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节日的视觉盛宴:中国贺岁电影研究
2110200000009

第9章 重构的电影产业(1)

(第一节电影产业结构现状剖析

对于电影产业的研究,尤其是对其结构的剖析,必然会涉及到产业、产业政策的概念,《辞海》中,“产业”是“指各种生产的事业”,将其放置于传统社会经济学理论中,“产业”便被表述为具有某种同类属性并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或系统,或者说是具有某类共同特性的企业集合,这些企业集合主要指向经济社会的物质生产部门。当然,这样简单的概念在不同的学术领域却有不同的意义:在现代经济学中,产业主要指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包括生产部门、流通部门、一般的服务行业和文化教育等,如阿多诺的《文化产业:大众文化选集》(Thecultureindustry:selectedessaysonmassculture),迪恩那的《产业生态学:行业和联系》(Theecologyofindustry:sectorsandlinkages);从历史学角度看,产业主要指的是工业,如“产业工人(Industrialworkers)”、“产业行会(Industrialunion)”等;从法学的角度解释,指的是“不动产”,比如,私有制社会中,产业一般指的是“私有的土地、房屋、工厂等财产”。本章论述的“产业”,其概念指向现代经济学的范畴,指的是介于微观组织和宏观经济组织之间的“集合概念”,它既是具有某种同一属性的企业的集合,又是国民经济以某一标准划分的部分。

产业这一概念是伴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出现的,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论述了三次社会大分工把人类社会划分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文明时代的过程:人类在早期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学会驯养动物的部落可以较为轻松地获取生活资料,从而促进了大规模畜群的形成,由此畜牧业逐渐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一切部门生产的增加,使人的劳动力能够生产出超过劳动力所必需的产品。于是战俘不再被杀掉,而被吸收为劳动力,成为奴隶。这样,就零散地出现了奴隶制。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结果产生了第一次社会大分裂,社会分裂为两个阶级:主人和奴隶、剥削者和被剥削者。

原始社会末期到奴隶社会初期,铁制工具的使用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使手工业向多样化发展。多样化的活动无法由个人单独完成,于是发生了第二次社会大分工,自此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

交换的出现,促进了原始社会晚期商人阶层的产生,交换发展的需要产生了金属货币。货币借贷、利息和高利贷也相继出现。随着新分工,贫富差别逐渐扩大,产生了新的阶级划分,于是产生了国家。三次社会分工后,逐步形成了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等产业部门,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在恩格斯提出的理论基础上,马克思根据各类物质产品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地位,从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来研究各产业的对比关系和结合状况,进而把整个社会生产归纳为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消费资料的生产两大部类。前者是具有必须进入和至少能够进入生产消费的形式的商品,后者则是具有进入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的个人消费的形式的商品。这两个部类中,每一部类拥有的所有不同生产部门,综合起来都形成一个单一的大生产部门:一个是生产资料的生产部门,另一个是消费资料的生产部门。

如果说马克思的两大部类理论给了“产业”一个较为宏观的界定:物质资料的生产部门,包括任何按资本主义方式经营的生产部门,那么随后的英国经济学家费歇尔与科林·克拉克便是从分类的角度提出并完善了产业划分法,建立起著名的“费歇尔—克拉克产业分类及统计体系”:

第—产业指对自然界存在的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的生产,包括农业、畜牧业、渔业、狩猎业和林业等;

第二产业指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生产,包括制造业、采掘业、矿业和建筑业等;

第三产业一般不直接创造物质资料,但却对第一、第二产业提供生产性作业或服务,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需要。克拉克将之称为“服务性行业”,包括运输业、商业、通信业、金融业、专业性服务、行政管理、军队和律师业等。

1971年联合国颁布的《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索引》将全部经济活动分为了10个大项,同三次产业的分类基本一致,具体分类如下:

01.农业、狩猎业、林业和渔业;(第一产业)

02.矿业和采石业;(第二产业)

03.制造业;(第二产业)

04.电力、煤气、供水业;(第三产业)

05.建筑业;(第三产业)

06.批发与零售业、餐馆与旅店业;(第三产业)

07.运输业、仓储业和邮电业;(第三产业)

08.金融业、不动产业、保险业及商业性服务业;(第三产业)

09.社会团体、社会及个人的服务;(第三产业)

10.不能分类的其他活动。

进入80年代,人类社会在信息技术、生物科学、新材料、新能源、空间和海洋开发等新兴技术领域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带动了信息技术及以其为核心的现代高新技术迅速壮大,对传统经济以及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思维习惯等都产生了猛烈冲击。与此同时,也带来社会生产力的又一次大的飞跃,使得人类活动的规模和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为产出的信息产业日益成为对现代经济有着重要影响的主导产业。

生产力的飞跃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势必对社会分工的规模和深度产生影响,产业活动不再是单纯的生产和服务的供给部门,随着社会信息化过程的展开,传统意义上的三大产业在得到长足发展的同时,也面临分化和重组的问题,不断出现的新行业加速了产业分类的变革。现有的产业分类理论对扶持新兴产业发展缺乏理论依据和指导,已经无法支持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政策和战略规划的制定。面对这样的局面,美国经济学家马克卢普在其《美国的知识生产和分配》(1962)年中首次提出“知识产业和信息服务”的概念,继他之后,马克?波拉特在九卷本的研究报告《信息经济:定义与测量》中,系统地提出一套关于信息产业经济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整体框架,同时在费歇尔—克拉克产业分类体系的基础上,首次提出社会经济部门第一产业即农业,第二产业即工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和第四产业即信息业的思想观念,确立了第四产业存在的理论基础。

史料分析表明,中国(黄河流域)第三产业大致在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形成110,此后服务经济开始成为独立的经济形态。但在20世纪40年代前的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消费结构变化小,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一直微乎其微,不具备影响全局的战略地位。建国后,我国文化发展一直采用由国家统一规划、统一领导、统一步调的计划经济模式,在过去的经济核算体制中,也只承认物质生产劳动创造价值,而把非物质生产劳动的价值排除在国民经济收入之外。导致经济的发展与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之间的步调难以同步,1985年,在总结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我国正式开始以国民生产总值来核算国家经济发展的程度,并借鉴世界多数国家的核算方式进行产业分类,大致将其分为三大产业: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林业、牧业、渔业等)。

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了上述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2003年,国家统计局废止了上述划分,对三次产业进行了重新规定。根据2002年新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新规定的三次产业划分范围如下:

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包括: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2.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3.批发和零售业,4.住宿和餐饮业,5.金融业,6.房地产业,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8.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9.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10.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11.教育,12.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1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4.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15.国际组织。这15个服务行业均为新《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门类。

当然,作为一个经济单位,产业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产业和产业之间存在着极其复杂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联系,只有形成自变与应变之间的函数运动,才能使全部产业成为一个有机的系统:一个产业的存在,会成为其它产业出现和发展的条件,一个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化会直接或间接引起其他产业的变化。产业之间的这种联系方式被称为产业结构,具体而言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各产业之间、各部门之间、各行业之间以及产业部门内部各企业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结构关系和比例关系,包括供求结构、资产结构、技术结构、区域布局结构、进出口结构以及一个国家(地区)的资源禀赋、资源结构等。简言之,即国民经济各个物质生产部门之间、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或各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

早在17世纪,英国经济学家配第第一次发现了世界各国的国民收入水平的差异及其形成的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其关键在于产业结构的不同。在经过进一步考虑后,他得出一个结论:工业比农业、服务业比工业的附加值高。接着,克拉克在此基础上继续研究了产业结构的演进趋势,得出了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性结论:劳动力在产业之间变化移动的原因是由经济发展中各产业间的收入出现了相对差异所造成的。因此,配第-克拉克定理可以理解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移动。这不仅可以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时间序列分析中得到印证,而且还可以从处于不同发展水平上国家在同一时点的横断面比较中得到类似的结论。

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在满足基本物质层次的基础上,人们开始注重个体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生存质量,于是文化、精神、心理方面的需要便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导致娱乐、旅游、信息与网络等服务行业异军突起,文化产品如书籍、音像、影视、艺术产品的需求大大增加,文化消费逐渐成为主流消费模式,相应的,对第一产业产品的需求在总体支出中的比重下降,具体在表中则呈现出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持续上升的趋势。根据克拉克的劳动力理论,以及表3-1对世界各国就业比例的分析,大致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我国目前的消费结构是实物消费比重下降、服务消费比重上升的过程;从产业结构看,则是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先降后升、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的过程。

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的概念是由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在《文化产业:启迪的思辨》(Thecultureindustry:Enlightenmentasmassdeception)中首次提出,作为否定大众文化切入点的。文中将其表述为:“现代社会中可用于进行交换的艺术产品”,这个物质范畴的概念,暗示在这个“无意象的世界”(aworldwithoutimages)111里,艺术已发展成为一种借助于工业技术手段来满足人们欣赏要求的“物”为的结果,文化忽视了人作为现世存在主体的主体性,也丧失了独立存在的价值。由于交换价值开始主宰人们对文化的接受,“它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一种追求利润的商业,表面上是繁荣的艺术种类与艺术复制……实际上早已失去意义。”112

文化产业自身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经济形态,使其概念一经提出,便迅速取代了传统的个人文化小生产,按照工业标准,形成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产业链,不断引发社会主导传媒形式的变化,并逐步凝结为社会文化大生产,也成为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巨大助力。2000年10月,中共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十五”规划的建议》第一次明确使用了“文化产业”的概念,提出要“推动有关文化产业的发展”,2001年3月,这一建议被正式写入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纲要。2004年,国家统计局制定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从国家有关政策方针和课题组的研究宗旨出发,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将文化及相关产业概念界定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根据这一概念,文化及相关产业产业的范围大致分为以下6个部分:

1.文化产品制作和销售活动,如图书、音像制品、报纸的出版、制作、发行等。

2.可参与和选择的文化传播服务,如广播电视服务、电影服务、文艺表演服务等。

3.文化娱乐休闲服务,如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图书馆服务、文化社会团体活动等。

4.文化、娱乐用品生产和销售活动,如印刷设备、文具等生产经营活动。

5.文化、娱乐服务设备生产和销售活动,如广播电视设备、电影设备等生产经营活动

6.相关文化产品制作和销售活动,如工艺美术、设计等活动。

其中,电影是电影制作部门生产制作并在公共市场上发行的,能够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产品,这样的商品性,必然承担着了解讯息和娱乐消遣的功能;它也是一门艺术,凝结着电影制作者追求美学的社会劳动,体现着人们对美的向往,具有特定的艺术价值。此外,作为思想文化宣传和道德教育的有力工具,文化产业的组成部分,它还承担着意识形态的功能,前进的每一步都会引起原有艺术生态格局的变化;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电影在从生产到市场的过程中,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和需求交叉弹性相比较于市场上大多数产品来说都较大。

(第二节电影产业结构发展剖析

从宏观经济学角度来说,一切影响生产要素和部门生产条件的因素,最终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产业结构及其转换。一般而言,影响产业结构演进和转换的因素主要有技术创新能力、需求能力、供给能力、对外贸易发展、经济政策和其他因素等。综合我国电影产业发展现状,我国电影产业结构的发展动力主要来源于:

科技的不断进步