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父母怎样教,孩子才优秀
2157300000003

第3章 点燃孩子心中的理想之火(2)

即使是所谓问题较多的孩子,他们也有自己的“闪光点”。有些孩子由于家庭缺少爱,或由于学习上屡屡失败,使他们丧失了自信,表现为委靡不振,或者顽劣不堪。对待这样的孩子,一般的鼓励、信任多半已不能奏效,批评或表扬都难以刺激他们的上进心。有的家长与老师,就对他们失去了信心。可这些孩子是否真的不可救药了呢?依照教育心理学来加以仔细观察和分析,这些由于“懒散”或“顽劣”而导致成绩差的学生,实际上在他们心底深处仍然蕴藏着自我肯定的需求,自卑感并不是自甘沉沦。恰恰是因为希望成功,希望被重视、被信任的心理过于迫切,而又害怕失败,为免于出丑,才故意懒散,不努力,以便为自己落后的成绩找借口与“理由”。至于另外一些喜欢捣乱的孩子,则是因为自尊得不到实现时,孩童心理支配下的一种反抗行为,也是对老师家长“看不上”自己或“不看重”自己的一种抗议。所以这样的孩子,你管得愈严厉,他们愈不吃你那一套。

改变他们的唯一办法是在他们身上找出“闪光点”,诱发他们内心深处希望得到大人、得到集体尊重的渴望,变为追求进步的动力。家长、老师要满腔热情地设法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环境,给他们提供显示自己“闪光点”的机会,让他们切切实实地品尝到受信任、受尊重的喜悦。

有一位学生学习成绩不好,考试总是倒数第一。因为学习成绩差,他总是受到喋喋不休的批评,从而使他完全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也失去了自信。

后来换了一位有经验的老师,他不相信这名学生就真的一无是处,于是仔细观察,终于在他身上找到了一点儿长处。他的歌唱得不错,于是吸收他参加学校的歌咏队,开晚会时让他上台演出,他的情绪开始有所好转。于是老师进一步鼓励他,告诉他,那么长的一首歌,他唱两遍就能背下来,这说明他不笨,语文课文不比歌词长多少,只要他肯用心,也不难把它背下来。他经过一番努力,果然课文背得很好,从此他开始有了信心。

后来父母发现,他念课文念得不错,父母就在家里有意识地让他读一段课文,然后告诉他:“你读得有声有色,读得很有意思。”再认真加以指点:“这里再加强一些更好,那里不必念得太重。”这名学生初次感觉到了自己还有值得大人欣赏的长处,于是更起劲儿了。一放学就朗读课文,这方面不断得到进步。

在一次朗读课上,当他流利地把课文读完后,全班同学为之鼓掌,他为此感动了。过去,他考试不及格遭到批评指责时,总是满不在乎,而当他第一次得到真诚的掌声时,竟感动得热泪盈眶。从此他变了,开始努力学习了,同学们也不再说他“真笨”了。由肯定他的长处为突破口,使他懂得了只要自己努力是可以成功的。他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尝到了被尊重与肯定的喜悦,终于在建立自信的道路上,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通过上述故事中这位学生转变的实例,说明对一些问题较多,因而成绩差的孩子,尤其不可以采取鄙夷、轻视与不信任的态度,这样容易把他们推向自暴自弃的境地。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发现他们的长处,并加以鼓励,告诉他们,既然他能做好这件事,说明他还行,让他们相信自己“还行”,从而使他们有勇气去努力把其他事情做好,在一次次努力与一点点成绩中体验成功的喜悦,逐步建立起“我行!我不比别人差!”的信念,并愈来愈坚定这种乐观与自信的心理,从而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4.利用“名人效应”激发孩子的进取心

让孩子把某一名人作为自己的崇拜偶像,决心做像偶像那样的人,有助于孩子上进心的培养。

首先应该指出的是,这里的名人是指因自己的才能和奋斗而为社会为人类作出突出贡献的人,而不应包括歌星、影星等因职业原因而成名的人。

有一个女生,她读了冰心的《小橘灯》之后,便对冰心崇拜得五体投地。当时,她便决心要做一个像冰心那样的作家,若干年后,她果然走上了文学之路。

有的孩子也许是因数学而喜欢华罗庚,也许是因华罗庚而喜欢数学,这两者都是有可能的,也是不重要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崇拜华罗庚之后,他会对数学更感兴趣。孩子和大人不一样,他们容易崇拜是因为他们可塑性强,崇拜容易极大地激发起孩子对某一事物的强烈的追求欲望。

温馨提示让孩子们崇拜伟人,对于塑造一个孩子的未来,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家长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去崇拜伟人。

引导孩子学习伟人的意志、性格、学识和才华;这样,将来他们也很可能会成为一个杰出的人。

利用“名人效应”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多领孩子拜访名人名人就是指在某个领域或某方面因作出突出成就而有一定影响力的人。名人一定有他非常突出的表现,如果有机会父母应当带上孩子去拜访名人。通过与名人的交谈,耳濡目染,就会使孩子产生一种崇敬感,将这种感觉化作求知的欲望,那将是激发孩子上进心、推动孩子成长的巨大动力。

让孩子聆听名人作报告常带孩子去听名人作报告,同样会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名人作报告时,一般都会将他最成功、最闪光的经历讲出来,孩子的心灵会受到极大震撼,会产生成功的渴望。另外,整个报告会场的气氛也会给孩子以强有力的影响,督促孩子从小立志成才的坚定信念。甚至有的孩子因听了名人在某个领域成功的报告,会影响自己的兴趣爱好,重定志向,也向相同的领域探索。

鼓励孩子多读名人传记看名人传记或名人故事是培养孩子的求知欲和上进心的一个重要方法。孩子的心灵像白纸一样纯洁,名人的言行举止、行为方式及对知识的渴求等,会在他心灵深处留下深深的痕迹。看名人传记或名人故事同样给他们留下深深印象,甚至影响他们的一生,鼓舞着他们沿着名人成功的足迹,勇敢向前,去探索人类知识的宝库。

5.父母要做孩子积极上进的人生榜样

榜样对孩子的心灵是一束非常有益的阳光,而这种阳光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代替的。对于孩子求知欲的诱发,榜样的同样也是不可忽视的。

许多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时,通常喜欢拿孩子感觉不到的英雄人物,或者伟人来做材料,这种激励是必要的,但起不了根本的作用。经过研究,专家们发现,所有优秀的学生,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不同时期总是存在着不同的模仿模样。从成功学的原理上看,模仿成功者的态度是一条成功铁律,就是说,今天,你看什么书,跟什么人在一起,决定了你成为怎样的人;与成功者交朋友,系统模仿成功者的态度、信念、习惯,就是快速成功的最佳策略。因此,当孩子成绩不好时,为孩子创造一个具有明确榜样的生活氛围是很重要的,这样,孩子不仅能潜移默化地形成发奋的基本动力,而且也可以逐渐在模仿中形成适合自己的有效学习方法。

温馨提示要做好孩子的榜样,父母就要以身作则,从精神、行为和心理上改造自己,让孩子能够找到值得学习的亮点。

父母作为孩子最可亲可敬的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教导的角色,所以,父母的榜样作用则是其他榜样力量无法替代的,它无疑是孩子前进道路上最为催人奋进的动力。

父母要有相应的精神面貌父母的榜样,首先要体现在积极的生活态度上。其次,要不知疲倦地工作,积极地休闲锻炼,提高生活情趣。最后,注意不要轻易在孩子面前抱怨人或事。

父母自己要爱好学习这是父母做好榜样的重要内容之一。言传重要,身教更重要。父母自己不读书,不看报,不学习,工作之外就是电视、麻将、扑克,怎么能指望孩子好好学习呢?

父母要懂孩子学习的功课从道理上讲,现在的年轻父母至少应该是初中学历,对小学的学习内容、初中的学习内容有所了解是应该的。因此,对孩子进行辅导也应该是有条件的。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常常听到一些父母毫不脸红地对人说自己辅导不了读小学的孩子。这样,一部分没有时间而又真想负责任、可自己又无能力的人只好去请家庭教师了。遗憾的是,请的家庭教师也不见得合格,即使合格也不一定比父母更关心孩子。花钱请人,不如花钱使自己充实。

求知欲是推动人们去探求知识并带有感情色彩的一种内在需求,它是人们探索、了解自己所未知事物的欲望。强烈的求知欲是驱动孩子自觉主动地学习的动力之源。所以,作为父母,应从小激发孩子求知的旺盛的欲望。

对孩子来说,求知的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读书。因此,鼓励孩子博览群书,就是父母的重要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