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他们这群人
21653800000020

第20章 当一辈子人民的勤务员———记人民医生刘学江同志

张种田

刘学江同志是中共党员,甘肃省临洮县辛店人。1949年参加工作,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独立第一师师部休养所护士、原平罗县潮湖农场卫生院院长,1984年离休,享受副处级待遇。

1932年的冬天,在一个大雪飞扬的夜晚,邻近临夏的洮河岸边的一个小茅草屋里出生了一个男婴,他就是刘学江。在这个偏僻的山村里,由于刘学江的出生,也热闹了一阵子。刘学江的爷爷虽然家庭贫寒,在满月那天,还是借了几斤面粉,请庄子里老人们吃了顿浆水长面。刘学江10岁那年,父亲把他叫到跟前说:“娃呀,眼看这日子过不下去了,让你念书爹没钱,爹只好让你给地主家放羊挣口饭吃。”刘学江说:“我听爹的。”从此他吃住在羊圈,除放羊外,他早晚还要干些挑水、打扫院子、朝田里背粪、扫树叶、劈柴等杂活。就这样还满足不了地主婆的要求,时常打的他皮开肉绽,他像生活在地狱里似的。父亲看了,也只能泪流满面,心疼地对他说:“儿子,坚持吧,苦日子即将过去,曙光就要来临。”

刘学江每天朝太阳升起的地方看着,他曾听老人们讲,毛主席、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军可勇敢了,打得蒋介石的反动军队丢盔弃甲,一败涂地,我们快要解放啦。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想解放,要解放成了他的精神支柱。每当他挨了地主婆的毒打时,就在心里说:“不要看你今天闹得欢,明天叫你吸水烟。”复仇的火焰在他幼小的心里燃烧着。

刘学江万万没想到,1949年6月正在山坡上放羊的他,被国民党的军队抓了兵,送到了宁夏,在马鸿宾的部队里当兵。在马鸿宾的军营里他质问带兵的军官:“你们为什么抓我?”带兵的军官非但不回答他的问题,还霸道地朝他脸上给了几巴掌,打得他头晕眼花,满嘴是血,并打掉了一颗门牙,他当场跌倒在地,许久才睁开眼睛,有气无力地问:“你们为什么随便打人呀?”带兵的军官啥话也没说,走到刘学江跟前踢了他几脚,然后说:“哼,你要是再问,我一定送你见阎王。”带兵的军官走后,其他被抓的兵把他扶起来,关心地对他说:“兄弟,再不要胡闹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挨打后,他染上了霍乱病,那些带兵的军官怕他死在营房里,就派人把他抬到老百姓的场房里。他在死亡线上挣扎着,两眼巴巴地朝着太阳升起的地方看着,泪水吧嗒吧嗒的流在那潮湿的铺上,嘴里喊着:“天呀天,不睁眼的天,难道你看着我刘学江死吗?”周围的乡亲们听了,流着伤心的眼泪劝刘学江说:“兄弟,你别太难过了,有什么难处告诉我们,我们会帮助你的。”刘学江抓住一位乡亲的手说:“谢谢乡亲们对我的关心,我是个快要死的人,就盼东方出太阳。”说罢,又昏迷过去了。当时有位年老者掐了一下刘学江的人中穴,刘学江苏醒过来,有位妇女端来一碗粥徐徐地灌入刘学江口中,他这才活了下来。

宁夏解放后,刘学江所在的八十一军被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独立第一师,随后部队派他到师部教导大队卫生训练班学习。

在训练班里,刘学江如饥似渴地学习医学知识。在课堂上,他认真听老师讲课,用心记住老师讲的内容。下课后,他还跟在老师后面,虚心请教,直到弄懂本节课的内容才罢休。刘学江这种刻苦学习的精神,使老师很感动,在课堂上表扬了他,说他学习认真,刻苦钻研,是个好战士,好学员,并号召全班同志向刘学江学习,学好课程,掌握为战士服务的本领,将来当一名合格的卫生兵。训练班指导员也插话说:“同志们,刚才尹老师说得很对,你们是宁夏解放后我军培养的第一批医务人员,是打开旧军队的先锋队。训练班结束后,你们中的学员可能担任不同的工作,比如有的人干医生,有的人干药剂士,有的人干护士,有的在连队里干卫生员。你们无论干什么工作都是光荣的,只是分工不同,目标都是一致的,那就是为人民服务。”指导员的讲话博得了阵阵掌声。刘学江听了指导员的讲话,心里热乎乎的,他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立即站起来像宣誓一样地说:“指导员同志,解放军就是我的家,我爱我家,共产党就是我的妈,我听妈的话,将来无论分配我做什么工作,我都热爱我的工作,坚决完成上级交给我的任务。”

刘学江同志的表态,得到全班同志的认可,他们认为来这里学习,就是准备为战士服务的,学好医学知识是大家的共同目标。他们以刘学江同志为榜样,掀起了比先进,赶先进,超先进的高潮。他们学习热情高涨,上课仔细听,下课后展开大讨论。虽然他们中有许多人不识字,但是他们用坚强的毅力,克服困难,刻苦钻研,死记硬背。从课堂到营房,到处都是热情洋溢的学习场面。毕业考试结果优秀的占了90%,良好的占了10%。

卫生训练班于1950年6月结业,刘学江同志被分到师部休养所当护士。1955年休养所集体转业到地方医院后他仍然干护理工作,直到1964年才改行当医生,担任平罗县潮湖农场卫生院院长。在14年的护士生涯中,他爱岗敬业,全身心地工作在这个崇高的岗位上,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院长常说:刘学江同志思想进步,政治觉悟高,工作踏实,服务热情,是一个忠诚的人民勤务员。

刘学江16岁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7岁加入中国共产党,有一句话常挂在他嘴上,那就是“解放军是我家,我爱我的家,共产党是我妈,我听妈的话”。他在做好护士工作的同时,认真学习文化知识。1952年的冬天,他在文化教员的热情帮助下,和同志们一道用祁建华的速成识字法,掌握了汉字拼音方法,在一个冬天内学会了许多生字。接着他又学习了数学、化学、物理等课程,他的文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他深有感触地说了一句话:“文化知识太重要了,怪不得高玉宝能写出那么好的小说来,都是认真学习文化知识的结果。”到后来,他把高玉宝作为自己的学习榜样,也写了许多他和家庭的文章,揭露了黑暗的旧社会,歌颂了伟大的共产党。文化教员对其他人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刘学江同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大家都要向刘学江同志那样刻苦学习,在文化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在场的同志对此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掌声表达了对刘学江的肯定,也表达了大家学好文化的信心。这年冬天他彻底摘掉了“文盲”的帽子,精神非常兴奋,他像孩子似的整天跳呀,唱呀,心里总是像喝了蜂蜜一样甜滋滋的。

掌握了文化知识的刘学江,开始积极学习政治理论知识,认真攻读毛主席著作,弄懂弄通辩证法。他常对人说:“政治是统帅、是灵魂、是指南针,只有政治素质过硬才能干好革命工作。”为此他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牢固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下定决心为建设美丽富强、繁荣昌盛的强大国家而奋斗终身。

刘学江1950年从事护士工作,在这个岗位上,从部队干到地方,整整干了14年。在这14年中,许多同志调换了不同的岗位,有的同志升职成为了各级领导。但他毫无怨言,敬业爱岗,充满热情地工作在这个岗位中。14年间,他经历了许多人生苦乐。20世纪50年代的护士工作比较艰苦,那时宁夏地区的病房不但没有电灯,连煤油灯也没有,到了晚上,整个病区一片漆黑。护士晚上做治疗,给火炉添煤,打扫卫生,只有一个马灯照亮。当时刘学江还编了一首顺口溜:“马灯马灯,照我行,走串病房,查看病情,一手提灯,一手打针。”

在20世纪的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护士不仅要做治疗,还要干许多工作,如打扫病室卫生,擦洗茶几玻璃,给病人送水,生火炉,提煤炭,掏炉渣。刘学江上班时,不怕脏,不怕苦,愉快地干着这些工作。他工作热情高,一到病区,就手脚不停,提煤炭、掏炉渣等粗活、累活他都抢着干。他对一块上班的同志说:“我出身农村,干活干惯了,你们干好治疗工作,我呢,把勤杂工作搞好。”他是这样说了,也是这样干的。

他像蜜蜂一样辛勤工作着,无论是分内的,还是分外的工作,什么都干。如挖厕所、打扫环境卫生、换洗病人的被褥和床单、给病人理发、洗脚、剪指甲,看见啥活干啥活,大家给他起了个外号叫“闲不住”。

50年代至60年代初,无论是部队医院还是地方医院,都是综合性的医院。那时的医院不分科,医生虽然分科,但不专,所以护士工作千头万绪,必须充分掌握内外科、妇儿科、五官科、皮肤科、骨科、泌尿科、传染科等病人的护理工作的技能,才能满足临床各科的需求。为了适应各科病人的护理,刘学江着实下了一番工夫。他上班时向各科医生请教,下班后翻阅各种医疗理论书籍,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当时的医院同事说:“刘学江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同志,他思想进步快,工作积极肯干,技术过硬,团结同志,他是共产党员的楷模。”

刘学江不但护士工作干得好,体育锻炼也搞得好。他是篮球队员,由他参加的篮球队无论是院内的比赛,还是和外单位的比赛,场场打胜仗。只要有他参加的篮球比赛,无论是下班后还是星期天,医院的职工都自愿组成“拉拉队”为他助威。1958年,平罗县医院和13团的一场篮球友谊赛在平罗县中心区举行。这天比赛非常激烈,刘学江特别卖力,他既当指挥员,又当运动员,经过双方队员的艰苦努力和奋力拼搏,双方得分数突破了先前的最高记录。他还参加了乒乓球、羽毛球、排球等体育比赛,参加了医院组织的文艺晚会、交谊舞等活动,为活跃职工业余生活、增强职工体质作出了贡献。院长在晨会上对刘学江进行了表扬,他说:“我们这个医院比较荒凉,一是周围没有群众,二是周围没有放映电影、举办文艺表演的场所,三是距离县城比较远,所以搞好文体活动对丰富职工业余生活、稳定职工思想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有刘学江同志这样的活跃分子,对搞好医院的文体活动非常重要。”

1959年至1962年,由于我国发生了多种自然灾害,再加上前苏联讨债,我国人民的生活极度困难。政府为了解决自然灾害带来的困难,防止发生社会动乱,及时采取了紧急措施,对干部、工人、城市居民的口粮、食品、布匹、棉花、肉、油等实行定人、定量凭票供应。那时刘学江工资很低,根本无法维持家庭生活。他面对困难,一不伸手向国家要救济款,二不要组织上给他补助,正如一些人批评他的那样:“甘肃人怪脾气,宁肯自己受罪,不向组织要救济”。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他忍饥挨饿,拖着疲倦的身体,利用下班时间,到生产队收割过的小麦田、高粱田、土豆田、萝卜田里,拣拾掉在田里的麦穗和高粱,挖翻遗漏的土豆和萝卜。每当家里用这些拣回来的食物和供应粮混合做饭时,他满意地对家人说:“这就叫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有时候,他用土枪打上一只野兔,拿回家改善生活,他对子女说:“这是神仙过的日子”,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子女们虽然表面上装出愉快的样子,但内心深处却非常痛苦。尤其是他们看到父亲那瘦弱浮肿的身体,看到父亲为他们的生活而奔波,背地里暗暗流泪,并为有这样坚强的父亲感到骄傲和自豪。

刘学江带领全家度过了低标准时期,他的自救举动影响了许多在死亡线上挣扎的人,他们看到了光明,看到了希望,他们不约而同地拿起铁锹、铲子,奔跑在茫茫的田野上,挖翻那些留在地里的粮食。后来医院领导觉得刘学江的做法确实不错,于是发动职工在夏收和秋收时到田里拾粮食、拣蔬菜,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收获了不少粮食、土豆、萝卜、树叶、野菜、草籽,然后经过加工制成食物,挽救了许多浮肿的同志。刘学江同志由于劳累过度,加上生活水平低,他得了肝癌。当他在医院诊断书上看到“肝癌晚期”的字样时,他并不恐惧。他想:病魔已经夺走了无数人的生命,夺走我的生命也属于正常现象。他并没有立即住院治疗,而是从容地走亲访友。他带着妻子、儿女回了一趟甘肃老家,重新游览了兰州,然后回平罗挨家逐户地走访了老战友,最后在大家的劝说下勉强住了几天医院,了一下心思,就回家休息。刘学江同志于1994年与世长辞,他的战友们按照他的遗嘱将他安葬在青草圈。

刘学江同志虽然去世了,但是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值得所有医务工作者学习,他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值得我们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