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幻灵魂出窍
21734100000045

第45章 天心难测

十一年前,由流民组成的义军发动一场声势浩荡的起义战争,山河失色,关内关外战火纷飞。外有辽国与北厥人入侵,内是群雄并起各路盗匪进逼皇城。穗朝可谓是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口。杨氏父子鞠躬尽瘁力挽狂澜使得穗朝得以国祚绵延。

岁月沧桑世事变迁,许多人已经把功臣宿将逐渐淡忘。小皇帝刘伟那时还只有两岁大的幼儿。更不清楚那场风云色变壮怀激烈的年月,那些挺身而出的社稷之臣如何解倒悬救穗朝于危难。但经过欧阳淹石提示,此人他每天都能见到。刘伟在勤政殿内迈着步子,胸中已经有了人选定是左丞相杨宽,但心理又极不愿意承认是他。

小皇帝故意不说破,他想要知道最信任的讲师如何评价丞相。张嘴问道:“朕还真猜不出是那位大臣平定了齐国。卿来揭晓答案”。欧阳淹石回道:“皇上,这位大臣就在尚书省,他就是左丞相杨宽。”这一答案虽和小皇帝心中所想之人暗合,但还是不由否决道:“丞相可不像是一个功夫绝顶的大臣。”欧阳淹石奏道:“宰相大人是文武全才,武艺更曾受高人指点,已练入化境世间难逢敌手。”

小皇帝刘伟追问道:“丞相的功力和大内太监赵四比起来,孰强孰弱。”欧阳淹石摇着头说道:“启奏圣上,臣武艺不精难以作答。”刘伟心理犯起嘀咕,他又惧又惊,判断不出杨宽到底是个奸臣、权臣还是一个干臣、能臣。总有不少官员不断上书弹劾他僭越违制。丞相对穗朝有再造之功。不怕杨宽炫耀功绩,最怕是他假如有不臣之心该当如何制服。

杨宽本就权倾朝野再兼具一身无敌神功,即便没有称王之心,要真是一个桀骜不驯嚣张跋扈的权臣皇帝亲政后何以驾驽。最好是徐图除之。欧阳淹石见小皇帝目露凶光,他之所以要旧事重提,是希望皇帝能改变对丞相的看法。作为臣子最忌被上位者猜疑。自古以来功臣的结局大多凄凉。当即劝谏道:“皇上,丞相荡平群雄,廓清宇内,使四夷宾服对朝廷劳苦功高….。”小皇帝打断欧阳淹石的讲话,深为忧虑说道:“朕恐丞相日后为患”。

欧阳淹石没有想到小皇帝年纪幼小却疑心重重。他试图一直引导小皇帝正确认识杨宽,跪下来直接争谏道:“皇上千万不可猜忌重臣,臣今日所讲是要圣上明白辨别忠良,杨家两代对皇室耿耿忠心。丞相要革鼎图新欲振兴大穗朝,但变革之事阻力甚巨。有宵小之辈反对变法守旧大臣心存怨望,小人惯用诽谤构陷离间君臣关系。才会有如此多弹劾丞相的声音。望圣上明鉴。”

小皇帝就欣赏欧阳淹石说话直率不拐弯抹角,对这位帝师也相当尊重。伸手扶起他说道:“老师请起,朕一时失察。请老师明言丞相欲所变之法的内容,为何会引起天下士林一片反对,声讨不绝。”

欧阳淹石思忖道:“杨相变法为削宗室重皇权,禁侵地而均田。减严刑重兴教,劝农商利庶民。裁庸官废私荫,查绩效明政令。收私兵废门阀士族,奖军功砺兵马。所涉及内容恒古未有,牵连广远。变法如能成功则我大穗朝国库充盈,天下富足,庶民安居乐业,文臣勤于王事。武将厉兵秣马。又将会是盛世再现。”

小皇帝听完欧阳淹石对变法的描述,被其未来出现的盛况深深吸引。他渴望立马就让丞相来组织变法实现中兴。他对欧阳淹石说道:“丞相变法此来欲强国之道,是百年大计。朕为何却不曾见到只言片语关于变法的奏章。朕若是见了奏本岂会弃之案头,定会恩准丞相全力主持变法。”

欧阳淹石奏道:“皇上,兹事体大。臣观丞相所为是要细雨润物,在偏远小郡等地试行新政,当有成效后再上奏天听恳请举国效法。没有不透风的墙,就是臣也猜透了丞相的方略。何况那些尸位素餐整日钻营于利禄之间的大臣们,他们千方百计进行破坏干扰,上书丞相僭越违制就是不希望变法成功。”

小皇帝哀叹道:“朕算是明白了,整日呆在深宫消息蒙蔽。被那些歌功颂德的奏章欺骗。他们正经事干不出,造谣诽谤污蔑之事头头是道。可惜朕还未亲政,待朕亲政后定当做一代明君。把那些昏庸的臣子们一个个清理除太极殿。老师辛苦一趟去传旨给左丞相,明日到御书房来朕要单独召见他”。

后宫养心殿内,一名小黄门恭敬地向皇太后禀报偷听到的谈话内容。他把皇帝和欧阳淹石在勤政殿的讲话复述了一遍。皇太后听完小黄门汇报,面无表情的对总管太监常公公挥挥手,伺候皇太后多年的总管太监已经不需要揣摩这位女主的心思。对小黄门说道:“你下去厚赏吧,记得不许走漏任何字。”小黄门知趣告退。

皇太后从来就不是权力爆发户,她精明过人是一个极其出色的女皇帝。常公公能成为皇后跟前的侍从,就是善于察言观色。但他此时也猜不透皇太后的神色是忧是喜,试探着说道:“太后,如何处理欧阳淹石。”

皇太后眼角一瞥露出愤色却没有明言。常公公多年伺候太后,已经知晓太后深恨有人在皇帝面前搬弄是非。总管太监大胆说道:“奴才认为欧阳淹石旧事重提居心叵测,是在离间皇上和太后的关系,当年辽军兵锋直抵皇城脚下,穗朝存亡系于太后一身,如无太后坐镇中枢调度四方,怎会有今日之盛况。”

常公公拍马匹的功夫炉火纯青,令太后内心很是高兴,嘴上还是严厉的说道:“不可妄言,杨家两父子到也算是实心为国,可惜护国公走早了。”太后对杨玄素还是有好感,如无当年杨玄素的鼎力支持,也不会拥有今天的权势。只是记恨反对她改朝自立。他儿子太不识抬举。也是处处与她作对,更加反对有人篡夺刘穗王朝。皇宫内外所有人全知道眼下太后与杨宽有矛盾。

说来当年杨玄素病殒前给她推荐了两个人,一个是自己的小儿子杨宽,一个是现在的皇上讲师欧阳淹石。太后都启用了这俩人,偏偏这两个臣子最让她头痛不已。在国政上、人事任免上、赏罚上处处挑刺,当庭反驳太后的观点。拒不执行由她颁布的政令。杨宽功勋卓著暂时动不了,欧阳淹石可以先拿下。

太后表示道:“哀家对欧阳淹石在皇帝面前讲什么伊索寓言,倒是很感兴趣。这这分明就是把哀家、皇帝、那帮死守刘氏王朝的庸臣。比喻成熊、狮子和羊。谁会成为那只狐狸。”常公公说道:“欧阳淹石其心可诛,他竟然敢讲出如此大逆不孝的话。”

太后大度说道:“不必太在意,有学问的人就爱借题发挥。你要用他讲出的故事去定他罪,就等于自个儿承认了自己是故事中的蠢物。”常公公衷心夸赞道:“太后圣明。”太后说道:“可国家大政轮不上他一个侍讲来评论,不能任由他盅惑天聪这有违圣教之道。你说该如何处理。”

太后在如何处理欧阳淹石上一时犯难,直接免去欧阳淹石的职务,对皇帝不好交代。常公公看出太后的顾虑,建议道:“奴才认为当重赏”。这一句话立马让太后醒悟。她说道:“对,明升暗降把他调离皇帝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