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大学论·情感体验论
21648900000006

第6章 情感教育价值至上

情感与价值的关系是主观与客观、意识与存在的关系,而后者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因此价值与情感的关系问题也是价值理论和情感理论的基本问题。不处理好这个问题,就不能唯物地、辩证地处理好其他相关的理论问题,就不能透过变幻莫测的情感现象发现其内在规律性。

情感教育的社会价值

所谓情感教育的社会价值,是指情感教育活动在满足社会需要、促进社会发展方面的积极意义。一个社会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它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情感教育在创造这些条件的机制中意义重大。情感教育的社会价值之内涵表现在两个方面:情感教育具有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属性和功能;社会的全面发展需要情感教育。从情感教育的作用范围来看,其社会价值是指情感教育作用于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后所呈现出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

政治价值

在每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都会有特定的社会发展目标来统领庞杂的社会实践活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发展目标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根本意义上讲,和谐社会是指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个层面的全面和谐。和谐社会的首要标志之一就是政治稳定。这种政治稳定取决于社会多方面的和谐态势,这种和谐态势不仅需要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硬性”手段来调整,而且也需要运用情感教育这种“软性”手段来调节。尽管情感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不是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但却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协调人际关系、促进人际和谐。按照唯物辩证法所揭示的事物自身的辩证逻辑,和谐是事物本质中差异面的同一,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一种状态,是反映矛盾统一体在其发展过程中对立面之间所表现出来的协调性、一致性、平衡性、完整性和合乎规律性的辩证法范畴。人际和谐是指人与人之间建立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状态。人际关系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关系,它不仅是一定经济基础和社会关系的反映,也是一定社会文明、思想道德、文化修养的集中表现。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发展与政治的稳定。正如孔子所言:“和无寡”。即一个国家的稳定,并不取决于财富、人口等的多少,而取决于分配是否公平、人心是否安定,人与人之间是否和睦相处。当今的社会,人际间基于各自价值尊严的回归而实现了真正意义的合作,形成了真正的集体。然而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刷下,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摩擦会难以避免地出现。但由于根本利益和追求目标的一致性,这种矛盾和摩擦是可以化解的,情感教育天生是融洽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具有调整、维系人际和谐之功能,通过其特有的感染、交流等方式来促进人际间思想和情感的理解和沟通,提高他人对个体言行的可接受性,形成和谐的情感氛围。进而增强对他人的亲近感、社会的归属感和向心力,为社会的政治稳定奠定坚定的基础。

协调利益关系、促进群己和谐。所谓群己和谐是指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和谐,即社会群体与个体的和谐。中国古代的荀子认为:“人是合群的动物。”合群是人类的自觉行为。社会群体和谐,人类意志才能统一,人类整体的力量才能增强,才能战胜万物。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利益关系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取向多样化、利益差距扩大化,这种利益关系的变动导致人们之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这种冲突处理的得当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国家化的进程,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妥善处理好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在这方面,情感教育具有一定的优势。首先,情感教育帮助人们克服心理偏差,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不断进行自我调整。通过沟通、感化、说服等方式,使人们能够在不同程度上超越本位的利益。从全局的角度,从整体利益的角度考虑问题,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会增强社会的责任感,让人们树立起获取利益合理、公正的观念,从而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其次,情感教育本身具有感染的功能。人是有理想、有感情的,人的真情和热忱可以激发、引起,从而产生强烈的共鸣。工作学习中用情感的力量去打动人、感染人,用逻辑的力量说服人,就会让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利益要求表达出来,增进彼此交往的良性循环。缓冲其对社会的冲击,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协调天人关系、促进天人和谐。天人和谐指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古人早就提倡“天人合一”的观点。如:庄子提出“天地与我共生,而万物与我同一”的思想。老子所说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也说明了天地遵从自然之道的道理。人类与自然本就息息相通,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人类的繁衍生息依赖于自然,同时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所从事的一切活动又影响改变着自然。而自然又反过来通过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等负面影响报复、制约着人类的发展。这就决定了人类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是人类活动必须与自然协调,人类的实践活动必须建立在人与万物的统一、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在这种影响与被影响、制约与被制约的过程中,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加剧,逐渐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股逆流,给人民生活带来众多的负面影响,故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走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道路就成为社会的必然选择。情感教育则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中不可缺少的手段。情感教育能够通过心灵深处的体验,帮助人们确立合理的生存态度,进而激发出爱的情感,从而自觉地爱护世界上的一草一木,让人们从思想上正确认识人类社会所面临的生态环境恶化之灾,摒弃“人类中心观”,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使生态责任感深入人心,形成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崇高的道德情操。

经济价值

情感教育的经济价值是情感教育活动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积极意义。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没有社会的物质生产,社会就不能存在,更谈不上发展。因而任何社会都需要发展的社会生产,情感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活动,同样具有一般物质的生产特点,受到经济规律和价值规律的制约。它通过提高人的情感素质这个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来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从而实现其经济价值。

提高人的情感素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从经济学的角度讲,社会经济的发展有赖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而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包括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情感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活动,其本身并不具备生产力的性质,但它具有生产力的潜能,由潜能可以间接地转化为生产力,这种转化将需用两个步骤完成。第一步,情感教育将社会要求的思想、道德、规则传递给作为主体的人,影响主体的情感、意志的生成,激发其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直接地作用于主体的人而产生的精神价值。第二步,作为主体的人在这种情感教育的激发下,将热情变成实际行动,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智,通过劳动和生产,产生了物质价值。从而实现了一种间接的经济价值转化,通过这种转化,原有的精神价值就转化成了物质生产力。在这个转化的过程中,主体的人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为只有作为主体的人才是世界上唯一具有能够使精神变物质的自觉的能动性动物,而这种能动性发挥得如何主要取决于人所受到的教育。情感教育正是通过提高人的情感素质,激发人的热情,从心灵深处点化、渗透来调动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生活和学习之中,在生活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经济效益,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提供有利的条件。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震撼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一些旧的方式和观念正在不断为新的方式和观念所替代,激烈的竞争和快节奏的生活,不可避免地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压力和负担。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将会引起心理失衡,产生焦虑、抑郁、恐怖等现代社会的心理疾病。这在客观上不利于人们对市场经济的认同与接受,不利于形成和市场经济相一致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甚至导致行为上的抵触。研究表明,如果一个国家的公众缺乏一种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那就注定不能跨入拥有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化国家行列,这是许多国家在致力于现代化过程中所得出的一条重要经验。因此,开展有效的情感教育,首先,要从小培养人们适应现代生活的健康向上的情感品质,让人们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其次,要建设良性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一方面使人们解放思想,冲破旧观念,为建立社会主义新道德提供有利的条件。另一方面产生了一些如金钱至上、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等消极的思想道德观念。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正常经济秩序的运行,出现了拜金主义、利益主义、道德失范等“病症”。情感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这些非正常的现象,同时也可以赋予人们精神力量和道义的支持,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营造健康的经济发展环境。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功能以及体制的不完善,使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出现了经济成分、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多样化。这些对社会的稳定、经济的正常运行带来了潜在的危机,若没有一个健康、良好的经济环境做后盾,这些势必会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因此,良好的经济运行环境显得十分重要。当然良好的经济环境的创设途径有多种,如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等。这些手段的背后说到底是靠人的思想意识支配的,先进的思想意识会促进经济的发展,落后的思想意识将阻碍经济的发展。情感教育帮助我们客观地看待这些现象,从而帮助人们树立信心,强化人的道德情感意识、诚实守信的信誉意识、保护环境的生态伦理意识。以人们对自身经济行为的自觉性和内在约束,引导人们超越狭隘的个人利益,认清个人与社会的联系;对于教育者进行思想上的灌输,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方法论意义上的指导,从而形成宽松、和谐、健康、良好的经济环境。

此外,情感教育的经济价值还在于为现代化进程中的各层次决策提供情感咨询。决策不仅仅是单方面的经济、科技问题,必然会涉及价值、精神层面,不仅需要合理论证,还需要情感方面的调理。如果忽视情感咨询,往往会带来心理错乱和社会情绪的波动,导致政策失误或难以实施。

文化价值

世上有一种东西,比历史更悠久,比权力更威严,比磐石更坚固,改朝换代剥蚀了它的容颜,却从不能折损它的傲骨。它———就是文化!文化是一个意义十分宽泛的概念,中国古代《易经》上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为天下。”它的意思是用“人文”去“化育”人群,用精神、理论、制度、法令、条理、习俗等去感化、教育社会与人群。按照泰罗的说法:“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得到的一切能力与习惯。”

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情感教育的文化价值指的是情感教育活动对于人们文化需要的满足程度以及对促进社会发展方面的积极意义。一般来说,这种满足是通过对文化的传播、过滤选择和创造来体现的。

文化的传播。教育既要承担知识、技能等基本文化要素的传播,也要承担人类文化心理结构中的情感文化传播,在人类文化心理结构中,情感文化传播一般有赖于情感教育的传播。传播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人际传播也叫人际沟通,是人们之间传递或交换知识、意见、感情、愿望等的社会行为,情感教育的人际传播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上:其一,自上而下式的情感教育,即由年长者向年幼者传递情感经验,使原本外在于年幼者的社会情感得以内化。传统的情感教育即以这种情感传递形式为主导。其二,自下而上式的情感教育,即由年幼者向年长者传授情感经验。其三,同一式的情感教育,即同龄人之间互动的方式传递,同辈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传授情感经验。情感教育在这三种模式的动态运行中实现了情感文化上、中、下三个层面的传递。大众传播即指特定的社会集团通过文字、电波、电影等大众传播媒介,以图像、符号等形式,向不特定的多数人表达和传递信息的过程。这种传播范围广、见效快,具有共享的功能。如:1995年美国人戈尔曼《情感智商》(EmotionalTelligence)一书的出版当即以极大的魅力轰动全美,经久不衰地遥居畅销书的榜首,很快就被译成多种文字,情绪智力随之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社会话题。

文化的过滤选择。人类的情感纷繁复杂,良莠并存。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情感教育不可能将之完全兼收并蓄,而是依据一定社会、时代的要求,对其进行必要的价值甄别与筛选过滤,然后将与情感教育的目标相一致,便于提高受教育者的情感能力、情感意识、情感价值等文化因子以积极的姿态加以吸取、编撰至情感教育的体系。反之,如果一定的文化因子与情感教育的目标不一致,甚至相违背,情感教育则会对其消极的因子进行排斥和扬弃。可以说,文化过滤过程的实施有两步:第一步,肯定性的情感教育价值的过滤,目的是吸取那些积极的“因子”。第二步,否定性的情感教育价值的过滤,目的是扬弃那些消极的“因子”。总之,情感教育的文化过滤是肯定性和否定性的统一。

文化的创造。情感教育的文化创造价值在于为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造就大量具有创造活力的人。个体要生存发展,要生活幸福,首要的前提当然是个体具有独立生活和创造生活的能力。这一能力只能通过教育才能完成。情感教育力图在培养人的文化创新意识方面下工夫。情感教育中的文化创新意识中包括精神的激励,它符合人的行为活动规律,因为人的思想动机是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而动机的产生正是创造的直接指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激发人们的积极性,既要靠经济手段,也要靠有效的精神激励。情感教育通过精神激励,可激发人的行为动机,端正人的态度,发展人们的自我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调动人的创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间接地实现文化创造价值。

生态价值

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来,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导致整个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社会创造了空前无比的物质财富。正如马克思所说:“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在此过程中,人类的物质生活大为改观、主体意识不断膨胀,改造自然的能力愈来愈强。但当人类在享受并大肆挥霍着丰富多彩的物质成果时,却惊异地发现,作为现代化的成果,与物利滚滚而来的还有资源的匮乏、森林的锐减、沙漠的扩大、物种的灭绝、全球的变暖等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特别是20世纪中期以后,生态环境问题演化成全球性的危机,人类面临的不仅仅是人口爆炸、沙漠的扩大与动植物的灭绝等问题,更重要的是诸如臭氧层的破坏已使人类暴露在紫外线的直接辐射之下,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加所造成的“温室效应”和热核武器的制造已使人类面临灭顶之灾。严峻的背景下,迫使人类开始重新考虑与审视自己的行为轨迹。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类如何正确处理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人类应对自然持什么样的态度问题,说得直白些,就是应该对自然抱有何种情感的问题。因此,在生态环境问题中如何培养人们对自然的丰富情感和对生态问题的关心,就成为情感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保证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顺利进行。所谓可持续发展,按照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在《我们的未来》中的表述,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这一概念就其社会观而言,主张公平公正。就其自然观而言,主张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些观念是对传统模式的挑战,是为谋求新的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而建立的新的发展观。作为刚刚迈向现代化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方针。要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求人类善待自然、关心环境、充分发挥人类的自觉性,保持人与自然的动态平衡。人类要提高生存质量、要发展,必须实现主体观念的转变,处理好人的价值取向和自然生态规律的矛盾,既要肯定人类发展的权利,也要肯定自然界生存发展的权利,充分尊重客体的价值。其次,要树立主客体之间的平等意识、共生意识。从本质上说,主客体是相对而言的,二者是对象性的存在关系。古希腊的哲学家普罗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没有世界的人和没有人的世界同样是不可想象的。人与自然具有俱损俱荣的关系,所谓“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同一”。具有主动性的人担负着天生爱护自然、保护生态和共同繁荣的使命!最后,要求人们树立新的道德观,确认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伦理关系,摒弃“人类中心主义”,把善和恶的观念扩展到自然界中去,因为我们所面临的人为的各种罪恶,都起因于人的食欲性和侵略性,是自我中心主义的产物,因此根治这些罪恶的办法必须从克服自我中心主义去寻找。

情感教育的一项重要使命就是让人们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发展观和价值观,形成在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中发挥积极作用所必须有的态度、主动精神和责任感,以此来保证生态环境的健康、稳定和持续发展。

唤醒人的生态伦理良知、树立生态文明意识。良知是沉积于个体内部深处的一种天然的、潜在的美好情愫和内在品质。正如孟子所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生态伦理良知是人与生态环境交往过程中行为的善恶标准在个体人格中的内化,它是人的发展的自然有机构成。人的发展的自然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人的主体自然及其机能发展的规律性,即人与自然的同质性,二是人的发展对客体自然(外界自然)的相属性。这一方面又分为两点:其一,是人的发展对客体自然的物质相属性。其二,是人的发展与客体自然的精神相属性。人对客体自然的物质相属性与精神相属性是对立统一的。可见,人的发展的自然性并非只是生物性,它是人性,是人的本质的规定之一。从这两点内涵分析,我们可以明白:当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趋向于保护生物的完整性与和谐性时,他的观念和行为才是正确的。这也就是说:“假如我们伤害大自然的其他生物时,我们便是在伤害我们自身。一切生命没有高低贵贱的分界线,并且每一种事物都是互相关联的。而且,在我们所觉察到的作为个别的有机体和存在物的范围内,这一认知吸引我们去尊敬所有的人类与非人类享有作为整体的部分的个体的自我权利,而没有感到要去建立把人类置于最高层次的种类等级制度的需要”。

由于情感教育是完整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内在地蕴涵着一个重要价值,在于培养人的社会性情感品质,社会性情感品质又内在地包括唤醒人的生态伦理良知、树立生态文明意识等。这里所说的生态文明意识指的是用文明的态度去对待自然界,努力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良好的、积极的生态环境意识。从一定意义上说,树立人的生态文明意识旨在帮助个人和社会群体形成对整个生态问题的正确认识,建立积极的情感,因为人一旦有了积极情感的敏锐性,就会有善待环境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

培养人们学会关心、学会生存的品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指出:“21世纪的教育哲学观需要强调一种全球合作精神。这种精神需要发展各种更有关心特征的文化。”教育不仅要使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还要使人学会关心、学会共同生活,即学会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自然,学会与他人、社会以及自然的和平共处,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会生存。人类依赖自然界生活,即从自然界索取物质和能量,从而实现自己的生活。但长期以来,人类对自然界的态度始终是以“东道主”的身份出现,认为“万物皆备于我、资源无限、环境无价”,为了一时的经济增长,不惜以对自然贪婪的索取、无情的掠夺为代价,而忽视了自然界的生存,甚至以损害自然界的生存为代价来实现自己的生存。情感教育的实施,将使人们意识到,自然界是人类不可分割的整体,环境问题是全球问题;地球上所有的生物生息与共,环境与人类的发展和未来紧密地联系着;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应关心地球、爱护自然。这对于培养人们学会关心、学会共同生活的品质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情感教育所体现的学会关心、学会共同生活的价值,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会关心自然、关心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把所获取的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二是学会关心社会,关心他人。人类不仅生活在自然环境中,也生活在社会中,在人与人交往中只有关心他人及社会的整体利益,才能维持自身利益的长久性。因为情感教育的核心是爱,是每一位地球公民对自己、对他人、对所有生命的爱。因而,从事情感教育的工作者不仅应具备关于自然的知识,善于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更要发自内心地热爱自然、热爱自己的工作,善于引导人们感受自然的美丽,善于与人交流,使人信任。注重人们情感培养的教育,使学生建立起对自然、对生命的恰当态度和情感。鉴于此,有必要利用情感教育来引导人们热爱环境、保护生态。当然,这既是人类生存的需要,又是社会与个人发展的需要。

情感教育的个体价值

情感教育的个体价值是指情感教育活动在满足个体需要、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方面的积极意义。通俗地讲,情感教育个体价值的本质体现和终极指向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具有丰富的内涵,不仅仅指体力和脑力的充分发展,也不仅仅归结为人类特征的发展,而是指人的一切属性的充分、自由、和谐和统一的发展。即人的“真善美的统一”,只有达到了这种统一,主体才真正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而情感教育个体价值的现实体现则集中在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培养上。所谓个体社会化一般指个体在社会因素与主体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有选择地接受社会文化价值规模,获得社会生活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由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成员的过程。即作为一个“社会学习者”和一个“社会参与者”的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

个性价值

“正像世间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个人,即便是孪生兄弟,不同环境,不同的活动,不同的人生经历,也会使他们成为不同的人。这种常识性的认识表明,每个人都具有个性,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个性都属于每个个体生命”。但何为“个性”?个性是个体在一定的社会关系系统中形成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和社会特征以独特的方式有机结合而使个体具有的独特社会性。

情感教育活动对于个体个性的发展和完善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其反映在情感教育实践中主要体现在激发人的创造性和培养人的独立性两个方面。

激发人的创造性。创造性是一个人伟大的祝福,是一个人对做任何事情的可能性的意识……创造不只是一个概念,而是行动本身,是早熟的硕果,是需要的表达。根据创造学的观点,创造性是人类本质的最高体现,是实现个性完善的最高层次的发展,也是人的综合能力的最重要体现。

情感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素质(创造精神、创造思维、创造激情)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情感教育有助于激发人的创造思维。思维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精神现象,曾被恩格斯称为“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创造思维是现代人类智力与实践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创造思维的作用。因此,激发和培养人的创造思维就显得尤为重要。其次,情感教育有助于激发人的创造激情。通过情感教育的实践活动,广泛地接触社会,主动获取课本以外的知识,从鲜活的人和事例中感受创造的巨大魅力,激活原有的知识储备和创造情感,从而点燃发自内心的创造激情火花。最后,情感教育有助于培养人的创造精神,情感本是主体内在的一种综合体验。这种综合性的体验必然包含着情感上的追求和变化。通过不同形式的体验,人的一切外在现实主体化、内在化,成为人内在生活的有机成分,主体和客体融为一体,生命进入新的境界。生活得到创造的洗礼,于是创造的精神应运而生。此外,情感教育还能在微观上为创造个性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通过发展个体的创造意识,培育个体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坚强的意志与刻苦钻研的精神、顽强的毅力和勇于挑战的气度等,达到个体创造性的激发。

培养人的独立性。独立性是实现人的主体精神的基础,是健全个性的最基本特征。具有独立性的个性,意味着人对自身人格的存在和尊严的意识,具有不依赖于他人或事物的意识和要求。独立性的心理基础是自我意识,对作为一个“自然人”与“社会人”的自我意识。也就是说,既意识到自身的存在和发展必须与社会相适应,与社会的基本准则和要求相适应,又始终意识到自己是相对独立的,应当有自己的思想、态度、情感和行为。一般来说,独立性包括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的培养和提高则有赖于情感教育的润泽。

所谓独立意识是指个体主动参与意识在行动上的一种外化表现,是影响人们参与意识强弱的重要内在因素,强调主体内在精神的情感教育在促进人的独立意识培养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人们在情感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参与意识,逐渐感受心情上的愉悦和快乐;这种愉悦和快乐会让人们不断增强自信,树立自尊。如此日积月累,渐渐便可转化为其内在的独立意识。独立意识一旦形成,会成为人行为的内在动力。所谓独立能力是指人的精神上的独立能力。这是人之真正成为具备独立个性的人的最终条件。对人们来说,精神上的独立能力主要表现为独立的见解和观点、独特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有自发的不断增长和拓展的兴趣和爱好,有丰富的独特的想象力,有很强的控制行为和情感能力。情感教育关注人的精神生活,有助于人们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激发人的身心潜能,发挥人的自主能动性,培养人广泛的兴趣爱好,增强人的独立性来指导人的精神生活的重建和提升。

理智价值

人的理智并不是干燥的光,而是有意志和感情灌注在里面的,情感以无数的,而且有时是觉察不到的方式来渲染和感染人的理智。如果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人们会因为情感的倾向性、深刻性、丰富性、真实性的差异而导致对理智的性质、深度、广度和实度的认识差异。可见,情感教育尽管不直接传授专业知识,但却可对人的理智方面起到积极的激励作用。

提高情商的价值。传统的教育理论总是将智力视作提高思维或思维能力的主要标准,但实际上按照这种标准实施后所产生的效果往往并不尽如人意。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成功,有20%依赖于智力因素(即智力商数水平)的高低,而其余的80%则依赖于非智力因素,在非智力因素中,最关键的是“情绪智力因素”,即“情商”。所谓情商是指一个人的非智力因素,是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和理想之感情的感悟、控制、运用与表达的能力。这些能力主要包括自我意识、自我激励、情绪控制、人际关系及其挫折承受能力。这些能力对于人的认知能力的发展与提高起到启发、引导、调节、补偿等重要作用。

情感教育在提高情商方面有极大的作用。首先,它可以通过有意识的训练活动,培养人的意志以及自我控制能力,使人们自觉地以高尚的情感抑制庸俗的情感,用积极的情感战胜消极的情感,从而自觉提高其抵御诱惑的能力。其次,还可以在人际的交往中发挥以情动人的优势,多与他人合作,体会合作成功的喜悦,不断提高交往的能力。最后,可通过以书育情的方式,不断汲取间接经验,积极培养情感的深刻性和丰富性,逐步提高人的自我意识,从而提升自我的情商水平。

开发智力潜能的价值。情感教育是开启人类智慧的一把金钥匙,是开发智力的最佳手段。情感教育的理智价值不只是一般地提高个体在理智方面的能力和陶冶情操,情感教育对个体智力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它能有效地提高个体的感知能力和知觉思维能力,特别是激发人的兴趣和提高人的想象力等方面很有效力。

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兴趣可以引导人们进一步钻研、学习、创造。正如人常说的:“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地胜过十几所大学。”任何有成就的人的秘诀往往源于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具有强烈的兴趣和爱好。正如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所说:“就我记得我在学校时期的性格来说,其中对我后来发生影响的,就是我强烈而多样的兴趣,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深喜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和事物。”正是这种强烈而多样的兴趣使人产生了无限的热情,对认知产生了强大的驱动力。

此外,根据1987年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的获奖者、美国神经生理学家斯佩里博士(R.W.Sperry)关于裂脑的系统性研究表明:人脑两半球存在着机能分工的不同,其中左半球与个体的抽象思维、逻辑形式有关,包括语言活动;右半球则与个体的知觉、空间相联系,包括人的直觉、联想、情感、意志等因素。大脑两半球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只有当两半球的兴奋和抑制交替进行时,大脑的潜能才能发挥出来。如果抑制任何一半球的话,所有的智力潜能就不能完全发挥出来。脑科学的研究成果还告诉我们:情感能激起右脑的兴奋,认知能激起左脑的兴奋。情感教育可以改善两半球协调工作,实现开发人类智力潜能的目的。

对唯智教育的纠偏价值。教育是人类所创造的最富理性的一种精神和价值的建构活动。教育的真正境界应该是将情感融入理性的轨迹。将知识的传授升华为一种人文的情怀,最终将提高人的生存质量,促进人的生命和谐发展。然而,现行教育由于长期受到科学主义、功利主义、理性主义与“应试教育”的影响,逐渐远离了教育的“原点”,将传授系统知识开发理性能力作为教育的首要目的,而将人的思想、情趣、爱好、想象等非理性因素方面的内容和价值统统排挤出理性的边缘,决然地将认知从情感与意志中剥离出来,无情地将真从善与美中隔离出去,撇开情感与意志只讲认知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看,这时的教育已经完全失去了生命的底蕴,蜕变成了一个知识高度垄断下的“畸形儿”。在它的肌体中,大剂量的理性分析充斥着整个非理性生命,自然科学冷峻的面庞取代了充满人文气息的精神,数不清的心灵残疾置换了生命的无限生机。于是,在教育的视域下,作为完整的人所具备的激情与理智、理性与非理性、爱与认识等正在被无情地肢解。于是,主体的自我正在理性的氤氲下悄然地隐退,情感的甘泉正在人性的无奈和现代的喧嚣中走向干涸,生命的完整与精彩正在缤纷的世界里遭遇虐杀。

于是,这种绝对崇尚理性,过分追求程序化、单一化的教育模式,忽略了人的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非理性层面———在人的精神世界中的地位及其在人的精神发育、成熟过程中的作用。它只是开发了人的理性潜力,而放弃了人的另一半———非理性潜力,所以有人批评这是“忘记了教育的方向”“丢掉了另一半”的教育。

情感教育能够克服唯理智教育的偏失,能够弥补理智与认知之间的裂痕,能够融合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之间的沟壑。强调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的协调统一,从而最终将促进人的总体的生成。

道德价值

道德是一个人类永恒的价值。只要我们还活着,就要同道德这样的价值问题打交道。道德是一个神圣的字眼,纯洁无瑕,不带任何的物欲。

道德之于情感则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紧密相关的。情感之于道德教育的作用,则是更多地得到了各方面的证明。如,罗素(BertrandRussell)曾经指出:“关于‘价值’的问题完全是在知识的范围以外。这就是说,当我们断言这个或那个具有价值的时候,我们是在表达我们自己的感情,而不是在表达一个即使我们个人的感情各不相同但却仍然是可靠的事实。”

艾耶尔(AlfredJulesAyer)也曾经指出:“值得注意的是,伦理的词不仅用做表达情感,这些词也可以用来唤起情感的表达,并由于唤起情感而刺激行为。”“它们纯粹是情感的表达,并且因此就不归入真与假的范畴之下。”这与朱小蔓教授所主张的“用引起情感的方式,将教育期望的社会思想内涵负载在一定的人、事物及其关系上,引起人的特定情感反应,从观察、注意、反应,到自己赋予价值,乃至构成一定的价值体系”的观点是一致的。情感教育的道德价值是情感教育活动对促进道德的完善与发展方面的积极意义。

塑造健全人格、促进德行的发展。人而有格,并非怪事,世上万事万物无不有格。鉴定产品、接待外宾讲规格;外事交往、文艺创作讲风格;立身做人讲品格,咏诗讲诗格……人为万物之灵,岂能无格?那么何为人格?人格是指人成为人的品质和格调,是人的精神面貌的总体特征。

人格的培育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一个内在发育渐进与外在熏陶的统一塑造过程。它内在包含着个体道德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情感教育对培养健全人格有重要的作用。首先,情感教育是培育健全人格的重要手段。美国心理学家伊扎德主张,人格由六个子系统组成,在由它组成的动机系统中,情绪起着核心的作用。因而,情感不仅是健全人格的必要构成,还对智力、意志等人格要素的发展具有催化、整合作用。情感教育则不仅通过培养、发展人的情感直接推动健全人格形成,亦能通过对其他要素的促进作用而有助于健全人格的教育理想逐步成为教育现实。其次,情感教育关注人的精神生活,有助于人们树立积极而富有朝气的人生态度。精神生活是体现情感教育个体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人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精神生活反映着人的内在发展,对人的价值提升有着特殊的意义。情感教育通过发展人的精神生活,激发人的潜质,发挥人的自主能动性,增强人的创新意识,从而促进人的精神生活的提升。同时,情感教育能帮助人树立坚强的信念与意志。培养人们积极乐观的精神和直面生活中的艰难和痛苦的勇气和力量,从而达到健全人格的内塑与道德行为的外化的统一。

培育道德情感、完善个体品德。道德情感是人类精神大厦中最深沉、最稳定、最核心的支柱,它是个体对于客观的道德事实、现象是否符合主体需要的一种情绪体验。它是主体内含的道德要求得到满足与否的情感反映。它是个体在道德生活中无数理性和感性的情感经验凝结的结果。积极的道德情感会对个体品德的形成和完善起到重要作用。它是个体品德形成的动力。正如朱小蔓教授指出的:“关注人的情感发展是教育中的一个本源性、根基性的问题。因为只有情感才是真正属于个体的,它是内在的、独特的,是人类真实意向的表达。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本质正是其情感的质量及其表达。我们确信一个人的某种价值认同、遵循,乃至于形成人格,虽然需要以一定的认知为条件,但根本上是一个人情感变化、发展,包括内在情感品质与外在情感能力提升和增长的过程”。

积极的道德情感是完善个体品德的动力。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具有先天性的趋向积极情感体验而回避消极情感体验的倾向。正是由于这种先天性的倾向,才使得情感具有调节人的行为功能。个体在不断积累了一些积极道德情感体验后,会在行为上产生某种偏爱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决定着个体对某种情境是接近还是回避、喜欢还是放弃,从而决定着个体采取何种道德行为方式。

审美价值

审美是人类特有的价值活动,是人类价值心理的最高表达形式。马克思曾经指出:社会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人类社会审美的普及,是人类对更高层次精神活动不懈追求的产物,也是物质文明在一定程度上的体现。根据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原理,人的审美反应包括顺应和同化两个侧面。顺应指主体调整或重建自己的反应图式,以便适应对象的属性,按照对象的图式反应对象;同化指主体根据自己的反应图式,选择和重构有亲和倾向的对象图式,使之适应主体的需要。两种反应的相互渗透和转化,最终构成审美对象,实现了物质的精神升华。这就说明,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仅仅致力于对客体对象的自然形态的观察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经过心灵的情感释放,即将事物的形态传与心灵,才能产生审美属性。正如费尔巴哈所言:“如果你毫无音乐欣赏能力,那么即便是最优美的音乐,你也只会把它当做耳边呼呼的风声,只当做是脚下潺潺的溪声。当音调吸引你的时候,究竟是什么东西吸引你呢?究竟听到什么呢?除了你自己的心的声音外,还会是什么呢?”

可见审美的产生是基于情感的支持!没有情感的释放,便不会有审美的愉悦、表现和审美创造的动力。审美活动的过程本身也是一个情感活动的过程。情感教育的审美价值在于将情感教育本身与审美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人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并引导人们理性而又充满激情地去善待生活中的一切方面。

珍视人的生命。生命之于教育是一种水乳交融的关系。人的生命是教育的基石,生命是教育学思考的原点。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能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

但反观现行教育,却让人发现教育中到处充斥着自上而下的“控制”与“反控制”。一方面用知识的垄断地位占领着学生完整生命所需的诸如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内容,另一方面理性垄断下的生命变得日益脆弱。据《中国教育报》2004年4月23日:“在中国,每年有28.7万人自杀死亡、200万人自杀未遂。自杀已成为中国第五位的死因,是十五至三十四岁青少年人群的第一死因,占相应人口总数的19%”,“每年有近两万名少年儿童非正常死亡;还有40万~50万左右的孩子受到中毒、触电、他杀等意外伤害。这其中约有80%的非正常死亡本可以通过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使灾难得到避免”。这就明确告诫我们,引导人们走出生命的误区,教育他们珍视生命的存在,建立积极向上的生命意识是教育迫在眉睫的事情。

情感教育教育人们要善待生命,珍视生命的存在。珍视生命的存在包含三层含义。

首先,要善待自己的生命。古人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损毁伤之,始为不孝”。面对如此精彩的世界,我们应该用真挚的情感去感受生活的五彩缤纷,应该心存感激,感谢上苍、感谢父母赐给我们鲜活的生命,让我们能如此幸运地感受阳光和温暖。我们没有理由可以怨天尤人?没有理由可以自暴自弃?没有理由可以放弃生命?

其次,要善待他人的生命。荀子说:“人是合群的动物。”个体的生存必然要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生命的激情也只有在相互关爱中才能得到飞扬,也只有在善待他人生命的过程中,自己的生命才能获得真正的提升。难以想象,一个以自我为中心,斤斤计较于一己之私,常常苛求他人的人能够得到他人的关怀。不善待他人的生命,最终受伤害的肯定会是自己。

最后,要树立积极向上的生命意识。生命是美丽的,也是脆弱的、不可预测的。当一切苦难和压力接踵而至的时候,我们没有理由让生命就此软弱,没有理由不去抗争。海伦·凯勒———一个度过了八十八个春秋,却熬过了八十七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独岁月的弱女子,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作为独特的生命个体,以自己对生命的积极向上震撼了世界。用自己真挚的情感和生命意识诠释了超越生命的内涵!生命是宝贵的,我们每个人都在用一生的时间书写:有的人轻描淡写;有的人浓墨重彩;有的人敷衍塞责……书写的态度决定了生命的质量。对于生命的书写,我们理应竭尽全力!理应全力以赴!

陶冶情操、丰富人的精神生活。马克思说:“需要是人类心理结构中最根本的东西,是人类个体和整个人类发展的原动力。”可见,需要是人活动的基本动力和个体积极性的源泉。当人们在物质需要方面得到满足的同时,在精神生活方面还需要美的陶冶,其中包括各种各样的美。不管是自然美还是社会美都是人精神生活的重要依托。

情感教育对于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方面,实效甚深。它可以通过对受教育者热爱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体现出陶冶人的灵性、培养人的高尚情操的审美价值。这是因为情感是审美活动的重要特征,在客观世界中,凡是符合人的审美标准的事物都能引起美的情感体验。一方面,美的情感体验可以由客观景物引起,如:蜿蜒的万里长城、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秀丽的江南风光,都可以使人体验到大自然的美和人类的创造之美。另一方面,人的容貌举止和道德修养也能引发美感,甚至一个人身上的善良、淳朴的性格、坚强的意志,比身材和外貌之美更能体现人性之美。人在感受美的时候通常会产生一种愉悦的体验,这种愉悦的体验会引起人们心灵的共振,成为人的行为的推动力,沉醉其中,乐此不疲,从而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精神生活。

唤起人的生命本性。马克思认为,审美是一种最符合人性尊严,也最能体现人的本真价值的生命活动,是一种灵魂的解放和摆脱一切压抑和限制的过程。审美活动本身所展开的是一个属人的世界,并且这个世界也仅仅只为人而存在。人在审美活动中,从日常操劳着的世界进入到一个深蕴着生命意义的独特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一方面确证了人固有的天性而使人感到精神的愉悦;另一方面审美活动又满足了人在实践中产生的自由自觉的活动需要,这两方面反映了人的生命本质。它不仅为人构筑起一个意味隽永的精神家园,使人在现实中被压抑的各种愿望得到自由抒发和表达,而且更重要的是它能使人由此而深刻地体悟到做人的价值、尊严和崇高的使命,从而鼓起人们追寻理想的激情,激励人不断去创造自己的生活意义。通过审美,主体的生命得到了陶冶和洗礼、提升和拓展,仿佛有一种新的生命在他的灵魂中诞生,他变得丰富而充实,比以往更加热爱生命,更自觉、更强烈地要求创造自己生命的价值;通过审美,主体仿佛被赋予了更加敏锐和深邃的目光,正是这种目光,不断引导他越过重重功利的网络,去重新理解世界和人生,而且引导他越过种种现实的屏障,去直接观照理想和未来。通过审美,在使主体的精神得到升华的同时也得到重组和塑造,他将以新的姿态重新返回现实并改造现实。

总之,情感教育的审美价值在于对人生命本性的唤起和对人的真正本性的确证。毋庸置疑,情感教育的审美价值同样为参与情感教育活动的主体,主要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提供了一个属人的价值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人的主体地位、价值尊严、生命意义是核心,无论是受教育者和教育者都能以自由的精神和情感的体悟创造和拥抱一个有人性意义的世界,摆脱压抑和限制,获得自由和解放,回归人的最本真的存在方式。受教育者在这样一个独特的世界中,能够以其乐生存在的本能和对生活的热烈向往,充满激情地投入体验在完满生成的教育生活世界中,身体与精神协调,理智与情感交融,感性与理性统一,个人与社会和谐,自然与人类共存,受教育者真正成了完整的、具有自由生命的人。尊严在自由中得到珍视,生命在和谐中得到解放,本性在共存中得到体现。

综上所述,情感教育的价值是人的价值的重要表现,而情感教育是人的价值实现的途径之一,人们对情感教育价值的追求既体现了对人的社会价值的追求,也体现了对人的个体价值的追求。就二者的关系而言,情感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关系犹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二者缺一不可,辩证统一,共同构筑了完整的情感教育价值体系。在这个完整的体系中,社会价值是主导,它内在地包含着个体价值,而个体价值是情感教育价值的目的,总是体现为一定的社会价值并通过实践活动反映一定的社会价值。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个体与社会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情感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难免会有相冲突的情况发生。但是,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协调统一,却是我们现代社会发展的不变追求,也是人类历史进程的前进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