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时时想明年、五年、十年后的事情
一个企业是否有发展前途,与领导人的能力有莫大关系。作为一个公司的领导,要做的就是谋篇布局,为公司以后的发展做出规划。所以作为一个商人,就不能把时间浪费在眼前的事情上,而是应该思考明年、五年、甚至十年后的事情。给公司一个长远的发展规划,把现在的工作建立在将来的目标上。
和记黄埔本是一家老牌英资企业,20世纪80年代初被李嘉诚的长江实业收购,组成长和系。在李嘉诚的领导下,和黄致力业务多元化及国际化,现已发展成为一个包括港口、电信、地产、零售及制造、能源及基建等五大核心业务在内的综合型跨国企业。
在一次记者会上,李嘉诚谈及和黄成功的原因,他说,电信业务是未来集团的发展重点,他已知道五年后和黄要做什么。同时,李嘉诚之子,和黄集团副主席李泽矩也谈到,做生意的时间规限是五年、十年,不是一年、两年,长实有些项目也是七年才有收成。可以说,着眼于未来,善于把握趋势是和黄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
1989年,和黄通过收购一家英国电信公司,涉足英国电信市场,但却出师不利,处于长期亏损状态。当时和黄在英国推出的CT2电信服务,名为“兔子”,由于只能打出,不能打入,较同期其他技术逊色,因此不能吸引更多的客户,其产品模拟式电话价格迅速下跌。“兔子”只好宣布死亡,和黄也身受重伤,为此撤账14.2亿港元。
其后,和黄又于1994年投资84亿港元成立Orange,推出个人通信网络。起初也不被业界看好,唯恐是CT2的翻版,然而后来却渐渐被消费者所接受,手提电话的销售大增。
1996年4月,Orange在英国上市,随即成为金融时报指数一百的成分股,打破最短日期成为成分股的纪录,同时也为和黄带来41亿港元的特殊盈利,并已收回种“橙”的全部投资。该股份至今虽未有盈利,但股价却比上市时提高了六成多,其市值也由当时的200多亿港元增至2000多亿港元。
到1997年,Orange的英国客户突破了100万,成为英国第三大流动电话商。1998年2月,和黄出售4.3%的Orange股份,套现53亿港元;加上并购交易所得的220亿港元现金、220亿港元票据以及650亿港元的德国电信公司股票,估计和黄在这棵“橙”树上的回报已超过10倍以上。
和黄在电信行业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投资英国电信市场初期,由于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受到海内外证券业的不断批评,甚至有人认为和黄在英国的这项业务到20世纪末都不会有收获。即使是经营Orange,也是历经数年的奋斗才有今天的结果。李嘉诚凭着对未来趋势的正确分析与把握,坚持不放弃,在市场普遍对该项业务不看好的时候,他曾经亲自出面澄清市场上的传言,表示将继续支持在英国的电信业务。果然,和黄集团最终从“橙”身上取得了惊人的回报。
这种前瞻未来的作风,使李嘉诚的事业在竞争激烈的商场上屡次取得引人瞩目的成功。
20世纪60年代,靠经营塑料花起家的李嘉诚,在此行业仍如日中天时,毅然出售其业务,改为投资地产业,奠定了他成为巨富的基础。到了90年代中期,李嘉诚又是香港大地产商中最早认识到地产业暴利时代已经过去的人,他在不停地出售手上即将落成的住宅物业的同时,积极向海外电信业发展。
除投资英国外,和黄集团还向美国等国家的电信市场进军。如1997年,和黄斥资24亿多港元,入股美国电信公司WWC;1999年,和黄又宣布分拆以色列电信在英美上市。
在完成出售Orange交易以后,和黄集团持有德国最大电信公司Mannesmannl 0.2%的股权,是目前欧洲最大的流动电话商,其在欧洲的电信业务将通过该公司发展经营。在有记者问到出售“橙”之后,和黄集团的环球电信业务长期发展策略是否会有变化时,李嘉诚说,该集团仍会继续进行相关投资,并对其他国家电信业务也很感兴趣。同时他还表示,长实集团和和黄集团一定会参与高科技。此外,和黄集团的五大核心业务(基建、电信、地产、进口及零售)表现良好,未来将会继续发展。
李嘉诚的成功向我们道出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企业要想发展,就必须着眼于将来。聪明的商人总是会把时间花在考虑未来的事情上,即使中途遇到什么困难,也会坚持到底,取得最后的成功。
只要充分掌握市场状况,对这一行业未来至少是一到两年的发展前景有了预测,那么你面对每一件事情,就会简单得多,准确得多。做事的眼光,决定你做事的高度,如果只盯着眼前的事物,那么进步就会很慢,也会对未来的发展没有预估,更会导致错过很多良机。
5.吃得眼前亏
在李嘉诚的创业前期,曾经有一家贸易公司向他订购一批玩具输往外国。当时货物已卸船付运,可以向对方收取货款时,贸易公司的负责人来电通知,说外国买家因财政问题,无法收货,但贸易公司愿意赔偿损失。
李嘉诚根据对市场行情的分析,认为这批玩具很有市场,不愁买家。因此没有接受这家贸易公司的赔偿,目的是建立一个相互信任的关系,以期今后有合作的机会。于是,这件事情就这么过去了,李嘉诚也没有放在心上。
后来,当李嘉诚转型开始做塑料花的时候,一开始经营的并不是很顺利。可突然有一天,一位美国的商人来找他,说经某贸易公司负责人的推荐,认为李嘉诚的工厂是全香港规模最大的塑料花厂,希望能够跟李嘉诚合作。
后来,李嘉诚才知道,这位“某贸易公司”的介绍人,就是当初那家毁约的贸易公司的负责人,他认识这位美国商人,并在这位美国商人的面前说尽了李嘉诚的好话,说他是一位完全值得信任的生意伙伴。
于是,这位美国商人最后同李嘉诚订了6个月订单,日后又成为永久的客户,他们所需要的塑料花逐渐全部都由李嘉诚供应,使李嘉诚的长江塑胶厂渡过了难关,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行业内稳住了阵脚。
人们普遍认为吃亏就是失去很多,是没有任何益处,是他人占了便宜,会觉得不甘心。但是,也有人认为吃亏也是一种大气。明知吃亏而不去计较的人,是大智慧的人。也许有人会质疑,不过大凡有成就的人物,几乎都是大智若愚,他们不认为他人占便宜就是自己吃亏。他们会认为让别人占一点便宜没什么大不了的,吃亏是福的道理简单,但少有人能做到。
人都有趋利的本性,我们学会吃点亏,让别人得利,就能最大限度调动别人的积极性,更好地帮助我们。但是现实生活中,能够主动吃亏的人实在是太少,可能是因为人性的弱点很难拒绝摆在面前本来就该属于你的利益;也可能因为大多数人缺乏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不能舍得眼前小利而取得长远大利。
那些总是害怕自己吃亏的人,最终什么也得不到。在现代社会,任何一个富人都是在吃了不少亏之后,才逐渐取得事业的成功与辉煌的。对一个渴望成功的人来说,要敢于吃亏,善于吃亏,这不仅是一种胆识,还是一种风度,更是一种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