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五千年(上)
21751700000039

第39章 太史公书

司马迁是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人。他的父亲司马谈是一个历史学家,官任太史令。司马谈希望儿子能够继承自己的事业,所以从小就对司马迁进行十分严格的教育。司马迁十岁的时候,就诵读《左传》、《国语》、《尚书》等古代流传下来的历史书,在历史和文学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了增长见识,司马迁从二十岁那年起到全国各地去游历。往南,他到过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最远到过会稽。据说夏禹曾在会稽召开过各部落的酋长大会,在那里留有禹穴的古迹。司马迁特地到禹穴进行了实地考察。往北,司马迁渡过汶水、泗水,到过春秋战国时代齐国、鲁国的首都,实地考察了孔子、孟子当年给学生讲学练武的遗迹。

司马迁每到一地,凡是古代历史记载或传说中出名的地方,都要亲自去考察游览。经过这次大规模的游历和考察,司马迁开阔了眼界,增长了实际知识,锻炼了观察事物的能力,积累了大量的原始资料,为写作《史记》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司马迁三十六岁那年,父亲司马谈因病去世。临死以前,司马谈拉着儿子的手再三嘱咐说:“汉朝兴起以后,海内又统一了,上有贤明的君主,下有众多的忠臣义士。他们的事迹都很丰富感人,我们做史官的,如果不能把他们的业绩记载下来,就算失职。我死以后,你一定要继承我的事业,把书写完。”司马迁流着眼泪连连点头。

过了两年,司马迁接替父亲做太史令,开始编写父亲没有写完的历史书。这时候,他有机会接触政府的各种文书档案,并且在皇家书库里读到了许多珍贵的书籍,知识更加丰富了。

四十八岁那年,司马迁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了宫刑。司马迁感到在人格上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内心十分悲痛,几次想要自杀,可是想到父亲的遗愿还没有实现,他终于决心要坚强地活下去,把那部历史书写完。从此,他利用已经搜集到的材料,夜以继日地发愤著书。

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五十三岁那年,司马迁终于写成了我国第一部不朽的纪传体历史巨著《史记》。这部书共一百三十篇,有五十二万多字。其中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史记》内容翔实可靠,文字生动优美,人物写得栩栩如生,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史书,也是一部杰出的文学著作。人们尊称司马迁为“太史公”,因此《史记》又称《太史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