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家庭医生参照书
21368000000031

第31章 常见病防治(六)(1)

新生儿呕吐

新生儿由于呕吐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全,胃容量小而呈水平位,胃入口(贲门)处括约肌较松,所以,容易发生呕吐。

刚生下不久,还未开奶就开始呕吐,吐出物像泡沫样或含少许咖啡样物,但全身情况尚好,胎粪排出正常,无腹胀,分娩时有产程过长或窒息者,可能因吞入过多羊水所致,待羊水吐尽后呕吐自然停止。少数呕吐严重者可用导管抽出胃内容物,并用生理盐水洗胃,症状便可缓解。对于因难产、高位产钳、吸引助产等引起分娩损伤的和有窒息的小儿发生呕吐,需注意颅内出血,这时常伴有嗜睡、突然尖叫、抽筋、前囟前饱满等神经系统症状,全身情况亦较差。

出生不久,或刚开奶,一吃即呕吐,无胎粪排出或排出量极少时,常常有可能为胎粪黏稠引起梗阻,或消化道畸形所致的梗阻。由胎粪黏稠引起的,灌肠后大便通畅即能解除。消化道畸形可有食道闭锁、十二指肠闭锁、肠旋转不良、无肛等,除呕吐和无胎粪(或极少)排出等共有症状外,如梗阻位置较高,则呕吐频繁,腹胀不明显,或上腹胀而下腹空虚;梗阻在十二指肠以下的,呕吐物含胆汁;梗阻位置低的,呕吐发生较晚,呕吐物中可有粪便,腹胀明显。对这类畸形的患者,应尽量争取早日手术治疗。

出生1~2周后发生呕吐,全身情况很好的常常因喂养不当所致。当小儿食量已增加,而母奶不足或牛奶过稀,小儿饥饿,吸奶时咽下大量空气,或人工喂养时奶头开孔过小、过大,牛奶不充满奶头,都可以让小儿吞入空气,当咽入的大量空气从胃内排出时便发生呕吐。此外,牛奶过热、过冷、量过多或吸奶后翻动小儿等也会引起呕吐,有时呕吐可呈喷射状。只要注意喂养方法,吸奶后竖抱起小儿轻拍背部,待至嗳出吞入空气后再半卧,就不会发生呕吐。如果胃出口(幽门)处肌肉痉挛、乳汁不易通过,也会发生呕吐,吸奶前给予解痉药物能有效。因新生儿的胃游离度和活动度大,进食后会发生胃扭转而呕吐,可于吸奶后取身体稍抬高右侧卧位以预防。对于小儿喂饱后不久吐出小量乳汁,一般情况良好,食欲正常,吐后不啼哭,亦不伴有其他任何症状和体征,通俗称为“溢奶”,这是属于正常现象。

如出生2~3周后开始呕吐,每天数次,逐渐频繁并发展为喷射性,每次进食后半小时左右就发生剧烈呕吐,吐出量有时比进入量还多,吐出物无胆汁,吐后食欲仍正常,并因长期持续呕吐而逐渐消瘦的,可能为先天性幽门肥大性狭窄,男婴多见,进食时在腹部可见到胃蠕动波,有时在右上腹可摸到像橄榄大的硬块是肥大的幽门,一般需要手术治疗。

新生儿在胎内、出生时、出生后都很容易感染,如败血症、肺炎、脑膜炎等,呕吐可以为这些疾病的症状之一,因此,新生儿任何时期出现呕吐,伴有这些疾病的相应症状,或全身情况差时,应及时就诊治疗。

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又称婴儿玫瑰疹,为婴儿时期常见的一种急性出疹性发热病。其发病特点是突然高热3~5天,全身症状轻微,体温下降,同时,全身出现皮疹,并在短时期内迅速消退。幼儿急疹可能是由病毒引起,可通过唾液飞沫而传播,但不如麻疹传染力强。以冬春季节发病较多。大多数为6个月~2岁的婴儿。患过此病后,一般不再患第二次。

幼儿急疹从接触感染到症状出现,大约需10天。其临床症状为起病急,小儿突然高热39~41℃,伴有烦躁、倦睡、咳嗽、流涕、眼发红、咽部充血、恶心、呕吐、腹泻等类似伤风的症状。少数病儿在高热时可出现惊厥,但惊厥后神志清晰,精神食欲仍好,从外表看来毫无病容,这是和其他发热性疾病的不同之处。发热第2~3日,患儿的枕部、耳后、颈部淋巴结轻度肿大,但无压痛。高热持续3~5天后很快下降,退热后或体温开始下降时出现皮疹。皮疹为淡红色斑疹或斑丘疹,最先出现在躯干和颈部,以腰臀部较多,面部及四肢较少,一日内出齐。皮疹多在1~2日消失,且不留色素沉着。因此无疤痕脱屑。幼儿急疹预后良好,皮疹退去后能顺利康复,极少有合并症。

患儿宜卧床休息,给予充足饮水、容易消化的食物和水果等。高热可用冷毛巾敷前额或服退热片。烦躁或抽搐时可给予镇静剂。个别患儿可并发呼吸道继发感染、中耳炎、脑病;此时必须送医院治疗,多数能完全康复。极个别患儿留有癫痫、轻度瘫痪、精神障碍等后遗症。

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小儿时期以原发性肺结核为多见。小儿抵抗力弱,致使结核病变容易播散,可发展为粟粒性肺结核或扩散到身体其他器官,如脑、肾、肠、骨骼等,引起结核性脑膜炎、肾结核、肠结核、骨或关节结核等。

结核病主要由结核杆菌通过飞沫、痰液和灰尘经呼吸道传染,也可以通过与患者同进饮食、共用食具或饮用含结核杆菌的牛奶经肠道而传染。结核杆菌在人体侵入处产生原发病变,但多数人在受感染后并无症状。原发病灶经过一定时间后可完全被吸收,而机体对结核菌素产生阳性反应,只有在机体抵抗力降低的情况下才能发病。如果小儿平日缺乏锻炼、营养不良或密切接触结核病患者,都是发生结核病的重要因素。

小儿结核病常见类型如下:

(1)原发性肺结核。患儿有不规则发热,一般呈低热,伴有轻微咳嗽,食欲减退,多汗,略显消瘦,有密切的结核病接触史。肺部体检常无异常体征,X线检查可见肺门淋巴结肿大,肺部有时可见初期病灶阴影,且“OT”试验阳性。

原发性肺结核一般预后良好,多数患儿经过治疗,6个月至1年后逐渐痊愈,但如不及时彻底治疗,特别是年龄小、营养差,或同时患麻疹、百日咳等传染病时,结核病变可能播散全身。

(2)粟粒性结核。由体内大量的结核杆菌侵入血液所致,起病可急可缓,急者多突然高热,且持续不退;缓者表现不规则发热,患儿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明显消瘦,咳嗽频繁,有时出现气急,青紫,颈淋巴结和肝脏、脾脏常常肿大。肺部体征不明显,且因病灶细小,透视时常不易发现,但摄片可见两肺满布如粟米大小的点状阴影。

(3)结核性脑膜炎。起病一般比较缓慢,开始时有低热,食欲不振,便秘、呕吐,年长儿常诉头痛。小儿脾气忽然变得很坏,容易激怒,恐惧、睡眠不安,半夜哭叫,或者相反的忽然变得呆滞,对玩耍不感兴趣,终日想睡觉。1~2个星期后,患儿神志恍惚,眼睛常向远方凝视,感觉过敏,颈部强直,婴儿则囟门饱满。至晚期,热度升高,出现抽筋,且反复发作,神志进入昏迷。常有一侧肢体瘫痪,严重者全身强直,呼吸不规则。

结核性脑膜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必须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当小儿有神志改变,不明原因的低热和呕吐时,应考虑到结核性脑膜炎的可能,可作腰椎穿刺,检查脑脊液以明确诊断。

应该明白,结核病是一个可以预防的疾病,小儿出生后即应接种卡介苗,此后还应定期作体格检查。

结核病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必须坚持长期治疗。病情比较严重,有发热、咳嗽、盗汗、高度衰竭的小儿应卧床休息,病情较轻的可作适当活动。住室要经常通风换气。常到户外接触新鲜空气,鼓励患儿多进饮食,食物要富于营养。抗痨药物的应用是治疗的关键,轻者可单独用异烟肼,疗程半年至1年。重者与链霉素联用2~3个月。患粟粒性结核或结核性脑膜炎时,异烟肼应加大剂量,疗程约1年半至2年。

维生素D缺乏症(佝偻病)

佝偻病是因缺乏维生素D引起的一种常见的营养缺乏症。维生素D缺乏时,人体中钙磷代谢异常,肠道摄取钙、磷的能力降低,同时,肾脏排磷增加。

骨的主要成分是钙盐和磷盐,当血液中钙磷含量不足时,特别是磷降低时,骨样组织钙化受到影响,骨骼生长缓慢,严重时发生骨骼畸形。

人体内维生素D有两个来源,一是内源性,经日光中的紫外线照射,皮肤能合成维生素D;另一个是外源性,即从食物或药物得到维生素D。

引起佝偻病主要原因是婴幼儿户外活动少,摄取紫外线不足,尤其在北方,家长怕孩子着凉,常常整个冬天闷在屋里,不见太阳,所以活动性佝偻病秋天开始增多,到第2年3~4月发病最多。其次由于食物中钙、磷不足,或钙、磷比例不合适,例如母奶中钙、磷比例合适(2∶1)易吸收。牛奶中钙虽比母奶多,但钙与磷比例为1.2∶1不易吸收。婴幼儿时期生长发育迅速如维生素D和钙补充不够就容易患佝偻病。维生素D和钙的吸收利用下降而较易发生佝偻病。

骨骼改变是佝偻病的主要表现,此外,还有神经精神症状和肌肉松弛等。佝偻病活动早期主要表现神经精神症状,小儿爱急躁、出汗多、睡眠不安、睡惊、夜哭、枕秃。活动期主要是骨骼改变:

(1)头部。颅骨软化多见于6个月以内的小婴儿,用手指轻按枕、顶部,有按乒乓球样感觉。前颅和骨缝边缘也有软化现象,但在3月以上的婴儿才有诊断意义。头颅变形多见于8~9月以上患儿,最早见方颅,严重者可见马鞍形或十字形。患儿前颅闭合晚(1岁半仍未闭全)。出牙晚,10个月后才出牙,或见出牙顺序颠倒,牙质缺乏釉质而患龋齿。

(2)胸部骨骼改变。有肋骨串珠(前胸胁骨一部分像算珠子鼓起);肋缘外翻、严重的可见鸡胸(胸骨向外突出),漏斗胸(胸骨下部凹陷)。

(3)四肢。手镯和肢镯多见于6个月以上。患儿手腕和足踝部成钝圆形环状隆起。到小儿会站立开始走路后因骨质软化及肌肉关节松弛在身体重力影响下造成下肢弯曲。出现罗圈腿(两足跟靠拢时以膝向外弯曲)和“X”形腿(双膝靠拢时双足分开向外)。其他骨骼变化还有脊柱弯曲、骨盆扁平等。活动期佝偻病还有全身肌肉松弛,表现颈部无力,坐、站、走较正常孩子晚,腹肌无力使腹部膨隆如青蛙肚子。佝偻病患儿血液化验则有血钙、磷、碱性磷酸酶含量的变化,骨骼X线检查也有特异的改变,结合临床表现可确定佝偻病的诊断。

佝偻病患儿用维生素D和钙治疗。应根据病情轻重和活动状况决定用量和给药方法。还要多带孩子到户外散步,多受到日光照射,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中医以补肾、壮骨、健脾、益气为主,治佝偻常用龙骨、牡蛎等药味。

佝偻病的预防应从孕妇做起。孕期和哺乳期妇女要多晒太阳。每天最好有2小时户外活动,或服维生素D每天5千至1万单位,同时口服钙剂,每天应摄入钙800~1000毫克。目前有高效钙如“益钙灵”、“肾骨散”,疗效高且便于服用。要提倡母乳喂养、户外活动。婴幼儿维生素D预防用量每天400单位。早产儿头3个月用量加倍,要同时注意钙的补充。目前有补骨液,钙含量高,且易于吸收,补钙效果较好。

维生素A缺乏症

维生素A缺乏症一般见于3岁以下的小儿,多由于维生素A摄入量不足所引起。可影响全身皮肤,以眼部表现最为显著。

引起维生素A缺乏的原因可分为二种。一种是喂养不当,较长期缺乏富含维生素A或胡萝卜素的食物。另一种原因是某些疾病的影响,如慢性腹泻,使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的吸收不良,肝或胆管的一些病也会影响维生素A吸收、贮存及胡萝卜素转变为维生素A。

本病男孩多于女孩。眼部症状出现最早,症状可有夜盲、眼干燥、畏光,接近角膜的眼球上可有灰白色皱斑(结膜干燥斑)。角膜混浊,继之可有角膜软化、溃疡等穿孔以致失明。皮肤症状可出现皮肤干燥、脱屑、角化增生,摸上去如鸡皮疙瘩。皮肤症状多见于年龄较大的小儿。毛发干脆容易脱落,指甲多纹缺少光泽。容易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亦容易发生泌尿道感染。婴幼儿常见体格发育迟缓,营养不良,或伴有其他维生素缺乏症。

预防本病,首先应充分供给维生素A含量丰富的食物,提倡母乳喂养,若母乳量不足则添加牛乳或羊乳,及时添加富有维生素A及胡萝卜素的辅食。早产儿应及早给予含维生素A制剂,每日3000~50000国际单位,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患儿,应积极治疗,并及早补充维生素A。不要盲目忌嘴,例如麻疹时忌嘴、封眼会引起角膜软化、溃疡,甚至失明。孕妇应多吃含维生素A及胡萝卜素的食物。

治疗主要以调整饮食为主,并适量补充维生素A及治疗原发病。一般给予维生素A2.5~5万国际单位/日,分2~3次口服(浓维生素A胶丸每丸含维生素A2.5万国际单位),眼部症状数天内即可见效。重症应根据医嘱可先用维生素AD注射剂,待病情好转后改为口服鱼肝油或维生素A胶丸,症状消失后,继续口服预防量。眼部治疗可用抗生素眼药水滴眼或局部涂入抗生素眼膏(如0.25%氯霉素眼药水、0.5%红霉素眼膏、0.5%金霉素眼膏等),防止继发感染。如有角膜溃疡,可用消毒鱼肝油及抗生素眼药水每0.5~1小时交替滴眼1次,并用1%阿托品扩瞳。注意切勿压迫眼球,防止角膜溃疡穿孔。

维生素A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