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良性暗示
你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
当走到装饰豪华的店铺前时,会不由自主地认为里面的东西一定价值不菲;一樽陈年佳酿,初品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待听过详细介绍其酿造工艺之后,才品味出了酒的清醇和绵甜。
某日清晨,一同事皱着眉头对你说:“你今天面色怎么这么差,是不是病了?”这句不经意的话可能使你整天疑神疑鬼,最后觉得浑身不适而立马到医院作了全面体检……这些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碰到的现象,其中蕴含了一种技巧,就是心理暗示。心理暗示现象,在人的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暗示作用,每天都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心理暗示有积极和消极两种情势。积极的心理暗示,能对人的情绪和生理状态产生良好影响,充分调动人的内在潜能,让人发挥出最大潜力。而消极的心理暗示则对人的情绪、智力和生理状态产生不良影响。
暗示会掌控人的行为
心理暗示就是让潜意识帮助意识达成愿望或启动行为,就像一个企业家说服幕后的财团接纳自己的方案,并为自己投资,支持自己成就事业一样。
1992年奥运会上,体操运动员陆莉在决赛前,静静地在脑海里想象着自己优美流畅地完成了参赛的动作。比赛时,陆莉果真如预想的那样发挥出了超常的水平。她完美的表现折服了在场的观众和评委,四个评委打出了四个满分——10分!陆莉也一举成为奥运冠军。
有一位年轻的歌手被邀请去试唱,她一直期待着这次面试。这位女歌手嗓音很好,但她常对自己说:“我唱的他们不一定喜欢吧?我就试试看,但我还是担忧。”她的潜意识接受了这些消极的暗示,并在适当的时候作出了反应。由于前几次她心里一直担心失败,所以在试唱时不能充分发挥。后来她将自己关在屋内,坐在沙发上,让身体完全放松,闭上眼睛,让心平静下来。她晚上睡觉前慢慢地多次重复:“我其实唱得很优美,我会很沉着,很自信。”一周以后,她信心十足地参加试唱,结果唱得很成功,其成功也得益于心理教练所进行的潜意识的暗示作用。
世上没有对暗示完全免疫的人。在相同的环境中,女性比男性更易被暗示,儿童比成人更易被暗示;就同一个人来说,当处于疲倦、催眠或应激状态时,也会比平时更容易受到暗示。
积极暗示是一剂良药
鲍德茵是一位法国人,在一间药房工作。有一天,一个客人到鲍德茵处要买一种需要医生处方纸才能出售的药,他没有医生的处方纸。可是鲍德茵拗不过他,只好给了这位客人数粒完全没有药性的糖衣片,告诉他这就是他要买的药物,然后将他打发走了。
数天后,这位客人再回到药房,要找鲍德茵。鲍德茵心里吃惊,生怕闯了大祸,声音震颤地问客人为何找他。谁知道,这位客人原来是回来对鲍德茵道谢的。他感谢鲍德茵的“药”治好了他的顽疾,还称赞鲍德茵对这药物的推荐。
这下可把鲍德茵搞糊涂了:糖衣片不能治愈这人的顽疾,但他又因吃了这种“药”而痊愈,到底是什么治愈了这位顾客的病呢?唯一合理的解释是:心理因素治愈了他。而这心理因素,就是暗示的力量:客人非常信任这药的治病能力,再加上鲍德茵的大力推荐,糖衣片也变成了灵丹妙药。
经过多年的探索研究之后,鲍德茵创立了一个以自我暗示为主的心理治疗学派。如今,鲍德茵有一句人人争相传诵的自我暗示名句:“每一天,在生命的每一天我都有进步。”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积极暗示。首先对自己要确信不疑,经常朗诵或默诵一些积极的暗示,这样工作有问题的能够克服,婚姻有障碍的得以解决,不好的变好,好的变成更好。
消极暗示害死人
人自呱呱坠地开始,就受到负面暗示的频繁轰炸。在不知道如何对抗的情况下,我们无意识地接受这些负面暗示,并让它们成为我们的真实经验。以下是一些负面暗示的范例:
你不行!
你永远成不了大事!
你绝对不可以!
你会失败的!
你根本不会有机会!
你全都错了!
这是没有用的!
重点不在你知道什么,而是你有什么门路!
有什么用,反正没人在乎,何必这么认真呢?
你太老了!
你怎样都比不过人家!
一旦接受了上述这类“暗示”,你就成了导致这些情况出现的共犯。年轻的母亲在孩子上床前会关照他一句:“玩了一天了,当心尿床。”结果真被她言中了,这也属于消极的心理暗示。因此,千万不要对自己、对其他人使用有害的暗示。
安雯是一位母亲,儿子已经9岁了。她这样告诉医生:“我在生儿子的时候不太顺利,医生不仅给他吸了氧,还告诉我孩子以后可能会出现智力问题。现在,我越来越觉得他和一般孩子不太一样,先天不足,学习上很困难。我真担心他会有智力低下的问题。”安雯越说越激动,“我已经带他看了七八家医院,也做了很多检查,就是没查出什么毛病。”“他主要是脑子有问题,是我生他的时候落下的病根。”她反复强调。
当医生将目光转向她的儿子时,这个9岁男孩也不加思索地说:“我脑子有问题,所以学习不好。”
事实上,经过测定,孩子不存在智力低下的问题。之所以学习成绩不好,正是由于接受了来自母亲的不良心理暗示。而母亲又是接受了医生的“这孩子可能会出现智力问题”的不良心理暗示。种种不良心理暗示潜移默化的影响,造成了孩子生活和学习上的各种困扰。
消极的心理暗示会削弱甚至摧毁人的生命潜能。世界上有很多被暗示力量杀死的事例,我们可以用“借刀杀人”来比喻这种心理暗示的作用。
二战时,纳粹以战俘为被试对象做了一个残酷的实验:
将战俘四肢捆绑,蒙上双眼,然后搬动各种器械。告知战俘实验测试人的生命失血的最大限度。实验者发出指令:现在对你进行抽血!
被蒙上双眼的战俘只能听到血滴进器皿的声音。随着血滴声音逐渐变弱,战俘的身体也随之瘫软。最后战俘气绝而亡。
其实,这一切都是虚拟的,根本就没有抽血,战俘听到的滴血之声是模拟的自来水声。导致战俘死亡的,正是“抽血”的暗示。
别给自己贴上失败的“标签”
积极的自我暗示可以帮我们更加乐观地面对生活,使自己变得自信。我们不要总是对自己说这样的话:
上次考试我就没通过!
唉!这个工作我可干不了!
反正大家都不喜欢我!
……
实际上,真正能够击倒你的人恰恰正是自己。越是这样,我们心里就会越紧张。所以,聪明人应这样说:
第二次考试比上次更有经验了!
我一定能胜任这工作!
哈!我是个万人迷!
……
这种积极的暗示和指导,比向自己强调负面结果会好很多。
一位小学教师做过一次心理实验。
她将学生分成“蓝眼睛组”和“棕眼睛组”。她对学生们说:“最近的科学报告已证实,在学习上,蓝眼睛的孩子比棕色眼睛的孩子更聪明,学习成效更好。”
大约一周以后,“棕眼睛组”的能力水平明显下降,而“蓝眼睛组”的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
然后,小学老师又对全班宣布是自己弄错了,说蓝眼睛和浅色眼睛的孩子才是“弱者”,而棕色或深色眼睛的孩子是“强者”。
很快“棕眼睛组”的孩子能力提高了,而“蓝眼睛组”的孩子能力下降了。
所以,请多给自己一些激励与信心。当你不顺的时候,试着对自己说:“这是最糟糕的了,不会再有比这更倒霉的事发生了。”别让沮丧代替了热情,积极地去面对人生,你就会坚强,你就会渴望成功,期待成功。最后走向成功。
体验高峰经验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曾有过这样的感觉:
晚上在家听收音机,忽然听到一首老歌,那一刻心里非常愉悦;和家人在一起聊天,觉得人生很美满,已经别无所求;很辛苦地替朋友奔走,最后终于解决了问题,那一刹那内心充实而欢喜!
这就是一种高峰经验,一种能够让人在一刹那之间觉得无所缺憾,一切都圆满的感觉。
而更多的高峰经验,是来自于历经努力后终于成功了的一刹那的感觉。每个人在他的一生中都有成功的喜悦,那成功便是潜能开发的最佳状态,那喜悦被人们称为高峰经验。
美国的心理学家马斯洛在调查一批有相当成就的人士时,发现他们常常提到生命中曾有过的高峰经验,“感受到一种发自心灵深处的战栗、欣快、满足、超然的情绪体验”,由此获得的心灵解放和自由,照亮了他们的一生。他把这种感受称之为高峰经验。
据统计,世界上大约有十分之三的人有过高峰经验。体验高峰经验就是重温成功的喜悦,以激发潜能,完成被认为完不成的任务,攀登无法攀登的高峰。
人生有高峰,也有幽谷
高峰经验让人感觉人生是如此的美好,而幽谷经验却让人觉得人生是如此的黑暗,仿佛跌入幽谷一般,无穷的痛苦。
我们来设想,你是一个徒步登山者。
开始的时候,你还有很好的现实感,知道山知道水,攀登中还会有幽默和笑语。慢慢地,躯体的疲劳,情绪的沉抑,心身的耗竭让你怀疑此行的价值和意义,你的知觉变得凝重而迟缓,你的内心装满了渴望与逃避,冒险与胆怯、放弃与坚持的双向冲突。
再后来,你的思想似乎停滞,感觉麻木,忘了自己是谁,在做什么和为什么要做,只是机械地向上走。你的意识界沉静而虚无,只有心灵那一丝光亮,仍在坚持和闪耀着。
终于,你到达了那高耸的山顶,按理说积压太长的期待会给你带来像爆炸一般的狂喜,但却没有发生。你似乎忘却了自我,忘却了时间和空间的存在,四周只有一片纯净的虚空,深邃而神秘。这时,一种像海潮般的愉悦和满足感从遥远的心灵深处释放、蔓延、扩展,你似乎听见了心灵的笑声,品尝到生命融入那种永恒与无限的感觉。慢慢地海潮过去,你的内心仍充满着充沛的活力和美妙无比的欣喜,灵感激荡,思想饱满而充实。
在以后很长的日子里,你对自我的态度和对世界的感觉已经完全不同。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回忆那不平凡的一刻,你的内心依然会荡漾出坚毅、活力和创造力,成为你自由、自信、自强不息的精神源泉,这就是高峰经验。
与此相反的就是幽谷经验。一段时间,感觉什么事都不顺心,四处碰壁,结果是很平常普通的一件事你也会往坏处想。人生是如此的不如意,这是此刻的感受。好像一点也得不到神的眷顾,心情急躁,显得无所适从。总之一切是那么的不合人意,甚至有种绝望的感觉。
重温成功,唤醒潜能
普陀经中有个故事:十个头脑简单的人跨过一条宽阔湍急的河流,他们费了好大的功夫,筋疲力尽地到了对岸。领头的人开始数人数,发现只有九个,另一个人也来数,还是九个。他们难过极了,花了好多时间来搜寻河道,但一无所获。这引起了路过的人的好奇,听了他们的原由,路过的人看了看说:“你们不正好是十个人吗!”数数的人都忘了数自己。高峰体验也一样,有时,你已经拥有了它,但却不知道,在你寻找它的时候,它还在帮着你数着数。
赵威是北京赛德万方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裁,曾任北大方正集团公司副总裁、党总支书记,方正(香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董事、执行副总裁。在小学考初中时全区统考第一名,初中考高中时全市统考第一名,中央电视台曾经播放了一个反映中学生校园生活的电视剧,其中的男主角班长就是以赵威为原型的。正因为有了少年时代的第一次成功,以后进入北大方正,有两次几乎失之交臂,他运用成功的高峰体验的方法,对自己充满信心,把希望变成现实。
第一次发生在方正在北大贴海报招人,赵威递上了自己的简历。两天后方正通知赵威班上的两个同学去开见面会,但没有通知赵威。“我感觉没有道理,我自己觉得从任何角度筛选,也筛不掉我。”赵威就找方正去了,“我说你们不要就不要了,把资料还给我吧。”负责招人的说:“为什么要把资料还给你?”赵威振振有词地说:“你们要开见面会,也没有通知我。”负责招人的说:“60个人中有你啊。”就这样,赵威也参加了见面会。
在方正实习一段时间后,一个老师问赵威:“听说你在北大已经找了一个单位,现在很多外地的学生想留在北京,你已经留在北京了,是不是把这个机会让给别人?”听到这些话,赵威当时的想法很多,当然后来他明白了是什么原因。自信的赵威又一次用自信把自己留在了方正:“你们招一个人是看他有没有留京的机会,还是看他是不是更适合做好这份工作?”说完这句话,赵威就回去了。结果第二天方正就让赵威正式上班了。
赵威的成功,与他重温少年时代的成功不无关系。所以,要特别珍惜你的第一次成功,要充分利用第一次成功的高峰体验。一次成功,往往给以后的无数次成功奠下基石。一次成功的高峰体验,往往在以后遇到困难之时唤起信心,唤起希望,充满自信地去克服困难,创造成绩,甚至创造出奇迹来。
高峰练验就是唤起沉睡的潜能,开发沉睡的潜能。
重温高峰体验,将给你带来信心,带来希望,带来机遇,带来又一次成功!
珍惜你的幽谷体验
成功的喜悦,无疑是一种高峰体验;而生活变故的砥砺,更是一种难得的高峰体验。正是这种砥砺,使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增强了,在以后艰难困苦、失败挫折的考验面前,体验这种砥砺,就没有什么心理压力不能承受。
她从小就“与众不同”,因为小儿麻痹症,不要说像其他孩子那样欢快地跳跃奔跑,就连正常走路都做不到。寸步难行的她非常悲观和忧郁。当医生教她做一点运动,说这可能对她恢复健康有益时,她就像没有听到一般。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忧郁和自卑感越来越重,甚至,她拒绝所有人的靠近。但也有个例外,邻居家那个只有一只胳膊的老人却成为她的好伙伴。老人是在一场战争中失去一只胳膊的,老人很乐观,她非常喜欢听老人讲故事。
这天,她被老人用轮椅推着去附近的一所幼儿园,操场上孩子们动听的歌声吸引了他们。当一首歌唱完,老人说道:“我们为他们鼓掌吧!”她吃惊地看着老人,问道:“你只有一只胳膊,怎么鼓掌啊?”老人对她笑了笑,解开衬衣扣子,露出胸膛,用手掌拍起了胸膛……那是一个初春,风中还有几分寒意,但她却突然感觉自己的身体里涌动起一股暖流。老人对她笑了笑,说:“只要努力,一个巴掌一样可以拍响。你一样能站起来的!”
从那之后,她开始配合医生做运动。无论多么艰难和痛苦,她都咬牙坚持着。她相信自己能够像其他孩子一样,她要行走,她要奔跑……11岁时,她终于扔掉支架,她又向另一个更高的目标努力着,她开始锻炼打篮球和参加田径运动。
1960年罗马奥运会女子100米跑决赛,当她以11秒18第一个撞线后,掌声雷动,人们都站起来为她喝彩,齐声欢呼着这个美国黑人的名字:威尔玛·鲁道夫。
不因幸运而故步自封,不因厄运而一蹶不振。要相信风雨总是暂时的,过去之后就是彩虹。真正的智者,善于从高峰体验中找到阴影,从幽谷体验中找到光亮。把失败看得轻一点、低一些,当作踏脚石,你以后就会走得更高、看得更远。
相信下一次会更好
人生其实就是一个成功与失败交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失去与得到的过程。在人的一生中,最害怕的不是失去什么,而是在失去之后,丧失了对未来的希望,所以,对于我们来说,在失去之后,要相信:下一个人会更好,下一次机会会更好。
如果要问一个电影演员,你觉得自己拍的哪一部戏最好,很多人会觉得没有最好的,因为很多人会将希望寄托于将来,相信自己将来会超越现在的自己,所以很多回答就是:“下一部戏是最好的。”
原中国女子体操队队员桑兰,用她的微笑和自信征服了所有人,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美国ABC电视台50年来只采访过两个中国人,一个是邓小平,另一个是桑兰。
曾经拿过多项国内外奖项的桑兰,1998年参加第四届美国友好运动会,试跳时不慎从空中跌落,导致第六和第七根脊梁骨错位,胸部以下失去知觉。桑兰在遭受如此重大的变故后却表现出难得的坚毅,她的主治医生说:“桑兰表现得非常勇敢,她从未抱怨什么,她很好地诠释了‘勇气’这个词。”之后,桑兰加盟了星空卫视,成为《桑兰2008》节目的主持人,并且在众多媒体上开设了她的体育评论专栏。虽然已经无法在赛场上奋斗,但是,桑兰说:“我会在主持人的岗位上,继续为我喜爱的运动事业作贡献。虽然我没有经验,还有身体的原因,但是我一定能面对的。我正在充实自己,学习文化。我可以做得很好。”
桑兰相信未来,相信自己,相信在下一次的尝试中自己会做得更好,她赢得了许多人的尊敬。
每个人的一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人生的冷遇也可能成为你幸运的起点。我们绝大多数人的身体条件都比桑兰好,但是却很难拥有和桑兰一样的心境,面对困境和磨难,依旧相信美好,相信今后会更好。处于人生的高峰不骄傲,处于人生的幽谷不气馁。下一次我们会更好,等待下一次,相信下一次。
静思释放潜能
人生总会遭遇到一些瓶颈:工作繁忙身心交瘁、壮志未酬焦躁不安、缺乏灵感江郎才尽、健康不良疾病困扰、学习紧张效果不佳、感情受挫不知所措……甚至有时候几种无奈同时缠绕着你,让你感到人生的下一步不知该怎么走。生活愈复杂,就更需要平静和深思。静思是达到内心宁静,与内心深处接触的方法。
通过静思,可以激起个人内在的能力,逐渐面对及控制以往不敢面对的创伤以及无助。此刻就让我们静下来,打开心灵的一扇窗户,以正确的观念与有效的方法,产生较强的心智力量,获得智慧,发挥我们的潜能,成就幸福、光明、快乐的人生!
静思是东方文化的精华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说过“一静可以制百动”。
古代佛家与道家主张静思,以求顿悟;儒家也重视静思,认为“静能生慧”并把静思定为理学的必修课,甚至要求弟子们通过“半日读书,半日静思”以明理。
在东方世界,常见的静思是双腿盘坐,背是直的,手放在膝部,眼睛张开,看着膝盖前几尺的地方,但无须凝视。思绪若有若无,若断若续。静思的目的是使思潮降低,达到明晰的状态。”
瑜伽术中的静思是从无为开始的:没有思考,没有个人的意志,换句话说,让你的概念、感情、愿望自由飞翔,你只是旁观者,不要陷于其中。
日本学者镰田胜把到水边冥想和静思当作自我开发的100种法则之一。这位学者这样写道:人体中有65%的水分,或者说,生物是在水中诞生的,非常有意思的是,人在水边静静地宁思片刻,马上会感到非常平静,正因为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所以一到水边,人们就会感到安静,这也许正是出于人的本能。河流的涓涓流水之声有一种能使人心里平静的巨大力量。
我国文学家郭沫若,22岁时东渡日本求学,不幸患了神经衰弱症,心悸、胸痛、睡眠不足,一夜只睡3小时左右,还不时为噩梦所惊醒,平时头昏脑涨,差点成为“失去记忆的人”,这使他非常痛苦。一天,他偶然在《王文成公全集》中发现了“坐忘之说”,顿时起了练习静思的念头,他又结合日本的《冈田式静坐法》开始了静思锻炼。他每天清晨起床和夜晚临睡时各静思30分钟,坚持不懈,两星期后出现显著功效:整夜酣然入睡,头昏心悸消失,记忆力恢复正常,顽疾竟获痊愈。
静思出灵感
人们总以为,只有在紧张的劳动中,才能发挥潜能。其实,研究中外人才史可以发现,灵感的产生不是在紧张劳动之中,而是在紧张劳动过后的放松情绪之时。
英国科学家布朗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浴盆、床铺和农村的散步是最适宜科学家产生灵感的地方,那是因为这些地方正是科学家、文学家经过长期的冥思苦想、长期紧张而暂时放松的小憩。
日本寿险大王原一平,他介绍自己最好的经验就是每天静思,通过静思获得灵感,从而使自己的工作高效推进。还有许多名人如科学家爱因斯坦、发明家爱迪生、作家巴金和国画大师张大千等,他们也都是通过静思,闪现灵光。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家克伦威尔,在他占领了英国皇室,即将建立新政权时,经常一个人独自静静地坐在屋内,直观当前形势,此后果断采用君主立宪制,从而稳定了大局。
一代伟人毛泽东,每当革命的紧要关头,他会到附近的山上,静静地坐着思考,观察时事,作出了许多正确的决策,这成为取得革命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创造经常是在放松时,在一种并不经心的静思中进行的。
数学家彭加勒在一段时间研究一个数学问题,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决定放下这个研究题目,到乡间去旅行。结果,他的脚刚刚踏上刹车板,突然想到了一种解法,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俄国作家屠格涅夫为写好一篇作品的晨景冥思苦想都毫无收获。他放下写作,去悠闲地阅读,忽然好像有什么东西推动了他一下,低声说:“早晨的朴素的壮丽”。他几乎跳起来了,“就是它!就是它!真正的美句啊!”
静思可以使纷乱的事物理出头绪,可以使纷纷纭纭变得运行有序。为什么古人说:“眉头一皱,计上心来”,那个皱眉头,就是瞬间的静思,瞬间静思的“计上心来”,就是静思开发了智慧。眉头未皱之时,计不知从何出,一皱就计上心来,非常形象地描述了潜能开发的过程。
保持一颗清净的心
静思的前提当然是放松。放松是天然的镇静剂。调整情绪,调整心态,放下手头繁忙的工作和冥思苦想的研究题目。总之,你心情愉快,无压力、无焦虑,一切处于自然状态之中。
儿童是快乐的,究其原因,在于他没有过多的心事,也没有不必要的烦恼。而成人则不同,我们的生命中有太多的积压物和太多想象出来的复杂的事物,它们抑制了生命潜能的发挥,弱化了生活的幸福感。
保持一颗清净的心有一个很重要的方法,那就是将心灵腾空,就像清扫房子后那种焕然一新的感觉。
使用电脑的人都知道,回收站是需要经常清空的,否则会占用过多的空间,影响计算机的运行速度。
人生也是如此,有太多负担的人是走不快的。你可以多尝试几次,但是一定要腾空心中的恐惧、仇恨、内疚、悔恨、不安全感和罪恶感。事实上,只要你腾空自己的心灵,就会缓和你的痛苦和负担。如果你不这样做,一味地忧虑下去,那么你只是在折磨自己,事情不会发生任何改变。
一个商人的妻子不停地劝慰着她那在床上翻来覆去足有几百次的丈夫,“睡吧,别再胡思乱想了。”
“嗨,老婆子啊,”丈夫说,“几个月前,我借了一笔钱,明天就到还钱的日子了。可你知道,咱家哪有钱啊!你也知道,借给我钱的那些邻居们比蝎子还毒,我要是还不上钱,他们能饶得了我吗?为了这个,我能睡得着吗?”
妻子试图劝他,让他宽心:“睡吧,等到明天,总会有办法的,我们说不定能弄到钱还债的。”
“不行了,一点办法都没有了。”丈夫喊叫着。
终于,妻子忍受不住了,她爬上房顶,对着邻居家大声喊道:“你们知道,我丈夫欠你们的债。明天就要到期了。现在我告诉你们:我丈夫明天没有钱还债!”她跑回卧室,对丈夫说:“这回睡不着觉的不是你,而是他们了。”
如果你也在凌晨三四点的时候,脑子里有许多烦恼、问题和亟待要做的事在那里翻腾,脑子里的思绪东飘西荡,仿佛永远无法再入睡了。那么,只要你采取一个简单的步骤,对自己说一句简短的话,说上几遍,每一次要深呼吸,放松!要对自己说,同时心里也要真的这样想:“一切由它去!”深呼吸,睁开眼睛,再轻松地闭起来,告诉自己:“不要怕。”要仔细想想这些有魔力的字句,而且要真正相信。梳理一下自己的思绪,用集中起来的精神,把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深深刻入清晰如镜的头脑中去。
这时,自然的心理、生理节律完全平衡,心头万念俱空,大脑像晴空一样清澈明快……然后,你会发现,幸福其实是无遮无拦的,它就像山坡上静静地吐着芬芳的野花,没有围墙,也不需要门票,只要你有一颗清净的心和一双未被遮住的眼睛,就能得到。
想象激活潜能
想象,是人类的独创。
法国大作家雨果说过:没有一种心理机能比想象更能自我深化、更能深入对象,它是伟大的潜水者。
插上想象的翅膀,人类社会就变得美好。牛顿看见一个苹果“落在地上,脑海里便产生了奇异的想象。通过想象,终于发现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想象使那些常认为不可能的东西变成现实。
人类离不开想象,想象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历史和文明。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迪士尼的动画设计师在头脑中构思出栩栩如生的动画形象,这是想象力。
一个建筑师在设计产品时,在头脑中想象建筑的外观以及内部结构,这是想象力。
《哈利·波特》的作者在动笔写小说前在头脑中虚构并未发生的故事情节,毫无疑问也是想象力。
职业围棋选手李昌镐、常昊这样的高手不仅能够在走每步时考虑各种情况,甚至能把这种考虑延伸到百步开外,他们发达的想象力着实令人叹为观止。
所以,爱因斯坦说:想象力远比知识更重要。
拿破仑说:想象支配人类。
想象在我们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远远比我们所了解的多得多。
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其神奇精彩的故事,深深吸引着一代又一代人。可是《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并没有亲自到过西天取经,也无法上天宫目睹神仙面目,那他为什么能够栩栩如生地描述这些动人的西天取经故事呢?这其中的差距在哪里?是我们的智力比不上他们吗?是他们有天生的禀赋吗?都不是,答案就是我们缺少对科学的热爱和美妙的想象力。答案就在于他有着非凡的文学想象力。
人们过去总认为只有大发明家才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其实不然,我们每个人做每件事时,都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有了想象力,那些难以成功的事,就会变得容易可行,有些让人难以置信的事,也会变为现实。
美国有个叫阿雷克翰的年轻人,在棋坛是个无名小卒。他喜欢下棋,特意把棋艺超群的棋王卡巴布兰加的棋路记在心里,暗暗下决心要击败棋王。他来到不受人干扰的乡下,每天独自一人与棋王面对面地进行假想对弈。奇迹常常发生在具有丰富想象力的人身上,三个月后,他回到城里,参加了一年一度的比赛,终于击败了棋王,获得了冠军。
想象练习可以减少失败
提起成功,人们过去只相信意志力,往往忽视了想象力,其实想象最能发挥人的创造潜能,在很多创造性领域里,想象力要大于意志力。
阿图尔·施那贝尔是世界上著名的钢琴演奏家,他学钢琴只有七年。他厌恶练习,很少在实际的琴键上做长时间的练习。他的练琴时间同其他钢琴演奏家相比少得可怜,有人问起这个现象时,他回答说:“我用脑子练琴。”
本·霍根是一位伟大的球手。有人曾这样评价他:他的技术是高尔夫的一项完美示范,相信在英国是前所未见。参加比赛时,在每次击球之前,本·霍根都要在心里先练习一下。他在想象中准确做出击球动作——“感觉”杆头像实际一样击中球,“感觉”自己做出正确的后续击球姿势——然后才真正朝球走过去,靠着他称之为“肌肉记忆”击出他刚才想象的那一杆。
底特律的一伙推销员利用一种新方法使销售额增加了100%。纽约的另一伙推销员增加了150%,个别推销员使用同样的方法使他的销售增加了400%。“使推销员们取得如此成就的魔法究竟是什么?”是所谓的扮演角色,一个扮演角色的推销员晚间一人独处时,也会制造这种情况。他会想象出对他最刁难的情况,然后想出相应的对策。“不管是什么情况,你都可以先有所准备,你想象自己和顾客面对面地站着,他提出反对意见,给你出各种难题,而你却能圆满地加以解决。”
也许你认为通过想象获得成功只是个特例,那就再看一下心理学家的一个实验。
美国的一些心理教育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把某高中篮球队一群球技不相上下的年轻人分为三组。
第一组规定一个月内不得在球场练习投篮;第二组一个月内每天在球场练习投篮一小时;而第三组一个月内每天想象练习投篮一小时。
一个月后,对三组球员进行同场测试。
结果,第一组的投篮平均成绩退步了;第二组的平均成绩进步了2%;出人意料的是第三组(想象练习组),平均成绩也一样进步了2%!
这个实验令人信服地证明了“想象”的强大作用,也让我们看到了自己头脑的巨大潜能。
想象的神奇魔力
心理学家R·A·凡戴尔通过一种人为控制的实验证明:让一个人每天坐在靶子前面想象着他对靶子投镖,经过一段时间后,这种心理练习几乎和实际投镖练习一样能提高准确性。
人的心灵和免疫力是相通的,想象力也同样有神奇的防病治病的功能。
曾经有一个人突然患上了帕金森病,两手不停地颤抖,写的字歪歪扭扭,就像虫子爬过似的,提起水壶往暖水瓶里灌水时,洒得满地是水。一次,他在餐厅里看见服务员提着一个大茶壶,熟练地给每个客人斟茶,从而受到启发。从这以后,他一有空就静静地坐在沙发上,闭起双眼,放松自己,想象自己是茶馆里的伙计,手提一把很大很沉的铜茶壶,不停地往客人们的茶碗里斟茶,手腕只轻轻地一转动,清澈透亮的水便从壶嘴里流出来,在空中变成长长的水柱,一滴不漏地流进客人的茶碗里。这时他感觉到全身的肌肉和神经都在配合。在想象中他不但闻到了茶的芳香,还听到了客人们对他的赞美声。
经过半年多的想象,奇迹终于出现了。从此他提上真正的水壶,再往暖水瓶里灌水时,水再也不会洒在地上,写起字来手也不再抖动,帕金森病就这样不知不觉地消失了。
想象能把假的变成真的,听起来有点玄奥,其实说破了也就不足为奇,因为人的神经系统、肌肉系统是无法分辨哪些是真正的体验,哪些是想象的体验。心理学家一再证明,让一个人每天坐在靶子前面想象着对靶子投镖,经过一段时间后,这种心理练习几乎和实际投镖练习一样能提高准确性。
在人生的舞台上,谁也不希望自己是个笨拙无用的“演员”。假如你现在还没有得过一次金牌,那就大胆地给自己想象一个吧!
想象自己成功
当一个人一无所有却胆敢“想象成功”时,就拥有了一份严谨理性的思维方式和乐观自信的心态;这种理性的思维方式能使我们的心智不断提高。当一个人不断地想象自己成功后的情景时,必然会在内心产生强大的动力,并努力去实现它。
世界旅馆业巨头康拉德·希尔顿在拥有一家旅馆之前,就想象自己在经营旅馆。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常“扮演”旅馆经理的角色。成功后的希尔顿将他的连锁店发展到世界各地,成为享誉全球的旅馆业大王。
在武术中有一种训练方法,就是想象自己突然受到各种攻击时的应变方式,天长日久,这项训练会大大提高修炼者的反应速度和抗暴能力。“想象”是最理想的训练场,那里有你所需要的一切设备设施、环境条件;在那里,你不会有任何失误,你总是胜利者。
1988年汉城奥运会时一个跳高选手就是这样做的,他当时在准备刷新纪录。随着电视镜头的移动,你可以看清他的嘴唇在动,就好像在自言自语,这种身体语言暗示着他想象自己跑向横竿、屈曲双腿、扭动身体,就好像他在想着一系列动作一样。他坚毅地点了点头,他准备好了。摄影机移近了,你看见镜头对准了该选手的脸部。当他点燃思维的引信时他咬紧了牙关,接着是有力的几大步助跑,不断加快速度,提腿、弓腰,最后成功地越过横杆。
发生了什么啦?这位跳高选手两次过了那一高度——一次是在他的想象中,另一次是在观众眼里看到它发生的。
也许你会这样感叹:“当时他面临的压力多大啊!他只有一次机会,他必须让自己成功。”不对,他先在想象中看到它成功了,这给了他信心,然后在现实中他让自己成功了。
在我们头脑中曾经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如果我们想象自己以某种方式行事,实际上差不多也是如此行事。心理实践可以帮助我们使自己的行为臻于完美。因此,我们可以利用想象力来开发我们未知的巨大的潜能。只要相信,我们一定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