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三十六计
21624000000036

第36章 第卅六计走为上计

【计名由来】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计语出自《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檀公指南朝名将檀道济,相传有《檀公三十六计》,但未见刊本。

此外,我国古代其他兵法也有论述。《淮南子·兵略训》:“实则斗,虚则走。”实是指力量强大,虚是指寡不敌众。也是强调在无把握取胜时,要使用一个“走”字。我国另一部兵书《兵法圆机·利》也有:“避而有所全,则避也”。避,指主动回避,撤退;全,是保全。意思是说,撤退能保全力量,就应该撤退。《吴子·料敌》也说:“凡此不如敌人,避之勿疑;所谓见可而进,知难而退也。”

由此可见: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是指在我不如敌的情况下,为保存实力,主动撤退。所谓上计,不是说,“走”在三十六计中是上计,而是说,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我方有几种选择:1.求和;2.投降;3.死拼;4.撤退。四种选择中,前三种是完全没有出路的,是彻底的失败。只有第四种,撤退,可以保存实力,以图卷土重来,这是最好的抉择。因此说,“走”为上。

【原文】

全师避敌〔1〕。左次无咎,未失常也〔2〕。

【注释】

〔1〕全师:师,指军队。全,保全。保存军事力量。避敌:避开敌人。

〔2〕左次无咎,未失常也:《易·师·象》说:“左次,无咎,未失常也”。这里的师是指军队、用兵。左次,是指军队向后撤退。古时兵家尚右,右为前,指前进;左为后,指退却。全句为:部队后撤,以退为进,不失为常道。

【译文】

为了保全部队的实力,实行撤退也没有什么罪责,因为它并没有违背用兵的常道。

【前人批语】

敌势全胜,我不能战,则必降、必和、必走〔1〕。降则全败,和则半败,走则未败。未败者,胜之转机也。如宋毕再遇与金人对垒,度金兵至者日众,难与争锋。一夕拔营去,留旗帜于营,豫缚生羊悬之,置其前二足于鼓上,羊不堪倒悬〔2〕,则足击鼓有声。金人不觉为空营,相持数日,乃觉,欲追之,则已远矣。可谓善走者也。

【注释】

〔1〕必降、必和、必走:指在敌人处于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我方只有投降、讲和、撤退三种选择。

〔2〕倒悬:倒转身体,悬空挂着。

【译文】

敌人占绝对优势,我方无法战胜时,我方只有投降、讲和和退却三条路可走。投降,是彻底失败;讲和是一半失败;只有撤退不是失败。没有失败,就有转为胜利的契机。比如宋代名将毕再遇与金兵打仗,考虑到金国的增援部队不断来到,难以对抗,一天夜里撤退走了,却留下旗帜在营房前,预先把羊倒吊着,又把羊的前腿安置在鼓前面,羊被倒挂着,十分难受,就用腿不停地乱踢,鼓也就咚咚作响。金人开始未发觉,相持了几天才发觉。这时,宋军已经走远了。这可以说是善于撤退的战例。

【战例】

巧施“走”计智胜强敌

在太平天国起义的时期,有一支北方的农民起义军叫捻军。它发源于捻子(今称捻党),是山东、江苏、河南、安徽等地农民反封建压迫的秘密组织。他们人数有多有少,经常在江苏、河南、安徽一带护送“私盐”,不断与清政府发生武装冲突。鸦片战争后,捻党武装日益壮大。1852年(咸丰二年)捻党首领张乐行聚众万余在河南起义,占领永城。次年太平天国北伐军经过安徽、河南,沿途捻军也纷纷起义响应。1855年张乐行在雉河集(今属安徽涡阳)召集各地捻党首领会盟,担任盟主,称大汉永王(一作大汉明命王)。他颁布十九条《行军条例》,组成捻军,建立黄旗、红旗、蓝旗、白旗、黑旗五旗军制。1857年,张乐行与太平军陈玉成会攻霍丘,加入太平天国,被封为成天义。从此捻军成为北方的一支强大的反清力量。转战河南、安徽、江苏、山东各省,多数大败清军,张乐行晋升为征北主将,又封沃王。1862年(同治元年)陈玉成牺牲后,张乐行被清军攻击;次年初,在安徽蒙城西阳集被俘牺牲。

1864年,张乐行之侄张宗禹所领导的捻军与太平军遵王赖文光的队伍会师,赖文光成为首领。赖文光对捻军进行了整编和训练,逐步实行“易步为骑”,增强机动作战能力,使捻军迅速壮大,一下子拥有几十万人,在黄河流域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武装斗争。

1864年七月,清政府派蒙古军首领僧格林沁率领大批装备精良的反动武装,震压捻军。僧格林沁是清朝宠信的蒙古亲王。他的军队是清朝豢养的一支以骑兵为主、步兵为辅的正规军。这支满蒙骑兵十分凶悍,曾多次镇压过河北、山东等地的农民起义。

1869年初,捻军在河南鲁山击退了僧格林沁,但是不久,僧格林沁又卷土重来。赖文光为了歼灭这个顽敌,有计划地组织退却,采取“以走制敌”的运动战。先拖垮敌人,然后寻找时机加以歼灭。僧格林沁却丝毫不知是计,对捻军紧追不舍。捻军紧紧牵住敌人不放。僧格林沁追到东,捻军却走到西;僧追到西,捻军又走到东,尽量避开与僧格林沁交手,而是专找山谷沼泽,峰回路阻的地方攀越,分队匍匐。僧格林沁手下,全是满蒙铁骑,在崎岖山路却施展不开。而僧格林沁骄纵轻敌,不思利害,一味催督诸将紧追不舍。稍有违慢,他便鞭责杖笞,不肯饶恕,所以部下诸将,没有一个敢懈怠的。无奈一进入山中,屡遭捻军的伏击,良将恒龄、舒通、额苏克金等都先后战死。清军昼夜追逐捻军,顾不上吃住,不久,士兵都气竭力弱,战斗力下降。总兵陈国瑞、何建鳌见此情况叩马劝阻,僧格林沁专横独断,根本不听,只命将士尽力追赶,一程复一程,一日复一日,两个多月后,一直追到山东菏泽县高楼寨地区。寨北有多处防洪水泛滥的河堰,堰上下多是柳林,捻军赖文光先用小部队引诱敌军,将大队人马隐蔽在庄外柳林中。这时是在四月,天气渐热,南风习习,清军多追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远远听到山后有号炮声,僧格林沁传令迅速推进,当即翻山越岭,爬过几个山头,仍不见捻军的踪影,只是小山坳内有几名樵夫,主动答应为清军带路。僧格林沁大喜,便令樵夫前行,自己率队紧紧相随。这时天已经黑了,清军没有吃饭,饿得没有力气。一进入柳林中,忽然闻,杀声四起,前后左右,拥出无数捻军,清军被围困,僧格林沁却下令不许撤退。清军将士难于支持,即将败溃。诸将请求突围出去,僧格林沁不许,经再三固请,才召引路的樵夫,打算仍从原路杀出。

谁知道樵夫把清军引向捻军最多的地方,总兵陈国瑞见捻军重重拦阻,对樵夫生了疑心,连忙叫王爷速回。樵夫怒目相向,叫捻军围杀僧格林沁。陈国瑞与僧格林沁被冲断,无法可施,只得自己杀条血路出围。天微亮时,检点手下残卒,只剩数百人。忽然遇见一队战败的士兵,向他们打探僧格林沁的下落。有人回答说看见有贼首戴着王爷的帽子离开,猜想王爷已经遇难。等到捻军离开,陈国瑞遂带残部回到原地。沿途尸横遍野,仔细检视,觅得总兵何建鳌及内阁学士全顺尸体。后来在草丛中发现一具无头尸体,正是僧格林沁,陈国瑞把尸体带了回去。

这次战役,捻军全歼僧格林沁的部队,其中的内蒙古、东三省马队使清军骑兵损失惨重。这一仗,沉重地打击了清政府的气焰,使朝廷上下人心惶惶。

这场战役就是胜在“走为上”。这个“走”是有计划的退却,是以退为进,以走疲敌,以走制敌。捻军忽左忽右的不断运动中,把敌人拖得晕头转向,疲惫不堪,削弱敌方力量,然后捉住有利战机,精心设下埋伏,一举歼灭了敌人。这一招,是一个绝妙好计!

【精评】

在敌我力量悬殊的不利形势下,采取有计划的主动撤退,避开强敌,然后再寻找战机,以图东山再起,这在谋略中也应是上策。因为无论哪一种战斗,谁都没有常胜的把握,在瞬息万变的战斗过程中,不机警就不能应付,不变通就不能达权,所以退却并非怯懦的表现,也不是英雄末路,只有采取适当的权宜之计,才能有重振雄风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