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父母怎样教,孩子才优秀
2157300000004

第4章 从小激发孩子读书与求知的欲望(1)

——让阅读与求知打开孩子的智慧之门

1.激发求知欲:让孩子主动自觉地学习

什么是求知欲?求知欲是推动人们自己去探求知识并带有感情色彩的一种内心要求,它是探索、了解自己所未知事物的欲望,是人们追求知识的动力。人们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碰到问题、面临任务、感到自己缺乏相应的知识,就产生探索新知识的冲动,这种情况多次反复,求知的冲动就逐渐转化为人的内在的求知欲,这种求知欲能够促使人坚持不懈地探究知识。

在爱因斯坦5岁的时候,他的父亲给他买来一个小罗盘玩,小爱因斯坦拿到这个玩具,高兴极了,摆弄来摆弄去爱不释手。忽然他的眼睛被玻璃下面轻轻抖动的那根红色小针吸引住了。他把罗盘翻转过来,倒转过去,可罗盘下的那根小红针,老是指着原来的方向不变。他好奇地问父亲:“爸爸,这根小红针怎么老是不变方向呢?”父亲没有马上回答孩子的提问,而是对孩子说:“你再好好思考思考。”

家教箴言求知欲是一种可贵的主动求知的表现。一个求知欲强烈的人,总是用好奇的目光注视着周围世界的一切事物,从中捕捉自己需要的奇妙的猎物、获取新的知识。

就这样,一个小罗盘唤起了这位未来科学家探索事物原委的好奇心。可见,求知欲具有神奇的效力,它能激发起学习的热情和毅力。

求知欲强烈的人,思维活跃,爱提问题。而涉世未深的孩子正处于见到什么都想问“为什么”的时期。孩子爱提问题是好事,好问才能真正学到知识,也能促进大脑的发育和思维能力的提高。孩子通过不断提出问题和探索问题的积极思维活动,促使了其大脑神经细胞的发育,提高了脑的功能,促进了智力的发展。

强烈的求知欲是驱动孩子自觉主动地学习的动力本源,聪明的父母不是对孩子进行枯燥的说教和严厉的要求,而是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地激发孩子的求知欲,然后让孩子满腔热情地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学习,家长要有一双能发现孩子求知欲的慧眼,引导孩子、驱动孩子自觉地追求知识,主动地努力奋斗,实现自己追求的目标。

对事物强烈的求知欲、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许多大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起始于对事物的好奇和探索。

普里斯特由于对“甲虫在瓶里窒息而死”感到好奇,经过30年的艰苦探索而研制出氧气;瓦特对“开水壶盖跳动”的好奇,驱使他探索,发明了蒸汽机;富兰克林由于发现“毛皮摩擦过后玻璃棒能吸引纸屑、头发”,经过探索,而发明了电。

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是创造成功的开端和必要的条件,从而也是孩子智力发展的内在动力。

2.激发兴趣,让孩子把学习当成最大的快乐

孩子虽然小,但他们对世界充满无穷的好奇,在他们那清澈的眼睛里,荡漾着对学习和探索的无穷渴望。因势利导地从小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是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父母如能认真发现和发展子女的兴趣爱好,精心培养,进行针对性教育,就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位教子有方的父亲说:

“女儿5岁时,我自己正自学英语。为了便于记忆,我把能见到的家里的东西,例如门、桌子、闹表等贴上了用纸条写好的相应的英语单词。满地跑的女儿对此很感兴趣,我因此便教她读单词,女儿读得还很认真。很快,她就能指物读出一些英语单词来,我和妻子很高兴。于是就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培养起女儿对学英语的兴趣。不久,在女儿单词本上积累了几百个熟记的单词。有了一定基础后,又同女儿一起参加当时时髦的《英语九百句》学习,学习一些常用口语。有了这一段的基础,女儿学习英语的兴趣更浓了。在以后的英语学习中,女儿从来没有感到压力,越学越起劲儿,越学成绩越好。高中时她已可以阅读一些英语科普读物,到大学三年级她就通过了国家六级英语考试,在后来的托福、GRE考试中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根据自己的实践,这位父亲认为,从小抓孩子的外语学习是最适宜的。

这位成功的父亲不仅将女儿领上了学英语的兴趣之路,而且引导孩子从小对文学和写作产生了兴趣。他说:

“女儿小的时候,正是到处贴满‘语录’的时代。女儿先天对文字感兴趣,我们也就顺势教她背诵‘语录’,后来也教些唐诗,对她小学阶段语言学习很有好处。小学时,为了练习女儿的汉字和写作能力,我们让她课外按字帖练字,写流水账式的日记,我负责修改,这样做既可使女儿练习汉字,又可为女儿写作文打下基础。女儿现在写的一手好汉字,与小时候的基础是分不开的。为了提高女儿写作的能力,一有机会我便启发她。有一次,在家里因一件小事她妈妈批评了她,她有点儿不高兴。我陪女儿到她们校园里散步。她不吭声地走在前面,见到路上有一块小石头,一脚踢得老远。不一会儿,来到教学楼前,看见一片片盛开的小红花,蜜蜂在花朵中飞来飞去,美丽的花蝴蝶翩翩起舞,时而落在鲜艳的花瓣儿上,时而你追我赶地飞向蓝色的天空,她高兴极了,气也消了,她说:‘今天天气真好。’我及时启发女儿说:‘心情与客观环境很有关。心情不好,连常走的路上的小石头看着也不顺眼;环境好了,心情也自然好了。’趁热打铁,我让女儿写这方面的一篇小作文,她果真写得很好。正赶上市电台少年儿童节目征文,她投稿后被选中,在电台广播了好几次。当时我们很高兴,女儿的高兴劲儿就更不用提了。这件事在她的心灵里留下美好的记忆,使得她对作文很感兴趣。之后,一有机会我就给女儿出题目,让她在日记中写心得,有时她自己给自己选题目练习写作,这对提高写作能力很有好处。她写的作文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

作为父母,应对孩子的兴趣加以鼓励和发展,而对于孩子不感兴趣的必要学习内容,应该不断地去培养引导,不可急于求成,脱离孩子的实际,把大人的意愿强加于孩子。

幼儿和小学阶段是培养孩子各方面兴趣的黄金时期,父母应当采取“未雨绸缪,先行一步”

的教子策略,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播下浓厚兴趣的种子。

3.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孩子的学习动力

有目标才能有动力。明确的学习目标,是成功的前提条件。美国近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要使学生对一个学科有兴趣的最好方法,是使他感到这个学科值得学习。”

家教箴言人只要还在成长着,他就必须不断地从一个目标走向下一个目标,没有了明确的目标,他的成长和进步就会停滞。

目标是学习的动力,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明确学习目标,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完成学习任务。因此,父母要教育孩子明确学习目标,使他们认识到:

今天的学习不仅是为了掌握一门知识,更重要的是为了发展自己的智力,培养自己的能力。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有一个不断追求的新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才会去努力学习。比如有的学生认为考上大学,从此后就可高枕无忧了,因而不思进取,更不用功学习了,这就是因为他没有了新的目标,没有了新的追求,上进心自然也就丧失了。

所以说,教育孩子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是培养孩子上进心的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

帮助孩子确立学习目标,要有科学性和计划性。目标从时间角度来分有以下三种:

长期、全面的目标。在两三年或更长的时间里,孩子想达到何种程度,或做什么。

中期目标。是把长期目标分解成几个阶段,每个阶段要实现什么样的学习目的,以便实现长期目标。

短期目标。即各学期的学习目标,有时还可以将各学期分为两个阶段,分各阶段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学习目的。

目标明确之后,在一定客观条件下,能否最终达到所确定的目标,就取决于目标实现过程的主观因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