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幻情女鬼情人狐仙妻
21688500000075

第75章 夜遇鬼魂

本村的孩子分文不收,外村来的孩子少量收取一点费用,用来买些纸和笔,然后发给贫困家庭的孩子,让他们也能读书写字。

另外一间房,开了一家药铺,免费为乡亲们治病疗疾。这样一来,她深受百姓的爱戴,都称香玲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

时日匆匆,一晃二年过去。

一天早晨,香玲起了床,洗漱完毕,来到饭厅里和大家一起吃早饭,饭一入口,就感到特别的恶心,忍不住地跑到外面连续地吐了几口。

小翠和豆花把香玲搀扶到寝房,以为是吃啥没吃对劲,因此也没往别处想。

杨老太太是过来的人,见香玲呕吐连连,心里一阵欢喜。暗道:“这那是什么病啊,我可能要抱孙子喽!”

第二天暗地里派人请来一个郎中,非要给香玲把把脉。父母求子心切,香玲当然懂得,当下伸出右臂。

郎中一搭脉,就瞧出了喜脉。兴奋地叫道:“喜脉,喜脉,恭喜少夫人,你有喜了。”

杨老太太一听儿媳妇怀孕了,高兴得不得了,当下掏出一锭银子,给郎中打赏自然不在话下。

从这日起,杨老太太说啥也不让香玲到药铺去了。香玲不但通情达理,而且十分孝顺。父母之命哪敢不从。当即就药铺之事就交由丫鬟小翠打理。

杨宗一听自己快要当爸爸了,当然乐得合不拢嘴,画起画来更是起劲。这一天,突然接到一个邀请。

宜县城城东,有一个村庄,叫李家屯,屯里有一个大财主,叫赵振元。这赵财主是当地有名的富户,今年正好六十六岁。

在当地有这样一个说法:六十六,不死也得掉块肉。意思是六十六岁是一个多灾多难之年。因此孝心的儿女们要给父亲办一个像样的寿礼。

寿宴定在九月初八,老爷子生日那天。儿女们有的在外地,各个都很富裕,回家一看,见墙上寿字、寿画不大讲究,想要换一幅好的,就到城里去买。

可画店走了个遍,也没见到一副随心的,画店老板见买家不息重金要买好画,就把杨宗介绍给他,并把杨宗的家庭住址写在一张纸条上。

赵家儿女当即骑上了快马,来到了杨家,当下说明来意,不惜重金,请杨宗在家父寿宴那天亲手给老爷子做一副寿画。

杨宗见赵家儿女来意诚恳,孝心可嘉,当即就同意了。

九月初八这天一早,天刚蒙蒙亮,赵家派来了马车就到了杨家的家门口。杨宗早就把画具、纸张等准备好了,为了不耽误寿宴开席的时间,匆匆地上了马车。

寿辰这天,赵家人可说是高朋满座,邻里乡亲无不到场。仪式上杨宗奋笔疾书,为赵老寿星画了三幅画。

有《三星祝寿》《仙童献桃》《禄星赐福》,这三幅画可说是栩栩如生,摆在赵老爷子面前,那仙童好像抱着仙桃、寿字往他怀里送一般。

老人家精神抖擞,乐得合不拢嘴,瞬间好像多活了一百岁。

赵家儿女见老爷子乐成这样,一高兴,拿出一个二十两银子的大红包。杨宗接过红包,连饭都没有吃,就去了县城。

李家庄距离县城十多里地,杨宗大步曳开,很快就到了县城。

杨宗直接去了文书画苑,一则买一些绘画用品。二则也要感激一下画苑老板。毕竟是人家给自己介绍的买卖,而且还挣了不少银子。

此时上午已过,老板见杨宗到来,便问道:“我昨天给你介绍一张买卖,并把你的地址给了他,他们找过你没有?”

杨宗乐呵的回道:“我刚从李家屯回来,画三幅画,还挣了二十两银子。”

老板姓王,叫王德利。两个人常有买卖上的往来,因此十分熟稔。便对杨宗道:“今天挣了这些银子,就请我吃一顿吧?”

杨宗道:“行啊!正好我早晨、中午都没吃饭呢,那就赶快走吧。”

杨德利唤来伙计看店,他和杨宗来到附近的一家小酒馆,叫了四样小菜,店小二为他们烫了两壶酒,就喝了起来。

人逢喜事精神爽,今天挣了这么多的银子,心里自然高兴,两个人你一杯他一杯地干了起来,这一喝,两个人都喝多了。

王德利见杨宗喝了不少的酒,走起路来踉踉跄跄的,还要走二十多里的山路,哪能走的了?

于是喊来伙计,把杨宗搀扶到画店的后院,往炕上一倒,就睡着了。一觉醒来,已经是一更天了。

杨宗从炕上爬了起来,生怕家人惦记,拎起货物就往外走。刚到前院,被王德利拦了下来,对他说道:“都这么晚了,还回什么家?明天早晨再走吧。”

杨宗道:“不行,不行,我要不回去,家里人该惦记了。明天还是刘家台大集,有一个小贩从我这定了不少的画,我必须给人家送去。”

王德利见说啥也留不住他,再加挽留只会拖延时间,只得任由他去了。

杨宗出了西城门,大步曳开,向西走了六里地,在不知不觉间,到了大坎子。这里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大路,绕山而行,至少也有十七八里的路程。

另一条就是山路,翻过山梁也就七八里地就到家了。可最近都说乱坟岗子夜里闹鬼,因此一到晚上谁也不敢走这条山路。

杨宗站在岔路口,犹豫了一会儿,看看天空的月亮还挺明亮,路边枯干的蒿草都看得清清楚楚。

心里暗道:“当年我去胡家大院时,独行万里路,翻过万座山。什么夜路没走过?什么妖魔鬼怪没见过?难道我害怕他几个小鬼!况且还是个传言。”

杨宗心意已决,身子一转,沿着一条小路,向山下走去。

眨眼间到了山下,此时,已近二更,夜万籁无声,只有沉默的黑夜将他包围着,猫头鹰相互应答,发出似笑似叫的怪声,阴森而又恐怖。

杨宗沿着逶迤的山路,向山坡上走了几步,心里有些害怕,当年去东海的时候,抱着求学的念头,如今画学成了,也成家了,马上就要有孩子了,他突然惜命了起来。

想要改走大道吧,还得按原路返回,这样一来,要多走六七里地。寻思了半天,牙关一咬,坚定地说道:“我杨宗今天要夜闯乱坟岗子!”

杨宗翻过一道山梁,在往下走就是乱坟岗子了。借着朦胧的月色向远处看了看,见前面乱石磊磊,阴风飒飒,大大小小的旋风不住地刮着,满山乱转。心里难免有些害怕。

杨宗坐在山梁上歇息了一会儿,见阴风不见了,胆子也大了起来。他从箩筐里找出一把刻刀来,握在手中。

暗忖道:“鬼怕恶人。我杨宗虽然不是什么恶人,但也不是善茬子!真要遇到鬼魂,我也能对付一阵子!”

说完,把篓筐从新背负在身上,单手提刀向山下走去。

山路崎岖,浮石滚动,他小心翼翼地向下走着,可山路越走越宰,荆草过腰,脚下的山路时隐时现。走着走着,脚下忽然刮起一圈微弱的旋风,一转即逝。

杨宗立时感到神智迷茫,周边漆黑如墨,什么也看不清楚,只有眼前这条小路变得异常明亮,平坦而又光滑。

杨宗脑袋晕乎乎的,什么也不想,沿着小路快步疾行,仿佛清风扫面,打在脸上隐隐作痛。此时杨宗的脸上手上,都被荆棘刮出血来,但他却是浑然不觉。

杨宗又向前走了十几步,背后的箩筐好像被人拽住了似的,向前一猛劲,“咯嘣”的一声,一根背带被崩断。

杨宗止住了脚步,因为箩筐里有买回来的画画用品,急忙转身去找,可身后黑洞洞的,什么也看不着。伸手摸了好半天,却摸到了两棵小树。

明明有树在眼前,怎么就看不到呢?他突然感觉到有些不对劲,心想:“莫非我碰上鬼打墙了?”

小时候常听老人讲起鬼打墙的故事,还真和我现在一样,他不敢在动了,挥刀乱砍了几下,啊!啊!啊!又大吼了三声。

叫声洪亮,在寂静的暗夜里,回荡于山谷沟壑之间尤为响亮,崖顶林鸟惊飞叫起,他立刻清醒了许多,再仔细一看,哪还有什么平坦明亮的小路,自己原来是在荆棘丛里穿梭。

荆条很高,几乎没过头顶,杨宗挥刀砍断几棵,探头向下一看,吓得他是魂飞胆魄,原来他不远处就是几十丈的深渊。

篓筐正卡在两棵榆树中间,杨宗摘下箩筐,一边喊一边往上面爬,终于摸到小路上时,又惊又怕,浑身已是大汗淋漓。

杨宗把眼睛睁得很大,一边走一边喊着,给自己壮胆。没走几步,一个大火球子从山坡滚了下来,幽光闪闪,里面绿,外面红,毛茸茸的,就在他脚前跳跃滚动。

杨宗害怕之极,抱着脑袋咿咿的哭了起来,嘴里还叨咕着:“香玲啊,这回你可真的要守寡了!”

恐惧中,突然胸前泛起了一蓬灵光。谁知这灵光一闪,杨宗的胆子立刻大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