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别让管理败在穷忙瞎忙上
21743500000032

第32章 高绩效是“淘汰”出来的,做管理就是要稳准狠(3)

实验人员用铁圈把一个小南瓜箍住,然后观察南瓜的成长情况,想知道这个南瓜能承受多大的压力。最初实验者估计,南瓜最多能承受500磅的压力。一个月后,南瓜承受住了500磅的压力。两个月后,南瓜承受住了1500磅的压力。当南瓜承受的压力达到2000磅时,研究人员不得不加固铁圈,以防南瓜把铁圈撑开。最后,研究人员发现,南瓜承受的压力超过了5000磅才开始破裂。

这个南瓜实验让我们想到了人,人到底能承受多大的压力、多大的挑战,我们常常毫无概念,也难以估测。其实压力也是一种动力,可以催人奋进。所以,企业要想高速发展,老板就有必要不断给员工上发条。就像钟表一样,上紧发条之后,才能分秒不差地走。员工上紧了发条,才能不拖延、不懒散地把任务执行到位。

有些老板对员工比较仁慈、宽厚,要求员工做好本职工作时不给时间期限、不注重工作质量,全凭员工自觉执行。碰到自觉性好、责任感强的员工,他们可能力求高效完美地执行。但是大多数员工往往会这样:一件事情本可以1个小时完成,员工却拖了两天甚至更久;一件事情本可以做到100分,员工却只做到60分甚至更低。长此以往,员工的激情得不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没被调动起来,员工的潜能、才华在沉睡中萎缩。试问,这样怎么可能打造一只铁军呢?怎么可能练出精锐之师呢?

想一想南瓜,再想一想你手下的员工,你是不是应该给他们施加一点压力,对他们要求更高一点呢?你是不是应该激发他们的斗志,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更高效地工作呢?要知道,适度的压力是员工前进的动力,也是企业保持高速发展的动力。

那么,怎样对员工施加压力、给予激励呢?下面几点建议值得参考:

建议1:制定科学的绩效指标

一般来说,员工的压力来源于绩效指标。绩效指标是否科学,决定了是否能给员工制造压力。如果绩效指标过高,员工完不成指标,就会很受打击,工作激情会被打压,还会产生消极的情绪。指标过低,员工轻易就能完成,员工就感受不到压力,就可能放松自己。这两种情况对企业的效益都是不利的。理想的状况是,制定一个科学的、让员工跳一跳能摸得着的绩效指标。这样员工才不会放松心里的那根弦,从而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建议2:下达任务要规定适当的期限

老板给员工布置一项工作时,应该事先估测一下完成这项工作需要多少时间。同时,问一下员工:“你觉得多久可以完成?”两者结合起来,定个时间,让员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若是超过了这个期限,应该给员工一定的惩罚。

遇到一些工作态度不认真的员工,老板的语气可以加强一点:“这项工作必须在两天之内完成!”“无论如何,这项工作也要在下周一12点之前完成,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在这个期限中,老板还可以询问员工工作的进展情况,以示督促。

建议3:布置任务时要强调工作得失

老板与员工研究一项工作时,向员工下达任务时,给员工压力的同时,不要忘了给员工激励和看得见的“甜头”。比如,你可以对员工说:“这件事如果你做好了,会给公司带来很大的利润;如果你没做好,你这个月的奖金可能就会泡汤。当然,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好,才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你。”

通过利益制衡得失,可以给员工施压,使员工提高重视,也让员工感受到领导的器重。注意,除非万不得已,不要以“解雇员工”作为员工失败的后果。因为这种代价太大,会给员工造成过大的压力,会使员工失去安全感,不利于员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建议4:加强监督,不断给以鞭策

有些老板把任务下达给员工之后,就在那儿等待员工汇报成果,结果令自己很失望。员工拖拖拉拉,耽误了时间不说,还把简单的事情做得一塌糊涂。而主动自觉地以最快的时间、最好的质量完成工作的员工,实在是少之又少。因此,监督、鞭策员工是必不可少的。

监督、鞭策员工的方式有两种,口头上的和行动上的,老板最好把这两者配合起来。为了表达对员工的信任,老板不宜时刻直接过问员工的工作进度,否则,员工会觉得自己被监视了。老板可以让员工每天做工作汇报,以便及时掌握进度、发现问题,从而提高员工的执行效率。

6.对于不知好歹的人不必一味退让

俄国著名的文学家普希金笔下曾描写过一个贪得无厌、不知好歹的渔婆。她一次次地逼渔夫向金鱼提要求,从要求金鱼给她一个好的木盆到一座宫殿,从要求金鱼给她温饱生活到锦衣玉食,一次次贪得无厌,最后终于一无所有。

现实中,有些员工自认为是企业的技术骨干,于是置领导对他们的关照于不顾,不知好歹地漫天要价,以为企业离开自己就无法运转。碰到性格懦弱的老板,也许他们能够得逞一两次,但是若碰到性格刚毅、做事讲原则的老板,他们往往是自取其辱。

上海有一家电子企业非常重视员工的技能培训,公司每年投入大笔资金来培训一批生产线上的骨干,这一举措大大提高了员工的素质,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一时间订单不断,利润大增。

老板非常欣喜,对这批骨干宠爱有加,经常请他们吃饭,频频给他们加薪,过年过节还给他们红包,平日里对他们嘘寒问暖。按理说,员工应该感激这样的老板,毕竟人家器重你,既给你加薪,又在精神和情感方面对你十分关照,碰到这样的老板,乃是人生一大幸事。

然而有一次,那个技工工头在酒后萌生了一个念头:“我手下有一批骨干,老板离不开我,我为什么不敲他一杠呢?”于是,他暗示老板给自己加薪,结果老板爽快地答应了。从那以后,这个工头认为自己掌握了老板的命脉,于是频频公开要求加薪,老板若是不答应,他就带着一帮骨干消极怠工,甚至以集体跳槽相威胁。

最让老板感到愤怒的是,工头竟然在外商前来验货的时候在产品上做了手脚,使企业形象大损,还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客户。老板忍无可忍,只好把这批技工全部辞退了。

中国人讲究“投桃报李”,老板器重你,对你好,主动给你加薪,这原本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但是你却不把老板的好放在眼里,得寸进尺地向老板提出过分的要求,这不是太过分了吗?

身为企业老板,在面对这种不知好歹、不懂感恩的员工时,千万不要步步退让,该狠时就要狠一点。否则,你将会被员工牵着鼻子走。你要知道,地球离了谁都可以照样运转,企业离开了骨干员工,一样可以运营。当然,在你辞退员工之前,最好做好心理准备,以免把自己逼到狼狈的境地,给公司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赵老板手下有一个女采购员小菲,小菲的工作能力很强,经常能以更低的价格进购公司需要的产品或原材料。赵老板对这个采购员十分赏识,经常给她加薪,还给她带薪休假的福利。没想到,他一次次向员工示好,小菲却贪得无厌。

有一次,小菲找到赵老板,开门见山地说:“老板,该给我加薪了。我的能力怎么样,你心里最清楚,如果你觉得我行,你就给我再加3000元的基本工资。如果你觉得我不行,那我马上走人。”

赵老板很清楚小菲的能力,她虽然是初中学历,但是在公司里,采购能力却是首屈一指。而赵老板对她也不薄,给她的基本工资比所有本科生的基本工资都高。现在她的工资是“基本工资4000元+业绩提成”。上个月已经给她加了500元的基本工资,她每个月的业绩提成也不少,上个月仅提成就5000元。

赵老板思考了片刻,终于开口了:“小菲,我上个月已经给了加薪了,而且平时我待你不薄,你要请假,我每次都准。我每年还给你两次长达一周的带薪休假的福利,这些好你都看不到吗?两个月前,你没去看工厂就和对方签了合同,并让公司支付了原材料定金,结果对方收了钱就不理人,被对方骗去了10万多元。到现在一分也没拿回来,这我都不追究,你现在还要我给你加薪,一张口就要求加薪3000元,你把我当什么了?你觉得自己不可替代是吗?你觉得我软弱可欺是吗?今天我把话放在这里,你加薪的要求我不答应,你如果愿意干,就留下来,我就当这件事没发生过。如果你不愿意干,那我也不留你。”

小菲被赵老板这句话震住了,吃了个闭门羹,灰溜溜地走出了赵老板的办公室。小菲没有因加薪不成而离职,倒是赵老板私下开始物色优秀的采购人员来替代小菲,一个月后,赵老板找到了优秀的人才,然后毫不留情地辞退了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