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国际组织
2158500000012

第12章 全球政治中的国际组织(6)

国际政治中的多元属性还可以从政治活动的分类中体现出来。政治活动可以用多种方式进行分类。以国际政治中所涉及的内容来划分,“高级政治”与“低级政治”是一种对国际政治现在比较流行的分类。在国际关系领域中,“高级政治”是指那些意义重大、影响重要的政治活动,如讨论一国与战争、结盟等关系到军事安全的问题,它们往往与冲突与战争联系在一起;“低级政治”是指由官僚们与行政管理者进行的通常不涉及国际的军事安全的政治活动,如技术、经济、贸易、旅游、投资和生态等关系到经济与社会事务的活动,它们往往与合作和管理联系在一起。这说明国际政治中既存在着以冲突与战争为主要内容的政治活动,也存在着与合作与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政治活动,不论是国际政治中的“高级政治”还是“低级政治”都存在权力斗争的成分与合作与管理的成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范围扩大,在涉及军事安全的“高级政治”中也存在着合作与管理的成分,核武器技术、化学武器技术和生物武器技术的发展使得国家的安全变得更加脆弱,“核恐怖下的威胁”的经历使得各国在诸如核军备问题上的合作变得迫切和必要了,也促使了世界范围内的军备管制变得可能了。另外,随着国际相互依存关系的发展,经济与生态等问题进入了国家安全的议程,这更加促进了各国认识到在权力竞争的同时,也有合作与管理的必要性。在“低级政治”中也存在着权力斗争的成分。各国在促进共同利益中存在着合作与管理的动力,但就通过合作与管理增加的共同利益的分配上也存在着的权力斗争与冲突。如石油输出国政府和跨国石油公司可以从合作与管理中使石油价格上涨,但它们又在如何分配这种合作与管理所带来的收益上存在着权力与利益之争。所以,有人曾警告这样的一种假设的错误性:能增加产生于某种共同利益的措施,将或多或少地避免分配上的冲突。

从这一警告中我们可以看出国际政治中的合作与管理关系并不排斥权力与斗争的关系,两者有时是共存于国际政治的活动中。

国际组织既然存在国际社会的政治现实中,也就必然成为某一政治进程中的工具与手段,因此,国际组织既是权力斗争的工具,也是促进合作与管理的工具,也是社会力量实现社会改造的工具,具有多重目的属性,这就要看它们处于那种政治活动之中。一般来说政府间国际组织往往具有国家间权力斗争和合作与管理的目的属性,而体现跨国团结的目的属性之国际组织更多的是一些非政府的国际组织。

2.国际组织与国内组织在政治过程中的比较

对国际组织在国际政治过程中分析的一种较简便的方法就是把国际组织与国内的各种组织相比较,如政府机构、议会、政党等。在国际组织与国内政治相比较中,有人归纳出了三种类比法。

第一,政府间国际组织(主要是一般性目的的政府间国际组织)被类比为是国际社会中一种发育不全的低效能形式的政府。

按这一逻辑,非政府国际组织就类似为国际社会一种民间的社会团体或压力集团或具有某种政治目标的政治团体如政党。

第二,把国际范围内的政府间国际组织类比是那些强大的国家为使既存的权力分配制度化和合法化,用以维系自己的特权地位,反对那些特权较小的国家重新分配领土、财富、地位及其他利益的企图的一种形式。

第三,认为上述两种类比都无法准确地反映国际组织在国际政治过程中的作用,国际组织在国际政治过程中的作用介于上述两种类比之间,即既有政府管理性的功能与作用,也有权力斗争与冲突的特性,这种类比是把国际组织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当成是全球管理的一种发育不全的形式来加以分析,它不同于国家政府这种先进组织形式,与国家政府相比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组织。

在对国际组织的这三种类比中,三者共同之处在于都承认国际组织与国内组织一样,具有维持社会秩序的作用。但三种类比存在着本质的不同,这反映出三者对国际组织在政治过程中作用认识上的差异性。前两种类比尽管部分地反映了国际组织在政治过程中的作用,但没有注意到国际组织与国内组织在政治过程中的差异性,存在着较大的不全面性。第三类比注意到国际组织与国内组织的本质区别,但它忽视了国际政治中跨国团结与冲突的因素。

把国际组织与国内组织相比,人们不难在国际组织中找到与国内政府机构中相对类似的一一对应关系,如把联合国看成国际社会中的发育不全的议会,安理会视为国际社会中某种不发达形式的内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被视为类似于国家的中央银行的角色,世界银行可以被视为类似国家的发展银行的机构……总之,各种国际组织都能在国家中的各种机构中找到对应物。但国际组织与国家政府存在着根本的不同。首先,政府管辖的对象是个人、家庭、企业、社会团体等等,政府间国际组织的“管辖对象”绝大多数情况下是该组织的成员国,是一种自我拥有主权的政治单位。其次,国家管辖的范围包罗万象,可以触及管辖对象的活动的各个方面,并以强制力为后盾;而国际组织对其成员至多只是维持一种间接影响关系,其职权仅限于解决小国间的冲突、搜集情报和信息交流、进行技术援助等等,这些活动一般不触及大国的重大利益,缺乏强制力。因此,任何国际组织缺乏政府所具有的权威、强制力和管理的合法性,至少一些属于国家主权内的事务,国际组织没有明显的管辖权,它所具有的管理既依赖各国的合作和主权让渡,也依赖于国际社会中各大国力量的支持。最后,国家政府是通过自上而下的调整来维持社会秩序,而国际组织不同于政府,它是一种有别于政府形式的特殊组织,一般是以平行的调整来维持国际秩序,两者存在着调整方式的不同。总之,国际组织与国内组织在政治过程中的作用存在着重大的区别。

持国际组织类似于国家政府观点的人似乎把国际组织视为一个代表共同利益的国际性机构,过分强调各国之间共同认同的社会性,尽管他们也一定程度上承认国家实力的作用,但否认国际组织的运作过程是受大国利益操纵的现实,没有看到国际社会这一无政府性的特点。

第二种类比似乎把国际组织仅作为强权的工具;认为,大国比小国更有可能利用国际组织的运作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和利益。这种类比的理由是:国家政府也是通过调整其管辖对象之间的关系,力图保护管辖对象的合法权益,只是政府更倾向于运用制度和法律来维护社会中更强有力的个人或团体的需要和利益。这一类比的优点是重视了国际政治中的权力斗争的特点,但仍然把国际政治过程与国内政治过程等同起来,忽视了有些国际组织本身具有的民主性。事实上,一些国际组织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弱小国家结成要求变革的联盟,体现它们要求国际公正的呼声。如两位国际政治学者谈到国际组织对弱小国家的作用时说:联合国的一国一票规则有利于小国和弱国结成联盟……过去一些反映第三世界立场有时也得到工业化国家有保留赞成的决议,也被用来证明其他要求的合理性,虽然这些决议几乎没有什么约束力。但组织使反对者显得极为自私和理屈词穷……国际组织也使小国、弱国能推进联系战略。即在把一些过去目标得到实现的领域与大国要求弱小国家进行合作的领域联系起来,以一些领域问题上的让步换来大国在另一些问题领域的让步。

第三种类比注意到国际组织在政治过程中的特殊性,没有简单地把国际政治过程与国内政治过程等同起来,虽然认识到国际组织在国际政治过程中具有的管理性功能,但没有把这种管理功能与政府管理功能等同起来,认识到国际政治中的权力斗争特征对这种管理的制约作用;另一方面,也注意到国际政治中无政府性也不是绝对的,认为无中央权威的世界也存在着一定的发育不全的管理。所不足的是,它没有注意跨国斗争与团结的属性。

因此,把国际组织在国际政治过程中的作用与国家政府在国内政治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类比时,尽管存在着巨大的不可比性,但这种类比有利于我们理解国际组织的作用与实质,使我们能认识国际组织在国际政治生活中的多样性的作用和多样化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