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五千年(上)
21751700000037

第37章 丝绸之路

汉武帝初年,匈奴人多次南下入侵汉朝。汉武帝从投降的匈奴人口中了解到了西域的一些情况。西域有一个月氏国,被匈奴打败。月氏人恨死了匈奴人,但无力反抗,只好向西逃走,不过他们一直都想报仇。

汉武帝想,月氏国在西,如果汉朝能联合月民国,两边夹攻匈奴,那匈奴人就无处可逃了。于是,他发了一条告示,在全国范围内招募有胆量、能吃苦的使者。有一个年轻的郎中名叫张骞,他看到告示后,认为出使月氏国很有意义,于是就报了名。随后还有许多勇敢的人也都纷纷应征。

公元前138年,张骞被任命为出使月氏国的使者,他带着一百多人的队伍,从长安出发了。汉使团不久就进了匈奴人的活动范围。张骞带领手下人小心地走了几天,但还是被匈奴士兵发现了。当时,匈奴和汉朝表面上关系还不错。单于就把张骞留下,给他找了一个匈奴妻子,让他和手下的随从去给右贤王牧羊。

张骞不甘心失败,一直想逃走有一天,他和几个人商量好,趁匈奴看守放松警惕的时候,偷了几匹骆驼和骏马,向西逃去。大伙翻山越岭,来到了大宛国。

大宛国王早就想和汉朝来往,一听说汉使来了,当然很高兴。张骞举着节杖,对大宛王说:“我奉汉朝皇帝的命令,出使月氏国,中途被匈奴人扣留,现在来到贵国,如果大王能派人把我们送到月氏国去,我们汉朝皇帝一定会重重地感谢您。”大宛国王说:“当然可以。汉使尽可放心,我派骑兵和翻译把你们送去就是了。”

张骞等人到了月氏。月氏人自从被匈奴打败后,逃到葱岭以西,联合大夏国建立了一个国家,叫做大月氏国。这些年来他们无忧无虑,种地放羊,生活很富裕,已无兴兵之意。张骞感到很失望。过了一年多,张骞看到还是不能达到目的,就决定返回长安。

十三年前的使团终于回来了,汉武帝非常高兴。尽管张骞没能完成任务,但这次西行还是有很大收获的。张骞到了许多国家,知道了西域的风土人情,特别是了解到西域许多国家和人民都非常想和汉朝来往。张骞把这些情况都告诉了汉武帝。汉武帝认为张骞立了大功,封他为太中大夫。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再次派遣张骞去交往西域各国。张骞带着三百多人的使团到了乌孙,乌孙王亲自迎接。张骞送上汉朝的礼物,建议两国结为亲戚,共同抵御匈奴。

乌孙王非常高兴,他还想再了解一下汉朝的情况,于是派了使者和张骞来到长安。汉武帝热情地招待了他,乌孙使者看到汉朝兵强马壮,经济繁荣,就回去报告了乌孙王。乌孙王于是下定决心,和汉朝建立了友好关系。张骞在乌孙国时还派出了许多副使,分别去联络大宛、康居等国。不久,西域其他国家也派了使者,并且像乌孙一样,和汉朝发展了友好的关系。

从此以后,汉朝和西亚及欧洲的经济、文化交流得到了极大发展。汉武帝每年都派使节去访问西域各国,西域派来的使节和商人也络绎不绝。中国的丝和丝织品,经过西域运到西亚,又运到了欧洲,后来人们便把这条路称为“丝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