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大学论·情感体验论
21648900000004

第4章 情感调节精彩生活

漫漫人生路,要么是我们驾驭生命,要么是生命驾驭我们,而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的,就是我们的情感。情感就像一把双刃剑,消极不良时会伤害我们,积极健康时则会帮助我们。

把握自己,不做情绪的奴隶

你也许有过这样的经历“兴高采烈的时候,看什么都顺眼,做什么都顺手;情绪一落千丈的时候,觉得自己什么都不顺心,什么都做得不好。其实这就是情绪强大的影响力。

事实上,情绪的好与坏与我们的心态及想法密不可分,这就是心理学中的情绪定律。一件事情在别人眼里看着是悲哀的,在你眼里也许就是快乐的,关键是自己怎么想。下面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例子。

有一位老妇人,她有两个儿子,都十分孝顺。大儿子卖伞,小儿子卖扇子。可是这位老妇人却整日愁眉苦脸,以至于愁出病来了。邻居问她:“你为什么整日发愁啊?”老妇人回答:“怎么能不发愁呢,天晴的话,雨伞就难卖;可是下雨呢,扇子就不好卖,老天怎么不照顾我两个儿子呢!”邻居说:“你为什么不换个角度来看,下雨天伞就容易卖;天晴扇子自然好销,这不是老天特别关照你的儿子吗?”老妇人一想也是,病很快就好了,她问邻居自己的病为什么一下就好了。邻居说:“你哪里是身体生病,你是心里有病。心情一好,病自然就好了。”

许多时候,我们也和那位老人一样,对于同一个现实或情境,从一个角度去看问题,可能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陷入心理困境;如果从另一个角度去看问题,就可以发现积极意义,从而使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要知道,快乐的钥匙不是掌握在别人手中,而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我们郁闷也好,快乐也好,其实都不是由外界原因造成的,而是我们自己的情绪造成的。所以,我们要做情绪的主人,而不能被情绪所左右。正如心理学家所证明的,人不仅仅是消极情绪的放大镜,而且也是积极情绪的制造者,生气郁闷只能折磨自己。我们应该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经常保持积极情绪。

情感,需要一个宣泄的窗口

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不如意的事情,由此所产生的情绪如同洪水一样,若不及时把它泄出去,会像水库里不断涨高的洪水,给我们的心理堤坝造成强大压力。对此,我们不能采用堵的办法,因为随着水位的升高,堵塞只能是暂时的,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决堤”,那时情况失控,就更严重了。

也许你会问:“在心理上筑高堤坝不行吗?”要知道,如果这样做,势必使人在内心深处与外界日益隔绝,造成精神的忧郁、孤独、苦闷及窒息等不良后果。同时,这股暗流到达一定程度,会冲破心理堤坝,甚至导致精神失常。

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作为《祝福》的主人公,以“喋喋不休地讲述阿毛事件”而为人们所熟知。由于第二个丈夫的死,特别是儿子阿毛的死,祥林嫂的心理处于极度的紊乱状态,正常的精神发展在屡次的灾祸中严重受阻,只能依赖倾诉—絮叨“阿毛的故事”,来宣泄她那被压抑且痛苦的情感。其实,祥林嫂这种倾诉,更确切地说是宣泄,完全是创伤心理求得安慰的需要。

情感如果不及时宣泄,会引起心理问题。即使你在压抑、克制阶段意识不到它的存在,只是说明它从“显意识层”转移到了“潜意识层”,对你的影响仍然存在,而且一直在找机会真正发泄出去。

从科学上来讲,对于这样的情绪,最好的办法是疏导。霍桑工厂的谈话就是很好的例证。

在美国芝加哥市郊外的霍桑工厂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具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等,但工人们仍愤愤不平,生产状况也很不理想。为探求原因,1924年11月,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组织了一个由心理学家等多方面专家参加的研究小组,在该工厂开展一系列试验研究。

这一系列试验研究的中心课题是生产效率与工作物质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一系列试验研究中有个“谈话试验”,即用两年多的时间,专家们找工人个别谈话两万余人次,规定在谈话过程中,要耐心倾听工人对厂方的各种意见和不满,并作详细记录;对工人的不满意见不准反驳和训斥。这一“谈话试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霍桑工厂的产量大幅度提高。这是由于工人长期以来对工厂的各种管理制度和方法有诸多不满,无处发泄,“谈话试验”使他们这些不满都发泄出来了,从而感到心情舒畅,干劲倍增。社会心理学家将这种奇妙的现象称为“霍桑效应”。

人在一生中会产生数不清的意愿和情绪,但最终能实现能满足的却为数不多。对那些未能实现的意愿和未能满足的情绪,切莫压抑克制下去,而要千方百计地让它宣泄出来,这对人的身心和工作都有利。据载:如今有单位专门设立“牢骚室”,正是“霍桑效应”在管理中的具体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