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对整个经济学有所了解,首先应了解以下几个重要的经济学原理:
1.得到一种东西要付出机会成本
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以考研为例,考研费用要花数千元,辞职考研期间将损失工资,如果考上了将损失读研那两三年的工资收入,而且还要付出几万元的学费。
2.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决定人们的行为
边际收益是指增加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所带来的总收益的改变量。一架飞机即将起飞时仍有10个空座,在登机口等退票的乘客愿意支付300元买一张票(原价800元),应该卖给他吗?当然应该。如果飞机有空座,多增加一位乘客的边际成本仅仅是这位额外的乘客将消费的一包花生米和一杯饮料而已。只要一种行动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一个理性决策者就应采取这项行动。
3.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
由于人们通过比较成本与收益而作出决策,所以,当成本或收益有所变动时,人们的行为也会随之改变。这就是说,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例如,2007年猪肉价格上涨时,人们就决定少吃肉类多吃蔬菜,因为吃猪肉的成本高了;同时,养猪场决定投入更多资金来养更多的猪,因为养猪的收益提高了。再如,2007年,中央银行决定加息以降低通货膨胀率,但利率的提高也吸引了国外资金进入中国以获得更高的利息收入,大量资金的涌入使得市场上的货币更多,最终没有降低通货膨胀率,反而加剧了通货膨胀。
所以,在分析任何一种决策时,我们不仅应该考虑直接影响,而且还应该考虑激励发生作用的间接影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作出较合理的决策来。
4.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
国内贸易:在市场经济中,虽然你的家庭与所有其他的家庭都会或直接或间接地产生竞争,但是,若把你的家庭与所有其他家庭隔绝开来,你未必会过得更好。因为,如果隔绝开来的话,你的家庭就必须自己种粮食、做衣服、盖房子,而这是低效率的做法。
国际贸易:国家与国家之间,能从相互交易中获益。例如,美国从中国获得了价廉物美的消费品,中国从美国获得了高技术含量的医疗与生产设备。
5.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几乎所有生活水平的变动都可以归因于各国生产率的差别——一个人一小时所生产的物品与服务量的差别。生产率与机器设备、工人素质密切相关,美国工业在这两方面都优于中国,因此美国工人的劳动生产率高于中国工人,因此他们的生活水平也高于中国工人。
6.当政府发行了过多的货币时,物价上升
通货膨胀使经济中物价总水平上升。什么引起了通货膨胀?在大多数严重或持续的通货膨胀情况下,其罪魁祸首总是相同的——货币量的增长。当一个政府发行了大量本国货币时,货币的价值下降了,因此同样的东西要用更多的钱才能买到。
通货膨胀还有另一个可能的原因:对一种商品的需求远远大过了供给。例如当中国人口比20世纪90年代多了一亿多时,如果粮食产量没有上升,粮价上涨就是必然的。
7.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交替关系
当政府因为通货膨胀而减少货币量时(如加息政策可吸引人们把钱存入银行,从而减少市场上的货币),它就减少了人们支出的货币量。较低的支出与暂时居高不下的价格结合在一起就减少了企业销售的物品。销售量减少又引起企业解雇工人,就暂时增加了失业率。一方面货币量减少,一方面失业者又减少了商品的购买量,对商品需求的降低会拉低商品价格(即降低了通货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