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许小亮走了进来,一眼就瞧见瓦盆里的大鱼,笑道:“诶耶,这大鱼还活着呢!”
妈妈问道:“你小弟的鱼是咋弄来的?”
许小亮嘻嘻一笑道:“妈,我小弟真是坟圈子的猫,鬼兔!这鱼是人家西院小光子先看到的,我小弟唬人家说旁边有人,不让人家动,把小光子支走了,他自己把鱼拎上来啦。”
说话间用手拍了一下弟弟的头,道:“这小子心眼儿就是多,他说知道是谁下的钩,给人家送鱼去,把我都给蒙住了!后来又撒尿又拉屎的,我还以为他真的找下钩人去了呢,闹了半天从西山沟跑家里来了,害得我等了半天!”
妈妈听了,觉得挺有意思的,不禁噗哧一笑,低头在鱼盆旁嗅了一下,道:“这条鱼怎么有一股味儿啊?”
许小亮惊问道:“什么味儿啊?”
妈妈笑道:“一股贼性味!”一句话把一家人都逗乐了。
恰巧爷爷上山砍柴回来,一迈门槛,见一家人笑得正欢,便问道:“什么事让你们这么开心啊?”
许小亮急忙迎了上来,拉着爷爷的手道:“爷,爷,你闻闻这鱼有没有贼腥味?”
爷爷笑道:“不用说我都知道了。我走到村门口时,正碰上小光子他妈说小明怎么怎么怪性,我一打听,她便讲起鱼的事情,把大家伙逗得够呛。你还别说,我这小孙子是挺乖性的!”
说完便在思明的脸上亲了一口。
许小亮看了思明一眼,说道:“我小弟就是个大骗子!”
杨思明见哥哥说他坏话,也告起状来:“妈,今天我哥不听话,非得带人去爬棋盘山,你说危险不不危险?是不是应该揍他?”
妈妈一脸无奈的表情,用手指点着许小亮,道:“小亮啊!小亮,你都这么大了,怎么还不让妈妈省心?那棋盘山大人都上不去,你看什么仙人?”
说着擦了擦手,举起了巴掌,朝着许小亮这边走来。
许小亮以为妈妈真要打他,拨腿就往门外跑。
杨思明站了起来,装作追赶的样子,把两脚在地上跺得嘣嘣响,嘴里还嚷道:“哥,快点跑!快点跑!”
喊了几声,又蹲在瓦盆的旁边,玩起鱼来。
许小亮以为妈妈真的要打他,拼命的向大门口跑。跑了几步,忽然觉得有些不对劲,猛一回头,见妈妈没有追来,全家人都瞅着他捧腹大笑。
小亮满脸尴尬,一边往回走,一边揉着脑袋,到了思明的近前,用膝盖顶了思明的后背一下,问道:“你小子怎么这么坏呢?等哪天你做坏事的时候,我也整你!”
思明蹲在那里默不作声,只是捂着嘴哧哧而笑。
爷爷道:“这不是坏,这个状告的好!山那么高,那么陡,稍有不慎摔下来怎么办?这事都应该揍你,让你长长记性。今天过十五,就不打你了。”
许小亮道:“我只是说说而已,这小子这么鬼,我能整过他了吗?况且全家人都偏向他!”
妈妈道:“都是我儿子,没有偏向不偏向的事,谁做错事都该受罚。有本事你也学乖一点。”
许小亮立刻蹲在思明的身旁,摩擦着他的头,故装夸赞的样子,拿腔拿调地道:“这小伙长的可真俊!小脑瓜子又好使,蔫了吧唧的就骗来一条大鱼!”
一番话逗得一家人哈哈大笑,欢笑之声远远地传到山上。
在这不大的农家小院里,到处都充满温馨、幸福和快乐,思明心想:“如果这个家永远这么快乐多好!”
许小亮见把全家逗乐,还要假意夸赞几句,这时妈妈喝道:“行了,都别说了,也都别乐了!乐极生悲,大十五的别找打!”
午饭做好了,只是一些稀粥和咸菜。
许小亮把嘴一撅,嘟囔道:“过一回十五,就整这玩应!”
妈妈喝叱道:“你没日子吃了?早晨吃的晚,中午简单垫吧一口,晚饭早点吃,你这就唠唠叨叨的,都说我看不上你,就你这样谁能稀罕你?”
奶奶劝道:“得了,得了。都少说几句,今天是元宵节,咱谁也不许闹事。正月十五要挨打,一直被打到过年十五去。”
杨思明听了,立刻端起碗来,把一碗稀粥喝了个精光,退到一旁,小嘴一抿,一言不发。
奶奶问道:“怎么吃好了?”
思明只是点了点头。
奶奶又问道:“你怎么不说话呢?”
小思明摇了摇头。
奶奶疑惑不解,对许老爷子道:“这孩子怎么了?怎么不说话呢!”
妈妈了解思明的心思,“噗哧”的一笑道:“你是不是怕说错话,这一年都挨打?”
杨思明点了点头。全家人都乐了起来。
爷爷道:“说话没事,就是不许说坏话、说狠话。你要是一天不说话,神仙下凡来,在把你当成哑巴抓走了可怎么办?”
杨思明把手往高一举,道:“我说话,那我哪句话说错了,挨一年打怎么办?”
妈妈笑道:“话说错了,妈妈可以原谅。但可不许做坏事啊!”
杨思明点了点头道:“嗯,妈,我不做坏事的。我现在就到山上拾柴去,消消食,晚上我要多吃一点。”
一家人都笑了,不住地夸赞着思明。许小亮见一家人都在夸赞弟弟,不由得有些嫉妒,他撇了一下子嘴,笑了笑道:“这小子就是表面装好人,背地里比谁都坏。”
妈妈叱道:“吃饭也堵不住你那张臭嘴,赶快吃饭,跟你小弟拾柴去!”
“知道了!”许小亮长声应答了一句,吃光碗里的饭,跑了出去。
一出门,屯里的几个男童跑了进来,边跑边说道:“小亮,叫我们看看你家的大鱼。”
许小亮道:“快点看。看完了帮我捡柴禾去。”
许小亮生得虎头虎脑,有着一身的力气,屯子里的孩子谁也打不过他,因此都得听他的。他这句话,如同发号施令一般,几个村童蹲在瓦盆前看了几眼,都跟着小亮到山上去了。
杨思明年纪虽小,心却很重。每逢佳节倍思亲,尤其在这团圆之日,他极为思念亲生的母亲。
许家人把自己视为亲生,因此这种对母亲的思念和期盼之情,不敢在他们面前流露。故此以上山拾柴之名,想独自抒发一下对母亲的思念。
他背起箩筐,快步走出了村口,突然眼前出现一个幻想,朦胧中似乎看到了母亲。她回眸冲他微笑了一下,拨腿就走。
在不敢完全确认之下,杨思明拨腿就追。母亲走得飞快,很快就过了村南的河床。
石墙的南面,是一片废弃的场院。更房依在,只是破烂不堪,只见母亲刚走到更棚附近,她的身影便消失了。
杨思明心里暗道:“妈妈是一个仙人,一定是被凡人发现,所以把我引到更棚里来。”
他加快了脚步,朝更棚狂奔过去。他来到更棚前,只见那茅房的门扉紧闭,檐下蛛网,似乎已经颇久没有人来过。
杨思明怔立片刻,冲上前推门喊道:“妈妈!”
房内木桌土炕,尘土满布,空荡无人。他揉了揉眼睛,再次看去。仍旧不见人影,只见阳光从窗户斜斜照入,尘粒在光柱中飞舞。思明呆呆地站着,泪水一颗一颗的掉落。
他低着头,扫兴地离开这里。此时已经到了初春,可北方依旧很冷,风吹残叶,枯叶随风簌簌。
前面有道壕沟,大风一踅,沟底堆满了不少的残叶。沟里又避风又暖和,思明半倒在落叶堆中,风吹叶舞,遍地凄凉。
杨思明闭着眼睛,寻思着刚才发生的事情,明明看到的是母亲,为什么不理我?为什么突然就消失了了呐?莫非是我眼花了?
想着想着,迷迷糊糊的睡着了。梦里瞥见,母亲飘然然的来到自己的身前,蹲下身子,用手抚摩着自己的头颅,叫道:
“乖儿子,不要一天到晚总担忧着妈妈。妈妈没有死,而是被压在功德山下。妈妈最大的心愿,就是要你好好的活下来,长大后多学本领,劈开功德山,把妈妈救出去,这样,咱们母子俩就团聚了!”
杨思明伸手要搂母亲的脖子,可母亲却不见了。急得他大喊了起来:“妈妈!妈妈!”
这一着急,梦醒了。他缓缓地睁开眼睛,冬风凄冷,白日当空,淡蓝的天空仿佛有几道碧光悠然划过,消逝无踪。
想起梦呓里妈妈所说的话,他似信非信,但也希望梦里的话完全是真。
“小明!许小明!你在哪呀!”
远处传来哥哥和小伙伴们的喊声,杨思明急忙爬上沟沿,见哥哥和四五个小伙伴朝这里走来,便招手喊道:“我在这呢!”
他们到了杨思明身前,许小亮探头向箩筐里看了看,见一根柴棍都没有,指着思明道:“我说小弟呀,你就是叨木冠子打踉跄,竟露那花屁 眼子!出来这么半天,一根柴禾都没捡,害得我叫妈训了一顿。”
杨思明反辩道:“哥,你们怎么这么笨呐?你说我要捡一筐柴禾回去,妈一定会说你的,所以我在这等你,没去捡柴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