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松听了这番话,非常高兴,就随刘备进了荆州。刘备设宴招待张松,宴席间张松问:“皇叔占守荆州,还有几个郡?”诸葛亮说:“荆州也是借东吴的,以往人家催讨归还,只因现在我主公已是东吴女婿,所以才在此安身。”张松说:“东吴占据六郡八十一州,国富民强,难道还不知足吗?”刘备说:“我才疏力薄,岂敢奢望。”张松说:“您是汉室宗族,仁义四海皆知。别说占据州郡,即便代替皇帝治国也非过分。”刘备说:“您太过奖了,我怎么敢当啊!”宴席间谈话气氛热闹,各抒己见。但刘备却一直不提西川的事情。就这样一连留张松住了三天,每天宴请一番,也并无人提西川的问题。
三天之后,张松准备起程回蜀,向刘备告辞。刘备在十里长亭又设宴送行,他举起酒杯敬张松,说道:“承蒙您不把我看做外人,畅谈了三天。今天离别,不知什么时候再能听到您的教诲啊!”说罢,潸然泪下,泣不成声。张松感动万分,对刘备说:“您如此宽宏仁义,我本来有一个想法,是准备献给曹操的,但他倨傲无礼,我才没有献出。您如此以德待人,鄙人也应该知恩图报。我看荆州,东面有孙权,北面有曹操,不是久居之地啊!”刘备说:“我也明白这个道理,但是没有别的安身之处啊。”张松说:“益州是个险要的地方,土地辽阔,国富民强,这里的智谋之士很早就仰慕皇叔的为人。假若您带领荆州军民,长驱直入西边,那么您就可以大业告成、重兴汉室了。”
刘备当然要谦让一番,“三让徐州”式的谦逊是他的老习惯,他说:“我怎么敢这么做呢?刘璋也是帝王宗室,给予蜀地的恩惠已经很久了。别人怎么可能动摇他呢?”张松说:“我并非卖主求荣。今天遇到您这样英明的人,我不得不说肺腑之言:刘璋虽拥有益州这方土地,但他禀性懦弱,不能任人唯贤;加上张鲁在北面,时刻梦想侵犯。所以益州人心离散,盼望能有开明的主公。我这次出行,本想专为曹操贡献计谋,谁知这贼傲慢奸诈,怠慢贤士,所以我特意来拜见明公。明公可先取西川作为基地,然后北伐汉中,收复中原,重振天朝,青史留名,这是天大的功绩啊!如果您果真有意夺取西川,我张松愿尽犬马之劳,不知您的意下如何?”
刘备知道谦让得还是不够,就说:“我感谢您对我的厚爱。但刘璋与我同一宗室,假若攻打他,恐怕天下人都要唾骂我啊!”张松说:“大丈夫在世,应首先考虑建功立业之大事,你若不取,必为他人所夺,后悔就晚了。”刘备说:“我听说蜀道艰险,车不易过,马不易行,虽想夺取,却没有良策啊!”张松从袖中取出地图,递给刘备说:“我感谢明公对我的盛情,决定献上此图。只要看这图,便知道蜀地的道路了。”刘备和诸葛亮展开地图粗略一看,上面详细写着行程路线,标明险要的山川峡谷,还有重要官府、仓库钱粮,一一写得清楚明白。刘备见时机已到,不能再谦让了,就连连作揖说:“青山绿水,长存不老。来日事成,定将厚报。”张松说:“我遇到明主,愿意尽情出力帮助,哪里希望什么报答啊!”说完就告别起程了。诸葛亮又让赵云等人护送几十里后才返回。
刘备按照张松提供的情况和内应,顺利地占据了益州,从此才算真正地站稳了脚跟。刘备建国称帝,皆由此而来了。
纵观刘备对待张松的态度,可谓是一个逻辑严密的行动过程,谋划在先,忍发有时。张松虽是一代才子,为刘备所用,也就势在必然了。
忍之道可以使人立国,其为用亦大矣。
其实,忍是成功者必备的素质。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与他的臣下所发生的一些事也很能说明这个问题。
在楚汉相争的最艰苦的阶段,韩信攻破了项羽所设立的齐国,那时候,诸侯各霸一方,将领或是背项投刘,或是背刘投项,或是自立为王,真如演戏一般,反复无常。韩信听从了别人的劝告,派使者去见刘邦,要刘邦封他为齐地的假王。
刘邦一听,怒火中烧,觉得韩信太混账,自己这里形势吃紧,韩不但不率兵解救,反利用这个机会进行要挟,想做齐王。他当时就想大骂韩信的使者,谋臣张良连忙使眼色制止了他。张良私下里对刘邦说:“这时候可不能训斥韩信的使臣,更不能攻打韩信。现在韩信帮助您,则楚王就会灭亡;如果韩信背叛了您,去帮助楚王,那您可就危险了。韩信派人来,无非是想试探一下您的态度,您不如干脆封他为齐王,让他守住齐地,至于其他的事,等灭了楚国再说。”
刘邦听了他的这一番话,觉得十分有道理,回头对韩信的使者说:“大丈夫要当就当真王,何必当个假王!”于是,在第二年的二月,刘邦派张良携带印信,到齐地去封韩信为齐王。刘邦的这一招果真有效,本来犹豫不定想造反自立的韩信,便不好意思反叛,稳定下来,终于帮助刘邦获得了天下。
而韩信自己也经历了一个著名的忍的过程。政治斗争、军事斗争乃至争权夺利的斗争极其复杂,有时瞬息万变,忍受暂时的屈辱,磨炼自己的意志,寻找合适的机会,也就成了一个成功者所必不可少的心理素质,所谓“尺蠖之曲,以求伸也;龙蛇之蛰,以求存也”,正是这个意思。其实,这只是一个较低的境界,较高的境界是有意识地主动消隐一个阶段,借这一阶段来了解各方面的情况,消除各方面的隐患,忍中求进,才是真正的大忍。
他受胯下之辱的故事是妇孺皆知的。韩信是淮阴人,自幼不农不商,又因家贫,所以衣食无着,想去充当小吏,却无一技之长,也未被录取。因此终日游荡,往往寄食于人家。他曾和亭长很要好,经常到亭长家里去吃饭,吃多了,也就惹得亭长的妻子厌烦。于是,亭长的妻子提前了吃饭时间,等韩信到的时候,碗已经洗过很久了。韩信知道惹人讨厌,从此不再去了。
他来到淮阴城下,临水钓鱼,有时运气不佳,只好空腹度日。那里正巧有一个临水漂絮的老妇人,见韩信饿得可怜,每当自己的午饭送来,总分一些给韩信吃。韩信饥饿难耐,也不推辞,这样一连吃了几十日。一日,韩信非常感激地对漂母说:“他日发迹,定当厚报。”谁知漂母竟含怒训斥韩信说:“大丈夫不能自谋生路,反受困顿。我看你七尺须眉,好似公子王孙,不忍你挨饿,才给你几顿饭吃,难道谁还望你报答不成!”说完,漂母竟拿起漂絮而去。
韩信受人赐饭之恩,虽受激励,但苦无机会。实在穷得无法,只得把家传的宝剑拿出叫卖,卖了多日,竟卖不出去。一天,他正把宝剑挂在腰中,沿街游荡,忽然遇到一个屠夫,那屠夫有意给他难堪,嘲笑他说:“看你身材长大,却是十分懦弱。你若有种,就拿剑来刺我,若是不敢刺,就从我的胯下钻过去。”说完,双腿一叉,站在街心,挡住了韩信的去路。
韩信打量了一会儿屠夫,就爬在地下,径直从对方胯下钻了过去。别人都耻笑韩信懦弱,他却不以为耻。其实绝非韩信不敢刺屠夫,而是因为他胸怀大志,不愿与小人多生是非,如果一剑把屠夫刺死了,自己势必难以逃脱。所以,他审时度势,暂受胯下之辱。后来韩信跟刘邦南征北战,屡建奇功,被封为淮阴侯。他报答了漂母,但并未报复那个屠夫,而是把他找来,叫他当了一名下级军官。
据说姜子牙八十岁还未得志,连做小买卖都不成功,老婆也与之离婚,韩信与之相比,也就算不了什么了。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意思是说人在权势、机会不如别人的时候,不能不低头退让,但对于这种情况,不同的人会采取不同的态度。有志进取者,将此当做磨炼自己的机会,借此取得休养生息的时间,以图将来东山再起,而绝不一味地消极乃至消沉;那些经不起困难和挫折的人,往往将此看做是事业的尽头,或是畏缩不前,不愿想法克服目前的障碍,只是一味地怨天尤人,听天由命。
最后说“变”。
这个道理倒是十分简单了,慈与忍其实都是手段,而变才是目的。只有通过变,才能把以前的慈与忍所付出的代价加倍地补偿回来,从而实现自己的功利目的。
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极有意思的时代,那时候,诸侯纷争,天下大乱,各色人等纷纷登台亮相,现其本色。在这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时代,既可沙里淘金,又会沉渣泛起。我们可以从这一时期发生的许多事件中看出一些道理来。
例如,当时的楚国很强大,它总是想向北方发展,称霸中原,于是就集中兵力攻打中原的战略要地郑国;而郑国呢,为了自保,也已同西北方向的大国晋国结盟,以便获得晋国的军事支援。
楚国的军队忽然来攻郑国,兵势浩大,可晋国路途遥远,援兵一时无法赶到。是固守待援,还是与楚结盟,成了摆在郑国君臣面前的一个大问题。其实,形势很明朗,如果固守,前途只有一个,就是被楚国灭掉。郑国的大夫子驷打算同楚国讲和,子孔、子峤表示反对说:“我们和晋国这样的大国刚刚歃血盟誓,嘴里的血还未干,难道能随便改变誓言吗?”子驷和子展说:“我们的盟誓本来就说‘唯有跟从强大的国家’,现在楚军来了,而晋国又不救援我们,那么,楚国就是强大的国家了。盟誓的话,难道能去违背它吗?况且在要挟之下举行的盟誓,本来就没有什么诚意,即使违背了,神灵也不会怪罪的。神灵只降到那些有诚信的盟会,明察一切的神灵肯定会认为在要挟之下所进行的盟誓是不干净的,所以违背这样的盟誓不仅不会受到神灵的怪罪,还会得到赞许。”于是,郑国和楚国结盟,楚国的公子罢戎进入郑国的都城,与郑国一起在中分盟誓。
子驷的一番话,可谓妙矣。郑国与楚结盟,本来是背信弃义之举,但在子驷的辩论下,反成了正义的行动,是天人共助的正义行为。子驷不仅是一个通权达变的代表,还是一位才华卓越的舌辩家。
其实,就是那位讲究仁、义、礼、智、信的孔子,也是同意这种“变”的。一次,他刚同别人结盟,出门后就违背了盟约,他的学生问道:“您刚刚与人订立了盟约,马上就违背了,恐怕不太好吧!”孔子说:“在被迫的情况下订立的盟约,连神鬼都不相信,何况人呢?”
其实,即使奉行皇命也要通权达变的,有时候确实要搞阳奉阴违的那一套,要先忍后变,否则连性命也保不住,下面的例子很能说明问题。
刘邦在平定英布的叛乱中身受箭伤,又加上年老生病,回到长安就一病不起。这时,北方的燕王卢绾又反叛,刘邦闻讯,便让樊哙挂相印领兵出征。樊哙离开长安后,与樊哙素有嫌隙的人就乘机说他的坏话,刘邦此时疑心正重,就听信了这些话,大骂樊哙说:“樊哙匹夫见我有病,竟然希望我死掉!”刘邦命令陈平用驿车把周勃送到樊哙军中,前去接替樊哙的主将职务,陈平则取回樊哙的首级。两人接受了命令,便飞驰而去。
在路上,两人商议说:“樊哙是皇上的老部下,战功赫赫,关系众多,又是吕后的妹妹吕须的丈夫,皇上对他素来倚重。这次皇上生病,容易动怒,听信了别人的谗言,这才要杀他,恐怕将来会后悔的。皇上一后悔,恐怕要拿我们出气,即使皇上不怪我们,吕后也会怪我们。再者,万一皇上近日驾崩,那可就更麻烦了。我们不能亲手杀他,宁愿把他装在囚车里,送回长安,让皇上亲自处置他。”二人计议一定,在樊哙军的外围设了一个祭坛,用皇上的符节把樊哙召来,读完了诏书,就把樊哙的双手捆了起来,装进了囚车,由陈平负责押回。
在回长安的途中,陈平就听说刘邦死了,他担心吕后恼怒这件事,就先乘车赶回,向吕后汇报这件事。在刘邦的灵前,陈平边哭边说,把擒押樊哙的事说了,吕后知道樊哙未死,也就放下了心,没有责怪陈平。但陈平还是怕吕须进谗言,就向吕后要求进宫宿卫,吕后就让他做皇帝的老师,这样,陈平成天侍候在皇帝的身边,吕须就很难有空去谗毁陈平。等樊哙解到以后,吕后马上释放了他,并恢复了他的官职和封邑。
三国时期的曹操被世人称为奸雄,其机智灵活、善于察言观色、见风使舵是极其著名的。在董卓挟持皇帝、图霸京师的时候,亏得曹操机变迭出,才逃得了一条性命,兹将《三国演义》上的这段描写摘录如下:
一日,于侍班阁子内见旧臣俱在,允(汉朝的司徒王允)曰:“今日老夫贱降,晚间敢屈诸位到舍小酌。”众官皆曰:“必来祝寿。”当晚王允设宴后堂,公卿皆至。酒行数巡,王允忽然掩面大哭。众官惊问曰:“司徒贵诞,何故发悲?”允曰:“今日并非贱降,因欲与众位一叙,恐董卓见疑,故托言耳。董卓欺主弄权,社稷旦夕难保。想高皇帝诛秦灭楚,奄有天下;谁想传至今日,乃丧于董卓之手,此吾所以哭也。”于是众官皆哭。
坐中一人拊掌大笑曰:“满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还能哭死董卓否?”允视之,乃骁骑校尉曹操也。允怒曰:“汝祖宗也食禄汉朝,今不思报国而反笑耶?”操曰:“某非笑别事,笑众位无一计杀董卓耳。操虽不才,愿即断董卓头,悬于都门,以谢天下。”允避席曰:“孟德有何高见?”操曰:“近日操屈身以事卓者,实欲乘间图之耳。今卓颇信操,操因得时近卓。闻司徒有宝刀一口,愿借于操入相府刺杀之,虽死不恨!”允曰:“孟德果有是心,天下幸甚!”遂亲自酌酒奉操。操沥酒设誓,允随取宝刀与之,操藏力,钦酒毕,即起身辞别众官而去。众官又坐了一回,亦俱散讫。
次日,曹操佩着宝刀来至相府,问:“丞相何在?”从人云:“在小阁中。”操径入。见董卓坐于床上,吕布侍立于侧。卓曰:“孟德来何迟?”操曰:“马羸行迟耳。”卓顾谓布曰:“吾有西凉进来好马,奉先可亲去捡一匹赐与孟德。”布领命而出。操暗忖之曰:“此贼合死!”即欲拔刀刺之,惧卓力大,未敢轻动。卓胖大不耐久坐,遂倒身而卧,转面向内。操又思曰:“此贼当休矣!”
急掣宝刀在手,恰待要刺,不想董卓仰面看衣镜中,照见曹操在背后拔刀,急回身问曰:“孟德何为?”时吕布已牵马至阁外。操惶遽,乃持刀跪下曰:“操有宝刀一口,献上恩相。”卓接视之,见其刀长尺余,七宝嵌饰,极其锋利,果宝刀也,遂递与吕布收了。操解鞘付布。
卓引操出阁看马,操谢曰:“愿借试一骑。”卓就教与鞍辔。操牵马出相府,加鞭望东南而去。布对卓曰:“适来曹操似有行刺之状,及被喝破,故推献刀。”卓曰:“吾亦疑之。”正说话间,适李儒至,卓以其事告之。儒曰:“操无妻小在京,只独居寓所。今差人往召,如彼无疑而便来,则是献刀;如推托不来,则必是行刺,便可擒而问也。”卓然其说,即差狱卒四人往唤操。去了良久,回报曰:“操不曾回寓,乘马飞出东门。门吏问之,操曰‘丞相差我有紧急公事’,纵马而去矣!”儒曰:“操心虚逃窜,行刺无疑矣!”卓大怒曰:“我如此重用,反欲害我!”儒曰:“此必有同谋者,待拿住曹操便可知矣。”卓遂令遍行文书,画影图形,捉拿曹操:擒献者,赏千金,封万户侯;窝藏者同罪。
如果还要再问在传统的封建官场上有什么制胜的法宝的话,那就还是这三个字:慈(收服人心)、忍(等待、争取时机)、变(采取主动的行动)。
(参见《旧唐书》、《新唐书》、《三国志》、《史记》、《明史》、《三国演义》等)
7.晏子为相
管仲是齐国的国相,曾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的首霸,他死了以后,齐国很难再找出像他这样的人才来了。晏婴接替了他的位置,辅佐了其后的两位君主都不太成功。他虽然赶不上管仲,但有些做法还是很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