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部电影里的女主人公就遭遇了这样一位唯美男友,那个莫名其妙的男人明明不可救药地爱着女主人公,当在一起的时候,却总是若即若离,故作姿态。当离开人家后,又偷偷租下隔壁房间偷窥别人。
这部电影,向我们表述了一种关于完美主义者的奇怪举动和接近病态的心理。同时,它还归纳出一种概念:完美主义者在恋爱中总是害怕靠近。当他(她)向往的一桩美好事物临近时,他的标准反应是:逃避。一个完美主义者凡事不敢靠得太近。因为他(她)害怕看到事情的真相,因为真相总是不完美的。
萧然不幸爱上了这样一个完美主义者,所以她的生活混乱不堪,极为痛苦。那个完美主义者和萧然走得很近,一个星期见一两次面,如果多见了几次他就失踪掉,他从不把萧然介绍给他的朋友,也不社萧然去找他,给他打电话多了他会相当不耐烦,以致萧然觉得自己很低贱。他时而躲闪,他时而说谎,他隔一阵子会冷淡你一下。她退一步,他进一步,她进一步,他退两步。但他是个正派人,做起事情来也很认真,你又没有理由说他不爱她。
最糟糕的是,萧然发现,他对他过去、现在、未来的所有女人都如此,萧然绝没有改变他的可能。萧然身边的朋友无法帮上她的忙。对于这样一个帮他喂几天小鱼他都会觉得自己空间被侵占的男人来说,又怎么谈感情呢?
完美主义者是苛刻的。维多利亚时代的审美观是无法想象一个淑女也会上厕所,同样,一个完美主义的男人可能也无法容忍女人打嗝。这样说来完美主义者也是另一层意义上的恐怖。如果这样,你怎么还能充满安全感地躺在他(她)的怀抱,你每天只会焦虑自己身上有没有怪味。不敢想象甜蜜一夜后的那个早晨,他(她)会用什么样的目光打量你浮肿的面孔,因为你知道多半不是温情,而是厌恶、嘲笑,那阴毒的目光足以让你无地自容。
一个讲究完美主义的人将严重摧毁你的自信。恋爱中,他(她)们不会对任何事感到满意。当太过接近或是发现一点点瑕疵时,他(她)们总是会立刻逃跑。事实上,一个在恋爱中总想逃跑的人,他(她)的心灵深处是有问题的,他在骄傲的同时,也会蔑视自己,对自己感到不满意。一个对自己都不能接受的人,更不能指望他(她)会全心全意地去爱别人。
八分的智慧:一个太追求完美的人会让恋人感到窒息,他(她)们一直躲避着不让人靠近,让人感受不到他(她)的温暖以及爱。完美主义者在事事追求完美的时候,其实他(她)的心灵是残缺乃至冰冷的。要远离这种病态的完美主义者。
学会和恋人保持一个温暖的距离
在爱情里,往往会讲求“距离美”。曾几何时,开始流传一种“相见不如思念”的说法,两个恋爱中的人,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相处方式,没有保持一定的距离,往往会想逃避。当离开后没有了纷争又开始想念,继而又聚在了一起。
这样一个现象便是“刺猬法则”的表现形式。所谓“刺猬法则”,是这样得出的:为了研究刺猬在寒冷冬天的生活习性,生物学家做了一个实验,把十几只刺猬放到户外的空地上。这些刺猬被冻得浑身发抖,为了取暖,他们只好紧紧地靠在一起;而相互靠拢后,又因为忍受不了彼此身上的长刺,很快就又各自分开了。可天气实在太冷了,它们又靠在一起取暖。然而,靠在一起时的刺痛使它们不得不再度分开。挨得太近,身上会被刺痛;离得太远,又冻得难受。就这样反反复复地分了又聚,聚了又分,不断地在受冻与受刺之间挣扎。最后,刺猬们终于找到了一个适中的距离,既可以相互取暖,又不至于被彼此刺伤。
世间万物本就有许多相通之处。“刺猬法则”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合适的距离才能让彼此舒服,找到一个合适的相处距离和方式决定了恋爱中两个人在一起时的幸福与否。两个人在一起,必定要经历一个磨合的过程。
每一个正在恋爱中的朋友们,都想找到一个能让双方都感到融洽舒服的距离,那么就试着去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爱情中也需要隐私,不要肆意地去盘问或偷窥另一半的隐私。作为两个不同的个体,注定了每个人都有一个小小的“私人”空间留给自己,心理学家指出,人人都有“公众自我”和“私人自我”,也就是说,我们在人前是一个样子,而内心世界中又会存在另一个自我。即使面对伴侣,也会隐藏一部分“私人自我”。三毛曾经说“我的心有很多房间,荷西也只是进来坐一坐。”
不要去翻对方的爱情底案,当对方全心全意和你在一起时,你就没必要再去计较他的毫无意义的陈年往事。
沈女士的丈夫王先生是一家4A公司的老总,由于工作的原因,他常常会带上公司里的女职员出外陪客户吃饭。每当这个时候,沈女士的电话就会追踪而至:“你在哪儿啦?”王先生如实回答后,沈女士又会继续问“怎么那么闹啊?”或者“怎么那么静啊?”回到家,她还会在甜言蜜语中寻找他身上的异性动向,一会儿说“我怎么闻到一股香水味呀?”,一会又说“别动,你头上有根白头发我给你拔掉”———其实她是要检查有没有人将口红之类留在丈夫的颈部。
沈女士的这些小动作,怎么逃得过王先生商人的眼睛!但他往往假装不知,好让她在一无所获中安心。一次,王先生的几个好友劝沈女士不要过分紧张,她反过来挺认真地拜托他们:“我们的孩子还小,你们可要帮我看着他啊。”
经过这样的折腾,王先生无论做什么事都感觉被人盯着,束手束脚,工作每况愈下,甚至连家都不想回。沈女士如此的做法,就是因为没有给丈夫一点点的隐私,结果弄得自己和家人都不得安宁。
其次,不能太过依赖对方,尽量做到经济独立。金钱是个敏感的话题;恋爱中的男女涉及经济利益马上翻脸的例子现实中不在少数。感情归感情,金钱归金钱,还是泾渭分明的好,有自己的经济基础,才会更平等地与人交往。
不要每天都想要黏在恋人身边,没有一点自由的空间,反而会让恋人感到压抑和无所适从。留一点时间,让爱人去想念,想念会让爱情升温,何乐而不为。
再次,爱情需要关怀和理解。如果爱情里面只剩下了争吵,把在工作上或生活上遇到的所有不如意都一股脑地发泄在另一半身上,那么长此以往,爱情是迟早会被消磨殆尽的。对另一半的关怀和爱无止境的挥霍,只会更快地加速爱情的瓦解。相信你付出的每一分体贴与爱,对方都能感觉到。
最后,扩大自己的社交圈,拥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对方永远不是自己的全部,如果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爱人的身上,容易在爱情中迷失自己。
八分的智慧:距离不是要刻意保持的,距离只是要多给彼此一点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还要付出自己的关怀,让对方感受到温暖,这样才会更快地达到融合,让两个人都感受到恋爱的喜悦与舒服。
理解与支持让爱情走得更远
经典名著《罗密欧与朱丽叶》向我们讲述了两个相爱至深的人,因为双方家长的阻挠而不能在一起,最后双双殉情的凄美故事。
心理学家德斯考尔等人在对爱情进行科学研究时发现,在一定范围内,父母或长辈干涉儿女的感情,这会使青年人之间的爱情更深。就是说如果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恋爱双方的情感反而会更强烈,恋爱关系也会变得更加牢固;这种现象被叫做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在现代社会,父母反对子女婚姻的例子比比皆是。或是家长之间的恩怨,或是家庭条件的悬殊等原因,都导致了家长对子女婚姻的阻挠。
22岁的小玲和23岁的小钟同在攀枝花一家小钢厂工作,半年前,小玲刚到钢厂工作,两人便一见钟情,随即坠入爱河。经过半年的相处,两人感情更深,谁也离不开谁。一个月前,两人相约结婚,并告诉了双方的父母,谁知道却遭到了小玲养父母的强烈反对。小钟说,小玲养父母见两人在一起的决心已定,就说必须掏10万元的抚养费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