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物价稳定、收入分配公平、增加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这五个目标往往是相互联系的,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每一个具体目标都是一个目标变量或政策变量。从根本上来说,它们是一致的、统一的,都服从于核心目标,并且相互补充、相互支持,共同促进宏观经济的健康运行。但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具体目标之间又存在某种矛盾,当政府调控使某一目标优化时,另外的目标有可能恶化。但它们之间也可能存在冲突的区域。如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目标之间可能发生矛盾或冲突,因为实现经济增长,就要增加投资,增加投资包括增加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增加政府投资,在政府收入一定条件下,往往会导致财政赤字;增加民间投资,一般要求降低利率,增加货币供给量;赤字的扩大和货币供给的增加,最终可能威胁物价稳定。反过来,稳定物价,就要控制投资,这可能又会影响经济增长。在众多的矛盾当中,最主要的矛盾有两个:一是增长与稳定的矛盾。经济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表现在:经济稳定要求保持现有平衡,经济增长要求打破现有平衡。它们之间的矛盾也就是维持原有平衡与创造新的平衡之间的矛盾。一般来说,要维持经济稳定,对原有的各种经济结构、经济联系和经济增长格局尽可能少动或不动,使经济沿着原有的惯性轨道运行。而经济增长恰恰相反,它总是伴随着经济结构的剧烈变动,引起产业结构、市场结构和分配结构从旧的平衡走向新的平衡。在这一进程中,如果生产要素的供给有保证,市场扩展无障碍,经济可以快速成长,新的平衡会迅速建立起来。如果其中的某些条件不具备,旧的平衡被破坏了,新的平衡又未建立起来,国民经济便陷入动荡状态。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经济增长过慢或衰退也会破坏经济的稳定性,例如,当经济增长速度低于人口增长速度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便会下降,这就意味着人均实际生活水平将会下降,新成长起来的劳动力不能及时就业。由于原有的生活资料与人口的平衡、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平衡遭到破坏,国民经济同样会陷入动荡之中。二是效率与公平的矛盾。经济效率通常定义为产出与投入的比例,经济公平通常定义为贡献与报酬的比例。效率与公平的矛盾,首先表现在劳动就业上:按照效率原则,当经济不景气、企业开工不足时,会造成一部分职工失业;按照公平原则,每个人都应有劳动权利,否则就无法做出贡献,也无法获得报酬。其次,在分配问题上也存在矛盾:按照公平原则,劳动时间是分配个人收入的唯一尺度;按照效率原则,则要求按各种生产要素的贡献进行分配,资本、土地也要参与分配,而且职工的报酬不仅仅取决于自身的劳动贡献,还取决于劳动在市场上的实现情况,因此,等量劳动在不同的企业获得的报酬也不相同。由于这些目标之间存在可能冲突区域,为兼顾这些目标,国家必须进行有效的政策协调,选择适当的调节手段,促进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为此,政府必须建立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体系,努力协调宏观经济具体目标之间的矛盾,以实现宏观经济最终目标。
(第二节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工具
政府管理经济的主要手段在第一章中已做介绍,本节主要介绍经济手段中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种工具。
一、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为了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综合运用各种财政调节手段,对经济总量和结构进行调节的方针和措施。财政政策作为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宏观经济的运行具有重要调节作用,是政府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财政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计划明确的宏观调控目标和总体要求,是制定财政政策的主要依据。财政政策要对财政收入、财政支出的数量和结构进行调节,在促进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和调节收入分配方面发挥重要功能,以达到宏观经济调控的目的。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总需求过程中发挥作用方式的不同,分为自动发挥作用的内在稳定器和逆风行事的相机抉择两大类。
(一)内在稳定的财政政策
内在稳定的财政政策是,随着经济形势的周期性变化,一些政府支出和税收自动发生增减变化,从而对经济的波动发挥抵消和抑制作用,它是财政税收系统自身存在的减缓经济波动的机制。
1.政府税收的内在稳定性。税收具有自动调节社会总需求的内在稳定机制。当经济处于繁荣时,税收自动增加,缩小社会总需求,可以抑制经济过热;当经济处于萧条时,税收自动减少,扩大总需求,可以刺激经济复苏。这主要体现在累进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的课税制度上。比如,政府希望发展的部门行业可以通过减税来促其发展,政府希望加以抑制的部门行业则可以增税来促其减产转向。当然,这里存在一定适度问题,不能过多地增加企业的税收负担,更不能对某些部门行业采取歧视态度,而且税收应有一定的稳定性,这样企业、个人才会对政府有信任感,才会做出长远规划和选择。
另外,国家组织收入的另一途径是国债,一定的国债政策,包括国债的筹集、规模、运用方向等,都需合理化、科学化。
2.政府支出的内在稳定性。某些政府支出项目可以同样发挥内在稳定功效,主要表现在符合规定条件的失业救济、福利支出等个人转移支付。当经济萧条时,失业增加,符合救济的人数增多,失业救济和其他社会福利开支就会相应增加,这样就可以抑制人们收入特别是可支配收入的下降;当经济繁荣时,失业减少,失业救济和其他福利费支出也会自然下降,从而抑制可支配收入和消费的增长。
3.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经济萧条时,国民收入下降,农产品价格下跌,但政府按照维持价格收购农产品,可使农民收入和消费维持在一定水平上;经济繁荣时,国民收入上升,农产品价格上涨,这时政府减少农产品的收购并抛售农产品,限制农产品价格上涨,也抑制农民收入的增长,从而减少总需求的扩张。
政府税收、政府支出和农产品维持价格对宏观经济活动起到的稳定作用,构成经济波动的第一道防线。
(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是,政府根据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采取变动政府支出和税收的措施,以消除经济波动,实现既无经济性失业又无通货膨胀的稳定增长目标。
1.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政府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刺激和增加社会的总需求,增加政府支出,或减少政府税收。增加政府支出的途径是增加公共工程的开支,增加政府购买,增加对个人的转移支出等。减少政府税收的做法主要是降低税率,废除旧税以及实行免税和退税,以达到扩大总需求的目的。
2.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政府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抑制总需求,减少政府支出,或增加政府税收。减少政府支出,包括减少公共工程的开支,减少政府对产品的购买,减少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出等。增加政府税收,包括提高税率、设置新税,可以缩小总需求。
(三)财政政策工具
财政政策工具是,政府为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所选择的操作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税收调节。税收既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实施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手段。以税收作为政策工具,可以通过改变税率、税收总量和调整税收结构来实现政策目标。一般来说,降低税率、减少税收都会引致社会总需求的增加和国民产出的增长,反之则下降。因此,在总需求不足时,可采取减税措施来抑制经济衰退,在需求过旺时,可采取增税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
2.国债调节。相对于不可轻易变动的税收来说,国债是一种较为灵活、较为便捷的财政政策工具。运用国债工具可以实现以下目标:调节社会总需求,发行国债会减少企业和居民的可支配资金,缩小社会总需求。而偿还国债,将增加企业收入和居民的可支配资金,扩大社会总需求;调节国民收入的使用方向,国债可以对企业和居民收入进行再调整,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特定的经济建设;国债发行以后还可以进入证券市场转让和流通,成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通过在证券市场上公开买进或卖出国债,操作公开市场业务,调节货币供给水平。
要运用好国债工具,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控制国债的规模。国债毕竟是政府的负债,到时要还本付息,国债规模不能超过财政的偿债能力。从长期看,国债增长速度不能持续超过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否则迟早会发生支付危机。
(2)优化债务结构。国债中的内债与外债、长债与短债,需要合理搭配。我国的外债要靠出口换取硬通货来支付,因此,举借外债要考虑到国家的创汇能力。
(3)提高债务收入的使用效率。债务收入主要用于经济建设,要进行严格的债务成本与收益的核算,负债建设项目的收益要偿债有余。
3.财政投资。财政预算内投资,是国家集中财力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直接的资金投入。它既可以调节积累与消费的比例,也可以调节国民经济的结构。财政投资具有如下几方面特点:
(1)规模大。国家投资一般都是大额投资,用于举办那些跨地区、跨部门、影响全局因而企业无力举办的工程项目。
(2)方向明确。国家投资主要用于发展那些急需发展的部门和地区,可以迅速改变国民经济的结构和布局。
(3)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财政投资要讲求经济效益,考虑投入产出比例,但是,它首先要考虑的是社会效益,以及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影响。
4.财政补贴。财政补贴是国家为了某种特定需要,用财政资金直接资助企业或居民的一种国民收入再分配方式,属于国家财政的转移支付。财政补贴分为三大类:一是企业补贴,即为了支持某些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而给予的政策性补贴;二是价格补贴,包括对职工的副食品补贴、粮食补贴、房租补贴等;三是社会救济,指国家对那些生活有特殊困难的贫困地区和个人,给予无偿的财政资助。
上述财政政策工具,根据不同的情况,运用不同的工具,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刺激和增加或减少社会总需求,实现财政政策目标。
在具体运用时,可以根据情况调节其中的一项或多项变量,组成有效的工具体系,对宏观经济运行优化控制。
二、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其宏观经济管理目标所采用的调控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各种措施的总称。货币政策所包括的范围,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中央银行以及宏观经济部门所有与货币相关的各种规定及采取的一系列影响货币数量和货币收支的各项措施的总和。狭义的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在现代经济社会,市场经济运行始终与货币流通和资金运动紧密结合在一起,货币关系和信用关系覆盖整个社会,货币流通状况、货币供应与信用总量增长速度以及结构比例对各项经济活动和整体经济运行具有决定性影响,以调控货币流通、货币供应和信用规模为中心内容的货币政策,对经济的作用是总体上和全方位的。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计划明确的宏观调控目标和总体要求,是制定货币政策的主要依据。货币政策要健全货币传导机制,在保持币值稳定和总量平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货币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目标是货币政策的首要问题。没有明确的目标,货币政策就难以正确地制定和有效地实施。货币政策目标是指通过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达到所期望的最终目的,这是货币政策制定者,即中央银行的最高行为准则。
货币政策目标是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变化逐渐出现的,它有一个形成的过程。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国际金本位制时期,各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目标主要是稳定币值,包括稳定货币的对内价值(货币购罴力)和对外价值(汇率)。20世纪30年代初世界经济大危机之后,西方各国经济一片萧条,工厂倒闭、工人失业。伴随着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经济的盛行,英美等国相继以法律形式宣称,谋求充分就业是其货币政策的目标之一,试图用增加货币供给、扩大就业的方法来繁荣经济。这样,货币政策目标就由原来的稳定币值一项转化为稳定币值和实现充分就业两项。20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西方国家又普遍出现了通货膨胀,物价大幅度上涨,于是重新强调稳定币值这一目标。但对稳定币值的解释各国稍有不同,有的解释为稳定币值是将物价上涨控制在可以接受的水平之内,有的解释为稳定币值指保卫本国货币,以使本国货币的购买力不降低。
20世纪50年代后期,西方经济发展理论广泛流行,同时鉴于前苏联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日本经济的复兴,欧美国家又面临发展经济的迫切性,以保持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中央银行便把经济增长确定为货币政策的目标之一。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等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际收支持续逆差,使维持固定汇率发生困难,也影响了国内经济的发展。伴随着20世纪70年代初发生的两次美元危机和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解体,不少国家先后将国际收支平衡列为货币政策的目标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货币危机、银行危机和金融危机频繁爆发,并引起严重的恶果,许多国家又将金融稳定列入货币政策的目标系列。当代各国的货币政策目标一般可概括为五项:稳定币值(或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和金从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宏观经济调控的四大目标,即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也是货币政策的目标。但是,为了及时了解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需要一些可以操作的量化指标,它们是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中间环节,称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
在不同的国家,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有不同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