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粽香在舌尖舞蹈
21735000000069

第69章 追忆王阳明

因为王阳明,才有了平和县。行走在平和的大街小巷,无论时光如何走进历史深处,也该把目光定格在王阳明的身上,即使是背影,也不该忽略。

从历史泛黄的故纸堆里,可以知道漳州府旧辖六县,平和是最后建县的。其实若追溯历史,平和建县的历史应该在元朝,只是当时不叫平和县。元至治年间(1321—1333)漳州府已在九围礬山之东(即今之平和县南胜乡)设县,当时析漳浦西部及龙溪、龙岩一些地方置南胜县。到了至元三年(1337),李志甫、黄二使倡乱,被陈君用设伏袭杀,于是迁县治到琯山之阳(即今之平和县城关乡旧县村),俗称“旧县”。至正十六年(1356)知县韩景晦因为“山地僻多瘴”,又徙县治于溪北八十里,(即今南靖县的靖城镇),改称南靖县了。其辖地包括现在的南靖与平和。上述的历史变迁勾勒了平和县建县的走势,只是当时的县与“平和县”这个名称无关,对于平和县来说,那是以前的事情,那是历史的中断或者抽空。平和县只跟王阳明有关,或者说是王阳明之后才有平和县,历史总是会跟某些人发生千丝万缕的关联,带着某些人的烙印发展。

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因晚年居于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他是明代最伟大的哲学家,而他的学说——王学(阳明学)——也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王阳明在明弘治十二年(1499)考取进士,授兵部主事。他早期师承朱熹,明正德元年(1506),因反对刘瑾,被廷杖四十,谪贬贵州龙场(贵阳西北70里,修文县治)驿丞,就在这段时期写了“训龙场诸生”,史称《龙场悟道》。但是王阳明跟平和县之所以无法割舍,跟他的哲学无关,而是他的军事行为催生了平和县。如果没有明正德间(1506—1520),詹师富、温火烧等聚众反明的事情发生,也许王阳明就跟闽南无关,也许中国县区的名称就不会有平和县。但是历史总是有太多的不可预见。因为詹师富、温火烧等聚众反明,朝廷派王阳明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南赣、汀漳等地,王阳明暂时搁置了他的哲学思考,踏上了猎猎征途。也许在他的心目中,“学得千般艺,货卖帝王家”的思想还是占据上风,或者说效忠朝廷才是正道。在征战的过程中,他带领部队镇压了詹师富等。当时他站在后来成为平和县的地盘上,他考虑的是如何巩固自己平定叛乱的成果,考虑的是长治久安。于是他在某个夜晚来到了耆民曾敦立的家里,他知道许多良策来自民间,来自对情况熟悉的当地人。对于曾敦立,能够被称之耆民自有其威望和理由。在寒夜客来茶当酒的时候,白芽奇兰茶的芳香足以让这场谈话温馨润滑。面对王阳明的垂询,曾敦立体现了他的睿智,他并没有直接回答,许多时候,直接回答显得太没有城府,也许还会让善于思考的王阳明看轻,也不能体现曾敦立耆民的老道。于是曾敦立体现了笑而不答,只是斟上满满的一杯茶,请王阳明趁热喝茶,当时应该有客气热情的话语。王阳明看着满满的一杯热茶犯难了,这怎么喝啊,不好端不说,一不小心就溢出去了。看到王阳明的犹豫和为难,曾敦立拿出一个空杯子,把茶一倒为二,递给王阳明。王阳明马上明白了,起身作揖感谢曾敦立,他们就像两个高手,在别人不经意之间已经过了招儿。王阳明知道曾敦立的建议,那就是“分而治之”。

夜访之后,生员张浩然、耆民曾敦立并山人洪钦顺等上书呈请设县,王阳明已经心中有数,他从内心上认可坚定了“不设县治贼无由息也”,这些人的上书某种意义上是为了更加体现“民意”而已,或者说王阳明的计划通过当地人的口先行说出,只是某种意义上的策划,王阳明趁势而上,遂于明正德十二年五月二十八日具本请旨,在《添设清平县治疏》中申说理由“呈乞添县治以控贼巢,建设学校以移易风俗,庶得久安长治。”并踏勘县治所于河头大洋陂(即今九峰镇),上书不久便得到明王朝恩准,于正德十三年(1518)三月置县。取寇平而民和之意义定县名为“平和”。遂割南靖县清宁、新安等里,漳浦二三等都,以畀之。在踏勘县治的时候,还有个传说,说当时的河头大洋陂(即今九峰镇)和今天的秀峰坪回村在抢争县治所在,王阳明没有采取强制界定的方法,而是说要两地在某天各送同等容积的一瓶水,当众称重,重量大的为地头重,就是县治所在。当天的称量结果是河头大洋陂(即今九峰镇)的水比较重,所以县治就定在那里。而后来广为传说的是河头大洋陂(即今九峰镇)人在水中做了手脚,把一些食盐溶化在水里,导致水比重较大,胜了这县治之争。事实如何,谁也无法知晓,只是传说而已,历史的推进总有许多传说相伴,这也增添了历史诡秘幽深的无穷魅力。不过不论事实真假,倒是体现了王阳明曲径通幽的处世方法,他并没有如镇压聚众反明那样的雷厉风行,也许他知道民心跟叛乱不能相提并论,他需要的是以德服人。县治之争固定只能是平和县遥远历史的烟尘,在历史的隧道飘移,增添诸多神秘。能够清晰知道的是后来王阳明又因芦溪枋头坂,地势颇雄,宜立巡检司以为防御,就将小溪巡检司移建那里。平和县建县之后不久,王阳明又踏上成就他一生最大的功业——平南昌的宁王朱宸濠之乱的征途,也由此获得新建伯的爵位。

可以说,建立平和县在王阳明的军功中不占有显著的位置,但是平和县的平乱与建县,全赖王阳明一手促成。许多时候,一个人不重要的举措对于一个地方或者一个群体却是重要异常,甚至可以说成就了某个地方某个群体。时光已经过去了将近500年,许多人生老病死,许多生命烟消云散。即使是历史,也不能记住多少人。更多的生命和名字都消失在历史的深处,就是历史发展的痕迹也被历史的灰尘湮没了许多。但是王阳明,在他那些显赫的哲学成就和众多的政绩之外,建立平和县注定无法抹去,成为他众多人生履痕的一笔。作为平和人,应该记住王阳明,记住在明朝正德年间在平和土地上叱咤风云的这个将军和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