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合作力
2130500000012

第12章 合作思维:精明不等于高明(4)

§§§第七节 分清楚合作的轻重

我国有句俗话叫做“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这句话虽然听起来有些尖刻,但从人性的角度来讲,是正确的。人们想着的都是自己,每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情,几乎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考虑的,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来做的。在职场中也一样,如果某个人无缘无故地对你很好的话,你还是应该思考一下对方的动机。

因为人们总会下意识地保护自己的利益,所以绝对的无私是不存在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别让合作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从事采购工作的李林就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某天上街的时候,他突然遇见了高中毕业后和自己来到同一个城市上大学的张军。因为大学同城不同校,所以二人不经常联系,二人毕业后都选择留在了这个城市。张军提议去吃一顿,好好聊聊这些年的变化。

此后,张军隔三差五地给李林打电话,还时不时给他送来些家乡的小特产,价格不贵,但很好地弥补了李林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张军好喝两口,没事也会约打光棍的李林去酒吧喝酒,慢慢地,这在家乡还不怎么熟络的两个人在异地反倒亲切起来了。

不过直到两个月后,李林才知道张军的工作单位是自己公司的供应商,而张军的工作刚好是供应商那边刚刚提上来的销售代表。后来的见面,聊工作的话题就多了起来,张军也委婉地提出,让李林帮忙,接受他们成为特约供应商。

可是张军的公司所提供的物品并不是性价比最高的,这让李林很为难。可是迫于接受过张军送的一些小东西,而且一起吃过这么多次饭,也怪自己贪心,白吃的时候多,付款的时候少,现在感觉欠了人家人情,只好很不情愿地选择了张军的公司。

这件事情很快传开了,很多觊觎李林这个职位的人悄悄在老板面前打报告,说李林选择高价的供应商是因为他收受了更多的回扣。这样,李林不但工作能力,甚至连人品都受到了老板的质疑。

最后,李林得知,张军因为这次成功的销售,差不多赚了五六万的提成,而他送给自己那些东西和吃饭所花的钱,前后也就千元左右。关键还不是钱的问题,而是自己在公司失去了很多很多。

就是因为贪小便宜,再加上没有足够的防备心理,李林才会在这件事情上翻船的。可能很多人会问,难道我们在职场中就不该信任任何人了吗?

原则大于合作

丽丽和阿莲是一对好朋友,大学时住上下铺,每天一起吃饭上课,关系亲密。毕业后两个人去了不同的城市打拼,也没断了联系,从结婚到生孩子,两个人的关系没有因为距离变淡。

一天丽丽上门找阿莲,告诉阿莲自己丈夫的事业出了问题,向阿莲紧急求助,因为阿莲的丈夫在司法部门,希望能够走一些关系。

阿莲拿不定主意,将此事告诉了丈夫阿明,阿明听罢委婉地表示可以帮助打听消息,但是走关系恐怕比较难。一面是好朋友的请求,一面是丈夫的工作,阿莲很难办。

这件事被阿莲的妈妈知道了,阿莲的妈妈对阿莲说:“如果丽丽的老公是无辜的,我们自然能帮就帮。但是她老公在单位犯了经济错误,这咱帮不了,帮了就是包庇,那对阿明的工作也不好。你仔细跟丽丽说清楚,丽丽能够理解。”

阿莲委婉地跟丽丽表了态,丽丽非常生气,她认为阿莲这个十几年的朋友是假的,阿莲很委屈,但是也无法。

信任是相互的,信任也要有个度。站在人性的角度来说,每个人都是自私的,心理上的自私和行为上的自私还表现得不一样。很多时候就算你行为没有表现出来,但潜意识里面,也会希望受益者是自己,或者不要受到太大的损失。认清这点很重要,无论你是在寻求合作还是被合作,都要认清楚这一点。就好比案例中的阿莲一样,她要明白帮助丽丽是否有损自己的利益,因为丽丽是不顾这一点的,她要救自己的丈夫,所以来求好朋友在司法部门工作的丈夫徇私枉法,这是损人利己的。

搞清楚孰轻孰重

1.利益并非第一位

前面我们说得很清楚了,合作中一味地寻求利益,只会失去更多,个人的名誉、信誉、与他人合作的良好关系,都可能毁于一旦。恶劣的合作行迹,对利益的贪婪,可能会连日后的个人利益都难以达到,被排除在最基本的游戏规则之外,失去职场价值。

2.情感与理智

我们不会自毁长城地去侵占利益,也不应当为了感情去放弃自己的利益,合作是协作的同时也是一种对抗,付出相等的能力,获取相当的效益,否则就不叫合作。

3.原则不能失去

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大概就是人有理智,能够自控;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即使一件事有再大的利益,但是违背了作为一个人的原则,我认为都是得不偿失的。失去了原则,等于是滑向了另一种规则的边缘。

§§§第八节 成功的合作需要冒险

尽管我们对于职场博弈中的合作策略已经讨论了很多,但是现实当中的情境还是要复杂得多。在我们进行探讨的时候,往往是将信息固定且明确指出,然后再来讨论对策的优势。但是在现实当中,我们面对的情境往往是不确定的,你并不能掌握事情接下来的发展方向,更不能掌握其他人为的因素,比如你对立面的决策,或者你的合作者因为冲动而犯的错误等。

对于一个结果,我们知道的只是,它会发生或者不会发生。那么我们在做决定的时候,就要评价这可能的结果的收益,还要考虑这究竟有多大的可能性,最重要的是,因为结果不定,所以我们不得不在必要的时候作出冒险。

没有风险就没有收获

如果我们要对自己投入一份保险,不但要考量我们自己值多少钱,还要考量我们是否每天安全,会不会遭受到什么意外。

是否要冒险?如果是,那么怎样冒险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个例子。

现在给出你一组选择,看看你会怎样选。

首先,我们可以推测,对于选择1来说,人们普遍认为是值得冒险的,也就是说宁愿选择十分之一个得到1元的机会,也不愿只拿了0.10元就罢手。

那么来看选择2,很多人应该也会选择冒险去拼一下10元的机会,而不是拿1元罢手。因为1元毕竟太小,有或者没有,都不会影响多少。

到了选择3,你大概也会去冒险地选择B,也就是拼那十分之一的能得到100元的机会,也不会心甘情愿地拿着10元走人。

那么选择4呢?大概你还是倾向于朝大金额冒险吧。

看样子,你会一直冒险下去,为了得到更大的金额,甚至会用“人生何处不冒险,拼搏就是胜利”来激励自己。

可是到了一定的时候,你的喜好模式可能就会颠倒了,不再为了更大的金额冒险,而是宁愿稳当地拿到一笔,虽然没有冒险成功得到的多,但毕竟是不算少的一笔钱。除非你真的是个天生的冒险家,而且对于有或者没有一百万完全不在意,否则,很少有人在面对选择6的时候,还会毅然地放弃一百万,而去拼那十分之一可能性的一千万了。

可见,在选择的时候,人们对较小的数额会觉得冒险的意义更大,甚至会觉得随机取胜的可能性更大,于是甘愿去冒险。但是随着数额的增大,人们对于冒险的选择就变得越来越谨慎了,会觉得随机取胜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了,到最后就宁愿稳妥地抱着必然能得到的东西,而放弃了冒险的心。

但事实上,在这一系列的选择当中,冒险取胜的概率都是十分之一,并没有随着金额的增大,冒险取胜的概率就降低了,所以,变的不是概率,而是人心。不过是因为数额增大了,对人们来说也越来越重要了,所以人们会产生对机遇判断的错觉。

在职场中也是同样,当有一些改变或者决策的选择摆在面前的时候,每个人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应该说每个人的赌注是不一样的。越是把失败的后果看得严重的人,越是自己将风险定义得很大,因为他们会觉得,如果失败了会很惨,胜利的可能就小了,而要把失败的巨大损失拿来做赌注,他们宁愿不去赌。

相反,有的人在面对这样的选择之时,更愿意看到成功的可能,而且就算是失败,他们也不会觉得一无所有,所以敢于冒险。

也就是说,同样的事情,在有的人眼里,它是诸如1一样的选择,而在另一些人眼里,它是诸如6一样的选择。

风险带来机遇

于菲刚刚进入一家服装公司工作,公司上层就在开会的时候宣布,公司决定建立新的市场拓展点,需要一个富有经验的老员工亲自去完成,当然,公司会在背后提供足够的人力和物力支持。

这是一个有风险的工作,因为是到新的城市,那边的市场都不是很了解,一切要重新开始,累不说,很可能出力不讨好。就算拓展点建立起来了,也很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收益,没有名气,那么被派去的这个人的工作能力也可能遭到质疑。

经理宣布完这个消息之后,满怀希望地扫视了一遍在座的老员工,可是没有一个人迎着他的目光自动请缨。大家都知道这是个烫手山芋,而且老员工们在本地工作惯了,他们有家,有孩子,对手上的工作也非常熟悉了,虽然千篇一律的生活偶尔会让人乏味,但真的要改变的时候,大家还是不情愿的。况且,这个赌注对他们来说太大了,谁也不愿意背井离乡去陌生的地方开拓市场,更不愿意用如此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来考验自己的工作能力,万一做不好,那么在公司这几年就白混了。

于菲看出经理眼中的失望,而她自己心里却像小鹿似的乱撞。她很想争取这个机会,不为别的,就为了考验一下自己的能力。当经理的眼光扫过刚来的几个新人身上的时候,于菲突然举起手说:“经理,我想去完成这个任务。”

经理感到有些错愕,怀疑地说:“可是,你……”

“我想我一定会努力把事情做好的。”于菲还不等经理发出怀疑的声音,就主动抢着说话了。

如果经理以于菲完全没有经验而拒绝她,肯定会打击到新职员的积极性,而且说不定她就是有能耐的人。再说了,经理期望着有经验的员工主动来揽活,可是没人有动静。既然如此,不如就给新人一个机会吧,于是经理点头同意了。

开会回来以后,于菲感到有些惴惴不安,不知道自己的冲动会带来什么后果。这样的工作自己毫无经验,去了一片茫然,要是公司在后面的支持出现点纰漏,自己就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想到这里,于菲不禁为自己刚才的举动感到后悔。

这时候,经理对她说:“不要有什么负担,这就当做是对自己的一次磨炼,公司一定会大力地支持你的,只管放手去干。”

于菲一想也是,就冒险赌一把吧,赢了那是莫大的光荣,输了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作为一个新人,做不了开拓市场的事情没有任何人会责怪,顶多证明自己是一个平凡的人而不是天才罢了。说到底,自己在职场本就没创下什么根基,也没有什么荣誉和地位,基本等于一张白纸,就算这事输了,还是一张白纸,没什么可怕的。

于菲就这样壮着胆去了,公司也给她制定了一套详细的方案。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于菲竟然成功了,在那个陌生的城市,把拓展点做得风生水起。小半年之后,规模就起来了,于菲也被任命为那里的部门副经理。她的见识和能力也有了质的飞跃。

试想,如果于菲当初没有勇敢举手为自己争取机会,她就会像其他那几个新人一样,留在公司总部,依然还在艰难的实习期奋斗着。但她的冒险却给她带来了巨大的成功。

在这件事情上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于菲和公司的老员工所面对的事情是同样的,风险也是一样的,要么成功拓展,要么就失败回来。可是代价在每个人心中却不一样,太害怕失去的人惴惴不安,瞻前顾后,就把机会让给了真正敢于冒险的人。

人生就是无数场赌博,在面对选择的时候,你是要冒险走向更大的成功,还是要稳妥保持暂时的不败?抉择就在你心中。

成功的合作需要冒险

1.合作承担风险

在职场中任何风吹草动都被人们关注着,合作也好,分崩离析也罢,在别人那里就是有机可乘的信息,因为站位,遭排挤这些事屡见不鲜,合作计划,被人们关注抢跑也很常见。但因此就畏首畏尾不敢行动,不敢与人协作,始终都会难以成事的。合作是需要承担风险,但还要更看重目标,那就是收益。

2.成功需要冒险

想要在一个领域内成为佼佼者,必定是以压过他人利益而成就的,毫不客气地说你是要跨越很多人才能走到最高峰,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很难说没有艰难险阻的时刻,甚至冒着随时失去一切、跌落谷底的可能。

3.选择适当的风险

做任何事都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如果没有困难,那么成功就不稀有,人们也不需要去团结合作,以最大的胜面去赢取每一场博弈。但是这是否就意味着我们一定要捡最艰难的路去走呢?是不是没人敢走的路就是有机可趁的呢?所以说冒险也需要适当,选择恰当的合作机遇、合适的合作对象,还有就是适当可行的风险。

§§§第九节 切勿陷入合作的思维定式

刻板效应又称为定型效应或者思维定式,是指人们用印刻在自己头脑中的关于某人某物的固定印象,并用这种固定的印象去评价更多东西的心理现象。

苏联社会学家包达列夫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找来两组人实验,让他们看同一个人的照片。照片中的人眼睛深凹,下巴有些外翘。

包达列夫告诉第一组被试,这是一个罪犯。告诉第二组被试,这是一个著名的学者。然后他要求两组被试根据自己的感觉对这张照片上的人进行特征评价。

评价的结果是,第一组被试普遍认为照片中的人眼窝深陷,十分凶狠,下巴外翘,反映着他的残酷、顽固不化的特征。

第二组被试则普遍认为此人很有思想,深邃的眼窝代表着他的智慧,下巴外翘则反映了他无限探索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