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别让管理败在穷忙瞎忙上
21743500000025

第25章 没有执行,再伟大的战略都等于零(3)

少了一颗钉子,带来了亡国之灾。由此可见,细节多么重要。在执行中,如果忽视细节,不讲究执行质量,有可能导致企业破产。这不是危言耸听,不是肆意夸大,而是真实地发生在很多破产企业身上。

有一家建材公司的退货率有些高,但是没有引起老板的重视。后来,退货率越来越高,产品销售额逐渐萎缩。最后,企业产品无法售出,投入的资金无法收回,企业陷入了破产边缘。是什么原因导致这家企业濒临破产呢?

老板决心查出问题,经过精心调查,他发现产品质量没有问题,问题出在送货上。原来,公司的送货员在客户对产品提出一些问题的时候,他们不是置若罔闻,就是暗示客户产品质量有问题。比如,客户说:“这块大理石的花纹怎么这么暗,是不是质量有问题啊?”送货员居然也阴阳怪气地说:“我觉得也是。”客户一听,自然对产品失去好感,于是退货了。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老板突然发现,各个部门都有奖金,唯独送货部门没有奖金。于是,他立即宣布,从销售部拨出10%的奖金给送货部。从那以后,退货现象少了很多。因为送货员会帮公司说好话,比如,当客户抱怨大理石的花纹太暗时,送货人会说:“暗花纹可以显得庄重大方。”就这样一句话,增加了客户对产品的信任。

送货员在送货过程中,一句有损企业产品形象的话看似微不足道,但却差一点葬送了企业。由此可见,执行一定要落实到每一个细节上,只有保持细致的工作态度,在细节上下功夫,才能保证完美执行。

看看肯德基、麦当劳,凡事皆有高标准、严要求,不忽视任何一个细节。土豆条炸到怎样的程度?牛肉饼的分量够不够?店堂是否清洁?音乐是否优美?等等细节,都被企业列为不可忽视的执行标准。再看看美国希尔顿饭店的高标准服务,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执行落实到每个细节是多么重要。

希尔顿是美国的“旅馆大王”,他严格要求员工,不管工作如何辛苦,都必须对客户保持微笑。他把“你今天对顾客微笑了吗”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在他经营旅馆的50多年中,他经常巡视各分店。每到一家分店,他都不忘告诉员工:今天你对顾客微笑了吗?

1930年,美国遭遇了罕见的经济大萧条,80%的旅馆在这次危机中倒闭。希尔顿旅馆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尽管如此,希尔顿仍然有坚定的信念,他积极飞赴各分店,鼓励员工一起共渡难关。在借债度日期间,他仍然要求员工对客户微笑,他呼吁:“万万不可把心中的愁云摆在脸上,无论遭到何种困难,‘希尔顿’服务员脸上的微笑永远属于顾客!”

由于全体员工在服务中很好地贯彻了微笑原则,希尔顿旅店感动了很多人。因此,希尔顿旅店的回头客特别多,渐渐地,它走出了低谷。后来,当希尔顿旅店不断扩大规模时,希尔顿问员工们:“你们认为还需要添置什么?”员工答不上来。希尔顿笑着说:“还要继续添置一流的微笑!”

希尔顿告诉员工:“如果我是一个旅客,单有一流的设备,没有一流的服务,我宁愿弃之而去住那种虽然设施差一些,却处处可以见到微笑的旅馆。”正是因为全体员工把执行落实到微笑这一细节上,希尔顿旅店才能至今屹立不倒,傲视群雄。

或许有人会说:“执行任务就执行任务,何必要微笑呢?我们又不是卖笑的,笑与不笑有什么关系吗?”殊不知,微笑这个细节可以体现企业对顾客的尊重,能让顾客感到温暖和愉悦,使顾客对公司产生好感。

全球第一零售巨头沃尔玛也要求员工对客户保持微笑,并且有明确的规定,员工必须对三米以内的顾客微笑致意,甚至还有微笑的细则——要露出8颗牙齿。另外,当顾客提出问题时,员工永远不能说“不知道”。可以说,沃尔玛帝国有如今的成功,与它注重执行细节是分不开的。

有人曾问世界最伟大的建筑师密斯·凡·德罗:“你的成功秘诀是什么?”密斯·凡·德罗的回答只有简单的六个字:“秘诀在细节中。”他反复强调:“不管你的建筑设计方案如何恢弘大气,但如果你不把握好细节,永远称不上是一件好作品。”其实,不仅是建筑设计,经营企业、管理企业也是如此。

张老板想与一位客户合作,于是邀请客户来公司考察。在客户来公司之前,张老板就把客户的情况了解清楚了,给客户定的酒店是客户以前经常入住的,给客户准备的饭菜是客户最喜欢吃的,而且客户来访的第二天,正巧是客户的生日。张老板给客户精心准备了一场生日晚宴。这些细小的举动让客户非常感动。最后,客户答应了张老板的合作意向。张先生之所以能打动客户,赢得重要的签单,正是因为他在攻关客户的过程中注重细节。这个例子再次告诉我们,执行一定要落实到细节,才能保证圆满完成任务。

6.绩效和结果是检验执行的唯一标准

很多管理者嘴上功夫很厉害,经常把战略说得天花乱坠,但是到了要真刀实枪干的时候,就一筹莫展,迟迟找不到具体实施办法,最后无法取得预期的结果。这就是常见的战略问题,战略高来高走,缺乏实际意义,没有可操作性,或战略过于空泛,无法指明具体方向,导致无法落实到位。最后,战略变成一纸空文。

看看有些公司的财报,你不难发现一个现象,有些公司的战略相当宏大、有气魄,相当时髦响亮,看似颇具号召力。可是拿到市场上去竞争,才发现只有象征意义,实际意义非常有限。这不禁让人对这类“没有落实到目标和结果上的战略”产生怀疑。

王府井百货大楼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投资兴建的第一座百货大楼。尽管曾经的它获得了很多荣誉,但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它很快就失去了“中国第一店”的风采。

1996年,为了重振“中国第一店”的雄风,王府井百货公司的管理层花血本聘请著名的咨询公司麦肯锡为其制定发展战略、设计经营方案。在同一年,王府井百货公司还聘请了安达信公司帮忙开发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在第二年,王府井百货公司再次聘请麦肯锡咨询公司为其制定市场营销和广告策略。

然而,这个耗资500万元的企业战略有些空喊口号,与王府井百货大楼的实际情况出入甚大,没有发挥预想的现实指导意义,也没有落实到目标和结果上,最后不了了之。

如果企业管理者只想把战略拿来作秀,拿到媒体面前去吹捧自己,那就另当别论。如果管理者希望用战略指导整个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就必须让战略具备很强的操作性,要可分解、可细化,有具体的目标,有可实施手段,有可考核的标准。只有这样,企业战略才有实际意义,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

管理者一定要明白,企业的战略不仅仅是一句响亮的口号,更应是一句务实的计策。好的战略让人一看,就知道它在说什么,应该怎么去做。好的战略甚至是可以量化的,也是可以分解的。因为具体的东西才能更好地实现,这样的战略才能很好地体现在工作目标和工作结果上去。

由此可见,战略要落实到目标和结果上面,是要求战略要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战略要有可行性。当然,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战略之后,必须加强执行,要以结果为导向。如果战略制定之后,没有去执行,或者执行力度不够,一样无法产生好的结果。

马云说过:“一切的理念、想法、战略如果不能落实到结果和目标上面,都是空话。”我们经常发现这个员工说:“我努力了。”那个员工说:“我尽力了。”最后发现,每个人都捶胸顿足地说:“我尽心尽力了。”但就是没有结果。为什么会这样呢?看看下面这个案例吧!

黎先生是台湾一家电脑配件生产商,他制定的公司战略是“走出去,与外商合作”。在执行中,他以及他的团队只是想着找外商合作,但并没有设定具体的合作计划,也没有具体的目标,所以并没有达到他想要的效果。

有一次,一位美国客户到台湾考察。几家电脑公司都想争取这个客户,黎先生也得知了这一消息,因此,他打算去机场迎接客户。客户到达的当天,黎先生匆匆来到机场,发现几家竞争对手公司都已经在那里等候了。

过了一会儿,外商乘坐的飞机降落了,当客户走出机舱时,等候多时的黎先生和其他竞争对手准备迎上去,但是他们惊讶地发现,郭台铭和客户一起走下了飞机,他们边走边聊,似乎聊得很投机。原来,郭台铭在得知客户要来台湾考察时,竟然乘飞机去了美国,然后又陪伴客户坐飞机来到台湾。当飞机降落时,他已经和客户谈得差不多了。

每个企业管理者都想把大客户抓到手,都想今年取得多少销售额,但是想法归想法,目标是目标,如果没有落实到行动上,就无法取得好的效果。就像黎先生以及那些商家,虽然也想抓住那位美国客户,但是他们的执行力不够,营销策略过于平常,而郭台铭却能快人一步、高人一招。如果管理者有郭台铭那种执行理念,那么还有什么战略无法落实到目标和结果上呢?

这个案例也告诉我们,执行了但是没有取得好的结果,就不叫好的执行。我们经常强调“执行到位”,就是要求执行出成绩、出成果,要以结果论英雄。如果把目标当成一个任务,没有紧迫感,不去找方法,这样的执行是很难取得成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