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幻情女鬼情人狐仙妻
21688500000317

第317章 久别重逢

“孩子,你还活着!这些年你都去了哪里?叫我找的好苦啊!”嘴唇颤抖了几下,竟然哭出声来。

目睹恩公泪如雨下,杨思明一时激动难抑,蓦地扑入他胸怀,二人心中悲喜不自胜,泪水倏然滑落。四臂交缠,一老一小站在大门口相拥而泣。

郭大壮、郭瑶琳见到此番情景,不免为之动情,也在擦拭着眼泪。

过了好一阵子,赵员外突然将杨思明推开,笑道:“久别重逢,本应是喜事。我们干嘛要哭哭啼啼?况且还有客人,走!都屋里请!”

杨思明抹了一把眼泪,相互介绍一番,郭家爷俩赶忙上前行礼,便跟随赵员外进了院子。

下人们见有客人到来,赶忙牵过马匹拉到马棚里喂养。

赵员外把三个人引到客厅,当即吩咐下人置酒造席。吩咐完毕,赵员外来到杨思明的身旁坐下,问道:“这些年你去了哪里?”

杨思明便把那天如何拾柴,突遇风暴,生死关头,得到神明护佑。后来如何去了清风山学艺等诸多事情详细地讲了一遍。

赵员外听完,长长地吸了一口凉气,半晌才说道:“古人云: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况且我贤侄有神明护佑,将来必定显贵。不知你们三个要去哪里?”

杨思明道:“目下金宋两军正在开兵见仗。师傅有过叫我报国的遗训,故此南下充军,报效祖国。”

赵员外听了,轻轻地摇了摇头,很不赞同地说道:

“眼下金兵已经兵临京城,大宋出现不少的奸臣,据小道消息,听说大宋的皇帝都被金兵生擒活捉。大厦将倾,非一木能撑啊!况且南方的难民都在往北方跑,说明金太宗并非无道昏君,如果你在挑起战争,百姓还会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三个人都觉得赵员外的话不无道理,相互看了一眼对方。

杨思明扭动了一下身子,对郭大壮道:“在青柳镇客栈,玲儿曾经和师傅辩论过此事,当时师傅并未绝对要我这样做,不知为什么,师傅临升天之时,特意和我说了这番话,我也不知如何才好。”

静默了好一阵子,赵员外突然说道:“既然你师傅要你南下,必定有他的道理。这样吧,你们既然都已经出来了,不妨就去试试。你大哥赵龙在云南赵州为官,我给你写一封亲笔信,你就先投奔他,至少还有个落脚之地。如果你觉得合适、意义很大,你就留下。你要是觉得没意义,就回来,等于南下游历一趟。”

赵员外对自己如同父母,杨思明十分感激,激动地说道:“伯父对我恩重如山,侄儿感恩不尽,日后不知如何报答。”

赵员外微微一笑道:“要想报答我,那很简单。就是日后不想在外闯荡的时候,到我府上来,为我打点一下生意。”

杨思明笑道:“员外还是在帮我。”

赵员外摆了摆手道:“我的话都是实话。”

他把头探到杨思明的脸前,低声说道:“近二年你伯母病故,你大哥又去关里当差,家中只剩下你二哥赵鹏。我年岁已高,本想晚年享一享清福,就把家中的生意交给你二哥掌管,没想到这小子才学平庸,一向狂妄自大,目中无人。自他掌管生意后,合作的伙伴越来越少,生意屡做屡赔。我本打算重新出山,你那个二伯母又横拨竖挡,因此家中争执不断,你要能留下,伯父能不乐意吗?”

正要答话,二公子赵鹏走了进来,只见他歪戴着一顶红头巾,身穿一领素白绣花长袍,披着大红坎肩,腰扎赤金软腰带,脚穿黄色的皮靴,挺着胸膛大喇喇地走了进来。

三个人急忙站起身来,赵鹏看了一眼杨思明一眼:“你不是被我爹救过的叫花子吗?怎么没地方吃饭啦?到我家混饭吃来了?”

扭头看了一眼郭瑶琳,见她姿色绝佳:“呦!这个妞子不错,她可以留下来。”

郭瑶琳看了一眼杨思明,把身子向他这边靠了靠。杨思明震动地抬起了眼睛,苦涩至极地看了赵鹏一眼,简直不敢相信这是他所熟悉的二哥赵鹏。

赵员外勃然大怒,“啪”的一拍桌子,喝道:“你这个畜生!不许你满嘴喷粪!给我滚出去!”

赵鹏把脖子一歪,看了看赵员外,然后冷笑了几声:“爹爹切莫动怒,我这就滚。”把门一摔,气呼呼的走出了房门。

赵员外指着他的背影,苦涩地道:“就他这样的人,能干什么?!”

杨思明只能温言相劝,说了一会儿别的,这时丫鬟走了进来,鞠躬行礼,“老爷,请到厅房去用餐。”

吃完了晚饭,杨思明被赵员外让到自己的寝房里,爷俩唠了一个通宵,第二日一早,杨思明带上赵员外的书信,便向关内驶去。

三个人一路狂奔,当天下午,到了大营子。

一进村口,郭瑶琳便正色地对杨思明说道:“可以告诉我父母南下充军,但不可以说我们去打仗。一旦说出去,我妈我爸必然不让我去,那时我就一头碰死!”

郭大壮也怕家人牵挂,附和道:“谁要说出去谁就是孙子!天打五雷轰!”

郭瑶琳抬腿踹了郭大壮一脚,叱道:“就我们是那个,用着发毒誓吗?”

郭大壮是个心直口快之人,也感觉自己说过了话,颇为不好意思,憨笑了几声说道:“是啊,我好像个孩子了,怎么能说这话呢?莫怪,莫怪!”

经过很长时间的接触,杨思明对郭大壮的性格颇为了解,对他的话只当笑谈。一笑道:“都要到家了,还不快走!”

全村人见郭瑶瑶琳、郭大壮都骑着高头大马回来,各个羡慕不已,几乎家家全空,争先一睹这舅舅和外甥女的风采。

这次杨思明带来的金银不少,就是为了使两个朋友家庭幸福。留下路上所需的银两,余下的分成了两份,一份给了郭大壮,另一份给了郭瑶琳。

郭大壮与杨思明熟而不拘,寻思着:“钱花光了,再倒我家拿呗。”当下塞到包裹里,连夜就回家了。

郭家上次收了人家许多银子,在收人家的金银,话都说不过去。郭瑶琳只留下两根金条,余下的都包在自己的包裹里,留着路上用。

杨思明看出她的心思,便把她叫到一旁,对她说道:“路上的开销足够了,你父母养你这么大,该为家里做点贡献了。”

郭瑶琳笑道:“穷家富路,多带上一点没啥。将来我要是和你成为一家,什么都是我的!”

把手伸到杨思明的面前,巧笑嫣然,娇声说道:“把东西给我。”

杨思明寻思了一下,问道:“什么东西?”

郭瑶琳挥手打了她一下,嗔道:“你送给我的钗环首饰。”

杨思明恍然想起,笑了笑道:“你不是不要吗?”

郭瑶琳秀眉一扬,把头凑近他的脸庞,低声说道:“这是在我家,那是在暖阳谷。我现在就把礼物交给我父母,就说你给我买的,缠死你!”

劈手夺过杨思明手中的包裹,身子一转,蓦地向屋子里跑去。

杨思明见郭瑶琳对自己痴痴情深,不禁心里一痛,有心在她父母面前允下这门亲事,但他无时无刻不想着玲儿。只能且看天意,老天可否赐给一脉情缘。

晚饭做好了,这时周二也跑了过来。他对郭瑶琳早已芳心暗许,原本想跟着杨思明到外面闯一闯,只是舍不得暗恋中情人,谎称父母反对,这才留在家里。

没想到郭瑶琳也去了柳城,他后悔不跌。这次归来,见这爷俩各个都不同于从前,衣装阔绰,出手大方,而且都骑着高头大马,后悔的同时,更添积分羡慕。

他私下不知打听过多少人,得知郭瑶琳还要南下,于是他铁了心的要去跟随。于是缠着杨思明不放。

杨思明见他反覆多变,私心太重,况且目的不纯。此次南下的目的就是为了征战疆场,一旦与他的意愿相违背,必然怨声载道,甚至叛逆。

于是杨思明也不作更多的解释,一口回绝:“你不能让你同去!”

周二见杨思明的态度十分坚决,也没多说什么,闷闷不乐的回家了。山沟里的孩子,除了耕田打猎,几乎就没有什么出路。

为了儿子的未来着想,周家二老就去求郭德厚和小川娘前去说情。而周二也没闲着,就去求郭大壮去为他说情。

郭家夫妇本性善良,见识较短,总觉得带上一个人算得什么?当下就找到杨思明,话刚一开口,便遭到杨思明的拒绝。

郭大壮和周二也可以说青梅竹马,一听周二也要南下充军,把他乐得不得了。一拍胸脯,大包承揽地说道:“此事包在我的身上!”

杨思明再三反对,郭大壮把眼睛一瞪:“不去不行!”

因为此事兄弟俩也不能大动干戈,况且有郭家夫妇从中说和,再不答应也不近人情。

一则摆脱无法,二则未来难测,看在众人的面子上,杨思明勉强答应了。当下就给了他一根金条和几两银子,留着安顿家用,周家人也自然高兴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