董祀和蔡文姬避世隐居。大约公元239年,蔡文姬去世,享年65岁。

三《胡笳十八拍》,千古绝唱

促使蔡文姬千古留名的,不仅仅是因为她的“归汉”及默写保存400篇典籍,更是因为她的泣血之作——《胡笳十八拍》和《悲愤诗》。

《胡笳十八拍》原是一首琴歌,十八拍即十八段,也是十八首歌。这十八首歌由琴伴唱,表现了蔡文姬思乡、离子的凄楚和哀怨。

第一拍至第三拍,述说自己被匈奴掳掠的离乱人生:

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

干戈日寻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烟尘蔽野兮胡虏盛,志意乖兮节义亏。

对殊俗兮非我宜,遭恶辱兮当告谁?笳一会兮琴一拍,心愤怨兮无人知。

戎羯逼我兮为室家,将我行兮向天涯。云山万重兮归路遐,疾风千里兮扬尘沙。

人多暴猛兮如虺蛇,控弦被甲兮为骄奢。两拍张弦兮弦欲绝,志摧心折兮自悲嗟。

越汉国兮入胡城,亡家失身兮不如无生。毡裘为裳兮骨肉震惊,羯羶为味兮枉遏我情。

鼙鼓喧兮从夜达明,胡风浩浩兮暗塞营。伤今感昔兮三拍成,衔悲畜恨兮何时平。

胡虏强盛,烽火遍野,民卒流亡,痛苦不堪。汉末天下大乱,宦官、外戚、军阀相继把持朝政,农民起义、军阀混战、外族入侵,陆续不断。汉末诗歌中所写的“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等等,都是当时动乱社会的真实写照。蔡文姬即是在兵荒马乱之中被胡骑掠掳西去的。

第四拍到第十一拍的主要内容是写蔡文姬的思乡之情。最撼人心魄的句子主要有:

无日无夜兮不思我乡土;禀气含生兮莫过我最苦。

雁南征兮欲寄边心,雁北归兮为得汉音。

雁飞高兮邈难寻,空断肠兮思愔愔。

日暮风悲兮边声四起,不知愁心兮说向谁是!

天无涯兮地无边,我心愁兮亦复然。

故乡隔兮音尘绝,哭无声兮气将咽。

第十二拍是描述曹操派人到南匈奴重金赎回自己时的复杂心情:

东风应律兮暖气多,知是汉家天子兮布阳和。

羌胡蹈舞兮共讴歌,两国交欢兮罢兵戈。

忽遇汉使兮称近诏,遣千金兮赎妾身。

喜得生还兮逢圣君,嗟别稚子兮会无因。

十有二拍兮哀乐均,去住两情兮难具陈。

第十三拍至第十八拍,转入不忍与儿女分别,以及分别后到长安怀念儿女的描写。其主要句子有:

不谓残生兮却得旋归,抚抱胡儿兮泣下沾衣。

汉使迎我兮四牡騑騑,胡儿号兮谁得知?

与我生死兮逢此时,愁为子兮日无光辉,焉得羽翼兮将汝归。

一步一远兮足难移,魂消影绝兮恩爱遗。

身归国兮儿莫之随,心悬悬兮长如饥。

四时万物兮有盛衰,唯我愁苦兮不暂移。

山高地阔兮见汝无期,更深夜阑兮梦汝来斯。

梦中执手兮一喜一悲,觉后痛吾心兮无休歇时。

十六拍兮思茫茫,我与儿兮各一方。

日东月西兮徒相望,不得相随兮空断肠。

对萱草兮忧不忘,弹鸣琴兮情何伤!

今别子兮归故乡,旧怨平兮新怨长!

泣血仰头兮诉苍苍,胡为生我兮独罹此殃!

蔡文姬的这种离别之情,别子之痛,一直陪伴着她,陪伴着她离开胡地,陪伴着她重入长安,陪伴着她后半生的历程。屈辱的生活结束了,而新的不幸,思念子女的痛苦,才刚刚开始。

胡与汉兮异域殊风,天与地隔兮子西母东。

苦我怨气兮浩于长空,六合虽广兮受之应不容。

结尾这四句,蔡文姬的悲愤之情如狂潮般涌动,气贯长虹,弥漫空中。

《胡笳十八拍》是蔡文姬这位不幸女子的自弹自唱,她内心的痛苦随着琴声向外流淌。听完这《胡笳十八拍》,她的无可言状的悲惨的一生,血迹斑斑地呈现在人们眼前。没有蔡文姬这样悲惨经历的人,是写不出如此震撼的琴歌的。

《胡笳十八拍》既体现了蔡文姬不幸的遭遇,也反映出她的才学。它的社会影响和艺术价值是深远的。相传匈奴人在蔡文姬离去后,每每于月明之夜卷芦叶而吹笳,发出哀怨的声音,模仿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成为当地经久不衰的曲调。中原人士非常盛行以胡琴和筝来弹奏《胡笳十八拍》。唐代诗人李颀曾言“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非常恰当地形容了《胡笳十八拍》的深远影响和艺术感染力。

明朝人陆时雍在《诗镜总论》中说:“读《胡笳吟》,可令惊蓬坐振,沙砾自飞,真是激烈人怀抱。”

四 自古悲愤出诗人

除了《胡笳十八拍》,蔡文姬还有一首五言体的《悲愤诗》,这是我国诗史上第一首自传体长篇叙事诗。全诗一百零八句,计五百四十字,它真实而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汉末大动乱中的悲惨遭遇,写出了被掠人民的血和泪,是汉末社会动乱和人民苦难生活的实录,具有史诗的规模和悲剧的色彩。诗人的悲愤,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它是受难者对悲剧制造者的血泪控诉,字字是血,句句是泪。

全诗可分三大段,前四十句为第一大段。此段先从董卓之乱写起,这是诗人蒙难的历史背景,它概括了公元189年至公元192年这四年的动乱情况,诗中所写,均有史可证。其中“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马前悬男头,马后载妇女”的惨象,是这场浩劫的实录。“马后载妇女”也把诗人自己的遭遇暗暗引入。公元192年春,董卓部将李傕、郭氾大掠陈留、颍川诸县,他们的部队中又杂有羌胡兵,蔡文姬就是此时被掳的。写完董卓之乱,又细写诗人在俘虏营中的生活。这些成千上万的俘虏,“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士兵不让他们聚在一起,即使骨肉之间碰见,也不敢说一句话。稍不留意,就会遭到一顿辱骂和毒打。“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诗人含着满腔的悲愤,呼天而问:“彼苍者何辜,乃遭此厄祸。”

中间四十句为第二大段,主要描写诗人在南匈奴思念骨肉之亲的痛苦,以及归汉时不忍弃子、去留两难的悲愤。“边荒与华异,人俗少义理”两句,高度概括了出身诗书礼仪之家的蔡文姬被掳失身的屈辱生活,在不忍言、不便言之处,仅用“少义理”三字,暗含她被侮辱被蹂躏的无数伤心事。“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翩翩吹我衣,肃肃入我耳”四句,以无穷无尽的“霜雪”和四季不停的“胡风”,来烘托无穷无尽的哀叹,增强了酸楚的气氛。“儿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顾思?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号泣手抚摩,当发复回疑。”此段与两个儿女生离死别的描写,感情真挚,感人至深。尤其是儿子的三句质问,如针刺心,针针滴血,使诗人五内俱焚,恍惚若痴,号泣抚摩其子,欲行不前。

最后二十八句为第三大段,叙述归途及归后的遭遇。首句写割断亲情、别子而去的归途,“念我出腹子,胸臆为摧败”两句,道出回归途中的心肝俱痛。随即叙述归后情形,“既至家人尽”,回到家了,才知道亲人都在战乱中丧生了。接着写战乱后的家乡,“城廓为山林,庭宇生荆艾。白骨不知谁,纵横莫覆盖。出门无人声,豺狼号且吠”,一个人孤苦无依地面对战乱后阴森恐怖的荒凉。最后,“流离成鄙贱,常恐复捐废。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叙述诗人在百忧煎熬之下,自己感到已快到生命的尽头,虽勉强活下去,也失去了生活的乐趣,悲剧人生已无法解脱,悲愤无时无刻不在,没有完结。

《悲愤诗》的真实感极强,诗中关于俘虏者生活的具体描写和别子时进退两难的复杂矛盾心情,非亲身经历者是难以道出的。近代学者吴闿生说:“吾以谓《悲愤诗》决非伪者,因其为文姬肺腑中言,非他人所能代也。”沈德潜说《悲愤诗》的成功“由情真,亦由情深也”。

《悲愤诗》悲情激昂,在建安诗歌中别构一体,它一方面深受汉乐府叙事诗的影响,如《十五从军征》、《孤儿行》等,都是自叙身世的民间叙事诗,另一方面又糅进了文人抒情诗的写法。前人指出它对杜甫的《北征》《奉先咏怀》均有影响,与《孔雀东南飞》堪称建安时期叙事诗的“双璧”。

清代诗论家张玉谷有一首论诗绝句云:

文姬才欲压文君,《悲愤》长篇洵大文。

老杜固宗曹七步,瓣香可也及钗裙。

大意说蔡文姬的才华压倒了曾作《白头吟》诗的卓文君,所作《悲愤诗》长诗实在伟大。大诗人杜甫固然作诗宗法曹植,但他的一瓣心香恐怕也曾献给这位女诗人吧。他的意思是说杜甫的《奉先咏怀》和《北征》等五言叙事诗可能曾受到蔡文姬《悲愤诗》的影响吧。

蔡文姬的名字和她所创造的悲剧形象,伴随着她的《胡笳十八拍》和《悲愤诗》,已不可磨灭地留存在中国诗歌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