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网名叫:平常心。该网名看似浅显实为深奥。记得当时只是随意取的,并没有往下多想些什么,下意识里认为,网名不过符号而已,只为好玩。没想到如今要把它写成一篇文章,莫非冥冥中自有天意的暗示和安排?
佛门有段公案,如下——
僧问:“学人迷昧,乞师指示。”
赵州云:“吃粥也未?”
僧云:“吃粥也”
赵州云:“洗钵去!”
其僧忽然有省悟。
僧又问:“万法归一,一归何所?”
赵州云:“老僧在青州,作的一领布衫重七斤。”
佛家有云:平常心是道。如梦初醒。这里所讲不就是平常心?不就是一种道么?“平常心是道”的境界由此在眼境里示现。其实,世人要拥有一颗真正的平常心是很难的,其难就难在“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样的事情经常会发生,其难就难在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很难,尤其是令其显现出一种常态。事实上,平常人要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理事圆融”的境界,谈何容易,但人人都想获得。
经历过内心磨难的人都知道,每一颗平常心背后都隐藏着岁月的苦难和风云,而且,所受苦难越多其平常心就越发真诚和坚硬。可见,越是拥有一颗平常心的人越不简单越值得尊重。然而,现实中往往相反,越是没有平常心的人越是认为自己拥有一颗平常心。由此看来,对平常心的理解,也确实是需要功力和岁月的磨炼,要不然,法眼未开,心智未启,如何拥有一颗平常心?
于是,我又想到一首佛偈:无门慧开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据说,这首佛偈最早是马祖道一提出来的。马祖道一是六祖惠能的得意弟子,也是三平祖师的师父的师叔伯。近日,我写的长篇小说《三平祖师》由海峡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了。上面这首佛偈所讲的乃是平常心,看来我也只能用平常心来看待了。若真能拥有一颗平常心,还真是我的福气。其实,有些平常心可能出自于无奈,或更多是因为超出个人能力之外。
平常心是道。平常心更是一颗清净之心,拥有它,万事皆过眼之烟云,又何必多所挂碍?其实,还可以把平常心上升到儒道文化的层次上去解读,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就是一种平常心。孟子也说:“仁是人的心,义是人的路。”也是一种平常心。回到现实中来,平常心其实也是一种处世之道。或说是一门“处世哲学”。只可惜,世间真正拥有平常心的人其实并不多,有的也只是眼前的暂时之境而已。
尤其是当类似于金融风暴降临时,陷入其中的人还能保持一颗平常心吗?何况,要修炼出一颗真正的平常心,其实是十分不容易的。说到这,我又想到了苏东坡,记得当年他写一首诗给佛印禅师,原以为佛印禅师必会夸上一夸,没想到佛印禅师在那首诗上写下“放屁”两个字,为了这件事情,苏东坡非常气愤,因此跨江而过,向佛印禅师讨说法,可是又被佛印禅师“抢白”了一句,令他大感惭愧。此时,苏东坡才算明白什么叫平常心。可见,平常心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
那么,在现实中,人们该怎样才有可能拥有一颗真正的平常心呢?以我之见,每个人每天首先要做好每件该做的事情,然后,可以不问结果与好坏,一切皆坦然受之,这样或许就可以拥有一颗真正的平常心了。诚如有人所说,拥有财富的多少并不重要,获得怎样的人生光环也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生活着的每一天,每一个过程,这就是平常心的体现。不过,要做到这点无疑是很难的。
说句实话,当初我写《三平祖师》这部书时,于内心上就对结果怀有某种期待,尽管这是正常的,每个人都会有这种期待,但这正是缺乏平常心的一种表现,如果我果然怀有一颗平常心,我应该会对结果很淡然,即便有期待也是一种很淡然的心态,不会因为经历不平凡的历程,而心怀愤懑之情,如蒙冤一样。
现在的我,对《三平祖师》的结果真的很淡然,尽管也确实仍怀有某种期待,但这种期待显然已超出了原来的期待,或许,这也算是对平常心的一种磨炼吧。事实上,怒是一种道,不怒也是一种道,但真正的道,应该就是所讲的平常心。
大道有中无,所讲应是道中的至高境界吧?当然,我是永远不可能达到那种境界的,最多只能尽量找些理由安慰一下自己,以获得心灵的平静。而我不解的是,如果每个人都拥有一颗平常心,不知眼前这世界又会变成怎样?尽管这是不可能的,因世界本来就是丰富多彩的,何况,有的人没有平常心其实也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