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五千年(上)
21751700000042

第42章 蔡伦造纸

笔、墨、纸、砚是中国人写字的主要文具用品,合称“文房四宝”。文房四宝不是同一个时期发明的,笔和砚出现较早,墨和纸出现稍晚,按出现的顺序排列,应该是笔、砚、墨、纸。

文房四宝出现以前,人们最初把字凿刻在龟甲兽骨上,即甲骨文;后来又把字铸在青铜器上,这就是金文,又叫钟鼎文:春秋时候,笔出现了,人们刀笔并用,把字刻或写在竹简木牍上。最早的笔叫“聿”,蘸了漆写字。有了笔,很快就有了用来调漆的砚。秦朝守长城的大将蒙恬改进了笔,做成了现在我们常见的毛笔。不久,墨出现了。人们用砚磨墨,用毛笔蘸墨写字,方便多了。但是木简太笨重,所以人们又把字写在绢帛上。秦汉时候,绢帛和简犊并用。绢帛虽然轻便,但价格昂贵,所以人们一直想寻找一种像绢帛那样轻便而价钱又便宜的东西用来写字。

蔡伦,字敬仲,是东汉和帝至安帝时候的一位宦官。西汉时已经出现了一种用麻造的纸。这种麻纸很粗糙,不适宜写字,蔡伦就在用麻造纸的基础上,继续不断地进行新的试验。

蔡伦先仔细研究了前人造纸的经验,知道了制造麻纸的原理就是把麻的纤维捣烂,压成薄片。因为工艺简单,造出来的纸就很粗糙。蔡伦想,如果把工艺搞得精细些,造出来的纸也许就会细腻而便于写字了。而且,麻能造纸,是因为它有纤维,那么破布、破渔网、树皮、麻头等不值钱的东西,也都含有纤维,是不是也能用来造纸呢?于是,他把破布、破渔网、树皮、麻头等东西收集起来,泡在水里,洗去污垢,作为原料。为了把纤维捣得更烂,使造出来的纸更加细腻光洁,蔡伦又在原料中加进了带腐蚀性的石灰等东西,一起放在石臼中舂捣。结果,不但原料捣得更烂了,并且还意外地出现了漂白的作用,使捣成的纸浆变成了白色。

蔡伦再把纸浆兑上水调稀,放在一个大木槽里,然后用细帘子去捞那浮在上面较细的纸浆。等细帘子结了一层薄而均匀的纸浆以后,把它晾干,揭下来就成了一张洁白细腻的纸。

如此反复实践,公元105年,蔡伦终于造出了便于写字的纸。蔡伦在汉安帝的时候被封为龙亭侯,所以人们就把蔡伦造的纸叫做“蔡侯纸”。

造纸术的改进,对笔、墨、砚的要求提高了,使笔、墨、砚也不断地有所改进,文房四宝之间形成了十分密切的关系。造纸术的改进,对于中国的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也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东汉以前,中国已经有了一些书法家和画家。东汉以后,有成就的书法家和画家更多了。

造纸术最早传到东邻朝鲜,通过朝鲜再传到日本。大约在唐朝的时候,造纸术通过西域传往欧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