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乱世汉王
21662100000090

第90章 既定方针(8)

个人认为:曹操对于徐庶志在必得之心,应为史实。东汉游学之风大炽,东汉末年的游学既上承先秦遗风,又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随着士人群体意识的增强与宦官集团的严重对立,东汉文人的游学目的从求知做学问,逐渐发展为只是为了交友、扩大知名度,等待权贵、士林领袖的赏识,有了太多的功利心。

游学在游不在学,在汉末时期尤为明显。游学者多奔走于名士之门,经师与官宦多是一体,跟随为官或曾为官的经师读书,有机会获得直接的名誉和现实之利益。(公孙瓒、刘备等人师从卢植,正是缘于此)需要指出的是,陈留、颍川、汝南等地方正是处于东汉京师洛阳的外围地区,是东汉后期政治的后花园。颍川、汝南文士热衷政治,颍川、汝南地方士人在朝野颇具影响力。徐庶作为颍川士人中的佼佼者,他追随刘备所带来的政治影响力不容曹操忽视。

刘备比徐庶更加狼狈。当阳长阪他再次丢失了老婆孩子!两个女儿的丢失对他来说,并无什么紧要,老婆动辄丢失更是家常便饭。但他这次险些丢失了宝贝儿子刘禅!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阿斗得以无恙,缘于关键时刻张飞和赵云发飙了!刘备“弃妻子南走”职责在身的赵云不能一走了之,赵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在赵云浴血奋战之下,甘夫人与刘禅幸免于难。——(《三国志-赵云传》)

就在刘备狼狈奔逃时候,“有人言云已北去者”。刘备大怒,以手戟擿之曰:“子龙不弃我走也!”——(《三国志-赵云传》注引《云别传》)

话音刚落,劫后余生的赵云带着甘夫人与阿斗无恙归来,历史上从此有了“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的歇后语。

手可过膝的刘备摔孩子,或者只是轻轻地将刘禅放在地上而已。哪知道刘备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轻轻地一“摔”之下,阿斗竟然因此落下了“脑残”的病根。

历史上真实的刘禅,其实并不是人们认为的那样二,他仍然继承了父亲的一些优秀基因。只不过,与刘备相较,他确实有点朽木不可雕也的意思。

刘备的这次跑路,凶险之状远过于从前。

为了保证可以再现胜利大逃亡的历史场景,刘备为自己安排了断后人马——使飞将二十骑拒后!

面对着蜂拥而至的“虎豹骑”,张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大喝:“身是张翼德也!可来共决死!”——(《三国志-张飞传》)

张飞的身后是刘备君臣一行匆匆跑路的身影,他已经退无可退。兔子急了都要咬人,狗急了会跳墙。张飞这时候也急眼了。唯有破釜沉舟的拼命,或者才能转危为安。所有人命悬一线时候,张飞身体中的潜能被唤醒,他的小宇宙开始熊熊燃烧。望着张飞钢铁般坚毅的眼神中透露出来的腾腾杀气,“虎豹骑”忽然集体熄火,没有一人胆敢上前与张飞一决生死。(史载:“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后世亦有了张飞当阳桥头独退曹兵的传奇故事)

从此张飞的勇猛与关羽相俦,“东汉以后称勇者必推关、张”(清-赵翼语)

追兵受阻,刘备一行“数骑”得以趁隙“斜趋汉津”,恰逢关羽水军。刘备君臣一行弃岸登舟“得济沔”,刘表长子刘琦闻讯亦率军赶来接应。

在众人策应之下,刘备终于摆脱了曹军的追杀,有惊无险的抵达夏口(今汉口)。

追随刘备的十余万众下落如何?人们并不关心这些。

刘备所说的“吾何忍归去”言犹在耳!或者,在刘备的心底也自有他的解释:大难临头时候,他连妻子也无法保全,遑论他人?

只是甘夫人与阿斗有赵云去救,而那些无辜生民又有何人去救?

在情知没有能力保全这些人民的时候,为何偏偏要带了他们一同上路?

而且令人费解的是,刘备为什么不让关羽带了所有人的家眷走水路?

难道这些人集体晕船?关羽率领的水军从樊城出发,为何会在汉津(今湖北沙洋境)与刘备相逢?

刘备走陆路一天十来里,难道关羽的水军是在陆地行舟吗?

历史有许多真相早已经是杳不可知,所有这些似乎无关宏旨的历史细节,更不是人们所关注的。人们只知道刘备再一次成功的虎口脱险!

有偏激者认为刘备这次兵败当阳,是他一次赤裸裸的绑架行为。对此说,笔者不敢表示苟同。刘备这次逃亡之旅,凶险万分。他的行为至多可以视为成曹操之恶,称美于已。

当阳之败,刘备虽败犹荣,是役,曹操军事方面完胜,而刘备为自己未来政治加分不少。

刘备在荆州的数年苦心经营,为他增加了许多的政治筹码。就在他被曹军追击的走投无路时候,遥远的江东孙权政权及时向他递出了橄榄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