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家庭医生参照书
21368000000032

第32章 常见病防治(六)(2)

人体摄入过多的维生素A出现的全身中毒症状即为维生素A中毒。小儿一次摄入维生素A300000国际单位可致急性中毒;小儿每日摄入维生素A20000国际单位以上,数月后可能出现中毒症状,可出现烦躁、食欲减退、转移性骨痛,以及软组织肿胀和皮肤症状,如皮肤瘙痒、皮诊、唇皲、秃发;也可有肝脾肿大以及颅压增高的症状。急性维生素A中毒主要表现为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如烦躁或嗜睡,呕吐,前膨胀,头围增大,颅缝裂开,视乳头水肿等。

一旦发现维生素A中毒,应立即停止服用维生素A,临床症状多在1~2周以内即消失。严格控制维生素A剂量及用药时间,应用大剂量维生素A制剂时,应严密观察,及时测试血清维生素A含量,以便随时调整。

碘缺乏症

碘是人体中所不可缺少的元素,缺少了碘不仅能使甲状腺肿大,而且还会影响大脑的发育,碘缺乏症在我国非常常见,全国约有81%的县水源中缺乏碘,由于当地的粮食、蔬菜中也严重缺碘,人群体内也因此而缺碘,每年因缺碘引起的痴呆儿约有80万人,其中有的人到了青年,还不会数数,不会认字,不会说出自己的名字,严重的人连生活也不能自理。

应让小儿在饮食上摄入充足的含碘食物,多吃海带、紫菜等。海带紫菜要泡好,切碎煮烂,以利宝宝食用。

使用碘盐是解决碘缺乏的好办法,碘盐即在食盐中加入微量的碘。在实际使用中要注意,因为碘盐中加入了碘和盐结合得并不是很紧,在敞开存放的情况下,放置一定时间后,碘就会自行挥发,使碘盐中含碘量降低。碘盐应该随买随用。在食物做好后再放碘盐,以保证碘盐的正常吸收。

将海藻中的有机碘制成的有机碘糖片,在服用后比单纯补充碘盐更容易被吸收和利用。

另外,孕妇严重缺碘的话可以出现死胎、早产和胎儿神经系统畸形,孩子在降生后会出现呆傻、智力障碍、身体矮小和没有自理生活的能力,成为智力残疾人。

小儿肥胖症

小儿肥胖症是由于食欲旺盛,日常进食的营养超过了生长发育所需,致使多余的营养转变成脂肪组织贮藏在体内,形成肥胖。

本症患儿大多自婴儿期就食欲很好,容易接受添加的辅食品。长大了,爱吃荤菜、甜食及油腻的食物。三餐之外,还吃较多的零食,如糕饼、点心、巧克力。在幼儿时,小儿长得比同年的孩子高、胖。但由于较胖,孩子行动不够灵活,往往避免参加有竞争性的游戏或体育活动。平时活动也较少,减少了运动的消耗,就相对地增加了营养的累积,使肥胖更加重。所以多吃与少动是引起肥胖的原因,而二者又是相辅相成的。现代医学认为成年人的血管硬化冠心病等疾病与脂肪代谢障碍有关,而肥胖者的发病率则显著增高,所以早期预防及控制肥胖症很有必要,可减少成年后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控制小儿体重超常应从饮食调整及增加活动着手。肥胖的小儿一向食欲旺盛,故应从改变食物种类入手,避免多吃高营养、高热量的食物,即含脂肪、淀粉类丰富的食物,如肥肉、甜食、糕饼、土豆、山芋、油炸的食物、巧克力等。而多吃些含热量较低,富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豆制品、粗粮。多吃些蔬菜和水果。使孩子每餐食后仍有饱足感。并要鼓励孩子多参加各种活动,以增加体力消耗。但也不要一下子剧烈运动,往往大量运动后,反而肚子很饿,吃得更多,而适得其反。一般孩子进入少年期后,自己多能感到肥胖不美和不方便,而会自觉限制饮食,增加锻炼,使体态恢复正常。

小儿肥胖绝大多数是良性的。但如在较短时间内出现肥胖,而脂肪的分布不均匀呈“向心性”,即面部及颈背、胸、腹肥胖,而四肢却相对较瘦。并伴有多毛、高血压等,或可表现性征不发育,则应疑有肾上腺或脑下垂体等内分泌功能疾病,必须去医院确诊。

营养不良症

婴幼儿营养不良是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症,多见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主要表现为体重减轻、逐渐消瘦,严重时伴有各器官的功能减退。

发病原因多为长期饮食不足、人乳不足、喂养的质量不适当、饮食习惯不良等,或长期缺乏蛋白质;急、慢性疾病,如迁延性肺炎、长期腹泻、结核等;先天造成营养不良;多胎儿、双胎、未成熟儿、先天不足,出生后需要营养高,但消化力薄弱,易造成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的诊断根据体重减轻程度和皮下脂肪消失程度,分为3度。脂肪减少有一定顺序:首先是腹部,然后是躯干、四肢和臀部,最后是面部。所以有的孩子身上很瘦,而面部还是胖乎乎的,就是这个道理。

Ⅰ度营养不良,体重低于正常均值15%~25%,仅腹部皮下脂肪减少;Ⅱ度营养不良,体重低于正常均值25%~40%,腹部皮下脂肪近于消失,躯干、四肢皮下脂肪明显减少,面部皮下脂肪也减少;Ⅲ度营养不良,体重低于正常均值40%以上,全身各处的皮下脂肪近于消失,明显消瘦呈皮包骨状,皮肤弹性消失,多皱褶,似老人样面容。其他方面表现为皮肤干燥、松软、苍白、运动功能差,严重者影响智力发育。容易并发营养不良性水肿、贫血、各种维生素缺乏、易患感冒、肺炎及消化不良等。

婴幼儿营养不良是完全可以预防的。首先,母乳是婴儿最好的食品,所以要提倡母乳喂养,如果母乳不足或无母乳,应采取合理混合喂养或人工喂养,动物乳类以牛乳或羊乳为佳,不应单独以米糊类喂养。随着小儿年龄的增长,必须添加各种辅助食品,以满足小儿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及时治疗原有疾病。

婴幼儿营养不良的治疗,应注意寻找病因,积极处理。调整饮食,补充营养要根据不同年龄、病情轻重、原有饮食习惯等,由少到多逐渐调整和增加,选择适合患儿消化能力及符合营养需要的食物,并给予足量维生素,例如:单纯用乳儿糕喂养而发生营养不良的婴儿,治疗时应先加少量牛乳代替一部分乳儿糕,逐步增加牛奶量,减少乳儿糕量,避免突然改变食物的质或量而引起腹泻。因疾病引起营养不良的小儿,应首先治疗原有疾病,疾病控制后,营养不良才有可能逐渐恢复。同时还注意促进消化和代谢功能,例如:捏脊、割治疗法及口服消化酶等。

小儿腹痛

腹痛是小儿常见的症状,其病因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属功能性腹痛,多由单纯胃、肠痉引起;另一类为腹部器质性病变如炎症、肿胀、梗阻、损伤、缺血等。在器质性病变中尤其要注意外科急腹症,因这类疾病常需紧急处理,有些要手术治疗,如延误可引起严重后果。胃肠痉挛常由于饮食不当、暴饮暴食、大量冷饮、甜食造成消化不良引起,腹部受凉,一些过敏症如荨麻疹、过敏性紫癜或上呼吸道感染、发烧时也可常发生腹痛。当然一些器质性病变也可诱发肠痉挛,如痢疾、肠炎等。

腹痛虽然多由腹腔内脏器病变引起,但其他系统、器官疾病也可反映到腹部而引起腹痛,例如腹壁、胸壁带状疱疹和大叶肺炎等。此外,腹部邻近器官如肛门、尿道、腰、背等部位的疼痛,对年龄小体检时不会合作的孩子与腹痛有时易混淆。

小儿常见引起腹痛的疾病有急性阑尾炎、肠套叠、腹股沟端等。

急性阑尾炎多见于3岁以上的小儿。起初腹痛多位于脐周或上腹部,约6~12小时后转到右下腹,为持续疼痛阵发性加剧,常有发热,可伴有恶心、呕吐,腹部检查右下腹有明显固定的压痛伴肌紧张。小儿阑尾炎的症状有时不如成人典型,所以更需要仔细观察。

肠套叠多见于2岁以下小儿。可见阵发性哭吵,面色苍白,伴呕吐,直肠指检见果酱样血便。仔细按摸小儿腹部,常可摸到一个似“香肠样”块物,发现上述情况必须立即送往医院,早期通过空气灌肠可将套叠肠曲复位,时间太晚则需手术治疗且套叠处肠壁可因缺血而坏死。

腹股沟端即“小肠气”,在腹股沟(大腿与躯干交界处)部出现一椭圆形隆起,大多进入阴囊。当小儿站立、咳嗽或啼哭时,肿块出现或增大;安静躺下时,肿块缩小或消失。这种能复位的疝,可等孩子稍大后再行手术。如不能复位即称嵌顿疝。有小肠气的小儿,如有阵发性哭吵应仔细检查腹股沟有无疝的肿块突然增大及压痛,以便及时发现嵌顿疝,立即去医院就诊。

小儿腹痛病因复杂,诊断没有明确之前,不可乱用止痛药,以免遮盖了症状,增加诊断的困难。也不要在腹痛时自己服驱虫药或乱吃泻药等,以免使病情加重。

婴儿腹泻

婴儿腹泻是指2岁以下的小儿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腹泻或呕吐,大便性状改变,水分增加,可含有不消化食物、黏液或脓血等,严重者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本病为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对小儿的健康影响甚大,一年四季皆可发病,但以夏秋季发病率最高。

婴幼儿的消化能力和抗感染能力都比较薄弱,再加神经调节功能不成熟,全身抵抗力低下,因而容易由于饮食不当或受各种病原侵入而引起腹泻。

婴幼儿每天大便次数没有绝对的标准,人奶喂养的小婴儿大便次数稍多,每天大约2~4次,软膏状、有酸味、但不臭。人工牛奶喂养的小婴儿大便每天1~2次,较稠些稍带腐败臭味。如小儿平时大便每天经常4~5次,但一般情况好,体重照常增长,不应认为是病。若平时大便每天1~2次,突然增加至5~6次,且性状改变则可考虑为病态腹泻。

引起腹泻的原因很多,可分为感染因素和非感染因素两大类。由于各种病原感染引起的称为感染性腹泻或肠炎。非感染因素中主要是饮食因素,即喂养不当所致。父母都愿意孩子吃得好,常自认为什么营养好就吃什么,孩子吃得越多越好,恨不得一口吃出个胖子。殊不知往往事与愿违,由于喂养不合理,孩子可能吃了就拉稀,反而越吃越瘦。气候变化或护理不当也可引起腹泻,如腹部受凉使胃肠蠕动加快,天气过热消化液分泌少,口渴吃奶过多等。此外,佝偻病、营养不良、某些异常体质的孩子都易发生腹泻。

腹泻可丢失大量营养物质、水分和机体必须的多种电解质,对机体危害很大。慢性腹泻导致营养不良,多种维生素缺乏和免疫功能低下,容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可影响小儿正常生长发育。

吐泻严重的患儿应禁食6~12小时,吐泻好转后逐渐恢复饮食。母乳喂养者要缩短每次哺乳时间,限制哺乳次数。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的患儿可先给米汤;稀释牛奶,脱脂牛奶等。由少到多,由稀到浓,逐渐恢复到正常饮食。暂停增加辅食品。

要注意喂养方法,鼓励母乳喂养,尤以出生后最初几个月及生后第一个夏天更为重要。避免在夏季断奶,添加辅食不宜过早,要采取逐渐过渡的方式。

要注意气候变化时的护理,勿使小儿衣着过多,避免过热和受凉;夏天应多喂水。

营养不良或佝偻病等小儿腹泻时要及早治疗,以免拖延成为重型。

小儿痱子

痱子是由于汗液排泄不畅所致的汗腺周围发炎。大都发生在大汗以后,尤以夏季为多。患者多半是肥胖的婴儿或儿童。

小儿痱子易发生在面部、颈部、躯干、大腿内侧、肘窝等处。一般分3类:

(1)晶痱(俗称白痱子)。常见于新生儿,或儿童突然大汗暴晒之后。是因角层下潴留汗液所致。表现为多数散发或簇集的直径1~2毫米或更大的含清液的表浅疱疹,易破,密集分布在前额、颈部、胸背部及手臂屈侧等处。无自觉症状,多于1~2日内吸收,留下薄薄的糠状鳞屑。

(2)红痱子(红色汗疹)。多见于婴幼儿及儿童。是由汗液潴留在真皮内所致。发病突然,迅速增多,多为红色小丘疹或丘疱疹,散发或融合成片,分布在脸、颈、胸部及皮肤皱折处,可有痒、灼热和刺痛等感觉,患儿烦躁不安,遇热后则症状加重。

(3)脓痱子。是以孤立、表浅与毛囊无关的粟粒脓疱为特点。小脓疱位于真皮内,以汗腺为中心,破后可继发感染。多在皮肤皱折处发生。

上述3种类型,均可继发感染,尤其小儿的头部继发感染时可形成小脓肿即为痱毒。

防治小儿痱子应注意室内通风,勤洗温水澡,保持皮肤干燥、清洁。多撒些爽身粉、扑粉、痱子粉,以吸去汗水。忌用碱性肥皂。宜穿宽敞单薄、布料的衣服。婴儿要注意喂水和勤翻身。儿童要避免在烈日下玩耍。

通常可用各种痱子粉,以滑石粉和氧化锌为主要成分,可加0.1%薄荷及1%樟脑。亦可用各种止痒剂,可加氧化锌,石炭酸及石灰水等。35%~70%酒精对轻型痱子也有一定效果。油膏可使皮肤浸软,妨碍汗液蒸发,切忌应用。

小儿厌食症

厌食症是指较长时期的食欲减退或消失。是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使消化功能及其调节受到影响而导致厌食。主要原因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另外还有家长的喂养方式不当、饮食结构不合理、气候过热、温度过高、患胃肠道疾病或全身器质性疾病、服用某些药物等。

患儿由于长期饮食习惯不良,导致较长时间食欲不振,甚至拒食。表现为精神、体力欠佳,疲乏无力,面色苍白,体重逐渐减轻,皮下脂肪逐渐消失,肌肉松弛,头发干枯,抵抗力差,易患各种感染。

本病的治疗分西医药治疗和中医药治疗。

(1)西医药治疗。

①调节饮食,纠正不良的偏食、零食习惯,禁止饭前吃零食和糖果,定时进食,建立正常生活制度和良好习惯。

②纠正家长对小儿饮食不正确的态度,合理喂养,针对小儿的口味变换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