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幻情女鬼情人狐仙妻
21688500000180

第180章 人小鬼大

听了这番话,更坚定了赵小英合作的决心,她咬了咬丰满的下唇,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恶狠狠地道:“上次,这狐狸崽子把我打的很惨,我赵小英一定要报仇雪恨!”

黄皮子见赵小英已经与自己的意愿不言而和,也不再说些什么,把身子一晃,现出原形,越过门槛,向门外跑去。

初九、初十……眨眼就到了正月十五,这天街上的人特别的多,看花灯的、猜灯谜的、闲逛的、做买卖的……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姜府几乎倾巢出动,只留下一个老仆人看家。赵小英最喜欢热闹的人,可今天她没有上街,因为今天晚上她要和黄皮子有个大的行动。

相比之下,山村里就没有这么热闹了,当然家家也都悬灯结彩,做顿好吃的,晚上煮几个元宵,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象征着团团圆圆。

前两年,许家土地很多,收入当然不少。许老爷子每年都要买几个大红灯笼。自从土地被杨宗夺走之后,许家开始在花钱方面一切从减。

虽然花钱方面节省,但节日不得不过。许老爷子是一个心灵手巧之人,早早准备好竹劈儿、红绸布、红蜡烛等物。扎成两盏大红灯笼,入夜后高挂在房门口。

十五这天白天,许小亮、杨思明带着一群小朋友到山上玩,******位于山野之中,这里虽然不是这一带的最高地处,但到处都是崇山峻岭。

在村子的东面,有座大山,叫棋盘山。传说有两个仙人每到节日期间都到这里下棋。几个孩子童心正盛,都想看看仙人长的什么样。

于是他们商量商量,就来到棋盘山下。抬头向上看了看,见山峰陡峭,怪木丛生,不易攀爬,莫说几岁的孩子,就是当地不熟悉途径的成年人也不敢独自上山。

许小亮有着许大胆的血性,他天生胆大,勇猛顽强,做事常常不计后果。他一心想看仙人下棋,哪管什么危险不危险,呼着口号就往山上跑,几个孩童也跟着爬上了大山。

而杨思明心思缜密,头脑聪明,遇事冷静,颇具有领导气质。

他见此山如此陡峭,万一谁从山上摔下来,磕着哪儿碰着哪儿的,大十五的心情多不愉快。

于是他扯着嗓子喊道:“哥!这座山太高了,有危险!咱们还是换个地方吧!”

许小亮答道:“怕个球啊?我都看到棋盘了。”

杨思明见他不听劝阻,便把妈妈搬了出来,喊道:“哥,你再不听话,我回家就告诉妈妈去!”

许小亮天生调皮,但他最怕的事妈妈,一听弟弟要向妈妈去告状,便停了下来。

另外几个村童都不想爬山,但迫于许小亮强势,他们不得不跟着走。一听许小明喊他们,转身就往山下跑。

许小亮见山坡上只剩下自己了,也就不在向上走了,转过身子,指着弟弟骂道:“你这个叛徒!胆小鬼!”

嘴里叨咕着,扳着树干往山下走。到了山下,气呼呼的道:“不上山到哪去玩?”

杨思明指着前面的山谷道:“咱们到谷里看看去。”

一行人边打边闹,沿着一条沙滩小路信步漫游,转过一座山怀,扑入眼帘的是一个很大的池塘。

宽阔平静的水面亮闪闪的,清澈得像水晶一样。静静的早晨,池塘仿佛还未苏醒似的,风平浪恬,碧波不卷。

岸边的芦苇树木直直地站立在岸边,俯览着平静无波的水湾。

一个村童不知道什么时候向水中打出一块薄薄的石片,紧贴着水面,发出“啪啪”的声响,一连串打出三四个水漂来,涟漪朵朵,波纹圈圈,瞬间便恢复了平静。

一只受惊的鸟从枯干的芦苇里扑动着翅膀飞了起来,那扑翼声透过清清的空气飘了过来,渐渐地消失在迷茫的晨雾中。

又向前走了几步,一个叫小光子的村童发现岸上插着几根小木棍,木棍上缠着一根闪光的细丝,瞧起来有三四根发丝那么粗细,在水中纹丝不动,笔直地插入湖水之中。

小光子不知何物,把第一根细丝拉了上来,凑到近前一看,细丝上拴着一串黝黑的铁钩,紧随水里泛起了一团浪花。

杨思明见水下有浪花翻起,一定有鱼,便大声喝道:“别动,这是别人下的懒钩,被人发现了非得揍你不可!”

小光子急忙放下了鱼线,转身去了别处。杨思明却没有走,他依然蹲在水塘旁,把鱼线一根一根向上拉,许小亮见弟弟没走,也跑了回来。

这时杨思明已经拉上来第二根,依然什么也没有,又抛回水中。当拉起第三根时,感觉有些沉重,拉到一半时,碧波涌动,“啪啦”的一声,水面溅起一团浪花,果然有一条大鱼露出身子来。

许小亮怕着手乐得又蹦又跳,在岸边喊叫着:“快拉!快点拉!大鲤子儿!大鲤子!”

杨思明不断地倒手,一边拉一边向后退,快到岸边时猛一用力,硬生生地把鱼拉上了河岸。果然是一条颜色有些发红的大鲤鱼。

头尾扑动,一蹦多高,杨思明生怕它在蹦回水中,急忙扔下手中的丝线,把鱼摁在了地上。鱼的身子又光又滑,想把嘴里的鱼钩摘下来,可怎么也抓不住,许小亮也上前帮忙,一个摁着头一个摁着尾,费了半天的劲,才把鱼钩从与嘴里拔了出来。

杨思明道:“你先摁着,我折一根柳条来穿到它的嘴里,才能拎起来。”

这时另外几个孩童也跑了回来,小光子见钓到一条大鱼,便大声嚷道:“许小明,你小子就是一个大骗子!不让我动,你却整上来一条大鲤子来!”

杨思明看了他一眼,也不理他,蹲在地上哧哧而笑。小光子知道得罪不起这哥俩,只在一旁唠唠叨叨。

杨思明见他唠叨个没完没了,突然立起身子,惊叫道:“不好,来人了,赶快跑!”说话间,他把手指抠入鱼鳃中,拎起鱼大撒腿就跑。

几个村童也不知是怎么一回事,见他跑了,以为真有人来了呢,小脖儿一扬,小肚儿一腆,小牙儿一咬,撒腿如飞,不一会儿反超到杨思明的前面。

过了这道山怀,回头看了看,见没有人追赶,一个个累得呼哧带喘的,有的弯着腰,有的蹲在了地上。

等杨思明走到他的近前,叱责道:“许小明,你小子人不大,怎么就能骗人呐?哪有人来追啊?”

杨思明见他累成这个样子,不禁捧腹大笑,几乎也蹲在了地上,好一会儿,才辩解道:“我说害怕有人来,也没说真有人来追啊?看把你吓成这个样子!”

许小亮站了起来,不好意思似地摸了摸自己的脑袋,嘿嘿一笑,上前摸了摸鱼,道:“这条鱼真够大的了?能有三四斤多吧?”

杨思明用手中称了称,道:“差不多吧。我知道是谁下的鱼钩,哥,咱不能拿别人的东西,必须给人家送去。”

其实他是在骗那几个村童,许小亮哪知道这些,怒吼道:“许小明!你傻呀!你要敢把鱼送给别人,我一辈子都不认识你!”

杨思明见哥哥真的当真了,暗地里向他递了一下眼色。许小亮恍然明白了过来,急忙附和道:“对呀,万一钓鱼的人找到咱家可怎么办?赶紧把鱼还给人家。”

几个村童心里充满了嫉妒,也跟着附和道:“小明,你赶快把鱼扔了吧。要让钓鱼人知道了,非得找你家去不可。”

杨思明拎着大鱼走在后面,一会儿蹲着拉屎,一会儿站着撒尿,单等他们几个走得很远了,便从西山沟跑回了家。

妈妈和奶奶正在厨房里做饭,杨思明手中的鱼高高拎起,兴奋地叫道:“妈吗,奶奶,你们看我逮住什么了?”

妈妈和奶奶同时抬起头来,见是一条大鱼,又惊又喜,妈妈急着问道:“儿子,在哪儿抓到的大鱼?”

思明道:“在棋盘山下的水塘里。”

奶奶在围裙上擦了擦手,急忙走到近前,见这条大鱼足有三四斤重,喜笑颜开的问道:“孙子,你是咋逮住的?”

小思明嘿嘿一笑,岔开话题,道:“奶,拿个盆来,这大鱼还能动呢!”

奶奶急忙找来一个稍大一点的瓦盆,注满了水,那鱼放到水中嘴和腮还在张动着,尾巴不时地摆动了一下,拍在水面上溅起高高的水花。

杨思明兴奋地叫道:“鱼又活了!鱼又活了!”蹲在地上玩起了鱼来。

妈妈忙完活计,也蹲在盆前看了看大鱼,问道:“你们是怎么抓到的鱼,不是偷的吧?”

小思明看了看妈妈,怯生生地道:“不是偷的,我们在池塘边上玩,我发现有几根丝线,往起一拎,见钩上挂着一条大鱼,就拿回了。”

妈妈怒道:“那是别人下的鱼钩,你还说不是偷的!”

杨思明脸一红,刚想认错。

这时奶奶急忙上前打圆场,道:“这叫什么偷?池塘里常年都有人下钩,谁见到鱼谁就拎走,还是咱家小明运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