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变臭的萝卜
21716500000039

第39章 深山大财主

溪下乡坑里村,在清代归属仙居县管辖,那时候曾出过一位名头甚响的人物,他就是家底殷实富甲一方的深山大财主刘道昂。

说起刘道昂的发迹史,真可谓是一桩让人感到匪夷所思的奇闻。刘道昂当新郎官的那天,到邵坑迎亲。由于山路崎岖,走得发热,便散开襟扣敞露出上半部的胸膛。走着走着,忽然发现柴丛处有一顶精致的小白帽,遂俯身捡了起来,端详良久,随手将它塞进腋窝。回到家后,入了洞房,喝过交杯酒,他就要解衣就寝。刘道昂从腋窝里取出那顶从路旁柴丛里捡来的小白帽,放在一块盛有银元的盘子里。奇迹顿时出现了——银元刹那间多了起来,满满一盘,亮闪闪的,逗人眼馋!刘道昂惊奇地瞪大了眼睛,略一思索,断定这顶小白帽准是宝贝无疑了。有了这顶神奇的小白帽,刘道昂立时暴富了,以至购置了九百九十九亩山地,成为方圆百里之内首屈一指的大财主。刘道昂富了,但他口碑甚佳,播誉闾里,因为这人本性善良,宅心仁厚,经常怜苦恤贫的。

县太爷风闻深山巨富刘道昂之妻长得奇丑无比,黑不溜秋的,可就是猜不透为何刘道昂并没有嫌弃之念,便想探个究竟。心动不如行动,县太爷当即命令衙役抬着大轿去会会刘道昂。听说县太爷前来拜访,刘道昂心里自然有些慌乱。他唯恐其妻之容貌会吓坏县太爷,再三叮嘱她躲进楼阁别出来。刚准备停当,乘坐县太爷的轿子竟已进了院门。落轿后,县太爷猛一抬头,就看见了从不远处的一座小楼阁内探出了一张比母夜叉还可憎的丑脸。县太爷暗忖道:“想必她就是刘道昂的元配夫人了,传闻果然如此啊!”

刘道昂毕恭毕敬地将县太爷引进客厅,忙令管家斟茶侍候。待县太爷坐定后,刘道昂拱手作揖道:“大人光临敝舍,令蓬荜生辉,小民真乃三生有幸也!”县太爷呷了一口茶,开腔道:“本官久仰你乃一方财主,行善积德,今特来表彰,何不请出贤内助相见?”刘道昂私下一惊,连忙答道:“拙荆容颜粗鄙,不宜见客,恳请大人谅宥!”县太爷佯装不信,说:“依你之家财,焉会娶丑女为妻,岂非撒谎?”刘道昂急忙辩解:“小民怎敢欺骗大人?”县太爷故意吃惊地说:“既然如此,何不休之?再娶一个标致俊俏的进门,也好让你脸上有光!”

刘道昂连连摆手,神色肃然地答道:“对结发之妻弃如敝履,这种伤天害理的做法,我是断然干不出来的!”县太爷听了,竟然哈哈大笑起来:“本官不虚此行,原想试探你一下,这下总算有了答案。你富不易妻,真是个品行高尚之人,我将会赐金匾褒奖!”县太爷公允的评价使刘道昂的名声扬得更远了!

其实,最令刘道昂引以为荣的则是其子资助一位穷书生考上状元的事。一次,刘子进城办事。他肚子饿了,走入一家饭馆,忽然听说有位穷书生要上京赶考,因缺少盘缠而无法成行,顿起相助之意。在旁人的引荐下,他很快就见到了那位穷书生。那穷书生虽然衣裳褴褛,可气宇轩昂,举止儒雅。这日,饭馆主人正在为那穷书生谋得一计,特地摆出一桌酒水,邀请城里一些名流聚餐,意欲筹集几两银子……刘子走了过去,拍了拍穷书生的肩膀说:“老弟,别发愁了,你上京赶考的盘缠由我给你准备。”那穷书生大喜过望,赶忙说:“多亏老兄慷慨解囊,雪中送炭。小生此番上京,若无功名也就罢了。倘能得中,第一个便到府上报喜。日后还要与您同享荣华富贵!”刘子笑着答道:“区区小事,何足挂齿!”尔后,刘子拿出了二百两银子交给穷书生。那穷书生接过银两,忙不迭地感谢着。

刘子回家后,也不曾与父亲提及此事。眨眼间三载即逝,那穷书生这时已成了身价非凡的状元郎了。知恩图报的他一诺千金,果真派官差把喜讯第一个报与刘家。刘道昂正坐在家中想事,闻到一阵锣声,忙问:“出了何事?”管家从外头跑来,气喘吁吁地说:“官差要来了,快准备迎接。”刘道昂纳闷不已:“我这里向来不需要缴皇粮纳官税的,官差来此做什么?”这时候,锣声竟已响到院里来了。刘道昂只得出屋迎迓。询问之下,才知其子三年前曾有过赠银穷书生之事。官差按新科状元的吩咐要接刘道昂之子同享荣华富贵,刘子也很想出去走走,刘道昂便答应了。

在状元身边过了一些时日,刘子便思家心切起来。他谎称老父大寿在即,孝之当头,急欲返家。那状元苦苦挽留,可刘子坚持要走。不得已,状元备了一份厚礼,连同贺词托刘子带回去。一份书于精制绸布之上、写得龙飞凤舞的状元手迹,就这样来到了刘道昂之家,被视为传家宝代代传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