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家业传承:富二代采访手记
21743300000011

第11章 渴望继承家业的女儿

关键词:能干的女儿渴望接班父亲的规划

采访人物:小英(创始人长女现为某油漆企业销售部副经理)

渴望接班的女儿

我是在最近一次某商会组织的“二代传承沙龙”上认识小英的,当时我是主讲人之一。

通常在这种关于传承话题的现场,热衷提问的多是男性两代人,而女性中则少有人参与讨论,多是安静地听课,鲜有人举手发言。相比较于其他地区而言,广东女性表现得更为传统保守一些,行事多是低调内敛,大多数倾向于婚后相夫教子,主内而不主外;普遍认为经营事业是男人的事情,家业传承与她们关系不大。小英则是其中的另类,她在互动环节中表现很活跃,一直霸着麦克风,接连提问了几个问题,都是围绕着作为女性应该如何继承家业的。我耐心地一一作答,尽管时间有限。没想到,沙龙结束后,她仍是意犹未尽地挤到前台来继续咨询,所以我对她印象深刻。

小英看上去顶多二十五六岁的样子,个子不高,留着短发,斯文中透着泼辣,一双忽闪忽闪的大眼睛中透着机灵,说起话来风风火火,应该属于那种快人快语的外向性格。

“你将来是要准备接班吗?”看着她那股认真劲儿,我笑着问。

“嗯?不可以吗?”小英用奇怪的眼神看着我,反问道。

“那你准备好了吗?”我一本正经地问。

“现在还没有,正在努力中。”她笑着说。

接下来,我饶有兴致地听她讲自家的故事。

家业

与许多一代人有着相同的经历,小英的父亲也是白手起家,在粤东地区经营着一家颇有名气的油漆厂,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了。两年前,小英大学毕业后就直接回到了父亲厂里上班,选择在销售部工作,成为了一名油漆推销员。她说父亲早年就是做业务出身,所以想以他为学习的榜样,而且销售很有挑战性,会让自己成长得更快一些。

“工作还顺利吗?”我想知道她的工作心得。

“还行,就是压力比较大,每个月都有考核指标。第一年几乎是在车间里度过的,边学边干;第二年我就独立开展业务了。其实我的身份帮了不少忙,有些客户听说我是老板的女儿,都很给面子,于是就接到了不少订单。现在我已经是销售部的副经理了。”小英显然对自己很有信心。

小英因何对传承话题如此感兴趣?这在我所接触到的女二代中寥寥无几。

“现在的工作挺适合我的,希望将来能和父亲一起工作。父亲以前是军人,我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特别是那种坚忍不拔的吃苦精神。毕业前,他就希望我能够回来,但他从来没有提过将来的事情。可能他认为我是个女孩的缘故吧,反正迟早都是要嫁出去的;我有一个弟弟,现在读大二。我想在将来父亲退休后管理工厂,而且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眼前这个直言不讳的小女孩,我不得不刮目相看。这是我在调研中,第一次遇到勇敢直言表白自己想要参与家业发展的女性。从调研数据中我发现:70%以上的二代并不刻意在乎将来是否能够成为家族事业继承人;在“继承意愿”上,数据答案则呈现出橄榄球形状,明确表示“拒绝”和“同意”的占据尖细的两端,而中间最大部分则是选择“听从父母安排”。我把小英归类于“既有能力又有继承意愿”的人群,但这种比例不足20%。

“你准备如何发展父亲的事业?”我认为小英的自我规划同样很重要。

“现阶段我只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更好,同时还要多学习些管理和财务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当然更希望父亲的生意越来越好了。”小英对我的提问显然没有思想准备,想了好一阵子才仓促回答。

尽管她的理解还很肤浅,但她心存赤诚,家业使命感强烈,应该为她点赞。

“你应该和我父亲聊聊。”她突然冒出这样一句话。

“哦。”我下意识地应承着,一时不知她的用意。

“我来约时间!”小英快人快语。

父亲的规划

半月之后,我依约前往。

小英家的工厂坐落在三面青山环绕的工业区里,面朝大海,环境宜人。厂区里整洁有序,车间、道路上用橘红色直线画满了格子,车辆、原料、成品依次摆放,井井有条。走在通往办公区的小路上,我几乎听不到机器习惯的轰鸣声,反而静悄悄的。

或许小英提前与父亲打了招呼暖过场,所以见到这对父女时,气氛轻松愉快。小英的父亲果然是行伍出身,只见他腰板挺直,中气十足,很是干练,只是脸上写满了沧桑。

“她上次听完您的课后,回来跟我叽叽喳喳了半天。今天有幸见到您,很想当面请教。”父亲的开场白如是说道。能让受众有所共鸣是我最值得欣慰的事情。

在了解清楚小英父亲的关注点之后,我便有针对性地、简要地介绍了有关于家业传承的内容,如:国内的传承现状、国外的传承模式、接班人培养、企业治理和传承规划等等。小英依然听得很仔细,时不时插话提问;父亲则始终在安静地听着,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第一次听到这些内容,很好,很受用,对我启发很大。”他听完后客气地说。

“您应该有些传承上的规划吧?”我顺着话题发问。

“哈哈,这就要看他们喽。”小英父亲爽朗地一笑,看了下坐在身边的女儿,小英则有些不好意思。

“只要孩子们愿意接,当然就要交给他们了,我们做父母的还巴不得呢,但这也要看他们的能力了。光有想法没有能力肯定是不行的,否则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

对于这个问题,匹克集团董事长许景南先生是这样回答的:“如果子女没有足够的能力,我绝对不会将企业交给他们打理。”结果,他的两个儿子都很争气,先后回到家业,现在已成为父亲的左膀右臂。其实,几乎所有的一代人都会如此回答,这似乎成为了标准的官方式语言。他们多是从子女的角度出发来设计未来的传承方向,反而很少从自己的主观意愿考虑。正如之前所提到的,在一个家庭内部如果既有充沛的人力资源储备,子女具备能力的同时又有接班意愿,这对正逐渐老去的一代人来说,实乃最大的幸事。如果接班人的问题得以解决,那么传承的成功概率还是相对较高的。换言之,如果父母确定事业将在家族内部传递,子女意愿和能力问题则是解决传承问题的首要条件。

随着话题的逐渐深入,小英父亲突然话锋一转,扭头对女儿说:“你先出去一下,我想和韩老师单独谈谈。”

小英用复杂的眼神看了我一眼后,知趣地起身带上门离开。父亲示意女儿回避之举,我明白接下来他可能要爆出猛料了。

父亲的计划

“小英是不是向您咨询了很多问题?”在他看似平静的语气中我感觉了到分量。

“倒没什么,多是些关于传承的问题。”我实话实说。因为在讲究含蓄内敛和非公开的华人社会里,家庭成员之间夹杂着某些敏感和微妙的元素,一般不会公开谈论其中一方。作为研究者,我始终秉持中立态度,不偏不倚,客观求实。

“小英这孩子有个性,能力也不错。回来这两年多时间里,表现很好,成长得也很快,我比较放心,很少干涉她的工作,但唯一不足的就是她还年轻,比较毛躁,当然这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成长过程,将来她也会成熟起来。她向我表达过将来长期留下来工作的打算,也有打算接班的想法,但我一直没明确表态,就是想让她再踏实地工作几年,积累些经验。她毕竟是个女孩,将来是要嫁人的;结婚后她会有怎样的安排,女婿会不会有其他的想法,一切还不得而知,所以我是有顾虑的。其实,把工厂交给她,我还是很放心的。”小英父亲侃侃而谈,很坦诚。

我相信这番话是出自于他的心底,父亲对女儿未来选择的担忧和其他的父母一样在情理之中,只是他现在还理不清头绪。

“你的想法是?”我想他已经有了某些规划,尽管还不甚清晰,但具备了大致的轮廓,只不过外人暂时难以察觉。

小英父亲沉吟片刻后和盘托出。

“现在我正在筹建一家新工厂,也是生产油漆,只是品种不同。这是为两个孩子分家做准备的,我打算让他们将来各管一摊。儿子还有两年就毕业了,如果没有意外情况,他应该会回来。万一他有其他想法,我就和女儿先替他先管着,一直到他回来,到那时再找几个得力的助手帮他打理。我打算十年后考虑退休,所以现在的任务就是尽快培养好两个孩子,同时把事业经营得更稳健一些。目前企业情况还不错,我对未来还是充满信心的。”他心中果然有腹稿,对未来考虑得很周全。

我点头,表示认同。

在资产分配上,中国的绝大多数父母都会在子女之间选择一碗水端平,这虽符合传统文化中诸子均分的基本原则,但仍各有利弊。其弊端是一旦资产被拆分后,其原本单一性的股权结构随之发生变化,资金的使用效能会受到抑制;有利之处在于不但清晰地界定出兄弟姐妹之间的资产界限,避免因模糊不清而带来的家庭纠纷,又可能实现独立的个体之间选择相互协同,优势互补,甚至是交叉持股。事实上,这种兄弟姐妹之间的合作模式并不鲜见。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出公司股权结构的变化趋势,如现在的家族企业由原来单纯性夫妻或兄弟制正朝着兄弟姐妹控股合作型演变。也就是说,尽管父亲计划安排小英和弟弟各自经营,但不排除将来他们会选择相互控股,甚至是大一统的可能。

至于父亲所担心的女儿婚后的变数问题,我的建议是:与其暗自揣摩,不如开诚布公地向儿女们公开自己的事业传承安排,并提前做足各项预案,其中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在传承设计上,必须考虑到以下内容:

首先,只有提前明确路标,儿女们才能趋于平静,同时清晰自己脚下的路和肩上的使命,避免在摸索和揣测中前行。

其次,顺利推动培养计划。对内,父亲和部分优秀的老员工是他们姐弟的良师益友,同时借助顾问或导师的外部力量对他们加以综合训练。

再次,明确继任者之后,未来的企业领袖才能得到来自企业内、外部力量的支持。通过彼此间的磨合和互动,减少对上一代领导人的依赖和留恋,同时使得新的企业治理方式得以推行,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之中完成权力转移和管理对位。

最后,帮助女儿有充分的时间去协调家庭和事业的平衡。确保家庭生活和谐的同时,得到丈夫的支持和理解。

诚然,翁婿关系在家庭链条中属于比较脆弱的一环。两者之间本无血缘关系,而是基于现实婚姻的存在而自然形成。虽然现在有些企业主在对女婿的使用问题上过于瞻前顾后,但我不主张将女婿游离之外。如果女婿具备经营能力,也愿意和女儿共同经营事业,岂不是两全其美?

感悟与总结

年轻人的现代意识

小英的这种主动参与意识在令人兴奋的同时,也让我愈发感触到当今二代青年正迸发出强烈的独立人格和崇尚平等的特征,在对待权益分配问题上不再像上一代人那样隐晦或含糊,而是勇于表达自己的内心诉求。在事业选择上,服从内心渴望的同时,更寄希望于父辈人开明和平等。总之,这是时代脚步迈进的表现,更是子女们趋向于独立自主的节奏。本案中,小英在清晰传达自己参与家业的同时,同样期待着父亲能给予机会。

尽管与女儿的主动相比,父亲的顾虑多了一些,甚至是有些犹豫不决。但我仍希望他能够尽早公布未来事业上的安排,让所有相关的人“闻风而动”。只有这样,家族和事业才会走得更加坚定。

女儿的成长未来

相对于男丁,女儿则是父母心头最柔弱的部分,时时刻刻牵挂着,因为她们迟早要离开自己,所以总是想着为女儿们铺平各种道路以求得心理宽慰,尤其是在择婿方面则是头等大事!毕竟这事关儿女们一生的幸福。实际上,过于自负地干涉儿女婚姻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与其过度地“协助”女儿选择,倒不如考虑将女婿一同纳入培养轨道,前提当然是征得未来女婿同意。同时,对于有接班意愿的女儿,父母应在企业内营造较为宽松的就职环境,让更多的女性能够在家庭和工作上取得平衡。

总之,既然女儿想接,也有能力接,为什么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