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与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紧密结合。自主创新能力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要深入推进科教兴国战略,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各种科技资源的作用,全面落实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方针;继续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加快教育结构调整,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要全面贯彻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在创新实践中识别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努力形成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科技人才队伍,使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施展才干,充分发挥人才在自主创新中的关键作用。当前,要把培养和造就创新型人才摆到突出的位置,努力培养和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把自主创新作为一种优良作风来培育。创新的时代呼唤创新的作风。要使自主创新成为一种精神、一种品质、一种风尚,成为鲜明的时代特征。培育自主创新的作风,就要大力倡导创新的意识,不断提高创新的能力,精心营造创新的环境。所谓创新的意识,从根本上说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意识,就是敢闯难关、敢冒风险的意识,就是以创新的观念审时度势,以创新的勇气直面难题,以创新的精神拥抱未来。所谓创新的能力,就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突破前人、提出新见解的能力,就是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能力。所谓创新的环境,就是指锐意创新光荣的观念深入人心,压抑、阻碍、扼杀新思想、新观点、新事物的做法都能得到纠正,碌碌无为、尸位素餐的人都会受到批评和鞭策这样一种环境。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任重而道远。只要全党全社会都积极投身创新、鼓励创新、支持创新,使创新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我们的社会就必将永葆生机和活力,我们的国家就必将获得不竭的发展动力。
本章习题
1.如何培养和提高创新能力?
2.怎样理解“创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
3.什么是创造力与创造性人才?怎样培养创造性人才?
4.为什么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5.提高自主创新的关键点有哪些?
6.试简要说明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具体举措。
本章教学案例
福建省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在2006年5月27日闭幕的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上,福建省共有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省直等55个单位参展。引人瞩目的是,民营企业明显增加,占参展83.6%,充分体现了福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特色。
民企借自主创新发力这些民营科技企业靠鲜明的创新意识和先进的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打天下。福州黑金刚炭业有限公司以可再生资源竹子为原料制成的竹炭聚合物系列复合材料,如建筑装修用的碳素板、净化水和空气使用的各种日用品等,具有可吸附性、调节湿度、净化空气、电磁屏蔽等安全环保性能;泉州市桑川电气设备有限公司的S3000系列变频器,针对需高度节能的风机水泵应用和需高精密度的位置控制设备开发的智能控制产品,能大幅度降低能耗,备受关注。
黑金刚炭业董事长林文炳介绍,在福建等南方产竹大省,竹地板、竹编等竹制品加工厂星罗棋布,公司利用这些加工厂的竹节、竹头等下脚料生产竹炭,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还开发了先进的可控窑制炭技术并获发明专利,让竹子以自燃的形式来完成热解炭化全过程,有效降低了能源消耗,改善生产环境。他说,公司已获得3项产品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发明专利、1项生产工艺发明专利,2005年生产竹炭7000吨,出口创汇1500万美元,90%产品远销日本、法国、意大利等地。
缺少核心技术,对于企业而言,无疑是将自己的咽喉放在他人的利剑之下。
随着投资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福建省许多民营企业已从刚开始的生产服装、箱包等低档次产品和低水平的管理,成长为科技型企业,不断创造自己的核心专利,提高了竞争力。
创新突破“品牌困境”另一些民营企业依靠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力和不断的创新,创出了自己的品牌,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研发机构、研发资金和研发人员正向民营企业聚集。
来自漳州的福建立达信集团的节能灯产品,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据埃及6%市场份额,其中60%贴自己的品牌;在日本、加勒比海沿岸国家则全部用自己的品牌销售。超亮灯产品在比利时、荷兰的著名超市“家乐福”,全部用自己的品牌销售。
目前,由于没有自己的品牌和核心技术,我国大多生产厂家靠为国外品牌贴牌生产盈利。立达信如何突破“品牌困境”?集团副总经理陈福春说,民营企业不仅应成为创新主体,而且应成为投入主体。他介绍,为提高企业竞争力,仅成立4年的立达信集团已累计投入研发资金1200多万元,并聘请清华、复旦等高校退休教授提供技术服务,中科院院士任顾问,与高校开展密切的科研合作,还与美国EIKO公司、巴基斯坦科技部、埃及能源部等国外科技机构开展技术交流。集团还成立了相关的中试基地、测试中心及研究所。目前,集团已获18个发明专利。
民营科技企业一改过去产品生产的跟风做法,而是瞄准国际市场,先拿订单,再开发,这种市场化运作增强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比如,立达信、黑金刚等就是先研究市场,然后根据市场需要开发,邀请科研院所、院校共同研究开发,所以,成果很快转化为产品,变成现实生产力。
政府打造创新平台和环境福建省与科博会已有6年之缘。通过组团参加科博会这一平台,不仅展示了福建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也为福建的许多高新技术企业带来了实效。科博会也为政府和企业之间构建了一个良好的沟通和交流的平台。
据了解,福建省不少企业和项目就是通过科博会提高了知名度,为项目的后期开发和产品的市场开拓奠定了良好基础。石狮市力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施文体说,公司连续6年参加科博会,与澳大利亚、乌克兰、英国、加拿大等国家的企业进行了交流,并合作产品代理。为使产品产业化,该公司已向当地政府提出建设一个GMB生产基地。
福建东方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文炳也来参加科博会。他带来了利用航天育种技术和新的水稻特异种质资源,结合理想株型与籼粳杂种优势,培育出的理想株叶型超级稻11优28和11优6号。刘文炳表示,这些品种已分别在2004年和2005年连续两年创水稻世界单产纪录,他希望通过科博会,引进技术和外资,联合开发,走向世界。
运用现代生物科学和现代医学科学相结合的系统技术,研制开发中草药健康食品的福州金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2003年在科博会上分别与加拿大国际投资公司、台湾成晶国际集团签订了4000万和2000万元的合资意向,2005年又与美国AD国际集团签订了300万美元的合作开发合同。2006年,公司一口气向组委会提出要50个参会名额,公司总经理郭荣耀说:“我们把参加科博会作为对员工的一种培训。”近年来,福建省通过搭建多种平台,改善政策环境,增强资金投放力度,为更多的民营科技企业创造出新的发展机遇。
不过,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还有不少障碍。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所得税政策不平等,是民营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最大的障碍之一。比如,外资企业人力成本都可以进行税前抵扣,而民营企业不行。土地使用税、房产税也与外资企业不同。政府要营造公平的企业创新环境,注重按照科技含量的高低来确实政策优惠导向。
有关专家指出,提高民营科技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必须明确民营科技企业在实施自主创新战略中的主体地位。省科技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十一五”期间,福建省将出台政策进一步提高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如,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鼓励和扶持企业创建或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共建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产业技术联盟等技术创新组织,加速发展扶持民办科研机构。利用税收政策鼓励自主创新,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投入的税前抵扣力度,在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方面支持自主创新能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