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政府经济管理理论与实践
2117100000012

第12章 调控与管理(3)

1.利率。以利率作为中介指标,就是通过政策工具来调节、监控市场利率水平。利率是影响社会货币供求、调节市场货币供给总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利率与货币政策目标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具体操作是根据经济金融环境和金融市场状况提出预期理想的利率基准水平,若偏离这一水平,中央银行就要进行调节。如果现实利率水平低于预期理想水平,意味着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货币供给过多,中央银行可用缩减货币供给的方法以使利率升至预期理想水平;否则反之。选取利率作为中介指标,其优点是可测性和可控性强,并能较直接地调节市场总供求。不足之处在于作为中介指标的利率必须是市场利率,即本身是由经济体系内部因素决定的内生变量,当经济繁荣时,利率会因信贷需求增加而上升;当经济停滞或衰退时,利率也会因信贷需求减少而下降。这种变动趋势与中央银行的期望是一致的,经济过热,应提高利率;经济疲软,应降低利率。因此,利率作为内生变量和政策变量在实践中很难区分,中央银行较难判断自己的政策操作是否已经达到预期的目标。简言之,当经济发展出现繁荣或通货膨胀时,市场利率趋于升高;反之,当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时,利率则呈下降趋势。中央银行可随时观察利率的动向,间接调节市场利率。

2.基础货币。以基础货币作为中介指标,就是中央银行直接调节基础货币量。基础货币包括流通中的现金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它们是货币供应量数倍伸缩的基础,是市场货币量形成的源头。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通过货币乘数的作用形成数倍于基础货币量的市场货币供给总量。在经济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和货币乘数稳定的情况下,调控基础货币量可直接实现对货币总供求的调节。该项指标对中央银行来说极易控制、监测和操作,但离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较远。

基础货币是指流通中的现金与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之和,可控性较强,因为现金由中央银行直接掌握,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由中央银行通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加以调节。中央银行通过对基础货币的控制,可调整商业银行和社会公众的资产结构,改变社会货币供给总量,从而影响利率、价格及整个社会经济活动。一般来说,基础货币减少,社会的货币供给总量就会减少,社会总需求相应压缩;反之,基础货币增加,则社会的货币供给总量也会随之增加,社会总需求扩大。

3.货币供给量。货币供给量是各国中央银行普遍采用的一项中间目标。货币供给量的每一层次,都可由中央银行在不同程度上加以控制,货币供给量的增减变化,影响经济增长、物价稳定以及就业目标。因此,货币供给量与货币政策目标的相关性很强。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指标,就是通过政策工具来调节、监控货币供给量增长水平,以便货币供给增长与经济增长要求相适应。具体操作是根据经济金融环境和商品市场供需状况提出货币供应量的期望值,并通过政策工具的调节实现所期望的水平。如市场货币供应量大于期望值,可能出现商品市场上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商品价上涨,通货膨胀。这时,中央银行就要采取缩减货币供应量的措施,以达到期望值,实现商品市场均衡;否则反之。选取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指标,其优点在于该项指标与经济发展状况联系密切,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不管由何种因素引起失衡,都会通过货币供应量的过多或过少反映出来,并且这一指标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比较接近。

同时,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作为内生变量是顺循环的,而作为政策变量是逆循环的,因此,中央银行比较容易判断其政策效果。但其不足之处在于货币供应量本身包含的范围或统计口径比较复杂,难以清晰界定;同时中央银行对货币供量的控制随着当代金融创新的活跃更为困难。

4.其他中介指标。除了利率、基础货币和货币供应量之外,还有一些指标可充当中介指标,主要是贷款量和汇率。贷款量通常又称贷款规模,它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可测性和可控性,但由于规定贷款规模是利用行政手段而非经济手段,不利于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同时若一国金融市场和直接融资较发达时,贷款规模控制与最终目标之间的相关性就减弱了。因此,该指标通常在计划经济或金融市场不发达的国家使用。汇率也可以充当中介指标,特别是在一些对外经济依赖性大的小国和实行本币与某国货币挂钩的国家或地区,往往选择汇率作为中介指标。

(二)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又称货币政策手段,是指中央银行为调控中介指标进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用的政策手段。货币政策目标和中介指标都是通过中央银行对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来实现的。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影响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再通过政策中间目标来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货币政策工具有一般性政策工具、选择性政策工具和补偿性政策工具。

1.一般性政策工具。一般性政策工具是通过货币供给量和信贷规模,对整个经济运行施加普遍影响的工具。它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这三大传统的政策工具有时也称为“三大法宝”。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商业银行按中央银行的规定,必须向中央银行交存的存款准备金与存款总额之比。

作为政策工具,它必须建立在实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基础上。

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大危机后,各国普遍实行了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便成为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给量的政策工具。对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确定,目前各国中央银行都根据存款的期限不同而有所区别。一般地说,存款期限越短,货币性越强,需要规定较高的准备金率,所以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高于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也有些国家只对活期存款规定了准备金率要求。

通常对不同期限的存款规定不同的准备金率,存款期限越短,货币性越强,准备金率越高,活期存款准备金率多高于定期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从而影响市场利率和货币供给量。如果中央银行认为货币供给量偏高,就可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迫使商业银行交存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增加,收缩信贷规模,减少货币供给量,以保持物价稳定。反之,则可降低法定准备金率,增加货币供给量,扩大信贷规模,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通常被认为是货币政策最强的工具之一。其主要作用:一是保证存款机构资金的流动性;二是可以使中央银行集中一部分信贷资金用于再贴现、再贷款或办理清算;三是调节货币供应总量。这一政策效果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通过决定或改变货币乘数来影响货币供给,即使准备金率调整的幅度很小,也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巨大波动。第二,中央银行的其他货币政策工具都是以存款准备金为基础,没有法定存款准备金,其他货币政策工具难以正常发挥作用。第三,即使商业银行等存款机构由于种种原因持有超额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调整也会产生效果。如果提高准备金比率,实际上是冻结了相应的超额准备金。

第四,即使存款准备金率维持不变,它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商业银行体系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但存款准备金率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第一,由于准备金率调整的效果较强烈,其调整对整个经济和社会心理预期都会产生显著的影响,不宜作为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给的日常性工具,致使它有了固定化的倾向。第二,存款准备金对各种类别的金融机构和不同种类的存款的影响不一致,因而货币政策实现的效果可能因这些复杂情况的存在而不易把握。

(2)再贴现率。再贴现率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贴现或开具合格票据办理贴现时所采用的利率。再贴现政策一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再贴现率的确定与调整;二是规定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的资格。前者主要着眼于短期,中央银行根据市场资金供求状况,调整再贴现率,能够影响商业银行借人资金的成本,进而影响商业银行对社会的信用量,从而调节货币供给的总量。同时,再贴现率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向,起一种告示效应,提高意味着有紧缩意向,反之,则意味着有意扩张。在传导机制上,若中央银行调高再贴现率,商业银行需要以比较高的代价才能从中央银行获得贷款,商业银行就会提高对客户的贴现率或提高放款利率,其结果就会使信用量收缩,市场货币供给量减少。如中央银行采取相反的措施,则会导致市场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中央银行对再贴现资格条件的规定,主要着眼于长期(包括对贴现票据的规定和对申请机构的规定),可以起到抑制或扶持的作用,并能改变资金流向,对调整信贷结构和经济结构有较好的效果。但是,再贴现政策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主动权并非只在中央银行,甚至市场的变化可能违背其政策意愿。因为商业银行是否再贴现或再贴现多少,取决于商业银行的行为,由商业银行自己判断、选择。如商业银行可通过其他途径筹措资金而不依赖于再贴现,则中央银行就不能有效控制货币供应量。其次,再贴现率的调节作用是有限度的。在经济繁荣时期,如果市场利率上升,提高再贴现率也不一定能够抑制商业银行的再贴现需求;在经济萧条时期,调低再贴现率,也不一定能够刺激商业银行的借款需求。最后,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比较而言,再贴现率易于调整,但随时调整会引起市场利率的经常波动,使商业银行无所适从。

(3)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以控制货币供给量和利率的业务活动。目前,各国中央银行从事公开市场业务主要是买卖政府债券。一般情况下,当经济衰退或萧条时,中央银行就通过公开市场购进有价证券,向社会投放基础货币。无论基础货币是流人社会大众手中,还是流人商业银行,都将使银行系统的存款准备金增加,扩大信贷规模,增加货币供给量。当利率、物价不断上升时,中央银行则在公开市场上出售证券,以减少基础货币,促使商业银行收缩信贷规模,减少货币供给量,保证社会经济在稳定的价格水平上正常运行。

公开市场业务虽然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但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才能顺利实施:一是中央银行必须具有强大的、足以干预和控制整个金融市场的金融实力。二是要有一个发达、完善的金融市场,且市场必须是全国性的,证券种类必须齐全并达到一定规模。三是必须有其他政策工具的配合。例如,没有存款准备金制度这一工具,就不能通过改变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来影响货币供应量。

上述三种货币政策工具相比,公开市场操作比较灵活易行,中央银行可根据货币政策的需要,通过买卖证券实现富有弹性的微调。

而法定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的调整效果比较猛烈,容易导致经济振荡。因此,公开市场业务是许多国家中央银行积极推崇和经常使用的一项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2.选择性政策工具。选择性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了调整经济结构,从调整信贷人手,对某些特定的部门或领域实行控制的工具。随着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作用重要性的增强,货币政策工具也趋向多样化。除上述调节货币总量的三大工具在操作内容和技术上更加完备之外,还增加了对某些特殊领域的信用活动加以调节和影响的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一般都是有选择地使用,故称之为“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以便与传统的“一般性政策工具”相区别。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以下几种。

(1)消费信用控制。消费信用控制是中央银行对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销售融资予以限制。其主要内容有:规定分期付款购买耐用消费品时第一次付款的最低金额;规定消费信贷购买商品的最长期限;规定消费信贷购买耐用消费品种类,对不同消费品规定不同的信贷条件。在消费信用膨胀和通货膨胀时期,中央银行采取消费信用控制,能够抑制消费需求和物价上涨。

(2)证券市场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是中央银行对有关证券交易的各种贷款进行限制,目的在于防止过度投机。例如,规定一定比例的证券保证金率,并根据证券市场的状况随时加以调整。

(3)不动产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是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在房地产方面放款的限制措施,以抑制房地产“泡沫”。如对金融机构的房地产贷款制定最高限额、最长期限及首次付款和分摊还款的最低金额等。

(4)直接信用控制。直接信用控制是从质和量两个方面,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直接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控制,手段包括利率最高限额、信用配额、流动性比例和直接干预等。

(5)优惠利率。优惠利率是中央银行对国家重点发展的产业(如出口加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农业等)所采取的鼓励措施。优惠利率不只是发展中国家采用,发达国家也普遍使用。

3.补偿性政策工具。补偿性政策工具是在利用一般性政策工具和选择性政策工具时,所采取的一些辅助性措施,主要有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补偿性政策工具较为灵活,但中央银行必须在金融体系中有较强的地位、较高的威望并拥有足够的控制手段,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差异

为了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需要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的相互配合,其中主要是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相互配合。

(一)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关系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既相联系,又相区别。

1.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联系。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调控,都是通过对社会资金的分配实现的。货币政策固然属于货币调控,财政政策本质上也是货币调控,因为无论是财政收入的集中,还是财政支出的运用,都是借助于货币的运动,都是货币的集中和转移。社会资金的统一性和流动性,决定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总体目标的一致性,实质上都是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经济稳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