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易》、《圣经》论“时”
时间,《辞海》的解释是“指物质运动的连续性与顺序性”。人生活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之中,时间对人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
地球上有了人之后,就开始了对时间的认识和研究。《周易》、《圣经》中已经有了关于昼夜、四时、年岁的记载。
在《圣经》的第一章里,就有了类似于今天星期的概念,上帝造天造地造万物,一共用了六天时间,到了第七天,上帝休息了一天。工作六天,休息一天。今天的人和上帝似乎有相同的习惯。
六十四卦早于《圣经》。《易经》的第一页上是第一卦——《乾》卦。《乾》卦六爻被《周易·彖传》解释为:“大明始终,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周易·乾·文言》对六爻也解释出了“时间”概念:“时乘六龙,以御天也。”时间无始无终,《周易》用了“群龙无首”、首尾相接的说法解释了时间上的无始无终。
二、昼夜之分
《圣经》上的昼夜是上帝一句话划分出来的。“神说:‘天上要有光体,可以分昼夜……’事情就这么成了。神造了两个大光,大的管昼,小的管夜。”《圣经》认识到了昼夜,也区分开了昼夜,但表述是用神话表述的。
《周易》上的昼夜是用阴阳互动表示的。阴尽阳来,阳尽阴来。用易传《周易·系辞下》的话是:“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日来为昼,月来为夜。昼夜往来,无穷无尽。《周易》认识到了昼夜、也区分开了昼夜,但表述是用哲理表述的。
《乾》卦六爻,《坤》卦六爻,一共十二爻。十二爻的依次变化,每一变化会产生出新的一卦。十二卦象征一天之内十二时辰的变化、一年之内的十二个月的变化。出现天干地支学之后,十二个时辰是用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来表示的。时辰有严格的规定性。
三、寒暑年岁之分
《圣经》中的上帝没有明确地划分寒暑,只是原则性指示“定时令、日子、年岁。”
《周易》上的寒暑仍然是用阴阳互动表示的。阴尽阳来,阳尽阴来。《周易·系辞下》曰:“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寒暑往来,无穷无尽。寒暑分四时,人的生产生活必须合于自然顺序,《周易·乾·文言》已经有了“与四时合其序”的论断。
《尚书·尧典》上已经出现了年岁的概念,在尧的组织下确定了春夏秋冬四时;确定了一年366天,闰月而成岁——“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尧时代的天文学已经分出了年与岁的区别——年岁是有差别的。太阳历论岁,太阴(月亮)历论年。一个完整的太阳回归年是一岁,月亮圆十二次是一年。岁长365.2425天,年长354.37天,两者相差近11天,所以必须“以闰月”——三年一闰、五年再闰、十九年七闰的方法来使年岁一致。
四、人与时
人的生活应该守时:昼是工作的时间,夜是休息的时间,这是应该信守的自然规律。
人的生产应该守时:春种、夏长、秋收、冬藏。这是应该信守的自然规律。
人的养生应该守时: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四季健脾。这是《黄帝内经》留下的养生规律。进补以时,是一般规律。一般的规律是不能打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