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华美德:神勇果敢
21701800000073

第73章 难忘战友情

每当战友聚会时,总要唱几首军旅歌曲,而尤能打动我心的,就是那首《驼铃》。它不禁使我想起那火热的军营,那茫茫的草原,更让我想起我亲密的战友孙树新以及我们之间那段难忘的战友情结。

树新是从河北省承德地区一个偏远山村里走出来的,带着冀中平原特有的憨厚淳朴和一丝土气来到了军营。他中等身材,很健壮,长期的农村生活使他的皮肤很黑,又因他家的地名叫土洞子村,所以入伍不久就有了雅号——“土豆子”。新兵训练结束后,我俩被分到同一个连队——“军事训练标杆连”,二连三班。起初,我对他并无好感,甚至很讨厌他的不拘小节。但在一次军事考核中他的行为使我对他有了新的认识。

那是在一次全团5公里武装越野考核时,这是我军事科目中最弱的一项,而他却是有名的“飞毛腿”,全程只需18分钟。那天刚跑了不到2公里,我就腹痛难忍大汗淋漓,成了“打狼者”。我很羞愧,因为考核的标准是最后到达终点的算全连成绩。正在我拼命努力之时,跑在前面的孙树新回头跑到我身边,我想他一定会嘲笑我的,但并非如此,他一句话没说就夺下我的冲锋枪拉住我一齐向前冲去,并逐渐赶上了队伍。考核结束,二连得了第一名。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事后我总想向他表达谢意但他却不以为然。终于一次条令考核时我找到了帮助他的机会。树新文化低,最怕考条令,而这恰是我的强项,考核那天,我有意离他很近,且很快就答完了试题,而他正急得汗水淋漓、抓耳挠腮。于是我趁教导员不注意,偷偷把他的试卷换过来帮他答完了。我想他一定会很高兴的,可事后他却向指导员讲明了事情真相。结果我被叫到连部挨了顿撸。后来指导员建议我俩结成帮扶对子,由我帮他补习文化知识,互帮互助,共同进步。这使我进一步看到了他的光明磊落和诚实正直的品质。从此我俩成了好朋友。

以后的两年多来,我们俩始终亲密无间,同学习,同训练,并终于在艰苦的拼搏之后取得了丰收的硕果。1991年秋天,我们俩分别了当了班长,并先后入党。这是士兵的荣誉和骄傲。

记得那年连里派我和树新的两个班配属一连去封堵战备坑道。为赶工期,也为给连队争光,我们发扬了连续作战的精神,使工期进展很快。一天早晨我们在堵最高处的一个步兵坑道,就在即将封口时塌方。当时我正在给上面的战友递工具,结果塌下来的沙石都砸在了我身上,尤其是右臂,正被一块大石压住,双腿也卡在了石头中。我的胳膊腿断了一样巨痛,当战友们把我扒出来时,血已湿透了衣袖、裤腿。树新看我伤得很重,连忙背起我向山下驻地跑去。由于山陡路滑,一路上他几乎是坐在地上往下滑的。下到中途,突然他脚底一绊摔倒了,我俩顺坡滚出十几米。他的右半边脸全蹭破了,尤其是下巴出血正一滴滴流下,可他爬起来连忙查看我的伤势,又从他那很脏的白衬衣上撕下一条较干净的布条给我包扎,然后背起我继续艰难地向山下走去。有道是,男儿有泪不轻弹,但我流泪了。他使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什么是战友情。那一刻我觉得我们的心已连到了一起,我们的血已流到了一起……如今这一切都已成为记忆中的往事,只有手臂上那块隐约可见的伤疤似乎还在诉说着那段不寻常的经历。

从山上下来不久,部队开始精简,90年兵全部复员,大家都在做着回家的准备。可我发现树新很沉默,好像心事很重。一天午饭后,他向我说明了真情。原来他管菜地时经常同附近的老乡接触,他丰富的农业知识和果树栽培技术都很受老乡欢迎。现在要复员了,很多老乡请求他能够留下来,而他也很喜欢这片美丽的草原、喜欢看草原上的日出日落和成群的牛羊,更喜欢听牧民们粗犷豪放的歌声,更使他想留下来的是因为那里贫苦落后,老百姓对农业技术知之甚少。他很想留下来,可又惦记家中年迈的双亲,因此是走是留他很难选择。后来他终于留在那儿了,留在了美丽的科尔沁草原,留在了他曾经守卫过的地方并同那里的一位姑娘结婚了。很快,我们如期复员了,临走的那天他来送我。我说树新就要分手了,你再给我吹段口琴吧。他没有说话,从口袋里掏出口琴为我吹了一首《驼铃》。那段时间我最怕听这首歌,可他还是用这首歌为我送行。我哭了,他也哭了,很多人都哭了。转眼复员六年了,由于通信十分不便,我们只通了五回信。前年他就做了父亲,自己种了几十亩地,老乡们对他非常友好,日子过得不错。我想,终究有一天我会与他重逢,那时,我们再痛痛快快地重叙战友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