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化学评议组就曹老师讲的一堂化学课发表意见。曹老师讲课的内容是碳的化学性质。化学组对这堂课的意见如下:
1.教者驾驭教材的能力较强。教学设计合理,运用成功。演示实验成功,直观性强,有说服力。在演示中边演示边讲解操作要领,引导学生观察,最后根据现象,揭示反应本质和作出关于碳的化学性质的结论———言之有物,言之有据。
2.启发式教学。教态自然亲切,师生问答,气氛和谐而热烈。在这方面有两个特点:一是提问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切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如关于煤炉中煤的燃烧,讨论碳变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又变为一氧化碳的反应;如果人类不能利用化学反应所放出的能量,世界将是一个什么样子等。二是注意教科书的运用,抽出课本中一定段落让学生当堂读书,安排得巧妙而紧凑,与讲课相配合,构成教学环节的组成部分,又不失之单调和影响课堂气氛;相反,正确地处理了必学和选学的内容(对于选学部分,读归读,讲归讲,学生掌握多少,不作要求)。
3.讲解基本认真细致。如关于金刚石之燃烧,学生答得不完全,教师在讲解中强调了是在充满氧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而且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使学生信服地认识到金刚石就是碳的一种单质。在练习举例时,讲到我们迄今为止已接触到了三种黑色固体物质,即二氧化锰、碳、氧化铜,既巩固复习了旧知识,又通过对比,强调了碳的还原性。
4.书写化学方程式有良好的习惯,先配平后把横线改为等号,对学生掌握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和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有很好的示范性。
5.能正确运用对比手法传授知识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如关于碳的化学性质,通过与氢气的对比,突出了它的可燃性和还原性,进而概括了非金属元素的共同属性,通过碳的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的对比,讲明了氧气充足与否,碳燃烧后的生成物不同,并联系实际,举例说明风门打开和关闭时对煤的燃烧所引起的不同影响,给学生增加了生活知识,并给予理论性的指导。
为了说明在通常情况下碳的化学性质不太活泼,除了引用书上北宋黄庭坚手迹留存于世的例子,还增加了栽木质电线杆时,人们常将电杆表面烧焦后栽植的例子,说明了人们把对碳的化学性质的认识应用于生产和生活,阐明了人类认识自然是为了驾驭自然,促进物质文明和社会发展的原理。
6.板书计划合理,书写工整;能用普通话讲课;教学效果较好。
当然,不足之处有以下几点:
1.对学生的答问,未能及时纠正其错误。如关于人类如果不能利用化学反应所放出的能量,世界将是一个什么样子,有的学生说是地球将像月球那样,生物将不存在,有的说人类将会冻死。这些都不确切,因为火进入人类生活是人类在地球上延绵生存很长时期之后,而自从火进入人类生活之后,人类的生活状况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学生不正确的回答,应给予说理性的纠正,其所以未予以纠正可能是怕时间不够用,不过教师在总结时说得好,人类在利用了化学反应所放出的能量之后,大大促进了文明和文化的发展,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
2.对古代墨迹(字、画)之留存于今,应交代清楚墨汁的主要成分是炭黑,而炭黑就是碳元素的一种单质,故墨迹的稳定性就是碳单质化学稳定性的体现,而教者在此处却留下了一个空白,显得层次不清。
3.讲普通话有个别不准确的读音。
4.在写字上缺陷较大。字迹潦草,难认;有几处笔误;错字和不规范的字较多。授课教案中有4个错字:“金积镇”的“镇”字、“用具”的“具”字各少了一横;“步”字右下方多了一点;“降”字写成了单耳朵,右边部分也未写对;平时教案中又多了两个错字:“直”字和“算”字都少了一横(错误简直成了系列性的)。不规范的字如“强”、“回”、“量”、“世”等字,写的都是这些字的已经废止的异体字。我数了一下,在优质课教案中写字不当者有40处(含重复出现,每出现一次,就计一次)。
为什么一个大学毕业生会有这么多的错别字?我分析原因不外乎:第一,“文化大革命”以后曾公布了一大批简化字,后来国家又明令废止,但未受到重视,仍在沿用;第二,由于教者是在“文化大革命”刚结束时上的小学和中学,而那时教师水平普遍差,学校质量不高,所以有的错别字是从老师那儿学来的,一直没有机会纠正。由此看来,近几天在评课中关于教师也要重视读、写、听、说的基本功训练,以提高素质的说法,完全不是多余的。
另外,教师对新大纲的要求如何贯彻的问题(化学教学大纲,对教材有5个层次的要求,即掌握、理解、了解、常识性介绍和选学),从曹老师的教案看,是宁可失之于深,而不可失之于浅。如大纲规定:氧化还原反应是选学内容,氧化剂、还原剂不作要求,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属常识性介绍,在教学中究竟如何掌握,还值得商榷和探讨。
总之,曹老师的功底较好,如果能在这几个方面注意改进,他的前途是不可限量的。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