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中华励志故事
21646200000012

第12章 康熙维护统一不妥协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这种格局的形成与发展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千百年来,不知道有多少人为此付出了汗水、鲜血乃至生命。就帝王而言,奠定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基础的是秦始皇(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10年在位),他不仅统一了六国,并且还发兵征服了长江以南广大地区和塞外草原,建立了疆域辽阔的秦帝国。而最终真正奠定了今天中国的疆域版图和民族格局的,则无疑是康熙帝(公元1662—1722年在位,即清圣祖)。他维护统一、绝不妥协的精神,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君主,家庭生活实际上是很不幸的。康熙帝的父亲顺治帝(公元1644—1661年在位,即清世祖)不宠爱他的母亲佟佳氏,因此也不疼爱他。后来宫里突然流行天花,顺治帝染病身亡。当时还是皇子的康熙帝也得了天花,只是幸而逃过一劫。在选择新君的过程中,顺治帝的母亲孝庄太后考虑到,得过天花的人以后不会再感染此病,于是康熙帝被拥立登基,那年他年仅八岁。不久,他的母亲也去世了,小小年纪的康熙帝只能和祖母相依为命。

就这样,康熙帝在孤单寂寞中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岁月。他不仅要忍受这种煎熬,还要面临近在咫尺的挑战。原来,由于康熙帝年幼,功勋卓著的索尼、鳌拜、遏必隆、苏克萨哈四人成为了辅政大臣,主持朝政。时间一长,鳌拜的野心日益膨胀,经常独断专行。年少的康熙帝虽然急在心头,可是表面上不动声色,他找来一些少年练习摔跤打斗。鳌拜还以为康熙帝就是个只知道玩乐的小孩儿,也没放在心上。于是有一天,在鳌拜参见的时候,康熙帝发出信号,身边的少年一拥而上,将鳌拜擒拿。康熙帝在历数鳌拜若干罪状后,将其终身监禁。从这件事情,我们已经可以看出康熙帝的勇气与魄力。此后,康熙帝掌握了朝政大权。在位期间,他励精图治,减轻人民负担,努力发展生产和文化事业,开创了“康乾盛世”的新局面。这里要介绍的是他维护国家统一方面的一系列故事。

到了康熙帝即位时候,清朝虽然在表面上已经实现了对全国的统一,可是各种影响统一的潜流仍然到处涌动。首先是三藩的势力。清军入关前后,尚可喜、耿仲明、吴三桂等前明朝的将领先后归顺清朝,为清朝统一全国立下了汗马功劳。清朝也没有亏待他们,封吴三桂为平西王,镇守云南;尚可喜为平南王,镇守广东;耿仲明为靖南王,镇守福建。他们三人割据一方,被称为“三藩”。一开始他们与清朝中央倒也相安无事可是时间一长,问题就随之而来。

有一天,康熙帝与大臣们商讨国事时,偶然间谈到了三藩的问题。康熙帝说:“眼下国家财政苦难,可是三藩还要向朝廷伸手大把大把地要钱,说是要养兵。朕略微算了算,国家每年收入的一半,都被三藩拿去了。想想真是无奈!”“据臣所知,”一个大臣说:“三藩不仅向朝廷索取甚多,还自行在地方设法敛财。就拿平西王来说,他扫灭前明余孽时,将他们剩下的金银财宝都据为己有。他开采云南地方的金银矿产,每年不知道能得到多少金银。这实在是不像话!”

“如果光是花朝廷的钱也就罢了,”另一个大臣说:“可是臣觉得他们长期下去就是朝廷的隐患。就拿平西王来说,他的部下都是身经百战的精兵强将,他还利用靠近西藏的关系,与藏人互市,大量购买那里的马匹来武装军队。他们迟早是国家的祸患!”听了大臣们的话,康熙帝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开始琢磨对策,甚至将“三藩”两个字写在一张纸上,作为国家的三大要政之一,与“河工”、“漕运”一起贴在乾清宫的柱子上。

机会终于来了。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三月,三藩中比较忠于清朝的平南王尚可喜向清廷上奏,请求告老还乡。吴三桂觉得这是个试探朝廷真实态度的好机会,就在八月与耿精忠(耿仲明之孙,袭封靖南王)联合上奏,也提出撤藩。大臣们对此意见不一。有个大臣看出了吴三桂的意图,就对康熙帝说:“平西王一贯老谋深算,此次上奏肯定不是他的本意。如果皇上匆忙将其撤掉,很可能逼得他造反。不如暂时稳住平西王,先处理好平南王的事情。等到朝廷作好了准备,再对付平西王不迟。”然而康熙帝当时毕竟还是年轻气盛,缺乏处理政务的实际经验,他断然拒绝了这项建议,决定同时裁撤三藩。果不其然,吴三桂听到消息后,立马宣布造反,耿精忠随之相应,尚可喜的儿子尚之信也宣布参加叛军,“三藩之乱”就此爆发。

当叛乱的消息传到北京,康熙帝当时就傻了眼,他本以为自己的想法天衣无缝,三藩问题可以兵不血刃地得到解决,没想到不仅使自己遭遇到了人生的第一次大挫折,也给国家带来了这么大的灾难。一时间,忧郁和黯淡的情绪一直萦绕在康熙帝的心头。有的大臣就劝他说:“三藩来势汹汹,朝廷人力物力一时难以解决。不如皇上将主张撤藩的大臣严加查办,说撤藩是他们的意思,与皇上您无关,然后再对吴三桂好言相劝一定能够消弭叛乱。”

中国的皇帝向来喜欢把自己打扮成完人,一旦遇到过失就会把责任推给旁边的大臣们。然而康熙帝就没有这么做。他摇摇头说:“吴三桂蓄谋已久,早晚要造反。当年七国之乱的时候,汉景帝听了袁盎的话,杀死了主张削藩的晁错,结果还是无济于事。再说撤藩是朕拿的主意,朕作为一国之君,要是遇到什么事情就把大臣拿出来当挡箭牌,还怎么君临天下?正是这种敢于承担的精神,使康熙帝能够在一次次危难中力挽狂澜,走向胜利。

但是局势仍旧不容乐观。吴三桂造反后,清军节节败退叛军迅速占领广西、四川、湖南、江西等省,拥兵西北的王辅臣也叛降吴三桂,叛乱声势浩大,全国几乎有一半疆土都落入敌手。而许多打着“反清复明”旗号的势力也趁机兴风作浪北京城内一度都处于动乱之中。更有甚者,察哈尔(今内蒙古中部)亲王布尔尼率领的蒙古铁骑直接杀奔守备空虚的北京正当康熙帝焦头烂额的时候,西藏的达赖喇嘛来对康熙帝说“吴三桂说他只想划江而治,如今它来势汹汹,朝廷恐怕不是对手,不如裂土罢兵,也能保住半壁江山。”

康熙帝一听这话,当时就火了:“吴三桂在前明的时候只是个小军官,承蒙我大清朝的厚恩,得以封为亲王。然而他居然忘恩负义,反叛朝廷,简直是大逆不道,人神共愤!更何况,朕是全中国老百姓的皇帝,怎么可以容忍国家分裂?你回去告诉吴三桂,赶快投降,朕还可以饶他不死,否则定要他死无葬身之地!”在这种万分危急的时刻,康熙帝还能说出这样绝不妥协的话,实在是难能可贵。这来源于他倔强的性格,也由于他心中抱定了一个信念:国家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吴三桂的行为不得人心,注定失败。正是在这种精神的引领下,康熙帝冷静地调兵遣将,经过八年的时间,终于平定了三藩之乱。

经过三藩之乱的历练,康熙帝显得更加沉稳与成熟,他的目光开始投向我国的宝岛——台湾。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一直在沿海坚持反清复明事业的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台湾,并要把他经营成反攻大陆的基地。郑成功死后,郑氏家族的后人逐渐丧失了原先的爱国立场,成为事实上的台独主义者。郑成功的儿子郑经曾经向康熙帝写信说:“台湾孤悬海外,本来就不是中国的领土。我希望能够按照朝鲜的体例,成为大清的藩属国,定期进贡和朝拜,而不用剃发、登岸。”而当时清廷内部对此也有人居然说:“郑经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再反抗朝廷。现在天下太平,何必为了区区剃发、登岸的小事与台湾闹得不可开交?答应他的要求也没什么不可以。”对此,康熙皇帝义正词严地说:“台湾不比朝鲜,自古就是我中国的领土。郑经只能选择剃发、登岸,归降我大清,否则只能兵戎相见!”

然而郑氏集团一直执迷不悟。在谈判无果的情况下,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在施琅的率领下,清军攻入台湾,郑经之子郑克爽投降,两岸终于实现了统一。如何处理台湾,成为摆在康熙帝君臣面前的又一个问题。有些大臣居然说:“台湾孤悬海外,乃属荒蛮之地。现在前明的余孽已经被剿灭不如就让它荒废在那里,或者交给红毛夷(荷兰)也行。”对此施琅愤愤不平地说:“我大清将士浴血奋战,难道就是为了攻下一座要被遗弃的荒岛?就算台湾孤悬海外,也是我大清的领土,怎么可以轻易放弃!”康熙帝同意了施琅的意见。不久清朝设置了台湾府,下辖台湾、诸罗、凤山三县。晚清的时候又设置了台湾省。台湾与大陆的联系日益紧密。

解决了台湾问题后,准噶尔的问题就显得日益突出。蒙古在明末清初分为漠南蒙古(今内蒙古自治区一带)、漠西蒙古(今新疆北部一带)和漠北蒙古(今蒙古国一带)三大部分其中漠南蒙古与漠北蒙古在清朝入关前就已经臣服,只有漠西蒙古仍然不服清朝的统治。康熙年间,漠西蒙古中噶尔丹统治下的准格尔部势力日益兴起,不仅控制了漠西蒙古,还经常进犯漠北蒙古。在屡次得手之后,噶尔丹的野心日益膨胀,他派人对康熙帝说:“皇上您就当南边的皇帝就可以了,北方的草原与大漠,就让本汗来统治吧!”其分裂国家的图谋昭然若揭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甚至派兵妄图进犯漠南蒙古,威胁北京。

康熙帝当然无法容忍噶尔丹这种肆无忌惮的行为,他召集大臣说:“噶尔丹肆意欺凌蒙古各部,导致生灵涂炭,还想与朕分治天下,简直是做梦!朕身为一国之君,没有袖手旁观的道理。为了鼓舞士气,朕决定御驾亲征。”一听这话,大臣们当时就炸了锅,有人说:“皇上以天下为念,臣等倍感欣慰只是草原大漠环境恶劣,战场上变化莫测,如果遇到什么闪失,将直接影响到江山社稷!皇上可派出一员大将统兵出征亲征之事则不必有之。”

但是康熙帝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于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和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三次亲征噶尔丹。在亲征的路上,康熙帝与将士们一起喝咸水、住帐篷,他经常说:“朕听说明武宗(公元1506—1521年在位,年号‘正德’)当年也曾经御驾亲征,但却是为了借机到塞外吃喝玩乐,也就成了天下的笑柄。大明如此胡闹,现在却有很多人整天喊着要反清复明,真让人想不明白。朕平时日理万机,这次又与将士们一同风餐露宿,就是想告诉天下人,朕不仅要让老百姓过得更好,也要让天下一统,给后人一个交代!”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将士们万众一心,取得了一次次重大胜利。最终噶尔丹自杀身亡,西北的局势得到了稳固。

除了内忧之外,还有外患。就在明末清初的时候,原来地处欧洲的沙皇俄国开始将其势力扩张到了我国的黑龙江流域。沙俄侵略者在这里建立据点,试图蚕食我国的领土,还到处杀人放火,无恶不作,激起当地各族人民的强烈反抗。为此清廷多次与沙俄政府交涉,但是都没有结果。后来三藩之乱爆发,清廷被迫将此事暂时搁置。

三藩之乱平定后,康熙帝开始着手处理东北的问题。他一方面调兵遣将,为对俄作战作准备,另一方面多次派人劝降据点里的俄国人,让他们早日离开中国领土。对此有人说:“黑龙江流域地处苦寒之地,人口稀少,即便收复,对朝廷也没什么用,何必如此劳师动众呢?”康熙帝说:“此言差矣。东北乃是我大清的龙兴之地,黑龙江流域的部众,很早就归顺我朝。如果我们对他们弃之不管,任由他们被罗刹国(沙俄)的人欺压,怎么对得起他们的一片赤诚呢?即便在偏远的地方,只要是我大清的领土,朕就一定要坚守到底!”经过精心准备,在劝降无望的情况下,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和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康熙帝派兵发动进攻,大败俄军。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中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条约划分了中俄边界,明确了黑龙江流域以及库页岛都是中国的领土。

经过康熙帝及其之后几代皇帝的不懈努力,到清朝中期我国的领土东北到库页岛,北到外蒙古,西北到巴尔喀什湖西南到西藏、云南,南到南海诸岛,东南到台湾、钓鱼岛。在这块辽阔的土地上,生活着汉族、满族、蒙古族、藏族、回族、维吾尔族等众多民族的人民。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为维护国家的统一与发展做出了各自的贡献。我们今天看到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

正如那首歌唱的那样:“做人一地肝胆,做人何惧艰险豪情不变年复一年。做人有苦有甜,善恶分开两边,都为梦中的明天。”一个人想成就一番事业,需要很多因素,但是最重要的还是永不妥协的精神。不仅仅对于个人来说是这样,对于处理国政的皇帝而言也是如此。在面临影响到国家统一的挑战时,平庸的皇帝,可能就马马虎虎地处理一下了事,而一些昏君很可能整天就忙于吃喝玩乐,根本不会把国家的统一放在心上。可是康熙帝却能够克服种种艰难险阻,给后人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靠的也就是这种精神。晚清那些动辄割地赔款的皇帝,要是想到自己的祖先康熙帝维护国家统一的这份执着,恐怕要羞愧得找个地缝钻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